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公園出來想著,從明天開始,忙碌的日程便正式開啟了。明日上午需前往體檢,後天上午則要參加文化考試,下午還有心理測試。

  緊接著,星期四上午是體能測試,下午為崗位適應性測試,而最後一關便是面試。若面試順利通過,便會開啟正式培訓。

  李陽來到公交車站乘車來到小區附近的菜場購置食材。回到家中,他簡單烹製了蒜苗回鍋肉與西紅柿炒雞蛋,再加上些許剩菜,拼湊出一頓平淡卻幸福的晚餐。

  他獨自用餐完畢,便匆匆趕去店中替換母親回家吃飯,到店還不忘利用手機在網上複習消防員文化考試的內容,熟悉各項考試要求與考點。

  次日清晨,李陽早早起身,趕赴青陽市人民醫院。他找到帶隊的指導員趙坤與助理吳慧倩,完成登記手續後,領取了體檢項目單,隨即開始排隊體檢。

  昨日在消防大隊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身體外科檢查,主要查看是否存在明顯外傷與疾病,而今日的體檢則側重於內科項目。

  李陽看著手中的檢測單,不禁感嘆項目繁多,涵蓋血壓、血管疾病、哮喘等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的檢查,耳鼻喉科、眼科與口腔檢查也都包含數項內容。

  僅是口腔檢查就設有唇齶裂、腮腺炎、口腔瘤等小項目,眼科檢查則涉及視力色弱、視神經、青光眼等。

  此外,還有一系列輔助檢查項目,諸如腹部 B超、X胸片、心電圖、血常規、尿檢糞檢等。

  李陽望著糞檢項目有些發愣,暗自懊惱早上上廁所時未留存樣本。

  他逐個項目依次排隊檢查,來到糞檢窗口時,更是全神貫注地觀察他人操作,生怕自己待會兒因不會操作而陷入尷尬境地。

  只見前來檢測的人在窗口登記後,會得到一根棉簽與一個裝棉簽的檢測管。

  有人詢問醫生:「醫生,這個該怎麼使用啊?我現在毫無便意,去哪裡找糞便呢?」

  醫生對於此類提問早已司空見慣,平靜地解答道:「去衛生間用棉簽在肛門擦拭一下即可。」

  體檢人員繼續追問:「那要插多深啊?」其一本正經的提問神情引得排隊人群哄堂大笑。

  醫生不苟言笑地湊近話筒,清晰洪亮地說道:「是讓你用棉簽在肛門周圍擦拭,無需插入內部。」聽聞醫生的話,排隊的人群再度爆發出笑聲。

  那人嘟囔著離開窗口,李陽在人群中也聽明白了操作方法。

  此時,又有一名男子拿著棉簽返回,排隊的眾人見他兩指小心夾著棉簽,紛紛避讓,生怕棉簽碰到自己。

  他來到另一窗口,將棉簽遞進去詢問醫生交到何處,只見醫生身體本能地往後退縮,儘管戴著口罩,卻也難掩眼中的震驚與疑惑,說道:「你先將棉簽放入給你的檢測管中啊。」

  那男子這才從窗口收回棉簽,另一隻手從口袋裡掏出檢測管,將棉簽放入並擰緊,周圍的人這才鬆了口氣,他將檢測管交進去後,醫生收好。

  如此這般,上上下下、來來回回折騰了大半日,李陽才終於完成所有體檢項目。

  他趕忙去吃了一碗重慶小面,因早上體檢未進食,此刻早已飢腸轆轆。李陽點了一大碗,心滿意足地吃完後,慢悠悠地返回。

  回家後,他便抓緊時間準備明日的考試。上午是消防員理論考試,涵蓋時事政治,下午則是心理測試。

  所幸這幾日在家中,他一直在網上刷題並觀看相關視頻,因而對明日的考試頗具信心。

  次日清晨,李陽在規定時間準時抵達青陽市消防大隊。消防大隊的廣場上已擺放好桌椅,每張桌子搭配一張凳子,便是一人的考試位置,位置之間前後左右相隔一米遠。

  李陽先去登記簽到,隨後找了一處空位坐下。此時,部分位置已被先來的考生占據,後續仍有考生陸續快步趕來,越到後面的跑得越快。

  一位身材健碩、面容溫和的中年消防員——青陽市綜合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葉楠龍,一邊留意著時間,一邊大聲招呼著從門口進來的學員:「快點快點,別磨蹭。」

  後面的考生聞言跑得更快了。此時人員已全部到齊,皆坐在廣場的座位上,約有 50人左右,相較於第一天報名時少了近一半,可能是政審未通過,亦或是體檢不合格,總之只剩下這麼多人。

  隨著考試時間臨近,見人員已齊,大隊長葉蘭龍揮手示意門崗關閉大門。此時指導員也來到廣場,身後跟著其他工作人員,手中拿著考卷。


  趙指導員下令髮捲,昨日登記處的書記員吳慧倩與另一名男生一同開始分發試卷。

  李陽坐在邊上,剎那間仿佛找回了學生時代考試的感覺。

  趙指導員強調考試紀律:不准東張西望,不准交頭接耳,現在開始考試,考試時間為 90分鐘。

  此時恰好 8:30,大隊長葉楠龍再次看了看時間,補充道:「考試到 10點,仔細檢查後再交卷。」

  他嚴肅的神情,嚴厲的叮囑,與他溫和的外表形象是不相符的。但是與他的大隊長工作到是相符。

  指導員與他剛好相反,外表粗粗獷,臉部線條堅毅且還有疤,聲音好聽聽也溫和,卻是指導員。真是不敢想這個指導員找人談心時的樣子。

  李陽剛開始見到他們時,一度懷疑他兩個的職位是不是搞反了。

  李陽看著他們正想著出神,吳慧倩發考卷到了他這裡,輕聲說:「你在想什麼呢」說著把考卷放到了他的桌子上。

  李陽回過神笑著看了她一眼,「沒,沒什麼」拿起試卷瀏覽,這是一張消防員安全理論考卷。

  第一大題是單選題,內容涉及各種火災相關的材料、空氣、場景、狀況處理,既包含物理知識,也涉及化學知識。

  需選擇正確答案,若未特意刷題學習,許多題目還真難以解答,題目內容頗為豐富,還涵蓋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意見書、決定書、通知書等等,共計 80多道題。

  第二大題是多選題,這些內容與前面的單選題相近,只是多了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亦或是設置了陷阱,有 50多道題。

  第三大題是判斷題,針對火災的前期、中期、後期場景的判斷與處理,以及對各種場所機構與消防相關的判斷,共 40道題。

  第四大題是簡答題,關於消防相關的各類裝置、標誌、工具、法律法規、文件等,要求對其正確使用場景作出回答。

  李陽翻回試卷正面,心想起初看到幾個單選題時,還以為能夠輕鬆交卷,如今看來是過於草率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必須抓緊,否則自己身為大學生卻最後才做完,實在有些丟人。

  李陽想到此處,便全神貫注地開始答題,其他考生也都認真投入到考試之中。

  場地上,指導員與隊長在不同位置來回巡視,頗有監考老師的風範。

  吳慧倩與另一位同事則坐在登記處的兩張桌子旁,此刻他們負責收卷。幸好今日太陽偷懶未出,不然考生們還得承受烈日的炙烤。

  場地上安靜至極,唯有筆尖划過紙張的沙沙聲。時間一分一秒悄然流逝,外面馬路上依舊車水馬龍,不時有路過的小孩或行人在大門口駐足觀望。

  時間來到 9:30,仍無人交卷,葉隊長見狀說道:「我看有些人已經做完了,仔細檢查一下。」

  葉隊長邊走邊說,又過了 10多分鐘,開始有考生陸續交卷,第二個、第三個……依次交卷,交完的考生起身去上廁所,有的則躲到遠處抽菸,還有的去飲水機處喝水。

  交卷的人越來越多,李陽也隨之交卷,直至 10:00考試結束,仍有兩名考生在做題。

  趙指導員走到桌子邊,邊喝著保溫毯里的水邊說:「時間到了,趕快把卷子交上來,不會做的再看也無濟於事,別看了。」

  那兩名考生這才趕忙將考卷交到收卷處。葉隊長大聲宣布:「你們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活動一下,喝水、抽菸、上廁所的抓緊,10:30正式開始下一場考試。」

  說完,隊長、指導員與兩名文員拿著卷子上樓去了。

  此時的學員們聚在一起,如同在學校考試結束後一般,相互核對答案,有因答案相同而欣喜的,有因答錯而哀怨的,有因答案對錯而質疑爭辯的,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嗡嗡作響。

  漸漸地,喧鬧聲逐漸平息,或許他們也意識到,此刻爭論對錯已無太大意義。

  李陽看著這群人,有獨自坐在花壇邊的,有三兩成群聊天的,也有在廁所抽菸的。

  他們中最年輕的看起來稚氣未脫,像是十七八歲的模樣,年長的則有 30多歲,多數人在 20多歲。

  20分鐘後,隊長等人再次下樓,抽菸的、聊天的、休息的考生陸續回到座位坐下,不等隊長發話,兩名文員便開始發放考卷。

  葉隊長說道:「紀律與剛才相同,考試時間還是一個半小時,開始吧。」


  考生們拿到考卷的瞬間,便迫不及待地仔細審題並作答。

  李陽打開試卷,此次的內容是時事政治,同樣分為單選、多選和簡答題,涵蓋各種近代歷史大事件,世界各地的歷史政治事件也有所涉及,還有各種講話,思想、信仰、路線、主義和鬥爭,以及我們應當具備的使命、意識、精神、方向等內容。

  李陽暗自慶幸,大學時學過一些相關知識,若是再過幾年再來考試,恐怕自己難以應對。

  時間滴答滴答地走著。葉隊長抬手看了看時間,提醒道:「只剩下半個小時了,抓緊。」

  場上依舊鴉雀無聲,看來這張卷子比上一張難度更大,畢竟真正精通政治歷史的人寥寥無幾。

  平日裡喝酒聊天時吹吹牛還行,真要正兒八經地分析其中的緣由與意義,許多人便不知所措了,更多的是抓耳撓腮,額頭都滲出細密的汗珠,不知是因緊張還是陽光照射的緣故。

  時間來到 12點,葉隊長大聲喊道:「時間到了,已經做完的可以交上來了。沒做完的,最後再給你們 10分鐘檢查,不會也趕緊把答案寫上。」是啊,畢竟實事政治,哪有什么正確答案。

  陸續有考生交卷,但已沒有上一場交卷時的迅速與緊迫感,交卷的人員稀稀拉拉,步伐也略顯沉重,看來時事政治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確實頗具難度。

  趙指導員與葉隊長低聲交談:「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及格。」

  「估計他們提前都做了準備,就怕一緊張全忘了,尤其是那些離開學校已久的人。」葉隊長回應道。

  隨後,葉隊長又大聲宣布:「交完卷的可以出去吃飯休息了,下午 3點準時開始考心理測試。」

  這時,人群中不知是誰調皮地多嘴問了一句:「這裡怎麼不管飯啊?」還有人跟著附和。

  葉隊長並未惱怒,只是淡淡地回答:「等你們考上之後,天天都在這裡吃,到時候恐怕你們還想去外面吃還吃不到呢。」

  李陽也起身交卷,隨著人群走出消防隊大門,此時已 12:30。他來到大街上閒逛一圈,發現並沒有太多可口的選擇,不是面就是粉,要麼就是炒飯、蓋飯,他對此興趣缺缺,畢竟這些食物在學校食堂司空見慣。

  一些先前相識或剛結識的人相約去吃炒菜或小火鍋,李陽雖不存在社交障礙,但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結識幾個好友並一同用餐暢聊,對他來說還是頗具難度。

  李陽走進一家黃燜雞米飯店鋪,點了一份黃燜雞。此時店內用午餐的人頗多,李陽恰好看到有顧客吃完離開,趕忙坐下並招呼:「老闆,收一下。」

  「好的。」一位阿姨過來收拾乾淨桌子,李陽點的黃燜雞也被老闆娘端了上來,說道:「飯在那邊,你自己盛。」

  老闆娘放下餐盤後便返回廚房。李陽起身盛了一碗飯,夾了些泡菜,開始用餐。

  湯汁濃郁,香辣可口,不一會兒他便吃下三碗飯,不知是分量不足還是味道太過美味,他甚至將最後一點湯汁也倒入碗中拌飯吃淨。

  吃完走出店門,他瞬間恢復了精神活力,但活動了一下身體後,困意卻如潮水般襲來。

  此刻回家路程太遠,他便在附近溜達,想在公園、小花園或廣場尋一處草坪石凳休息一下。

  走了一會兒,他發現一處小型城市綠化的轉角公園,中午時分幾乎無人。李陽在一棵桂花樹下的斜草坪上躺了下來,用手遮擋住眼睛,漸漸進入半睡半醒的夢鄉。

  那場夢格外清晰、奇異且漫長,以至於李陽醒來時,恍惚以為已然過去了許久,可定睛一看,才僅僅過了 15分鐘罷了。

  他也無意去細究夢的內容,只是緩緩坐起身來。見時間尚早,他便改變了立即回返的念頭,打算順著前方街道前行,左轉三次,繞上一圈後再回到消防隊大門前。

  他向前走了幾百米,便踏上了人民大道。人民大道作為青陽市的主幹道之一,橫跨青陽河,擁有雙向八車道,道路兩旁及中央隔離帶皆栽種著法國梧桐,樹幹粗壯得如同臉盆一般。

  往昔,父親的單位就位於這條大道的盡頭,他也常常穿梭於此。

  春天,新生的嫩葉伴隨著漫天飛絮,雖美卻也惱人;

  夏天,那如荷葉般碩大肥厚的葉片層層疊疊,遮蔽了熾熱的陽光,灑下一片清涼;

  秋天,枝頭片葉不留,蕭瑟之感油然而生,落葉紛飛,隨著車流翩然起舞;

  冬天,褪去葉片的樹枝在寒風中搖曳,相互摩擦發出嘎嘎聲響,結冰之時,更是宛如冰晶雕琢,銀裝素裹。


  李陽在大道上悠然前行了近一公里後,於一個路口處向左一轉,踏入了一條狹窄逼仄的街道。

  此街道僅設有三條車道,一條卻常常被車輛滿滿占據,使得整個通行空間顯得格外侷促、擁塞與雜亂無章。

  一所中校和一家醫院的後門也在這條路上,三五成群的學生,或行或停。來去匆匆的患者家屬。他們匯聚成了川流不息的人群。

  街邊小吃攤星羅棋布,各類美食琳琅滿目,推車售賣水果的小販們扯著嗓子吆喝,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交織成一片獨特的樂章。

  私家車、計程車靜靜地停在路旁,耐心等待著乘客的到來,快遞三輪車與外賣電瓶車則如忙碌的蜜蜂,在人群與車輛的縫隙間急速穿梭,還不時隨意停放。

  此情此景,令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去年與林月來此地吃飯時,林月所闡述的關於混亂與包容的獨特論調。

  當時,林月環顧四周,微笑著說道:「你們這地方可真是熱鬧非凡啊。」

  李陽點頭回應:「是啊,要是再晚些時候,那才叫熱鬧至極。不過,這熱鬧背後往往伴隨著一個弊端,那便是擁堵。有時候坐公交車半個小時都出不去。」

  林月好奇地追問:「這裡很堵嗎?」

  李陽無奈地嘆了口氣:「那可不,這裡只有一條路可供進出,然後路兩邊又連接著眾多小巷。」

  「一到高峰期,路邊停車等人的、摩的攬客的、小商小販叫賣的,再加上無數行人在其間亂竄,簡直熱鬧得不像話。特別是在巷口處,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以及一些私家車都要在此處掉頭,還有公交站,再加上邊上亂停亂放的車輛,那擁堵狀況簡直慘不忍睹。」

  林月皺了皺眉頭:「沒人管管嗎?」

  李陽苦笑著回答:「沒有,或許在他們眼中,這貧民區就不配擁有良好的秩序吧。」

  林月輕輕搖頭:「不可能吧。」

  李陽「一直如此啊,並沒有看到人來管理」

  片刻之後,林月繼續娓娓道來:「可能這裡的混亂或許正是源於它的包容。這裡容納了形形色色的底層民眾,他們憑藉著各行各業維持生計,更是許多前來打工求學的年輕人踏入這座城市的第一站。這裡生活便捷,房租低廉,且距離市區又近。」

  他稍作停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繼續說:「很多人在這裡租住多年,至今卻仍一事無成的。倘若這裡真的建立起明確的規則和嚴格的秩序,可能像他們這樣的很多人,連在此處立足的資格都不會有了吧。也許混亂代表了無序,但它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也展現出了包容。讓在城市拼搏的底層人有了一個落腳的港灣。」

  「畢竟,真正的包容是要建立在明確的規則之下的,人人都能自覺遵守,良好的秩序得以維護,尊重彼此差異,不仇視、不歧視,實現公平公正,共同成長,而在這裡,實則是極為困難的。」

  說罷,林月回頭凝視著李陽,輕聲問道:「你說對不對啊?」

  李陽一時愣住了,雖未能領悟其中深意,但還是禮貌性地回應道:「你的觀點和想法還真是別具一格啊。」

  這條短短一兩公里的街道,恰似一個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學校的莘莘學子、醫院的病患家屬以及各個老舊小區自建房的租客們紛至沓來,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沒過多久,李陽便順利穿過這條街道與一條小巷,輕盈地踏上了濱江路。

  他沿著濱江路信步向左前行,途經一所小學後,消防隊那威嚴的大門便豁然映入他的眼帘。

  濱江路相較於人民大道,的確略顯狹窄,它只是人民大道的一條小小支路,僅僅設有雙向兩車道以及兩側的非機動車道,然而一旦車輛隨意停靠,道路便會顯得格外逼仄。

  道路右側是青陽河,河面寬窄錯落,寬處可達五六米,窄處卻僅有兩三米,眼下正值枯水時節,河中水量稀少,幾近乾涸。

  道路左側學校和消防大隊背後傲然矗立著一座小山丘,山上精心修築了簡易的登山步道與雅致的望江亭。

  山丘的另一側是成片錯落有致的自建房民房,不知不覺間,李陽已然悠然踱步至消防隊的大門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