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星火遠征
原體的悲傷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準確的說是他根本沒有時間悲傷——艦隊身後的亞空間風暴正在快速成型,如果不能儘早脫離很可能艦隊將會被吞噬。至於衝進風暴回航帝國也是不負責任的:帝國、帝皇和其它忠誠派友軍在以自己的生命和未來為代價掩護第二軍團突圍,不能讓他們白白流血。
艦隊在一片悲傷的氛圍中迅速啟航。
在亞空間中,艦隊身後的亞空間風暴如同身形龐大的獵食者緊隨其後,艦隊不得不頻繁駛出或駛入亞空間中以躲避這個災禍。在經歷了數年的航行,損失了包括一艘巡洋艦在內的十餘艘艦船後,艦隊驚奇的發現身後的亞空間風暴正速度忽然肉眼可見的減慢甚至消散。當艦隊再次躍遷到實體宇宙後,他們驚訝的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完全死寂的陌生宙域。
艦隊立刻開始對周邊的環境進行掃描,他們很快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星系中。這個星系的恆星是一顆較為穩定的黃矮星,在圍繞它的諸多行星中,有一顆擁有少量天然水體、距離適中的岩質行星,按一般規律來說,這顆行星上應當生機盎然,但無人探測器發回的數據來看,它之上沒有任何生命的存在——根據衛星數據,這顆星系的恆星散發出一種強烈的毒性輻射,這可能是它如同墓地的原因。在行星之間的虛空里,漂浮著一些由軍團從未見過的緻密物質所構成的小行星,構成它們的純黑色物質是如此神奇,以至於各種探測手段都難以讀取出它們的特性,而這些神奇的星體似乎對靈能有極強的壓製作用,一旦飛船靠近,艦上所有的靈能設備都會立刻失效,而隨艦的靈能者則會感受到自己與亞空間的聯繫被瞬間切斷。據艦隊研究部門推測,可能正是這些星體讓亞空間風暴無法波及這一星區。
正常來說,這個死寂的星系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休息點,而且這裡還處處透著詭異。不過艦隊已經顧不得這些了:經過了長途跋涉的軍團急需暫時緩口氣、補充部分物資,這個不受亞空間風暴影響的星系就成了一個合理的選擇。
原體下令艦隊停泊在那顆疑似宜居星球的背面以躲避來自恆星的致命輻射,同時艦隊科研部門也開始組織小規模探險隊對該星系進行勘探。原體特別交代不能放過那些漂浮在行星之間的黑色星體——當前和帝國交戰的敵人主要助力來自於亞空間,而這些對亞空間存在明顯壓制特性的物質很可能會在軍團未來回歸帝國時發揮重要作用,當然前提是到時候帝國尚存。
探索小隊發回的數據好壞各半:好消息是這個星系並不缺乏礦產和水,不論是星球地表的天然水體還是漂浮於該星系第6顆行星周圍的小行星帶都足以補給艦隊。壞消息就是該星系似乎真的是完全死寂——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活物,包括微生物似乎都難以在恆星的有毒輻射中倖存下來。此時亞空間風暴已經席捲了周邊星系,離開暫時是不可能的,遠征軍不得不自己想辦法為這個星系帶來生命了。
布置完探索和開採任務後,遠征軍終於有時間來整頓自己的內部事務了。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對待遠征軍中的叛亂軍團人員。
當前跟隨第二軍團的其他軍團人員里,大多數都屬於忠誠派的軍團,然而也有少量人員來自第4、15和第16軍團,這讓他們在遠征軍中的地位變得非常尷尬,在這遠離帝國戰場的地方,他們本身就成為了一種標靶吸引了所有人的火力。而那些來自忠誠軍團的人員也未必可靠——第五軍團已經確認出現了叛軍,甚至還和自己的原體展開了一場戰爭。
有人建議為了避免後患,應當把所有叛亂軍團的人員斬草除根,而其他出現過叛徒軍團的人員也全部收押審查。
原體經過思考後否決了這個提議。他指出:雖然有部分軍團出現了背叛,但不意味著該軍團所有人都是叛徒,否則伊斯塔萬3號的大屠殺就不會發生。當前在軍團的第四、第十五和第十六軍團戰士都與第二軍團合作多年,並且大多是追隨過帝皇的泰拉裔老兵,應當對他們的忠誠有信心。
最後原體拿出了自己的方案:第四、第十五、第十六軍團的人員可以自行選擇是繼續跟隨軍團進行遠征還是向帝國返航。如果願意返航的帝國會提供能穿越亞空間的小型飛行器,但之後他們的生死就再與軍團無關——亞空間風暴是如此猛烈,幾乎可以肯定離開的人是十死無生。實際上軍團也並不害怕這些人回去後追隨叛軍,畢竟在一場如此規模的叛亂中不到一百名阿斯塔特能起的作用相當有限。對於願意留下來的人,軍團也表示歡迎,但也向他們說明這些信任不是無代價的。來自叛亂軍團的人員將被單獨編組成軍,並按照第二軍團的編制派遣同級別的政治導師。
最後所有叛亂軍團的人都選擇了留在第二軍團。來自十六軍團的人員將自己的名稱重新改回了「影月蒼狼」以示與自己背叛帝國的基因之父劃清界限。對此原體下令禁止任何人再因為大叛亂的問題找他們的麻煩,違令者軍法處置。
「信任也是戰鬥力!」這是原體在全軍面前說的話。
而相比起他們,來自忠誠派軍團的人員則更讓軍團撓頭:不少人喊著要回到帝國與自己的基因之父一起保衛帝國,其中以第七軍團的人員為甚。
原體親自出面對他們進行了挽留。原體告訴他們:以他們目前的兵力規模,就算回到帝國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何況亞空間風暴如此猛烈,最後很可能變成無謂的損失。為帝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確實是盡忠的方式,但忍受無法盡忠的屈辱,為了更大的目標暫時遠離帝國也是為帝國盡忠。
「帝皇讓你們跟隨第二軍團遠征而不是讓你們在戰爭中流血就是為了讓你們軍團的血脈能夠延續下去。我希望在未來回航帝國的大反攻不會是第二軍團獨自對敵,而是所有忠誠軍團的共同行動!」
原體的話打動了這些戰友們。經過一番思考後他們也痛苦的接受了原體的提議,答應與第二軍團一起繼續進行遠征,但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在遠征中自己的作戰行動要單獨記錄,預備未來回到帝國後合併入各自的軍團戰史,原體答應了這一請求。
在取得一致意見後原體宣布了幾項重大決定:第一,當前在進行的「贖罪遠征」正式更名為「星火遠征」,意為為人類保留星星火種,在未來重建人類文明。在星火遠征中的主要目標是尋找並開發新的宜居星球,為人類文明的復興找到落腳點。第二,在找到足夠多的宜居星球之後,除了要進行大規模建設、開發工作擴大人類版圖外,還要大力組織軍隊建設,為未來回航帝國,重新讓人類成為銀河主人做好準備。為此,當前的軍隊規模必須得到大規模擴充,第一期的目標是恢復軍團舊有規模。同時,武器裝備的研發必須加快,特別是反亞空間武器的開發被作為首要任務。第三,當帝國來人,要求軍團回歸後,必須立刻響應發動「黎明遠征」,重新為帝國和人類帶來光明。
這一決定由所有在場的代表包括禁軍、寂靜修女和各軍團隨隊人員指揮官共同見證、同意並簽署,文本被刻成大理石浮雕安置在軍團的榮譽大廳內,時刻提醒遠征軍所有人共同銘記自己的使命。
艦隊在一片悲傷的氛圍中迅速啟航。
在亞空間中,艦隊身後的亞空間風暴如同身形龐大的獵食者緊隨其後,艦隊不得不頻繁駛出或駛入亞空間中以躲避這個災禍。在經歷了數年的航行,損失了包括一艘巡洋艦在內的十餘艘艦船後,艦隊驚奇的發現身後的亞空間風暴正速度忽然肉眼可見的減慢甚至消散。當艦隊再次躍遷到實體宇宙後,他們驚訝的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完全死寂的陌生宙域。
艦隊立刻開始對周邊的環境進行掃描,他們很快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星系中。這個星系的恆星是一顆較為穩定的黃矮星,在圍繞它的諸多行星中,有一顆擁有少量天然水體、距離適中的岩質行星,按一般規律來說,這顆行星上應當生機盎然,但無人探測器發回的數據來看,它之上沒有任何生命的存在——根據衛星數據,這顆星系的恆星散發出一種強烈的毒性輻射,這可能是它如同墓地的原因。在行星之間的虛空里,漂浮著一些由軍團從未見過的緻密物質所構成的小行星,構成它們的純黑色物質是如此神奇,以至於各種探測手段都難以讀取出它們的特性,而這些神奇的星體似乎對靈能有極強的壓製作用,一旦飛船靠近,艦上所有的靈能設備都會立刻失效,而隨艦的靈能者則會感受到自己與亞空間的聯繫被瞬間切斷。據艦隊研究部門推測,可能正是這些星體讓亞空間風暴無法波及這一星區。
正常來說,這個死寂的星系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休息點,而且這裡還處處透著詭異。不過艦隊已經顧不得這些了:經過了長途跋涉的軍團急需暫時緩口氣、補充部分物資,這個不受亞空間風暴影響的星系就成了一個合理的選擇。
原體下令艦隊停泊在那顆疑似宜居星球的背面以躲避來自恆星的致命輻射,同時艦隊科研部門也開始組織小規模探險隊對該星系進行勘探。原體特別交代不能放過那些漂浮在行星之間的黑色星體——當前和帝國交戰的敵人主要助力來自於亞空間,而這些對亞空間存在明顯壓制特性的物質很可能會在軍團未來回歸帝國時發揮重要作用,當然前提是到時候帝國尚存。
探索小隊發回的數據好壞各半:好消息是這個星系並不缺乏礦產和水,不論是星球地表的天然水體還是漂浮於該星系第6顆行星周圍的小行星帶都足以補給艦隊。壞消息就是該星系似乎真的是完全死寂——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活物,包括微生物似乎都難以在恆星的有毒輻射中倖存下來。此時亞空間風暴已經席捲了周邊星系,離開暫時是不可能的,遠征軍不得不自己想辦法為這個星系帶來生命了。
布置完探索和開採任務後,遠征軍終於有時間來整頓自己的內部事務了。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對待遠征軍中的叛亂軍團人員。
當前跟隨第二軍團的其他軍團人員里,大多數都屬於忠誠派的軍團,然而也有少量人員來自第4、15和第16軍團,這讓他們在遠征軍中的地位變得非常尷尬,在這遠離帝國戰場的地方,他們本身就成為了一種標靶吸引了所有人的火力。而那些來自忠誠軍團的人員也未必可靠——第五軍團已經確認出現了叛軍,甚至還和自己的原體展開了一場戰爭。
有人建議為了避免後患,應當把所有叛亂軍團的人員斬草除根,而其他出現過叛徒軍團的人員也全部收押審查。
原體經過思考後否決了這個提議。他指出:雖然有部分軍團出現了背叛,但不意味著該軍團所有人都是叛徒,否則伊斯塔萬3號的大屠殺就不會發生。當前在軍團的第四、第十五和第十六軍團戰士都與第二軍團合作多年,並且大多是追隨過帝皇的泰拉裔老兵,應當對他們的忠誠有信心。
最後原體拿出了自己的方案:第四、第十五、第十六軍團的人員可以自行選擇是繼續跟隨軍團進行遠征還是向帝國返航。如果願意返航的帝國會提供能穿越亞空間的小型飛行器,但之後他們的生死就再與軍團無關——亞空間風暴是如此猛烈,幾乎可以肯定離開的人是十死無生。實際上軍團也並不害怕這些人回去後追隨叛軍,畢竟在一場如此規模的叛亂中不到一百名阿斯塔特能起的作用相當有限。對於願意留下來的人,軍團也表示歡迎,但也向他們說明這些信任不是無代價的。來自叛亂軍團的人員將被單獨編組成軍,並按照第二軍團的編制派遣同級別的政治導師。
最後所有叛亂軍團的人都選擇了留在第二軍團。來自十六軍團的人員將自己的名稱重新改回了「影月蒼狼」以示與自己背叛帝國的基因之父劃清界限。對此原體下令禁止任何人再因為大叛亂的問題找他們的麻煩,違令者軍法處置。
「信任也是戰鬥力!」這是原體在全軍面前說的話。
而相比起他們,來自忠誠派軍團的人員則更讓軍團撓頭:不少人喊著要回到帝國與自己的基因之父一起保衛帝國,其中以第七軍團的人員為甚。
原體親自出面對他們進行了挽留。原體告訴他們:以他們目前的兵力規模,就算回到帝國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何況亞空間風暴如此猛烈,最後很可能變成無謂的損失。為帝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確實是盡忠的方式,但忍受無法盡忠的屈辱,為了更大的目標暫時遠離帝國也是為帝國盡忠。
「帝皇讓你們跟隨第二軍團遠征而不是讓你們在戰爭中流血就是為了讓你們軍團的血脈能夠延續下去。我希望在未來回航帝國的大反攻不會是第二軍團獨自對敵,而是所有忠誠軍團的共同行動!」
原體的話打動了這些戰友們。經過一番思考後他們也痛苦的接受了原體的提議,答應與第二軍團一起繼續進行遠征,但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在遠征中自己的作戰行動要單獨記錄,預備未來回到帝國後合併入各自的軍團戰史,原體答應了這一請求。
在取得一致意見後原體宣布了幾項重大決定:第一,當前在進行的「贖罪遠征」正式更名為「星火遠征」,意為為人類保留星星火種,在未來重建人類文明。在星火遠征中的主要目標是尋找並開發新的宜居星球,為人類文明的復興找到落腳點。第二,在找到足夠多的宜居星球之後,除了要進行大規模建設、開發工作擴大人類版圖外,還要大力組織軍隊建設,為未來回航帝國,重新讓人類成為銀河主人做好準備。為此,當前的軍隊規模必須得到大規模擴充,第一期的目標是恢復軍團舊有規模。同時,武器裝備的研發必須加快,特別是反亞空間武器的開發被作為首要任務。第三,當帝國來人,要求軍團回歸後,必須立刻響應發動「黎明遠征」,重新為帝國和人類帶來光明。
這一決定由所有在場的代表包括禁軍、寂靜修女和各軍團隨隊人員指揮官共同見證、同意並簽署,文本被刻成大理石浮雕安置在軍團的榮譽大廳內,時刻提醒遠征軍所有人共同銘記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