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歲歲年年
一凡公司事情已經處理差不多了,在手的項目也弄了七七八八了。工資和獎金在員工放假之前,全部發放下去了。本來一凡想早點回老家過年,不過老婆公司特別忙,很難請假,於是這幾天一凡,就充當起奶爸的角色,天天陪著孩子出去公園玩,做飯,輔導孩子做功課,接送孩子到輔導班。芳芳也特別的開心,因為平時一凡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如此的陪她。
今天一凡又是做了一桌子的菜,老婆特別高興,說道:「好久沒有吃到你做的菜了,手藝退化的太嚴重了吧!」一凡笑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誰讓我娶了這麼好的夫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才能有機會偷懶啊!」老婆說道:「今天嘴上塗了蜜是吧!」一凡突然問道:「明年新房子裝修起來,芳芳要轉到新幼兒園,到時候你去打聽一下,附近有沒有什麼好的幼兒園。我聽說好像附小附近的幼兒園,特別是私立的還是很難進的。」老婆說:「明天我過去打聽一下吧!」老婆吃過飯就急急到書房加班了,因為想請假早點回去,都把工作帶到家裡來了,忙到夜裡十二點才睡覺。
第二天老婆給一凡消息,那邊的確有個啟明星幼兒園,在蘇城整個大市裡面都拔尖的。英語純外教授課的,學費一個學期要兩萬。教學質量不用說,就是這個入學的名額,都是從小班就已經開始搶了,想中途插班進去想都不要想。一凡一聽頭都大了,本來是想著讓女兒,能在附小附近的找個幼兒園,先讀一年,能夠儘快的適應在附小旁邊的生活和同學的圈子,而且附小旁的房子裝修好了,也不可能長期還在外頭租房子住吧。想得頭疼,就這樣吧,馬上要過年了,等春節之後再想辦法吧!
老婆那邊工作忙的差不多,請假也好了。三口子一家人,準備回去行程安排,新聞報導還有手機軟體都顯示著,高速路上,已經開始漸漸的有點堵了。晚上一凡就和老婆說好了凌晨早點出發,錯開高峰期吧。晚上把回去要帶的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其實大部分都是芳芳的,小孩子的衣服,奶粉,玩具,連她刷牙杯子都要準備著。人不大,小傢伙的東西,比一凡和老婆兩個人加起來還多。
次日凌晨很早,就把孩子弄醒了。上車之後,一凡放了一些比較輕緩的音樂,將車內溫度調到適中,芳芳還沒有上高速,就已經在老婆的懷抱裡面睡著了。老婆還是有點不放心,一直對抗困意陪著一凡,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打打岔。還是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一凡說也不要太擔心了,到時候一凡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找幼兒園的校長,那邊通融通融。老婆說關鍵是,現在什麼連個啟明星那邊的看門老大爺都不認識,就更不要說老師校長、教導主任什麼的了。老婆直接一句話,就將整個話題聊死了。
一凡自己覺得出門算是比較早的,結果到高速上才知道,比一凡更早的鳥兒,已經飛滿半個天空了。到了江陰大橋那一段,是習慣性堵車。從北往南的車稀稀拉拉,但是從南往北的車已經堵了好幾公里。好在這些年,開車的小夥伴素質提高很多,突然變道、從車裡亂扔雜物出來、加塞的、占用應急車道,這些不規矩、找捷徑、抄小路的不文明情況,即使和兩年前相比,都少很多。大家都急,可是慢慢的不變道,一腳油門一腳剎車,就是最快的捷徑。一凡的車夾雜在滾滾的車流裡面,一點點的往前,如烏龜一樣的爬行著。如果此時航拍的話,畫面感還是挺不錯的。開到前面才發現,也就是兩個車之間小小的刮擦,兩個車占了兩個車道。這么小的問題,簡單說一下,兩個司機還有車裡的一家人,站在高速公路上反而更加危險。特別是凌晨時間,司機的疲勞點。
老媽已經把家裡的床鋪什麼的,收拾的乾乾淨淨,就等著孩子們回來了。見到芳芳,老媽特別高興,芳芳反而對鄉下的一切,都好像存著一點點戒心。再加上老婆也過度的護著孩子,這個不讓摸,那個不讓吃,反而弄的母親,老婆,芳芳三個人之間輕微的尷尬。還好住在老家,沒有幾天,一凡在回家之前就已經和老婆、老媽,打過預防針了,回去儘可能不要太較真,一年就回去相處也就是幾天時間,不要一個春節弄的不愉快。
老婆還是做了不少的表面工作,至少看上去,對於婆婆存著一片孝心的。給老媽帶了衣服,首飾還有很多吃的。老媽嘴裡說這個用不到,那個浪費,那個穿出去鄰居看了會笑話,可是媳婦買的這些東西,還是夠她出去在村里人面前炫耀好一段時間了。看到她們兩個人相安無事,一凡懸著的心也逐漸的放下來了,婆媳吵架一凡夾在中間是最最難受的。左手邊的是,以後和自己要走一輩子的,其他的人都是假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他們都會離開自己,但是老婆是一輩子相互攙扶著往前走的那個人。右手邊身上的血肉都是她賜予的,更不要說養育之恩了。一凡結婚之後越來越感覺到,家和萬事興,這個幾個字裡面的分量。
在家裡簡單的吃了一個午飯,下午一凡提議到舅舅家去一下,帶上從蘇城買的菸酒,一家四口人就走著到舅舅家去了。舅舅家住的不遠,走路很快就到。今天正午的陽光特別好,吃過飯端著茶杯,一家四口人浩浩蕩蕩、有說有笑的。村里每家門口,一凡都要停下來,這個嬸娘,那個叔叔,遞上一根煙,讓芳芳喊奶奶,爺爺。村子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點人氣,平日裡面都是老人小孩,很是冷清。
到舅舅家老兩口剛剛吃過午飯,舅媽在收拾碗筷,舅舅一個人端著茶杯在門口曬太陽。見到一凡一大家子過來,趕緊迎接了出來,舅媽也放下手中的活計,擦擦手過來抱芳芳。一凡將菸酒放在了堂屋的桌上,一凡和舅舅問問家裡房子的事情,又把那天到規劃局和葉局長見面過程,又詳細的和舅舅說了一次。舅舅意思,怕是這個事情比較棘手吧,不然這麼長時間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一凡寬慰舅舅道:「眼面前就要過年了,急也沒有什麼用,人家單位里也要休息的,再等等吧,很快會有消息的。」
舅舅略有所思說道:「那天我去村裡有點事情,支書和我瞄了一句,說你們家和縣裡規劃局什麼關係啊?我糊弄過去了。我估計肯定有規劃局裡面的辦事人員,直接電話到村里問情況了,不然支書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問這個,也只能再等一等吧。」一凡又問了怎麼沒有見到表姐啊?舅舅說道,中秋表姐一家和他們老兩口一起過的,春節就到女婿家那邊了。一凡打趣道:「看來你們還輪班啊?那除夕我過來接你們,和我們一起過。」舅舅說道:「你表姐一家,一直都讓我們過去,我們家裡這些雞鴨豬什麼的,也走不開,還是算了。你們那邊,我們老兩口子也不去了,家裡的年貨都布置好了。」
飯點過了,開始找場子的,晃著膀子,到處閒逛的閒人們,漸漸多起來了。舅舅家有一個小麻將機,再加上舅舅是個大朋友,村里自由人都喜歡過來,搓兩把。三缺一的時候,舅舅一般要過去救一個場子,自己也過過癮。剛剛來了一兩個爺爺、奶奶級別的,看一桌麻將還不夠,就逗逗芳芳。不過時,三個人就站齊了,人家也不好意思明說,讓舅舅上場子。一凡說:「舅舅你忙吧,我們回去了,反正這兩天我都在家裡,會經常過來玩的。」
舅媽從門口曬了一條邊的年貨裡面,挑了幾條大魚還有幾塊鹹肉,非要讓一凡帶著。一凡推了很久,說家裡老媽醃製的都已經吃不完了,現在蘇城的冰箱裡面,還有不少年初帶過去的存貨了。讓老兩口自己吃。舅媽還是不依不饒,還是從水缸裡面撈出來,幾條活蹦亂跳的大鯽魚,非讓一凡帶上。一凡村裡有一個傳奇,就是路口一家,家裡養了幾隻鸕鶿,平時沒有事,就出去弄點兩條小魚做下酒菜。他們家孩子據說天天吃魚,喝魚湯。大兒子保送省城的師範大學數學系,後來全額獎學金史丹福大學讀研究生,現在據說是華爾街的分析師。小女兒也是考上全國重點大學,那個年頭考上大學就是跳出了農門,從此戶口變成了農轉非。反正吃魚就成了一凡小時候的夢魘,家裡頓頓都有。
下午老唐電話過來,問一凡是不是回來了,下午他要請規劃局的人吃飯,趙秘書也來的,要不要到市區一起聚聚。一凡有心不去的,只好和老唐先做了說明:「我去可以,但是真的不喝酒啊,我過去吃個飯、喝杯茶可以吧!」老唐說:「可以的,今天喝酒都輪不到你,有人陪領導喝酒的。」下午一凡陪芳芳美美的睡了一個午覺,早上起來太早了。到了下午五、六點才從家裡出發去縣城赴約,和老媽已經說好了,明天去鎮上要買蔬菜還有其他年貨。晚上千萬不要喝酒,明天還指望著一凡當車夫了。
到地方,還是上次和老唐吃飯的「王記土菜館」。進去一桌人已經齊了,只有三個熟悉的面孔:老唐,老唐的朋友小孟,還有趙秘書,見到一凡,都站起來相互客氣了一下。一凡聽了一會才明白,原來不是老唐請客,而是老唐和小孟共同做東。並且現在老唐和小孟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朋友,而是合伙人了。
老唐和小孟不知道什麼時候,偷摸著合資成立了一間公司,老唐負責具體的運營了,小孟負責打通政府機關還是縣城裡面大開發商那邊的關係。估計老唐也是看中了,小孟社會人脈廣的優勢。兩個人什麼業務都敢接,從原材料到基建,再到裝修、監理,只要是來錢的項目,都逃不過他們兩個人的法眼。一凡偷偷瞄了一眼,老唐和小孟兩人舉止和眼神交流,八九不離十,兩個人的關係有點小曖昧。剛剛進包間,老唐就把一凡安排到了趙秘書旁邊的位置,一凡也趁機和趙秘書,問問家裡房子准建證審批到什麼程度了。趙秘書說你走了之後,葉局長就把你家的資料全部調閱了一遍,又安排縣裡和鄉里的相關人員核實。現在年根歲尾的想要馬上有結果也比較困難,不過從葉局長對事情的態度和速度來看,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還是在等等吧。一凡也是以茶代酒敬了趙秘書,趙秘書放下酒杯,欲言又止,一凡心裡有數,他想問一凡到底和葉局長什麼關係。就簡單的聊了十幾分鐘、半個小時功夫,多少人想找路子的難題,就這麼輕鬆的解決了。不過官場裡面的關係特別的微妙,凡事最好是不要問太多,別人提了自己也是記在腦子裡面,不要提問,也無須評論。兩個人正在詞窮之際,正好小孟過來和趙秘書敬酒,打破了一凡的小尷尬。今天小孟絕對是酒席宴會的主角,說錯了,應該是女王。
從一開始就掌握著整個飯局主導權,聊得最多的,也就是她在政府機關裡面的各種人脈關係。從政法委大院再到衛生系統,再到教育系統。從縣裡聊到市里,再聊到省里。一凡老家縣裡還是出息了一些能人的...按小孟自己吹下來海口,在這個縣裡有任何難題,只要她一個電話,都能擺平。不管是老人看病,孩子就學,還是酒駕闖紅燈。一凡笑笑不能說人家小孟總的能力不夠,只能說自己和小孟認識太晚了,交情沒有到位,不然一個電話給葉局長事情早就妥妥的了。
小孟又壓低了聲音,故作玄虛,神秘兮兮的說了一個更離奇的故事,這兩年縣裡的一號工程就是高鐵項目。其中靠近縣城地段,有一根柱子一直沒有辦法打下去,最開始必須相信科學,從上海BJ找了好多土建專家。帶著專業的團隊,各種看不懂儀器設備,搗鼓出來一堆數據,問結果,專家回覆:還要研究。
縣裡也有能人給大領導出主意了,找了縣裡法顯寺的主持出面,將現場全部圍起來,主持忙了一周時間。最後主持也只能和各路專家一樣只搖頭,承認是他還是不夠專業。不過還有一條路:現在省城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他的師兄,也是一凡老家縣裡的傑出人才之一。據說還是和老唐、一凡是一個鄉鎮的。請他過來一定是手到擒來,藥到病除。其實縣領導也聽說過縣裡有過這樣一個神奇人物,不過副會長為人特別的低調,和縣裡官面上沒有太多來往,入了佛門等於「斬斷三千煩惱絲,木魚孤燈清白衣」。縣裡將副會長的二老又請了過來,申明大意,好說歹說,老兩口子到省城裡去了一趟。副會長正巧不在,到外地去交流學習了。過了一個月,縣裡大領導又陪著老兩口又去了一趟,也是好話說盡了,造福鄉里。好歹是把副會長請過來了,副會長和縣裡打了招呼,第一不宣傳不報告,第二不要任何的酬勞和接送,所有的行程他自己安排。後面據說副會長就過去看了半天,和法顯寺的主持說了幾句,到底怎麼弄沒有人知道。反正效果就是現在那跟柱子筆直挺挺立在那邊了。
老唐說道:「啊?原來這個裡面還有這麼一段故事了啊?高鐵的項目都是國字頭大公司的菜,地方上面參與不是很多。」桌上也有好事者,附和道:「怪不得我來來去去,每次見到那邊總有一個立柱用彩鋼瓦圍著,圍了差不多半年時間了,原來是請了高人了。」酒桌上其他的人也紛紛拍案驚奇起來,的確,那邊是圍了這麼長時間,其他的都好像已經建的差不多了,就是差中間的這一段。
一凡想想這個段子好像和上海某個高架橋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說不能怪力亂神,但人們還是能夠樸素的,將一個複雜難懂的工程學知識,變得具有可閱讀性吧,一種老百姓能聽懂神跡吧。一凡想想之前也知道一個段子:某個世界級的大銀行中,有國民黨退往台灣之前,留下來的幾萬兩的黃金,現在只要支付最少一百塊錢啟動費用,就可以參與解凍。不但可以獲得豐厚的返點,而且看參與的金額,就是這個一個騙子信息,結果當被查到的時候,這夥人已經騙到了千萬級別的資金。只能是慨嘆這個世界是騙子不夠用了?還是人太笨了。而且那些被騙的人,沒有人願意起訴這些騙子,因為如果要起訴的話,不單單被騙一百塊錢這麼簡單,還要被貼上一個智商有問題的標籤了。於是安慰自己一下,好吧,就當捐款了吧。想見路邊小GG:富婆高價求子的,相信的人還真不少。
和衙門裡面的人吃飯,還是要積點口德,有些敏感的話題還是不要談,小孟也拿捏的很準。一些涉及到比較水深的事情,小孟也點到為止,這樣既能保護好自己,同時也給各位看客們留下點懸念,到底這個小孟總到底是有多大的神通了?吃的差不多了,各位領導都說要回去了,老唐也沒有留他們繼續第二場。老唐拉著一凡說:「陪我去洗把澡吧。」,一凡說求之不得了。小孟和老唐交待:「你們快點去,我在家等你。」一凡心想不對啊!難道真的兩個人已經在一起了?一凡滴酒未沾,還能開車,問老唐去哪裡?老唐說去休閒中心吧,一凡說:「小哥哥你不要帶我去那,我就想去一個普浴的大澡堂子就可以了」。老唐打趣道:你這麼大個老闆,開這個車到大澡堂子是不是有點不搭啊?一凡說我們高中的時候,還不是每周去那邊泡一泡,這樣就挺好的。人還是那個人,還是身上一百來斤的肉,到了澡堂子脫了衣服,都一樣,還有哪個是老闆啊?
一凡和老唐兩個人相視一笑。蘇北的天氣溫度計顯示還行,不過是真的冷。再往南到了福建廈門就好了,一年就是雨季和旱季,或者往北方走就有了暖氣。室內室外一個樣子的,到了蘇北的冬天,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做無路可逃。澡堂子就成了在這邊冰天雪地之中,唯一的能夠全方位體會到溫暖的地方,一凡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帶著一凡到鎮上的澡堂子,那時澡堂子只有男浴,女生的浴室要到一凡上了高中之後才有的。一凡最怕去公共浴室洗澡,將身上拔的一件不剩,赤身裸體,而一凡的內衣不是帶有破洞的就是縫縫補補的,還有的更加讓人害羞的,還有幾件是一凡老媽用各種邊角料拼湊出來的,花花綠綠萬國旗。只要去到鎮上的大公共浴室,一凡一般就是將外衣和內衣一起脫下來,這個好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使現在的內衣都是老婆幫他在商場裡面買的比較好的品牌,按一凡自己的話說,就是窮怕了。
老唐推薦了一家,據說擦背師傅手藝不錯。買了票,掀開浴室重重的,使用棉大衣材料做成的門帘,進門就覺得一股夾雜著各種重口味的熱浪衝擊過來。小時候鄉下人,冬天洗澡頻率不高,如果是在家裡,又要燒水,又要安裝浴帳,中途還要不斷續水,就是這樣都很容易洗感冒了。難得到鎮上去一次,洗澡就成了有點儀式感的事情了。不讓身上的泥積攢一些,都不太好意思推開厚重的棉布大門。所以當脫了衣服,跳到那一池子,泥漿水裡的時候,腳下一定要小心,說不定不小心踩到大塊的脂泥。老家鎮上的澡堂子,有兩個池子的水,一個池子是普通溫度的,對於小時候的一凡細皮嫩肉的,是和殺豬剃毛一樣的高溫。另外一個池子,是專門給那些不怕燙的老爺子們躺著的,那個池子裡面的水的作用就是產生蒸汽。一凡有時候看著老爺子們用高溫池子的水燙毛巾,然後趕緊再身上擦來擦去,一凡就覺得頭皮一緊。在常溫水池上面擔著三個長的木板條,也坐滿了從各個村里來男子。
在霧氣昭昭之中,只能聽音去辨別方位,一凡父親一般先將一凡伺候好了,身體都擦洗乾淨了,扔到外頭的休息區,給一凡買點小橘子,囑咐跑堂的夥計幫助照看一下。自己則要在水裡泡一下,然後請擦背敲背的師傅服務一番。一凡還小就在外頭和其他小朋友,不管是不是認識的,都能很快的玩到一起去,澡堂子裡面滿處的亂跑起來。小時候一凡一直都有一個擔心,就是擦背師傅齜著牙齒,用絲瓜囊子,會不會把父親一層皮搓掉了。一凡第一次擦背背是大學以後,隔壁的二虎子帶著一凡去洗澡,一凡才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以後不管去高檔一些的會所,還有的普通的普浴,一凡不變的就是必須要擦背。似乎只有見到擦背師傅,將一層一層的滾成了細條或者丸子的油泥,萬國來朝一般歸攏到一凡的胸口之後,洗澡才能算圓滿了。
到了浴池邊上,往身上澆點水熱熱身,再大大咧咧的跨入到池子裡面,半截身體完全的浸入,人總是真正的鬆弛下來。兩個老男人,天南海北的,不過最終還是繞不過去女人這個主題。老唐不等一凡發問,自己開始交代起,他和小孟之間的來龍去脈。老唐說道:「小孟是我們隔壁鎮上的姑娘,本來初中的時候,成績還好。上高中時候,書實在讀不下去了,估計是有點姿色,在學校裡面也是非常打眼。說是和一個社會上的大哥就出去了,開始在縣城混了幾年,以後又到了南方大城市,兩個人沒有拿結婚證,也沒有孩子,但在家裡已經擺過酒了。按我們鄉下的說法,這個就等同於結過婚了。後面那個大哥在南方沒有混下去,就回來了,聽說還在縣城裡面做民間借貸什麼的,也是法律邊緣遊走的人吧。對於小孟的事情,大哥對他們之間的過往絕口不提,估計是被小孟傷害的不輕。小孟倒是咬著牙在南方一直堅持了十多年,中途做什麼的,誰都不知道。不過回到老家之後,就在城南開了一個茶葉鋪子。沒有半年的時間,就和政府還有開發商、大老闆等等都打的火熱,很會來事兒。」
一凡聽到此處,就憑南方城市的名字,就能猜到這個十幾年,小孟做的什麼職業了。老唐這個女人堆里泡大的,應該也清楚。老唐和小孟兩個都是在場面上進進出出的人,很快就認識了,後面老唐又去買了幾次茶葉。不管是強攻硬取,還是半推半就,兩個人就好起來了。後面小孟也幫助老唐拉了好幾單生意,平了幾件煩心事。一凡問老唐:「我上次回來的去規劃局的時候,你們是不是已經好上了?」老唐不清不楚的點點頭,一凡心想:成年人的世界,太亂了。老唐又接著說道,如果就是這麼簡單就算了,前一個月,小孟喝大了,打電話找老唐,老唐那個點已經回家了。聽到小孟的電話就非常緊張,偷偷摸摸在衛生間接了一個,讓小孟早點回去睡覺。可是小孟不依不饒,還是不停的一個接一個的電話,老唐看的心慌,直接把手機關機了。結果半夜十一點多,小孟自己找上門了。一凡聽到此處,忍不住在浴室裡面,拍著水花,都要笑噴了。開始老唐的老婆,已經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了,有所察覺,老唐在此之前經常半夜出門,連續幾天不回家,種種跡象表面老唐肯定是外頭有人了。但是為了孩子,老唐的老婆還是想維持這個家庭,總覺得,只要老唐弄的不要太過了,過段時間老唐玩累了也就回來了。
當老唐的夫人,開門見到小孟的一剎那,那個場面不用說了,非常的尷尬。老唐的父母老兩口,半夜從鄉下趕到縣城。姐姐姐夫也被喊了過來。老唐夫人那邊什么小舅子,七大姑八大姨也全部被召集起來了。一個小區的人都圍在老唐樓下。你說這幫人,平時加個班像上刑場一樣的,有熱鬧看,大半夜,下冰雹頂著鋼盔也要出來看看。第二天老唐老婆帶著孩子就回去娘家了,老唐父母還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什麼辦法,老兩口舔著臉上親家門上求了好幾次,畢竟老唐做的這個事情太不長臉了。一凡說:「要不要我帶著我老婆,一起去找找你夫人談一下,畢竟孩子都已經7歲了。」老唐說:「不要煩,離了更好。我現在也基本上很少回去,剛剛和小孟一起合作了一家公司。」小孟和老唐各自出了一些資金出來,著手大張旗鼓的弄起來。老唐憑藉他和小孟在縣城裡面已經打下來的關係,肯定是要起飛的節奏。一凡此時即使,想勸勸老唐,也被老唐認為是在嫉妒他。但是有些話,作為兄弟還是想和老唐說一下。
泡澡差不多了,一凡和老唐又去擦背,一凡先出來的,買了一斤小橘子,剝了起來。老唐很快也出來了,點上煙說:「一凡,現在我們現在已經簽了政府的幾個項目,還是市政的幾個項目。只要是縣裡有一些大的動作,基本都是優先考慮我們做。兄弟啊,人一輩子就幾個機會,把握住其中的一個就夠了。」一凡自己也糾結了很久,在老唐的興頭上,一凡還是準備給老唐壓一壓,說道:「老唐,我是把你當最好的朋友,我想你把我當鐵哥們。換其他人,我肯定是表示祝賀就行了,但是我們玩了這麼多年,我也是旁觀者清吧。小孟這個女生太厲害了,我是怕你不是她的對手,你剛剛說的是對的,人生要把握機會。不過還有一句話就是,做生意不管你之前多少成功,多少次運氣和努力,只要一次失敗,你就徹底清零了。你們能合夥做生意這個挺好的,畢竟是強強結合,可是你們一定要請律師和財務,把合同簽的清清楚楚的。好比你和小孟兩個人從來都不認識,兩個人從來都沒有瓜葛,你如何來簽訂這個協議。馬上要春節了,我說這個話非常不好聽,但是我真的是希望你好吧。」
老唐自信的說:這個你放心,我已經征服她了,指了指兩腿中間的那個玩意說,是徹底的征服。一凡心裡暗笑,老唐估計是小說看多了,這個情商還停留在高中的年代。小孟何等人,就算弄一個老大爺,那活兒已經廢掉的,小孟一樣可以將他弄的自信心爆棚的。或許老唐就是小孟從茶葉店老闆娘,往工程行業轉型的墊腳石,畢竟積累了這麼多的人脈關係,做工程是最快的變現的方式,一瓶酒、一條煙還是來的太慢了。
一凡將老唐送到他和小孟共築的愛巢,老唐邀請一凡上去喝杯茶。一凡說還要趕緊回去,家裡人還等他了。等到鄉下老家,老媽,老婆,芳芳都還沒有睡覺了。三個人一起動手做包子了,芳芳說是幫忙,倒是過來搗蛋的,弄的身上臉上都是麵粉,見到一凡回來了,芳芳就想用沾滿了麵粉和包子餡的貓爪子去抱一凡,一凡趕緊把芳芳定住,說道:「小祖宗,你快起把手洗一洗吧。」一凡問老媽,家裡還有什麼可以吃,老媽弄了點稀粥還有鹹菜豆腐,一凡見到了特別的高興,說道:「我在蘇城就想這個了,兩碗稀飯下肚,胃裡面暖和多了。」老媽說道:「你吃好了正好把洗腳水燒一下,我們還有幾個要包一下。」鄉下沒有什麼燃氣的電熱水器,想喝水,想洗腳,都要下灶台去一個草把一個草把的燒出來。
一凡小時候最怕下灶台燒火,特別是夏天,這也是父母刺激一凡,激勵一凡讀書的好理由。夏日裡,一身全部濕透,稻草燒完了之後,身上留著一層的全是草木灰和汗和在一起,粘在身上,奇癢無比。而且夏天穿的少,草木葉子稜角不小心劃到身上,就是一條血色痕跡。種種艱辛,只有離開農村,讀書一條道路。
此時的一凡,燒火已經成了一種休閒了,把身上厚衣服換掉,穿上老媽的圍裙,到了灶台下面,雖然過了很多年,但是拿起稻草,捆成一個大小均勻的小草把,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既要保證鍋下面的火頭一直均勻,又要節省柴草,這個是個技術活,之前有風箱更好點。這個業務現在一凡弄起來還是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一凡聽到鍋里水開始有滋滋的聲響了,就扔了幾根小樹枝灶里,然後又拿了兩三個山芋,找了一個距離鍋灶中心位置不太遠的地方,將山芋埋在滾燙的草木灰下面。一凡說和老唐已經在縣城浴室洗過澡了,讓老婆和芳芳他們開始洗腳,已經不早了。老媽聽到鍋里水已經滾開了,將兩個空水瓶先注滿了開水,又將兩個暖腳壺也打滿了。老婆看手頭的活計弄的也差不多了,起身把行李打開,將從蘇城帶回來的洗漱用品還有換洗的衣服拿出來。可能是到了新的環境,還是中午睡的太飽了,芳芳一直折騰到大半夜才睡著了。等孩子睡了,一凡和老婆把今天和老唐見面事情說了,一凡說道:「估計老唐的婚姻要黃了,唉,好好的一對,還有他們的孩子。」老婆也嘆息道,老唐家的孩子,這個年到底怎麼過啊。
蘇北老家有一個傳統,除了清明節要到祖先處祭拜之外,除夕的下午一家人也要去祭祖。蘇北話說:送壓歲錢。不過除夕祭祖和清明節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清明節就是給故人們的節日,所以要幫助故人們,打掃墓地,重新把墓碑上的字描一下,拔去雜草等等,而且清明時節人們也喜歡在戶外,享受清明時節暖陽。但是除夕送壓歲錢就是形式大於內容了,一來要回去忙年,帖對聯,煮排骨,煨豬頭,還要準備打牌的場子,二來除夕的天氣也是冷的可以,刺骨寒風中活動能省就省了,所以除夕送壓歲錢很多人,紙錢都還沒有燒乾淨了,孝子賢孫們已經走的差不多了。今年送壓歲錢就是一凡帶著芳芳兩個人去的,不能開車,路上太堵。之前父親,爺爺還有老祖宗的墓地都在田地的夾縫中,後面村里開始抓土地面積了,就把所有墓地都集中到規劃地了。一凡來到規劃地,這邊是幾個村子集中安置的,所以冷不丁的有人和一凡打招呼,一凡都有點實在沒有印象了,只能非常謙虛的和人家露出笑容,再掏煙遞上去。一凡來到規劃地旁邊的小店,買了一些香燭紙錢,先到了自己都沒有見面的祖宗的墓碑前。又到了爺爺和父親的墓前,讓芳芳跪著劃紙,自己也輕聲的禱告著,神佛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家裡的日子以後越來越好。
今天一凡又是做了一桌子的菜,老婆特別高興,說道:「好久沒有吃到你做的菜了,手藝退化的太嚴重了吧!」一凡笑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誰讓我娶了這麼好的夫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才能有機會偷懶啊!」老婆說道:「今天嘴上塗了蜜是吧!」一凡突然問道:「明年新房子裝修起來,芳芳要轉到新幼兒園,到時候你去打聽一下,附近有沒有什麼好的幼兒園。我聽說好像附小附近的幼兒園,特別是私立的還是很難進的。」老婆說:「明天我過去打聽一下吧!」老婆吃過飯就急急到書房加班了,因為想請假早點回去,都把工作帶到家裡來了,忙到夜裡十二點才睡覺。
第二天老婆給一凡消息,那邊的確有個啟明星幼兒園,在蘇城整個大市裡面都拔尖的。英語純外教授課的,學費一個學期要兩萬。教學質量不用說,就是這個入學的名額,都是從小班就已經開始搶了,想中途插班進去想都不要想。一凡一聽頭都大了,本來是想著讓女兒,能在附小附近的找個幼兒園,先讀一年,能夠儘快的適應在附小旁邊的生活和同學的圈子,而且附小旁的房子裝修好了,也不可能長期還在外頭租房子住吧。想得頭疼,就這樣吧,馬上要過年了,等春節之後再想辦法吧!
老婆那邊工作忙的差不多,請假也好了。三口子一家人,準備回去行程安排,新聞報導還有手機軟體都顯示著,高速路上,已經開始漸漸的有點堵了。晚上一凡就和老婆說好了凌晨早點出發,錯開高峰期吧。晚上把回去要帶的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其實大部分都是芳芳的,小孩子的衣服,奶粉,玩具,連她刷牙杯子都要準備著。人不大,小傢伙的東西,比一凡和老婆兩個人加起來還多。
次日凌晨很早,就把孩子弄醒了。上車之後,一凡放了一些比較輕緩的音樂,將車內溫度調到適中,芳芳還沒有上高速,就已經在老婆的懷抱裡面睡著了。老婆還是有點不放心,一直對抗困意陪著一凡,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打打岔。還是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一凡說也不要太擔心了,到時候一凡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找幼兒園的校長,那邊通融通融。老婆說關鍵是,現在什麼連個啟明星那邊的看門老大爺都不認識,就更不要說老師校長、教導主任什麼的了。老婆直接一句話,就將整個話題聊死了。
一凡自己覺得出門算是比較早的,結果到高速上才知道,比一凡更早的鳥兒,已經飛滿半個天空了。到了江陰大橋那一段,是習慣性堵車。從北往南的車稀稀拉拉,但是從南往北的車已經堵了好幾公里。好在這些年,開車的小夥伴素質提高很多,突然變道、從車裡亂扔雜物出來、加塞的、占用應急車道,這些不規矩、找捷徑、抄小路的不文明情況,即使和兩年前相比,都少很多。大家都急,可是慢慢的不變道,一腳油門一腳剎車,就是最快的捷徑。一凡的車夾雜在滾滾的車流裡面,一點點的往前,如烏龜一樣的爬行著。如果此時航拍的話,畫面感還是挺不錯的。開到前面才發現,也就是兩個車之間小小的刮擦,兩個車占了兩個車道。這么小的問題,簡單說一下,兩個司機還有車裡的一家人,站在高速公路上反而更加危險。特別是凌晨時間,司機的疲勞點。
老媽已經把家裡的床鋪什麼的,收拾的乾乾淨淨,就等著孩子們回來了。見到芳芳,老媽特別高興,芳芳反而對鄉下的一切,都好像存著一點點戒心。再加上老婆也過度的護著孩子,這個不讓摸,那個不讓吃,反而弄的母親,老婆,芳芳三個人之間輕微的尷尬。還好住在老家,沒有幾天,一凡在回家之前就已經和老婆、老媽,打過預防針了,回去儘可能不要太較真,一年就回去相處也就是幾天時間,不要一個春節弄的不愉快。
老婆還是做了不少的表面工作,至少看上去,對於婆婆存著一片孝心的。給老媽帶了衣服,首飾還有很多吃的。老媽嘴裡說這個用不到,那個浪費,那個穿出去鄰居看了會笑話,可是媳婦買的這些東西,還是夠她出去在村里人面前炫耀好一段時間了。看到她們兩個人相安無事,一凡懸著的心也逐漸的放下來了,婆媳吵架一凡夾在中間是最最難受的。左手邊的是,以後和自己要走一輩子的,其他的人都是假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他們都會離開自己,但是老婆是一輩子相互攙扶著往前走的那個人。右手邊身上的血肉都是她賜予的,更不要說養育之恩了。一凡結婚之後越來越感覺到,家和萬事興,這個幾個字裡面的分量。
在家裡簡單的吃了一個午飯,下午一凡提議到舅舅家去一下,帶上從蘇城買的菸酒,一家四口人就走著到舅舅家去了。舅舅家住的不遠,走路很快就到。今天正午的陽光特別好,吃過飯端著茶杯,一家四口人浩浩蕩蕩、有說有笑的。村里每家門口,一凡都要停下來,這個嬸娘,那個叔叔,遞上一根煙,讓芳芳喊奶奶,爺爺。村子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點人氣,平日裡面都是老人小孩,很是冷清。
到舅舅家老兩口剛剛吃過午飯,舅媽在收拾碗筷,舅舅一個人端著茶杯在門口曬太陽。見到一凡一大家子過來,趕緊迎接了出來,舅媽也放下手中的活計,擦擦手過來抱芳芳。一凡將菸酒放在了堂屋的桌上,一凡和舅舅問問家裡房子的事情,又把那天到規劃局和葉局長見面過程,又詳細的和舅舅說了一次。舅舅意思,怕是這個事情比較棘手吧,不然這麼長時間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一凡寬慰舅舅道:「眼面前就要過年了,急也沒有什麼用,人家單位里也要休息的,再等等吧,很快會有消息的。」
舅舅略有所思說道:「那天我去村裡有點事情,支書和我瞄了一句,說你們家和縣裡規劃局什麼關係啊?我糊弄過去了。我估計肯定有規劃局裡面的辦事人員,直接電話到村里問情況了,不然支書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問這個,也只能再等一等吧。」一凡又問了怎麼沒有見到表姐啊?舅舅說道,中秋表姐一家和他們老兩口一起過的,春節就到女婿家那邊了。一凡打趣道:「看來你們還輪班啊?那除夕我過來接你們,和我們一起過。」舅舅說道:「你表姐一家,一直都讓我們過去,我們家裡這些雞鴨豬什麼的,也走不開,還是算了。你們那邊,我們老兩口子也不去了,家裡的年貨都布置好了。」
飯點過了,開始找場子的,晃著膀子,到處閒逛的閒人們,漸漸多起來了。舅舅家有一個小麻將機,再加上舅舅是個大朋友,村里自由人都喜歡過來,搓兩把。三缺一的時候,舅舅一般要過去救一個場子,自己也過過癮。剛剛來了一兩個爺爺、奶奶級別的,看一桌麻將還不夠,就逗逗芳芳。不過時,三個人就站齊了,人家也不好意思明說,讓舅舅上場子。一凡說:「舅舅你忙吧,我們回去了,反正這兩天我都在家裡,會經常過來玩的。」
舅媽從門口曬了一條邊的年貨裡面,挑了幾條大魚還有幾塊鹹肉,非要讓一凡帶著。一凡推了很久,說家裡老媽醃製的都已經吃不完了,現在蘇城的冰箱裡面,還有不少年初帶過去的存貨了。讓老兩口自己吃。舅媽還是不依不饒,還是從水缸裡面撈出來,幾條活蹦亂跳的大鯽魚,非讓一凡帶上。一凡村裡有一個傳奇,就是路口一家,家裡養了幾隻鸕鶿,平時沒有事,就出去弄點兩條小魚做下酒菜。他們家孩子據說天天吃魚,喝魚湯。大兒子保送省城的師範大學數學系,後來全額獎學金史丹福大學讀研究生,現在據說是華爾街的分析師。小女兒也是考上全國重點大學,那個年頭考上大學就是跳出了農門,從此戶口變成了農轉非。反正吃魚就成了一凡小時候的夢魘,家裡頓頓都有。
下午老唐電話過來,問一凡是不是回來了,下午他要請規劃局的人吃飯,趙秘書也來的,要不要到市區一起聚聚。一凡有心不去的,只好和老唐先做了說明:「我去可以,但是真的不喝酒啊,我過去吃個飯、喝杯茶可以吧!」老唐說:「可以的,今天喝酒都輪不到你,有人陪領導喝酒的。」下午一凡陪芳芳美美的睡了一個午覺,早上起來太早了。到了下午五、六點才從家裡出發去縣城赴約,和老媽已經說好了,明天去鎮上要買蔬菜還有其他年貨。晚上千萬不要喝酒,明天還指望著一凡當車夫了。
到地方,還是上次和老唐吃飯的「王記土菜館」。進去一桌人已經齊了,只有三個熟悉的面孔:老唐,老唐的朋友小孟,還有趙秘書,見到一凡,都站起來相互客氣了一下。一凡聽了一會才明白,原來不是老唐請客,而是老唐和小孟共同做東。並且現在老唐和小孟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朋友,而是合伙人了。
老唐和小孟不知道什麼時候,偷摸著合資成立了一間公司,老唐負責具體的運營了,小孟負責打通政府機關還是縣城裡面大開發商那邊的關係。估計老唐也是看中了,小孟社會人脈廣的優勢。兩個人什麼業務都敢接,從原材料到基建,再到裝修、監理,只要是來錢的項目,都逃不過他們兩個人的法眼。一凡偷偷瞄了一眼,老唐和小孟兩人舉止和眼神交流,八九不離十,兩個人的關係有點小曖昧。剛剛進包間,老唐就把一凡安排到了趙秘書旁邊的位置,一凡也趁機和趙秘書,問問家裡房子准建證審批到什麼程度了。趙秘書說你走了之後,葉局長就把你家的資料全部調閱了一遍,又安排縣裡和鄉里的相關人員核實。現在年根歲尾的想要馬上有結果也比較困難,不過從葉局長對事情的態度和速度來看,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還是在等等吧。一凡也是以茶代酒敬了趙秘書,趙秘書放下酒杯,欲言又止,一凡心裡有數,他想問一凡到底和葉局長什麼關係。就簡單的聊了十幾分鐘、半個小時功夫,多少人想找路子的難題,就這麼輕鬆的解決了。不過官場裡面的關係特別的微妙,凡事最好是不要問太多,別人提了自己也是記在腦子裡面,不要提問,也無須評論。兩個人正在詞窮之際,正好小孟過來和趙秘書敬酒,打破了一凡的小尷尬。今天小孟絕對是酒席宴會的主角,說錯了,應該是女王。
從一開始就掌握著整個飯局主導權,聊得最多的,也就是她在政府機關裡面的各種人脈關係。從政法委大院再到衛生系統,再到教育系統。從縣裡聊到市里,再聊到省里。一凡老家縣裡還是出息了一些能人的...按小孟自己吹下來海口,在這個縣裡有任何難題,只要她一個電話,都能擺平。不管是老人看病,孩子就學,還是酒駕闖紅燈。一凡笑笑不能說人家小孟總的能力不夠,只能說自己和小孟認識太晚了,交情沒有到位,不然一個電話給葉局長事情早就妥妥的了。
小孟又壓低了聲音,故作玄虛,神秘兮兮的說了一個更離奇的故事,這兩年縣裡的一號工程就是高鐵項目。其中靠近縣城地段,有一根柱子一直沒有辦法打下去,最開始必須相信科學,從上海BJ找了好多土建專家。帶著專業的團隊,各種看不懂儀器設備,搗鼓出來一堆數據,問結果,專家回覆:還要研究。
縣裡也有能人給大領導出主意了,找了縣裡法顯寺的主持出面,將現場全部圍起來,主持忙了一周時間。最後主持也只能和各路專家一樣只搖頭,承認是他還是不夠專業。不過還有一條路:現在省城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他的師兄,也是一凡老家縣裡的傑出人才之一。據說還是和老唐、一凡是一個鄉鎮的。請他過來一定是手到擒來,藥到病除。其實縣領導也聽說過縣裡有過這樣一個神奇人物,不過副會長為人特別的低調,和縣裡官面上沒有太多來往,入了佛門等於「斬斷三千煩惱絲,木魚孤燈清白衣」。縣裡將副會長的二老又請了過來,申明大意,好說歹說,老兩口子到省城裡去了一趟。副會長正巧不在,到外地去交流學習了。過了一個月,縣裡大領導又陪著老兩口又去了一趟,也是好話說盡了,造福鄉里。好歹是把副會長請過來了,副會長和縣裡打了招呼,第一不宣傳不報告,第二不要任何的酬勞和接送,所有的行程他自己安排。後面據說副會長就過去看了半天,和法顯寺的主持說了幾句,到底怎麼弄沒有人知道。反正效果就是現在那跟柱子筆直挺挺立在那邊了。
老唐說道:「啊?原來這個裡面還有這麼一段故事了啊?高鐵的項目都是國字頭大公司的菜,地方上面參與不是很多。」桌上也有好事者,附和道:「怪不得我來來去去,每次見到那邊總有一個立柱用彩鋼瓦圍著,圍了差不多半年時間了,原來是請了高人了。」酒桌上其他的人也紛紛拍案驚奇起來,的確,那邊是圍了這麼長時間,其他的都好像已經建的差不多了,就是差中間的這一段。
一凡想想這個段子好像和上海某個高架橋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說不能怪力亂神,但人們還是能夠樸素的,將一個複雜難懂的工程學知識,變得具有可閱讀性吧,一種老百姓能聽懂神跡吧。一凡想想之前也知道一個段子:某個世界級的大銀行中,有國民黨退往台灣之前,留下來的幾萬兩的黃金,現在只要支付最少一百塊錢啟動費用,就可以參與解凍。不但可以獲得豐厚的返點,而且看參與的金額,就是這個一個騙子信息,結果當被查到的時候,這夥人已經騙到了千萬級別的資金。只能是慨嘆這個世界是騙子不夠用了?還是人太笨了。而且那些被騙的人,沒有人願意起訴這些騙子,因為如果要起訴的話,不單單被騙一百塊錢這麼簡單,還要被貼上一個智商有問題的標籤了。於是安慰自己一下,好吧,就當捐款了吧。想見路邊小GG:富婆高價求子的,相信的人還真不少。
和衙門裡面的人吃飯,還是要積點口德,有些敏感的話題還是不要談,小孟也拿捏的很準。一些涉及到比較水深的事情,小孟也點到為止,這樣既能保護好自己,同時也給各位看客們留下點懸念,到底這個小孟總到底是有多大的神通了?吃的差不多了,各位領導都說要回去了,老唐也沒有留他們繼續第二場。老唐拉著一凡說:「陪我去洗把澡吧。」,一凡說求之不得了。小孟和老唐交待:「你們快點去,我在家等你。」一凡心想不對啊!難道真的兩個人已經在一起了?一凡滴酒未沾,還能開車,問老唐去哪裡?老唐說去休閒中心吧,一凡說:「小哥哥你不要帶我去那,我就想去一個普浴的大澡堂子就可以了」。老唐打趣道:你這麼大個老闆,開這個車到大澡堂子是不是有點不搭啊?一凡說我們高中的時候,還不是每周去那邊泡一泡,這樣就挺好的。人還是那個人,還是身上一百來斤的肉,到了澡堂子脫了衣服,都一樣,還有哪個是老闆啊?
一凡和老唐兩個人相視一笑。蘇北的天氣溫度計顯示還行,不過是真的冷。再往南到了福建廈門就好了,一年就是雨季和旱季,或者往北方走就有了暖氣。室內室外一個樣子的,到了蘇北的冬天,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做無路可逃。澡堂子就成了在這邊冰天雪地之中,唯一的能夠全方位體會到溫暖的地方,一凡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帶著一凡到鎮上的澡堂子,那時澡堂子只有男浴,女生的浴室要到一凡上了高中之後才有的。一凡最怕去公共浴室洗澡,將身上拔的一件不剩,赤身裸體,而一凡的內衣不是帶有破洞的就是縫縫補補的,還有的更加讓人害羞的,還有幾件是一凡老媽用各種邊角料拼湊出來的,花花綠綠萬國旗。只要去到鎮上的大公共浴室,一凡一般就是將外衣和內衣一起脫下來,這個好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使現在的內衣都是老婆幫他在商場裡面買的比較好的品牌,按一凡自己的話說,就是窮怕了。
老唐推薦了一家,據說擦背師傅手藝不錯。買了票,掀開浴室重重的,使用棉大衣材料做成的門帘,進門就覺得一股夾雜著各種重口味的熱浪衝擊過來。小時候鄉下人,冬天洗澡頻率不高,如果是在家裡,又要燒水,又要安裝浴帳,中途還要不斷續水,就是這樣都很容易洗感冒了。難得到鎮上去一次,洗澡就成了有點儀式感的事情了。不讓身上的泥積攢一些,都不太好意思推開厚重的棉布大門。所以當脫了衣服,跳到那一池子,泥漿水裡的時候,腳下一定要小心,說不定不小心踩到大塊的脂泥。老家鎮上的澡堂子,有兩個池子的水,一個池子是普通溫度的,對於小時候的一凡細皮嫩肉的,是和殺豬剃毛一樣的高溫。另外一個池子,是專門給那些不怕燙的老爺子們躺著的,那個池子裡面的水的作用就是產生蒸汽。一凡有時候看著老爺子們用高溫池子的水燙毛巾,然後趕緊再身上擦來擦去,一凡就覺得頭皮一緊。在常溫水池上面擔著三個長的木板條,也坐滿了從各個村里來男子。
在霧氣昭昭之中,只能聽音去辨別方位,一凡父親一般先將一凡伺候好了,身體都擦洗乾淨了,扔到外頭的休息區,給一凡買點小橘子,囑咐跑堂的夥計幫助照看一下。自己則要在水裡泡一下,然後請擦背敲背的師傅服務一番。一凡還小就在外頭和其他小朋友,不管是不是認識的,都能很快的玩到一起去,澡堂子裡面滿處的亂跑起來。小時候一凡一直都有一個擔心,就是擦背師傅齜著牙齒,用絲瓜囊子,會不會把父親一層皮搓掉了。一凡第一次擦背背是大學以後,隔壁的二虎子帶著一凡去洗澡,一凡才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以後不管去高檔一些的會所,還有的普通的普浴,一凡不變的就是必須要擦背。似乎只有見到擦背師傅,將一層一層的滾成了細條或者丸子的油泥,萬國來朝一般歸攏到一凡的胸口之後,洗澡才能算圓滿了。
到了浴池邊上,往身上澆點水熱熱身,再大大咧咧的跨入到池子裡面,半截身體完全的浸入,人總是真正的鬆弛下來。兩個老男人,天南海北的,不過最終還是繞不過去女人這個主題。老唐不等一凡發問,自己開始交代起,他和小孟之間的來龍去脈。老唐說道:「小孟是我們隔壁鎮上的姑娘,本來初中的時候,成績還好。上高中時候,書實在讀不下去了,估計是有點姿色,在學校裡面也是非常打眼。說是和一個社會上的大哥就出去了,開始在縣城混了幾年,以後又到了南方大城市,兩個人沒有拿結婚證,也沒有孩子,但在家裡已經擺過酒了。按我們鄉下的說法,這個就等同於結過婚了。後面那個大哥在南方沒有混下去,就回來了,聽說還在縣城裡面做民間借貸什麼的,也是法律邊緣遊走的人吧。對於小孟的事情,大哥對他們之間的過往絕口不提,估計是被小孟傷害的不輕。小孟倒是咬著牙在南方一直堅持了十多年,中途做什麼的,誰都不知道。不過回到老家之後,就在城南開了一個茶葉鋪子。沒有半年的時間,就和政府還有開發商、大老闆等等都打的火熱,很會來事兒。」
一凡聽到此處,就憑南方城市的名字,就能猜到這個十幾年,小孟做的什麼職業了。老唐這個女人堆里泡大的,應該也清楚。老唐和小孟兩個都是在場面上進進出出的人,很快就認識了,後面老唐又去買了幾次茶葉。不管是強攻硬取,還是半推半就,兩個人就好起來了。後面小孟也幫助老唐拉了好幾單生意,平了幾件煩心事。一凡問老唐:「我上次回來的去規劃局的時候,你們是不是已經好上了?」老唐不清不楚的點點頭,一凡心想:成年人的世界,太亂了。老唐又接著說道,如果就是這麼簡單就算了,前一個月,小孟喝大了,打電話找老唐,老唐那個點已經回家了。聽到小孟的電話就非常緊張,偷偷摸摸在衛生間接了一個,讓小孟早點回去睡覺。可是小孟不依不饒,還是不停的一個接一個的電話,老唐看的心慌,直接把手機關機了。結果半夜十一點多,小孟自己找上門了。一凡聽到此處,忍不住在浴室裡面,拍著水花,都要笑噴了。開始老唐的老婆,已經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了,有所察覺,老唐在此之前經常半夜出門,連續幾天不回家,種種跡象表面老唐肯定是外頭有人了。但是為了孩子,老唐的老婆還是想維持這個家庭,總覺得,只要老唐弄的不要太過了,過段時間老唐玩累了也就回來了。
當老唐的夫人,開門見到小孟的一剎那,那個場面不用說了,非常的尷尬。老唐的父母老兩口,半夜從鄉下趕到縣城。姐姐姐夫也被喊了過來。老唐夫人那邊什么小舅子,七大姑八大姨也全部被召集起來了。一個小區的人都圍在老唐樓下。你說這幫人,平時加個班像上刑場一樣的,有熱鬧看,大半夜,下冰雹頂著鋼盔也要出來看看。第二天老唐老婆帶著孩子就回去娘家了,老唐父母還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什麼辦法,老兩口舔著臉上親家門上求了好幾次,畢竟老唐做的這個事情太不長臉了。一凡說:「要不要我帶著我老婆,一起去找找你夫人談一下,畢竟孩子都已經7歲了。」老唐說:「不要煩,離了更好。我現在也基本上很少回去,剛剛和小孟一起合作了一家公司。」小孟和老唐各自出了一些資金出來,著手大張旗鼓的弄起來。老唐憑藉他和小孟在縣城裡面已經打下來的關係,肯定是要起飛的節奏。一凡此時即使,想勸勸老唐,也被老唐認為是在嫉妒他。但是有些話,作為兄弟還是想和老唐說一下。
泡澡差不多了,一凡和老唐又去擦背,一凡先出來的,買了一斤小橘子,剝了起來。老唐很快也出來了,點上煙說:「一凡,現在我們現在已經簽了政府的幾個項目,還是市政的幾個項目。只要是縣裡有一些大的動作,基本都是優先考慮我們做。兄弟啊,人一輩子就幾個機會,把握住其中的一個就夠了。」一凡自己也糾結了很久,在老唐的興頭上,一凡還是準備給老唐壓一壓,說道:「老唐,我是把你當最好的朋友,我想你把我當鐵哥們。換其他人,我肯定是表示祝賀就行了,但是我們玩了這麼多年,我也是旁觀者清吧。小孟這個女生太厲害了,我是怕你不是她的對手,你剛剛說的是對的,人生要把握機會。不過還有一句話就是,做生意不管你之前多少成功,多少次運氣和努力,只要一次失敗,你就徹底清零了。你們能合夥做生意這個挺好的,畢竟是強強結合,可是你們一定要請律師和財務,把合同簽的清清楚楚的。好比你和小孟兩個人從來都不認識,兩個人從來都沒有瓜葛,你如何來簽訂這個協議。馬上要春節了,我說這個話非常不好聽,但是我真的是希望你好吧。」
老唐自信的說:這個你放心,我已經征服她了,指了指兩腿中間的那個玩意說,是徹底的征服。一凡心裡暗笑,老唐估計是小說看多了,這個情商還停留在高中的年代。小孟何等人,就算弄一個老大爺,那活兒已經廢掉的,小孟一樣可以將他弄的自信心爆棚的。或許老唐就是小孟從茶葉店老闆娘,往工程行業轉型的墊腳石,畢竟積累了這麼多的人脈關係,做工程是最快的變現的方式,一瓶酒、一條煙還是來的太慢了。
一凡將老唐送到他和小孟共築的愛巢,老唐邀請一凡上去喝杯茶。一凡說還要趕緊回去,家裡人還等他了。等到鄉下老家,老媽,老婆,芳芳都還沒有睡覺了。三個人一起動手做包子了,芳芳說是幫忙,倒是過來搗蛋的,弄的身上臉上都是麵粉,見到一凡回來了,芳芳就想用沾滿了麵粉和包子餡的貓爪子去抱一凡,一凡趕緊把芳芳定住,說道:「小祖宗,你快起把手洗一洗吧。」一凡問老媽,家裡還有什麼可以吃,老媽弄了點稀粥還有鹹菜豆腐,一凡見到了特別的高興,說道:「我在蘇城就想這個了,兩碗稀飯下肚,胃裡面暖和多了。」老媽說道:「你吃好了正好把洗腳水燒一下,我們還有幾個要包一下。」鄉下沒有什麼燃氣的電熱水器,想喝水,想洗腳,都要下灶台去一個草把一個草把的燒出來。
一凡小時候最怕下灶台燒火,特別是夏天,這也是父母刺激一凡,激勵一凡讀書的好理由。夏日裡,一身全部濕透,稻草燒完了之後,身上留著一層的全是草木灰和汗和在一起,粘在身上,奇癢無比。而且夏天穿的少,草木葉子稜角不小心劃到身上,就是一條血色痕跡。種種艱辛,只有離開農村,讀書一條道路。
此時的一凡,燒火已經成了一種休閒了,把身上厚衣服換掉,穿上老媽的圍裙,到了灶台下面,雖然過了很多年,但是拿起稻草,捆成一個大小均勻的小草把,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既要保證鍋下面的火頭一直均勻,又要節省柴草,這個是個技術活,之前有風箱更好點。這個業務現在一凡弄起來還是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一凡聽到鍋里水開始有滋滋的聲響了,就扔了幾根小樹枝灶里,然後又拿了兩三個山芋,找了一個距離鍋灶中心位置不太遠的地方,將山芋埋在滾燙的草木灰下面。一凡說和老唐已經在縣城浴室洗過澡了,讓老婆和芳芳他們開始洗腳,已經不早了。老媽聽到鍋里水已經滾開了,將兩個空水瓶先注滿了開水,又將兩個暖腳壺也打滿了。老婆看手頭的活計弄的也差不多了,起身把行李打開,將從蘇城帶回來的洗漱用品還有換洗的衣服拿出來。可能是到了新的環境,還是中午睡的太飽了,芳芳一直折騰到大半夜才睡著了。等孩子睡了,一凡和老婆把今天和老唐見面事情說了,一凡說道:「估計老唐的婚姻要黃了,唉,好好的一對,還有他們的孩子。」老婆也嘆息道,老唐家的孩子,這個年到底怎麼過啊。
蘇北老家有一個傳統,除了清明節要到祖先處祭拜之外,除夕的下午一家人也要去祭祖。蘇北話說:送壓歲錢。不過除夕祭祖和清明節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清明節就是給故人們的節日,所以要幫助故人們,打掃墓地,重新把墓碑上的字描一下,拔去雜草等等,而且清明時節人們也喜歡在戶外,享受清明時節暖陽。但是除夕送壓歲錢就是形式大於內容了,一來要回去忙年,帖對聯,煮排骨,煨豬頭,還要準備打牌的場子,二來除夕的天氣也是冷的可以,刺骨寒風中活動能省就省了,所以除夕送壓歲錢很多人,紙錢都還沒有燒乾淨了,孝子賢孫們已經走的差不多了。今年送壓歲錢就是一凡帶著芳芳兩個人去的,不能開車,路上太堵。之前父親,爺爺還有老祖宗的墓地都在田地的夾縫中,後面村里開始抓土地面積了,就把所有墓地都集中到規劃地了。一凡來到規劃地,這邊是幾個村子集中安置的,所以冷不丁的有人和一凡打招呼,一凡都有點實在沒有印象了,只能非常謙虛的和人家露出笑容,再掏煙遞上去。一凡來到規劃地旁邊的小店,買了一些香燭紙錢,先到了自己都沒有見面的祖宗的墓碑前。又到了爺爺和父親的墓前,讓芳芳跪著劃紙,自己也輕聲的禱告著,神佛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家裡的日子以後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