030 回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公主探望封三娘的時候,李定李乘已經從宮中回到了廣陵侯府。此時的府中一片安靜,相當多的僕人和廚房人手前往城外的講武堂。今日中午李定李乘要在講武堂誓師出征,為了中午開大席,大部分人已經去幫忙了。

  兩位嫡子李貞,李范,一位庶子李鋒已經等候多時,次子李貞今年十五歲,庶子李鋒十四歲,李范十二歲。李范尚且年幼,還未接受系統的軍事訓練,僅僅是會騎馬而已。李貞和李宛(李乘長子)已經是能馬上開弓的越騎苗子了。李定在家中頗行軍法,只要在李定神色認真起來,幾個孩子都如軍中部下,進退站坐都是軍中做派,長公主吐槽很多次。如今隨著親隨一聲吆喝「侯爺到~~二爺到~~」本來一起交頭接耳的三兄弟立刻列隊站好。李定李乘兄弟大步流星邁入大堂,三兄弟旋即右拳擊胸行軍禮,李定李乘擊胸還禮。

  「把你們三兄弟叫來,你們可知道為什麼?」李定先發問。

  「孩兒不知」三兄弟異口同聲

  「昨日,得到消息,我的親家,你兄長的岳家送親的船隊,被一股水匪從廣陵碼頭一路追殺到淮水。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挑釁!這說明有人對我們侯府的刀槍有了懷疑。你們說,該怎麼辦?」李定神色淡定,觀察著兒子們的反應。李乘在一旁笑而不語。

  「父親,孩兒請戰,小小毛賊膽敢冒犯嫂嫂的船隊,孩兒願帶府中精兵南下剿賊,給哥哥嫂嫂出氣,讓天下人都知道廣陵侯府惹不起。」在這裡李貞年紀最長,弓馬最為熟練,所以自信的第一個站出來請戰。李宛和李范也上前一步,高呼「與哥哥同去同去。」

  李定一拍桌子,三小隻立刻閉嘴。「就你們三腳貓的本事,還帶兵出征?你們幾時帶過兵?帶幾百精兵,遠征千里,臨江河湖海山川之險,戰未知之敵。你們有這本事?爹攢點家當可不是這麼讓你們敗家的。

  萬幸你們二叔不嫌棄你們蠢笨,願意屈尊去幹掉這波毛賊,順路把你們帶上,你們三一路就給二叔端屎端尿,飲馬打掃。好好跟著你們二叔學學,要是吃不了那個苦,學不來真本事就別怪你們二叔無情,自己找個莊子呆著,大隊返回的時候再跟著回來。老二,這幾個小子不用客氣,皮實得很,馬鞭挨個幾十下沒問題,哥哥都試過。」

  看著三小隻蒼白的臉色,李乘笑眯眯的答話「哥哥說得是哪裡話,都是家裡孩子,我還能不用心教麼,每個孩子都會跟上的,還找個莊子呆著,軍中哪有這般好事,十三根鞭子抽斷了,孩子們也就練出來了。打這種弱雞的機會難得,這般我家老大也跟著去學學行軍之法,與侄兒們一起擔著十三根鞭子,必然有趣得緊。」

  三小隻面色如土,第一次發現二叔還有這樣一面。以往幻想的英雄軍旅生活還沒開始就挨了當頭一棒。

  李定見到立威效果已經出來,補充道「很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爹身為侯爵無詔走不出京城,有些人就覺得侯府的牌子不好用了。但是爹有親兄弟,你們二叔,只要你們二叔在,外面的宵小就都得給我洗乾淨脖子。你們的大哥哥也有親兄弟,大哥哥的親兄弟有沒有二叔靠得住,就看你們三這次的表現了。現在回去,收拾行裝,一個時辰後到門房集合,解散」

  三小隻趕緊往外跑。李定喝道「站住,不會走路了嗎」

  三小隻如夢初醒,趕緊立定,向李定李乘行禮,轉身列隊出門。

  李乘也不見外,直接坐下捧起茶碗就喝,還叫管家出去換一罐白水來。管家出去後,李乘問道「本打算我直接帶家將出發,現在官家又命我帶禁軍南下,禁軍可不能隨叫隨走,不到後天走不成了。哥哥可有應對。」

  李定無語道「還能怎麼辦,讓家將帶著四個小子先去壽春,找顧家了解情況,顧二郎手中可能有俘虜可供拷問,派出騎士通知淮南路各個莊子發動關係偵察情報。召集幾百既能騎馬又能打水戰的漢子在高郵集結。這種不講規矩的匪徒定然很顯眼,不怕沒消息。」

  此時管家進來報信「稟報侯爺二老爺,江都侯府二爺三爺帶著小侯爺來問府中出了什麼事情。」江都侯府就在隔壁,廣陵侯府今天的大動作早就被他們察覺。按理來說兩府同氣連枝,這麼大的行動,江都侯府的當家人們來問一聲也是應該的。

  很快江都侯府的二爺三爺帶著小侯爺來串門。小侯爺李勁今年十三歲,正是一股要戰天鬥地的年紀。李定李乘兄弟迎出大堂,正要前往前院迎接,江都侯府爺三已經進入二進院子與兩兄弟遇上了。兩家見禮之後,李定與他們分說一番,聽到廣陵侯府要出四個三代衙內出征南方,小侯爺兩眼放光「定伯父,小侄如今弓馬技藝頗為可觀,願帶府中親兵助陣,我們兩府親若一家,勤哥哥受委屈就是我受委屈,現在連十二歲的范弟弟都從征了,小侄豈能落於人後。」那邊的二爺三爺臉色向著李定李乘狂使眼色。


  李定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江都侯府如今非常脆弱,並非是地位不穩,而是嫡長這一支人丁單薄。景德四年的大戰,嫡長子捐軀報國,只留下這一個獨苗。二爺殘疾,平日裡處理府外事務,三爺在三衙任職支撐江都侯府的門面,兄弟二人倒也配合默契。二爺三爺平日裡最是害怕小侯爺有個三長兩短,既對不起父兄,又讓自己處於嫌疑之地。可惜小侯爺這個年紀是不能理解二叔三叔的擔憂的。

  「賢侄的心伯伯領了,這點小毛賊還要兩家侯府去清剿嗎?更別說你一個侯爺去剿匪,我大周還沒這麼把侯爺不當回事。也不能太給這些毛賊福氣。此次由你乘叔叔領兵就行了,我家那四個小子只不過是給你乘叔叔做馬夫的,一點都不威風。」

  「是呀是呀,百多號的毛賊,哪裡用得著一個侯爺動手。等以後有了幾千幾萬的大賊,才能勉強配得上侯爺」那邊二爺三爺想辦法打消自家侯爺的想法。

  「可是,我連百十號的毛賊都沒見識過,怎麼能與大賊交手呢?況且我大周戰將數千,精兵百萬,什麼大賊輪得著我,早就被其他兵將搶光了。」小侯爺竟然也有自己的思考。

  「只要賢侄娶十房八房的媳婦,給江都侯府留下一窩崽子,上戰場的事包在伯伯身上,什麼戰將都搶不過伯伯哈哈哈」李定哈哈大笑

  小侯爺面色肉眼可見的紅潤起來「伯伯不讓我去直說便是,何必戲弄於我」

  李乘和二爺三爺也跟著笑起來。

  笑歸笑,二爺還是發話了「雖說廣陵侯府雷霆出擊已經給足了小賊們面子,襄陽侯府也不會坐視不管。我們江都侯府還是應該幫幫場子。勤兒媳婦受了委屈,我江都侯府什麼都不做看著,那樣太不像話,沒得生分了。」

  小侯爺和三爺都點頭稱是。三爺說「這樣吧,府中抽出親兵一百,讓老四帶著,聽乘哥兒的命。府中在江淮的莊子莊丁也給老四提調之權,務必把這伙流賊給找出來幹掉。」

  李定略一思考也就答應了,江都侯府的老四也是跟著父兄在景德四年的大戰中屢立戰功的猛將,只是身負重傷,養了兩年才好,官家嘉獎他的忠勇,如今在禁軍任軍副都指揮使,這種指揮使副指揮使只能操練兵馬管理部署,沒有調兵統兵的權力,所以只要把下面的教頭管好了,平日裡也是閒得很。而且大戰之後嘉獎的軍官太多,如今一個軍指揮使副指揮使都有好多個,平日裡大家都要抽籤上值,想表現也沒機會,官家和中書省對此樂見其成,視而不見。

  「今日府中親兵先去寶辰庫領甲冑,中午在講武堂會餐出征。老四肯定是趕不上了,乘弟被官家賞了兩路沿河討捕大使,要留下來帶禁軍,讓老四帶著親兵後日隨乘弟一起南下吧。」李定作為兩府中現存最大的男人,直接拍板定下方案。

  -----------------

  下午,宮中

  「廣陵府兵出發了?」批閱奏疏的官家陡然問了一句。

  「是,上午的時候廣陵侯府到寶辰庫領了五百領鎧甲,中午在城外的莊子開了席,吃完飯就走了。廣陵侯還把四個小一輩都派去了。」老內官答道

  「四個?勤兒也派去了?」

  「小侯爺沒有去,是李乘將軍的長子去了。江都侯府也報上來要領一百領甲,他們家的老四會帶著親兵在後天跟著李乘將軍的兵馬一起走。」

  「侯府親兵啊,朝令朝行,晚令晚行,朕的禁軍還要等兩天才能動身,差距真大。」官家感慨一聲,老內官低下頭不敢言語。

  「江都侯府的文書拿過來,朕直接批了。最近汴京有什麼趣事嗎?」官家繼續批閱奏疏。

  「今天剛有一個,江都侯府的小侯爺鬧著要一起去剿匪,偷偷混在親兵隊伍里被逮住了,二爺三爺苦勸了好久,江都侯府大娘子出面才把小侯爺管住。」

  「小小年紀,其志可嘉,就是讓他家老二老三為難了。」官家想了想,命翰林學士入內「擬詔,江都侯父子名著青山,節過蘇武。朕不忍侯府骨血單薄,特許江都侯世子可媵七人,俱給誥命,以資忠良家聲,欽哉」翰林學士受詔下去想辦法潤色一番。

  -----------------

  很快,江都侯世子的艷福就名滿汴京,皇帝為江都侯世子一口氣許下了八個誥命名額,一下子激發了汴京婚姻市場的活力。江都侯府自然是大肆慶祝感激聖德。其他家的世子嫡子們嫉妒到變形。

  老百姓們的看法就比較公道「江都侯老侯爺和嫡長子都戰死了,除了一個三兒子被送出重圍,其他兒子非死即殘,全家為官家打到這個份上,給八個老婆有什麼過份的。」

  「就是就是,這叫什麼,這叫滿門忠烈,這樣的忠烈家不好生養護,還有誰繼續做忠烈呀?要不是小侯爺身體遭不住,八十個老婆也是應該的」「你咋知道小侯爺遭不住八十個婆娘?」

  「我是不知道,然而官家給了八個誥命,顯然官家是知道的嘛」

  「那官家又是怎麼知道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酒肆里洋溢著快活的空氣。

  而昨天還鬧著要出征的小侯爺,此時被母親抓住梳妝打扮,因為受到刺激而來的媒婆們已經提供了一百多家適齡女子的人選上門了,大娘子歡欣鼓舞,誓要在一年內把人選定了,婚事辦了,後年抱上孫子。自己公公和丈夫的命換來的恩典,大娘子是一刻也不想浪費了。小侯爺迎來了大周朝首場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相親連軸轉,連轉三百天」的幸福生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