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此刻,消防隊外已有一些考生或站或蹲。站著的考生們在人行道上三兩成群,彼此交談;
一人說:「我們這裡的考試怎麼還是用紙,我看外面他們都是用電腦考試了」
另外一個人說:「我們這個小地方哪有那條件,能給你列印出來考試就不錯了,還想要電腦,你倒是想得美?」
蹲著的則安靜地守在街邊。眾人就這樣靜靜等待著,又過了將近 20分鐘,消防隊的大門緩緩打開,考生們依次有序地進入,迅速在早上考試時的位置上安穩坐下。
葉隊長與吳幹事開始分發考卷,待考卷分發完畢,吳幹事用她那溫柔且明亮的聲音說道:「此次心理測試的題目並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答案,大家切勿自作聰明。
因為有時你心中認為的正確答案,可能反映出的是錯誤的心理傾向,不同的答案僅僅代表著不同的心理活動而已。
所以,請大家憑藉自己的第一感覺去回答,塗改是無效的。」
葉隊長緊接著補充道:「考試時間為 90分鐘,滿分 100分,大家隨時都可以交卷,交卷後便可自行離開。柏凱啊,這次你可得仔細審題後再填寫,千萬別又考不過了。」
葉隊長這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都在猜測著這個柏凱是誰。這時,坐在二排左邊第 3個位置的一個人高聲回應道:「怎麼題目和上次的又不一樣了,這次可難咯。」
葉隊長笑道:「你以為呢?」李陽看著這人,想起他就是上午詢問為何中午不管飯的那個人,大約 25歲左右,留著短髮,皮膚黝黑,身形消瘦,看樣子估計也是當兵退伍回來的。
從他們如此輕鬆隨意的對話中不難看出,他們應該已經多次見面,想必這個人來參加考試也不止一次了。
考試正式開始,李陽翻開考卷,發現上面大約有 300多道題,其中涵蓋了數學能力測驗、語言能力測驗、人格測驗,還有看圖理解等多種類型。
這些題目看似輕鬆,實則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你看到同學朋友會打招呼嗎?」
「我喜歡看犯罪的新聞嗎?」
「我的腦子有毛病嗎?」
「我會死去嗎?」
「我相信有人在跟蹤我嗎?」
「我會拒絕把錢給乞丐嗎?」等等。這些題目與李陽在網上看到的有很大不同,無奈之下,他也只能憑藉感覺填寫了。
李陽心中打定主意,對於那些曾經想過或者經歷過的事情,便如實回答;若是沒有經歷過的,就全憑第一感覺來應對。
此時,整個考場都瀰漫著一種既輕鬆又透著些許詭異的氣氛。心理測試就像是一場對內心深處的全面體檢,仿佛要將每個人的內心都扒光看透,所以大家都故作輕鬆,試圖掩飾內心的慌張。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在糾結,自己內心曾經那些陰暗的想法到底要不要如實填寫呢?
如果不填,可萬一別人都有過並且如實寫下了,自己豈不是顯得很虛假?說不定某些陰暗的想法和絕情的行為,才是人類共有的本性。
一個小時過後,考場中開始有人陸續交卷,然後離開現場。
這些人交完卷後,明顯都輕鬆自然了許多,就好像重新穿上了保護內心的衣服,有一種將命運全權交給老天爺後的鬆弛感,仿佛此刻起,考試結果的好壞已與自己毫無關聯。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 20分鐘時,李陽也完成答題交了卷,此時考場內剩下的考生已寥寥無幾。
他走出消防隊大門,坐上公交車返回家中,到家時已經是下午將近 18:00了。
李陽趕忙去店裡替換母親,好讓母親回去做飯,而他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耐心等待後天的體能測試和崗位適應性測試了。
第二天,李陽一整天都沒什麼特別的事情,便留在店裡幫忙看店。李母則在家裡忙著做家務、打掃衛生。
李陽見母親如此忙碌,便勸說道:「媽,您別總是這麼操勞,出去找朋友逛逛街或者去哪裡遊玩一下也好啊。」
李母笑著回應道:「去哪裡玩呀?這附近也沒什麼好玩的地方。」李母婉拒了李陽的提議。
一直以來,李母都是在店與家之間來回奔波,漸漸地與朋友們疏遠了,生活也失去了往日的熱情。
好在李陽的存在,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否則這樣的日子該是多麼無趣啊。
晚上,李陽收到了昨天考試通過的消息,並被要求第二天早上 8:30到消防大隊集合,開展體能測試。
畢竟消防員是一份對體能強度要求極高的工作,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成為一名消防員的必要條件之一。
對於體能測試,李陽倒是並不慌張,因為他向來擅長體育運動。
唯獨下午的崗位適應性測試,讓他心裡有些沒底。體能測試的項目他之前試過幾次,成績都還不錯,甚至達到了優秀的水平。
星期五這一天,天氣陰涼。李陽不到 8點就早早地來到了消防隊門口,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比他更早到達。消防隊廣場上,葉隊長和吳幹事走了出來,吳幹事手中拿著文件夾。
隨後,大門打開,葉隊長用手指了指自己前面的空地,大聲喊道:「過來這邊集合,快點!」
李陽等人聞聲趕緊快步跑過去。「排四個橫隊,高的站左邊,矮的站右邊!」李陽根據要求,站在了中間一列靠左的位置。
緊接著便是喊口令:「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立正,點名!」葉隊長看了一眼不太規範的隊列,也沒再多說什麼,畢竟還沒培訓過,拿起文件夾便開始點名。
「吳鵬!」「到!」「王濤!」「到!」「幸更兵!」「到!」
葉隊長看著這個名字,漫不經心地說道:「你這個姓倒是很少見啊。」
幸更兵回答道:「不少了,我們村全是。」
葉隊長瞥了他一眼:「你這不說的是廢話嗎?戈壁灘上當然全是石頭了。」
這一番對話引得全場眾人都嘿嘿笑了起來。沒想到在葉隊長嚴肅的外表下,說出這般不太嚴肅的話語,隨後又立即說道:「嚴肅點啊!」就這樣,結束了這個不太嚴肅的小插曲,繼續點名,直至最後一個人。
點完名後,葉隊長才合上本子,遞給了吳幹事,然後表情變得認真起來,語氣嚴肅地開始講話:「你們都仔細聽好我接下來要講的測試項目、計分規則以及動作規範要求。」
「我相信你們在前來應聘之前都已經有所了解,但還是要認真聽,說不定會有與你們之前所了解到的有不一樣的地方。」
「此次測試的項目共有 5項。」
「第一項是 1千米跑;第二項是原地跳高;第三項是立定跳遠;第四項是單槓引體向上或伏地挺身任選其一;第五項是 10×4往返跑和 100米跑任選其一。」
「1千米跑從起點到終點,考核以完成的時間計算成績,4分 35秒記 1分,4分 20秒記 2分,以此類推,一直到 3分 40秒記 10分,得分超出 10分的,每遞減 5秒加一分,最高 15分。」
後面葉隊長還說了很多詳細的內容,但是大多數人都沒能全部記住,或者說聽完就忘了,李陽也不例外。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以最快,最高,最遠的狀態並且規範準確的完成動作就可以了。
「如果動作不標準、犯規、干擾阻礙他人或者耍小聰明作弊的,此項將不予記錄成績。總分 40分,其中單項未取得有效成績的,將不予招錄。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隨著眾人齊聲應答,體能測試正式拉開帷幕。
葉隊長下令:「全體都有,向左轉,齊步走,目標旁邊小學!」
隨著大門打開,全體人員整齊地邁出步伐,走出消防隊大門,朝著旁邊的學校行進。
進入學校後,來到了體育場,只見場地上已經有 10多名消防戰士和趙指導員在忙碌地做著準備工作。
他們有的拿著本子,有的掛著哨子,有的拿著小紅旗,著裝也各不相同,有穿白衣服的,有穿反光背心的,也有穿日常作訓服的。趙指導員正和另外兩個可能是領導的人坐在場邊的桌子後面交談著。
此時,體育場上已經畫好了各種線,擺放好了錐桶,拉好了反光隔離帶等。
葉隊長將隊伍帶到了 1000米跑的起始位置,然後給每人領一件橙色的號碼背心,讓大家穿上。在起跑線旁邊,已經有五六個消防員拿著秒表,嚴陣以待了。
等所有人都穿戴好號碼背心,並完成熱身運動,齊聚起跑線處後,葉隊便轉身走向主席台,與趙指導員等人會合。
起跑線旁,一位消防員嘴裡緊咬著哨子,手中揮舞著紅旗,大聲喊道:「預備!」
剎那間,所有考生都如滿弦之箭,身體前傾,肌肉緊繃,做好了起跑的準備姿勢。跑道兩側,數名消防戰士早已嚴陣以待,他們目光如炬,仿佛人肉監控一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隨著哨聲劃破長空,發令員手中的紅旗也隨之落下,考生們如同脫韁的野馬,奔騰而出。
有的選手先發制人,迅速搶占了有利位置;有的則不慌不忙,緊緊跟隨著第一梯隊,步伐堅定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對勝利的渴望。
第一圈結束後,第一名與最後一名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或許是考慮到這是長跑項目,後面的選手並未急於追趕,而是保持著勻速,緊緊咬住中間的隊伍,首尾相連,步頻一致,如同一股訓練有素的浪潮,又平穩地推進了三圈。
當大部隊再次跑至起跑線時,發令員高聲喊道:「最後半圈了!」這一聲呼喊仿佛一道電流,瞬間貫穿了每一位考生的身體。
儘管他們雙腿早已酸痛,眼前發黑,身體疲憊,口乾舌燥,但在這關鍵時刻,他們憑藉著頑強的毅力,重新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調整著呼吸,努力將身體從極度的疲勞中掙脫出來,向著終點發起了最後的衝刺。
此刻,他們的身體似乎已不再受自己控制,而是被一種無形的意志所驅使。腳步聲與沉重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在跑道上迴蕩,仿佛是一場與自我極限的較量。
計時員全神貫注地盯著秒表,身旁的戰士則緊張地記錄著選手們的成績。「18號,3分 30秒,第一名!」 18號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遠遠地將其他選手甩在了身後。隨後,又有幾位選手衝過了終點線,李陽位列第四,成績是 3分 40秒。
李陽緩緩停下腳步,大口喘著粗氣,調整著紊亂的呼吸。
他轉頭望向 18號,只見對方氣定神閒,臉不紅氣不喘,仿佛剛剛經歷的不是一場激烈的 1000米長跑,而僅僅是一次輕鬆的熱身散步。李陽心中暗自思忖,這位 18號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時,後面的選手也陸續衝過了終點線。他們的狀態各不相同,有的直接癱坐在地上,雙手不停地按摩著酸痛的大腿;有的則乾脆躺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還有的彎腰撐著膝蓋,原地休息,臉上露出疲憊不堪的神情。
或許他們在跑步方面並不擅長,但他們都堅持跑完了全程,達到了規定的時間,獲得了相應的分數。
終點處的計分員認真地記錄著每一位選手的成績,隨後,大家便轉入了下一個項目。
成績公布後,幾位領導聚在一起熱烈地交談著,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感慨,或許是在回憶著往昔的相似經歷,又或許是在討論著這一批學員的整體水平。
幾個計分員來到立有「立定跳遠」牌子的地方,吹響了哨子:「集合!」
所有隊員,無論他們正處於何種狀態,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也無論他們是否已經休息好,都立刻起身,朝著哨聲的方向跑去。
計分員大聲宣布:「下面是原地跳高和立定跳遠,二選一。選擇跳高的站那邊,跳遠的站這邊。」說著,他手指向旁邊的跳高場地。
李陽心想,自己擅長打籃球,跳高和跳遠應該都不會太差,於是便隨意地站在了跳遠這邊。
旁邊幾個身材高大的選手或是自認為擅長跳高的人則走向了跳高場地。18號也選擇了跳遠,這讓李陽心中燃起了一絲鬥志,他決定暗中觀察,看看能否在這個項目上超過 18號。
跳高場地設有專門的跳高感應器,並有消防戰士負責記錄和觀察;跳遠這邊也同樣配備了專業設備,一塊標有距離的綠色毯子格外引人注目。
從毯子中間起跳點到落腳點的磨損程度來看,它顯然已經見證了無數考生的奮力一躍,只有兩邊的標線還依稀可辨。
隨著一聲令下,考核正式開始。現場的氣氛緊張而有序,跳高場地的考生們屈膝、下蹲、蹬地發力,身體緊繃如弦,上肢用力伸展,仿佛要觸摸到天空的極限。
他們在空中擺動的身姿,猶如靈動的魚兒躍出水面,充滿了力量與美感。
跳遠這邊則是力量與爆發力的極致展現。考生們有節奏地屈膝、擺臂,最後如同一把拉滿的弓,將自己全力彈射出去,向著最遠端奮勇一躍。
記錄員們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每一位考生的動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們的眼神嚴肅而專注,手中的筆隨時準備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輪到李陽時,他深吸一口氣,屈膝、擺手,然後猛地彈射而出,在空中划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最後穩穩落地。「2.6米!」李陽對自己的成績還算滿意,不過他知道,這並不是最遠的。
只見一位高大帥氣的小伙子如同一道閃電般划過天空,直接跳出了驚人的 3.1米遠,這一成績瞬間引發了現場人群的陣陣驚呼:「你這是要飛過去呀!」毫無疑問,這一成績成為了本場跳遠的最遠記錄。
李陽心中不禁感嘆,這支隊伍真是藏龍臥虎,想要在某個項目中奪得第一名實在是難如登天。跳高場地那邊也不時傳來驚嘆聲,想必也是出現了某位實力超群的選手。
緊接著,18號登場了。他全力一躍,落地時卻不慎腳滑,手向後觸地。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次機會,再次起跳,「2.55米。」
李陽心中暗自疑惑,不知道這個成績是因為他不擅長這個項目,還是受到了第一次失誤的影響,導致心理負擔過重,未能發揮出全部實力。
不過,在 1000米長跑項目中,沒有人提出使用第二次機會,畢竟後面的選手都獲得了分數,沒有必要再承受一次高強度的挑戰,除非成績不合格才會有人考慮再次嘗試。
隨著跳遠和跳高兩項考核的順利結束,考生們又來到了旁邊的場地。計分員吹響哨子,大聲說道:「接下來是伏地挺身和單槓引體向上,任選其一。
計時兩分鐘,做得越多得分越高,必須按照標準動作執行,單次動作不規範將不計數,如果多次出現不規範動作則不計分。選好後請到指定位置。」
話音剛落,人群便迅速分成了兩撥。這兩個項目看似難度相近,實則各有千秋。
引體向上每完成一個計兩分,而伏地挺身則需要做 8個才計兩分;完成 11個引體向上可計 10分,而伏地挺身則需要做 42個才能達到同樣的分數。
李陽經過短暫思考後,果斷選擇了引體向上,他心中暗暗立下目標,爭取獲得滿分。
而那些對自己信心不足或者追求穩健的考生則選擇了伏地挺身。畢竟,與地球的重力對抗,僅用上肢懸吊身體和用四肢支撐身體,兩者之間的難度差異還是顯而易見的。
考核開始前,邊上的計分員都會詳細講解標準動作和注意事項,以及各種不能出現的犯規動作,確保每一位考生都清楚明白後才允許開始。
由於引體向上屬於「高空作業」,在做引體向上的兩邊還專門配備了兩名安全輔助員,以確保考生的安全。
伏地挺身這邊人多,則是三人一組同時進行,每個人都有一名單獨的計分員,同樣認真地講解規則和注意事項,態度嚴厲而負責。
隨著一聲令下,兩邊的考核同時開始。場上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計數聲和痛苦的呻吟聲。
引體向上雖然每次只能一人進行,但速度並不慢,因為這是一項需要一鼓作氣的項目。大多數考生一口氣能做 10個左右,一旦停下來休息,即便休息時間再長,也很難再增加幾個。
與伏地挺身不同,伏地挺身做不動時可以原地撐著休息,咬咬牙或許還能多做幾個,再堅持一下甚至還能多做兩個。
所以,做引體向上的考生做完後便迅速下來,因為即便他們拼盡全力,也很難在兩分鐘內有太大的突破。
很多考生甚至還沒來得及咬緊牙關便已力竭,身體仿佛被抽乾了所有力氣,難以堅持到兩分鐘,畢竟地球的重力是人類挑戰身體極限的最大敵人。
就在考核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兩邊都傳來了驚呼聲。
只見伏地挺身那邊三人一組中只有一人還在苦苦堅持,旁邊圍觀的眾人齊聲為他計數:「60、61、62……」直到計分員喊時間到,眾人的喊聲才停留在了 65這個令人驚嘆的數字上。兩分鐘內完成 65個伏地挺身,著實令人佩服。
在引體向上這邊,最後幾十秒鐘時,李陽和其他考生也都停止了動作,靜靜地圍觀著一位選手的表現,看他究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李陽仔細一看,原來是之前在考試時與葉隊長交談過的柏凱,那個參加了五次消防考試的柏凱。
此時,伏地挺身那邊的考生們也都停了下來,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柏凱身上,仿佛這場考核的結果關乎著他們所有人的榮譽。
隨著兩分鐘倒計時的推進,人群開始大聲計數:「61、62……」越往後,喊數字的聲音越響亮,尾音拖得越長,並且他們還驕傲地看向伏地挺身那邊,仿佛在向對方發起挑戰。
伏地挺身那邊的考生們也不甘示弱,同樣停下來觀看柏凱的表現,看他是否能打破 18號剛剛創下的伏地挺身記錄,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場關乎榮譽與驕傲的較量。
「64、65……」柏凱漲紅了臉,脖子上青筋暴起,頭髮被汗水濕透,胡亂地貼在額頭上,雙腳在空中亂蹬。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完成了最後一個引體向上,計時結束後,他無力地落在地面上。
兩名安全員迅速上前攙扶,他的身體瞬間失去了力量,仿佛一灘軟泥。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67!」大家紛紛開始慶祝,雖然沒有獎品和禮花,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驕傲的氣息。
67個引體向上這是多麼變態的身體素質啊,就連主席台的領導們也被這邊的熱鬧所吸引,不知何時站起身來向這邊觀望。
而伏地挺身那邊的空氣中則瀰漫著失落和沮喪的情緒,特別是 18號,他心中暗自懊惱,明明自己還有保有餘力,卻沒有全力以赴地挑戰,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他一定會咬牙多做幾個,不給對方超越的機會。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計分員喊出了下一個人的名字,人群激昂的情緒才逐漸平息下來,兩邊的考核又繼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於輪到李陽了。剛開始時,他還覺得精力充沛,但做了幾個之後便感覺力不從心。又艱難地堅持了幾個後,到了第 17個,他感覺雙手仿佛要斷裂一般,儘管時間還未到,但他實在無法繼續堅持下去,只好無奈地放棄了。
此時,他越發深刻地體會到,那兩位大神般的選手簡直不是凡人,他們的實力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隨著全部考核項目的結束,計分員帶領大家來到跑道中間,大聲宣布:「接下來是 100米跑和 10×4往返跑,100米跑在這邊跑道進行,4×10在那邊跑道進行,兩個項目任選其一。」
李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 100米跑,他覺得這樣更加乾脆利落,而 4×10往返跑則過於繁瑣。
每組 4人,各自站在起跑線上,做好了起跑的準備。那個柏凱和 18號也都選擇了 100米跑,而且下一組正好與李陽同組,還有那位跳遠成績出眾的猛男。李陽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爭取跑個小組第一名,即便無法奪冠,也絕不能落到最後。
他們四人各自搖頭晃腦地進行著熱身運動,活動著筋骨,調整著狀態。隨著計分員的哨聲響起,旗幟落下,他們如同離弦之箭般飛了出去。
這可不是長跑,沒有試探的餘地,也沒有謙讓的空間,一開始便是全力以赴的衝刺。
他們身上的氣息和汗水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被他們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只見跑道上一陣狂風呼嘯而過,李陽率先衝過了終點線,成績是 12秒 26。
其他三人也緊隨其後,相繼衝線。李陽心中暗自欣喜,不管其他組的成績如何,至少在這一組中,他成功奪得了第一名。雖然這個勝利或許有些僥倖,畢竟另外兩人都以用力過度,但他仍感到無比欣慰。
與此同時,10×4往返跑也在另一邊的跑道上進行著,不過參與的人數並不多,只有一兩組的樣子。
隨著全部測試項目的圓滿結束,葉隊走過來集合隊伍,大聲說道:「大家都辛苦了!下午 2點在大隊廣場開始崗位適應性測試,請大家務必不要遲到。現在,大家可以去休息、吃飯,解散!」
李陽隨著眾人一同走出了學校,現場的消防員們開始收拾場地,清理器材。葉隊、趙指導等幾位領導也一邊交談著,一邊離開了場地。
一人說:「我們這裡的考試怎麼還是用紙,我看外面他們都是用電腦考試了」
另外一個人說:「我們這個小地方哪有那條件,能給你列印出來考試就不錯了,還想要電腦,你倒是想得美?」
蹲著的則安靜地守在街邊。眾人就這樣靜靜等待著,又過了將近 20分鐘,消防隊的大門緩緩打開,考生們依次有序地進入,迅速在早上考試時的位置上安穩坐下。
葉隊長與吳幹事開始分發考卷,待考卷分發完畢,吳幹事用她那溫柔且明亮的聲音說道:「此次心理測試的題目並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答案,大家切勿自作聰明。
因為有時你心中認為的正確答案,可能反映出的是錯誤的心理傾向,不同的答案僅僅代表著不同的心理活動而已。
所以,請大家憑藉自己的第一感覺去回答,塗改是無效的。」
葉隊長緊接著補充道:「考試時間為 90分鐘,滿分 100分,大家隨時都可以交卷,交卷後便可自行離開。柏凱啊,這次你可得仔細審題後再填寫,千萬別又考不過了。」
葉隊長這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都在猜測著這個柏凱是誰。這時,坐在二排左邊第 3個位置的一個人高聲回應道:「怎麼題目和上次的又不一樣了,這次可難咯。」
葉隊長笑道:「你以為呢?」李陽看著這人,想起他就是上午詢問為何中午不管飯的那個人,大約 25歲左右,留著短髮,皮膚黝黑,身形消瘦,看樣子估計也是當兵退伍回來的。
從他們如此輕鬆隨意的對話中不難看出,他們應該已經多次見面,想必這個人來參加考試也不止一次了。
考試正式開始,李陽翻開考卷,發現上面大約有 300多道題,其中涵蓋了數學能力測驗、語言能力測驗、人格測驗,還有看圖理解等多種類型。
這些題目看似輕鬆,實則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你看到同學朋友會打招呼嗎?」
「我喜歡看犯罪的新聞嗎?」
「我的腦子有毛病嗎?」
「我會死去嗎?」
「我相信有人在跟蹤我嗎?」
「我會拒絕把錢給乞丐嗎?」等等。這些題目與李陽在網上看到的有很大不同,無奈之下,他也只能憑藉感覺填寫了。
李陽心中打定主意,對於那些曾經想過或者經歷過的事情,便如實回答;若是沒有經歷過的,就全憑第一感覺來應對。
此時,整個考場都瀰漫著一種既輕鬆又透著些許詭異的氣氛。心理測試就像是一場對內心深處的全面體檢,仿佛要將每個人的內心都扒光看透,所以大家都故作輕鬆,試圖掩飾內心的慌張。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在糾結,自己內心曾經那些陰暗的想法到底要不要如實填寫呢?
如果不填,可萬一別人都有過並且如實寫下了,自己豈不是顯得很虛假?說不定某些陰暗的想法和絕情的行為,才是人類共有的本性。
一個小時過後,考場中開始有人陸續交卷,然後離開現場。
這些人交完卷後,明顯都輕鬆自然了許多,就好像重新穿上了保護內心的衣服,有一種將命運全權交給老天爺後的鬆弛感,仿佛此刻起,考試結果的好壞已與自己毫無關聯。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 20分鐘時,李陽也完成答題交了卷,此時考場內剩下的考生已寥寥無幾。
他走出消防隊大門,坐上公交車返回家中,到家時已經是下午將近 18:00了。
李陽趕忙去店裡替換母親,好讓母親回去做飯,而他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耐心等待後天的體能測試和崗位適應性測試了。
第二天,李陽一整天都沒什麼特別的事情,便留在店裡幫忙看店。李母則在家裡忙著做家務、打掃衛生。
李陽見母親如此忙碌,便勸說道:「媽,您別總是這麼操勞,出去找朋友逛逛街或者去哪裡遊玩一下也好啊。」
李母笑著回應道:「去哪裡玩呀?這附近也沒什麼好玩的地方。」李母婉拒了李陽的提議。
一直以來,李母都是在店與家之間來回奔波,漸漸地與朋友們疏遠了,生活也失去了往日的熱情。
好在李陽的存在,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否則這樣的日子該是多麼無趣啊。
晚上,李陽收到了昨天考試通過的消息,並被要求第二天早上 8:30到消防大隊集合,開展體能測試。
畢竟消防員是一份對體能強度要求極高的工作,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成為一名消防員的必要條件之一。
對於體能測試,李陽倒是並不慌張,因為他向來擅長體育運動。
唯獨下午的崗位適應性測試,讓他心裡有些沒底。體能測試的項目他之前試過幾次,成績都還不錯,甚至達到了優秀的水平。
星期五這一天,天氣陰涼。李陽不到 8點就早早地來到了消防隊門口,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比他更早到達。消防隊廣場上,葉隊長和吳幹事走了出來,吳幹事手中拿著文件夾。
隨後,大門打開,葉隊長用手指了指自己前面的空地,大聲喊道:「過來這邊集合,快點!」
李陽等人聞聲趕緊快步跑過去。「排四個橫隊,高的站左邊,矮的站右邊!」李陽根據要求,站在了中間一列靠左的位置。
緊接著便是喊口令:「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立正,點名!」葉隊長看了一眼不太規範的隊列,也沒再多說什麼,畢竟還沒培訓過,拿起文件夾便開始點名。
「吳鵬!」「到!」「王濤!」「到!」「幸更兵!」「到!」
葉隊長看著這個名字,漫不經心地說道:「你這個姓倒是很少見啊。」
幸更兵回答道:「不少了,我們村全是。」
葉隊長瞥了他一眼:「你這不說的是廢話嗎?戈壁灘上當然全是石頭了。」
這一番對話引得全場眾人都嘿嘿笑了起來。沒想到在葉隊長嚴肅的外表下,說出這般不太嚴肅的話語,隨後又立即說道:「嚴肅點啊!」就這樣,結束了這個不太嚴肅的小插曲,繼續點名,直至最後一個人。
點完名後,葉隊長才合上本子,遞給了吳幹事,然後表情變得認真起來,語氣嚴肅地開始講話:「你們都仔細聽好我接下來要講的測試項目、計分規則以及動作規範要求。」
「我相信你們在前來應聘之前都已經有所了解,但還是要認真聽,說不定會有與你們之前所了解到的有不一樣的地方。」
「此次測試的項目共有 5項。」
「第一項是 1千米跑;第二項是原地跳高;第三項是立定跳遠;第四項是單槓引體向上或伏地挺身任選其一;第五項是 10×4往返跑和 100米跑任選其一。」
「1千米跑從起點到終點,考核以完成的時間計算成績,4分 35秒記 1分,4分 20秒記 2分,以此類推,一直到 3分 40秒記 10分,得分超出 10分的,每遞減 5秒加一分,最高 15分。」
後面葉隊長還說了很多詳細的內容,但是大多數人都沒能全部記住,或者說聽完就忘了,李陽也不例外。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以最快,最高,最遠的狀態並且規範準確的完成動作就可以了。
「如果動作不標準、犯規、干擾阻礙他人或者耍小聰明作弊的,此項將不予記錄成績。總分 40分,其中單項未取得有效成績的,將不予招錄。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隨著眾人齊聲應答,體能測試正式拉開帷幕。
葉隊長下令:「全體都有,向左轉,齊步走,目標旁邊小學!」
隨著大門打開,全體人員整齊地邁出步伐,走出消防隊大門,朝著旁邊的學校行進。
進入學校後,來到了體育場,只見場地上已經有 10多名消防戰士和趙指導員在忙碌地做著準備工作。
他們有的拿著本子,有的掛著哨子,有的拿著小紅旗,著裝也各不相同,有穿白衣服的,有穿反光背心的,也有穿日常作訓服的。趙指導員正和另外兩個可能是領導的人坐在場邊的桌子後面交談著。
此時,體育場上已經畫好了各種線,擺放好了錐桶,拉好了反光隔離帶等。
葉隊長將隊伍帶到了 1000米跑的起始位置,然後給每人領一件橙色的號碼背心,讓大家穿上。在起跑線旁邊,已經有五六個消防員拿著秒表,嚴陣以待了。
等所有人都穿戴好號碼背心,並完成熱身運動,齊聚起跑線處後,葉隊便轉身走向主席台,與趙指導員等人會合。
起跑線旁,一位消防員嘴裡緊咬著哨子,手中揮舞著紅旗,大聲喊道:「預備!」
剎那間,所有考生都如滿弦之箭,身體前傾,肌肉緊繃,做好了起跑的準備姿勢。跑道兩側,數名消防戰士早已嚴陣以待,他們目光如炬,仿佛人肉監控一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隨著哨聲劃破長空,發令員手中的紅旗也隨之落下,考生們如同脫韁的野馬,奔騰而出。
有的選手先發制人,迅速搶占了有利位置;有的則不慌不忙,緊緊跟隨著第一梯隊,步伐堅定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對勝利的渴望。
第一圈結束後,第一名與最後一名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或許是考慮到這是長跑項目,後面的選手並未急於追趕,而是保持著勻速,緊緊咬住中間的隊伍,首尾相連,步頻一致,如同一股訓練有素的浪潮,又平穩地推進了三圈。
當大部隊再次跑至起跑線時,發令員高聲喊道:「最後半圈了!」這一聲呼喊仿佛一道電流,瞬間貫穿了每一位考生的身體。
儘管他們雙腿早已酸痛,眼前發黑,身體疲憊,口乾舌燥,但在這關鍵時刻,他們憑藉著頑強的毅力,重新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調整著呼吸,努力將身體從極度的疲勞中掙脫出來,向著終點發起了最後的衝刺。
此刻,他們的身體似乎已不再受自己控制,而是被一種無形的意志所驅使。腳步聲與沉重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在跑道上迴蕩,仿佛是一場與自我極限的較量。
計時員全神貫注地盯著秒表,身旁的戰士則緊張地記錄著選手們的成績。「18號,3分 30秒,第一名!」 18號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遠遠地將其他選手甩在了身後。隨後,又有幾位選手衝過了終點線,李陽位列第四,成績是 3分 40秒。
李陽緩緩停下腳步,大口喘著粗氣,調整著紊亂的呼吸。
他轉頭望向 18號,只見對方氣定神閒,臉不紅氣不喘,仿佛剛剛經歷的不是一場激烈的 1000米長跑,而僅僅是一次輕鬆的熱身散步。李陽心中暗自思忖,這位 18號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時,後面的選手也陸續衝過了終點線。他們的狀態各不相同,有的直接癱坐在地上,雙手不停地按摩著酸痛的大腿;有的則乾脆躺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還有的彎腰撐著膝蓋,原地休息,臉上露出疲憊不堪的神情。
或許他們在跑步方面並不擅長,但他們都堅持跑完了全程,達到了規定的時間,獲得了相應的分數。
終點處的計分員認真地記錄著每一位選手的成績,隨後,大家便轉入了下一個項目。
成績公布後,幾位領導聚在一起熱烈地交談著,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感慨,或許是在回憶著往昔的相似經歷,又或許是在討論著這一批學員的整體水平。
幾個計分員來到立有「立定跳遠」牌子的地方,吹響了哨子:「集合!」
所有隊員,無論他們正處於何種狀態,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也無論他們是否已經休息好,都立刻起身,朝著哨聲的方向跑去。
計分員大聲宣布:「下面是原地跳高和立定跳遠,二選一。選擇跳高的站那邊,跳遠的站這邊。」說著,他手指向旁邊的跳高場地。
李陽心想,自己擅長打籃球,跳高和跳遠應該都不會太差,於是便隨意地站在了跳遠這邊。
旁邊幾個身材高大的選手或是自認為擅長跳高的人則走向了跳高場地。18號也選擇了跳遠,這讓李陽心中燃起了一絲鬥志,他決定暗中觀察,看看能否在這個項目上超過 18號。
跳高場地設有專門的跳高感應器,並有消防戰士負責記錄和觀察;跳遠這邊也同樣配備了專業設備,一塊標有距離的綠色毯子格外引人注目。
從毯子中間起跳點到落腳點的磨損程度來看,它顯然已經見證了無數考生的奮力一躍,只有兩邊的標線還依稀可辨。
隨著一聲令下,考核正式開始。現場的氣氛緊張而有序,跳高場地的考生們屈膝、下蹲、蹬地發力,身體緊繃如弦,上肢用力伸展,仿佛要觸摸到天空的極限。
他們在空中擺動的身姿,猶如靈動的魚兒躍出水面,充滿了力量與美感。
跳遠這邊則是力量與爆發力的極致展現。考生們有節奏地屈膝、擺臂,最後如同一把拉滿的弓,將自己全力彈射出去,向著最遠端奮勇一躍。
記錄員們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每一位考生的動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們的眼神嚴肅而專注,手中的筆隨時準備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輪到李陽時,他深吸一口氣,屈膝、擺手,然後猛地彈射而出,在空中划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最後穩穩落地。「2.6米!」李陽對自己的成績還算滿意,不過他知道,這並不是最遠的。
只見一位高大帥氣的小伙子如同一道閃電般划過天空,直接跳出了驚人的 3.1米遠,這一成績瞬間引發了現場人群的陣陣驚呼:「你這是要飛過去呀!」毫無疑問,這一成績成為了本場跳遠的最遠記錄。
李陽心中不禁感嘆,這支隊伍真是藏龍臥虎,想要在某個項目中奪得第一名實在是難如登天。跳高場地那邊也不時傳來驚嘆聲,想必也是出現了某位實力超群的選手。
緊接著,18號登場了。他全力一躍,落地時卻不慎腳滑,手向後觸地。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次機會,再次起跳,「2.55米。」
李陽心中暗自疑惑,不知道這個成績是因為他不擅長這個項目,還是受到了第一次失誤的影響,導致心理負擔過重,未能發揮出全部實力。
不過,在 1000米長跑項目中,沒有人提出使用第二次機會,畢竟後面的選手都獲得了分數,沒有必要再承受一次高強度的挑戰,除非成績不合格才會有人考慮再次嘗試。
隨著跳遠和跳高兩項考核的順利結束,考生們又來到了旁邊的場地。計分員吹響哨子,大聲說道:「接下來是伏地挺身和單槓引體向上,任選其一。
計時兩分鐘,做得越多得分越高,必須按照標準動作執行,單次動作不規範將不計數,如果多次出現不規範動作則不計分。選好後請到指定位置。」
話音剛落,人群便迅速分成了兩撥。這兩個項目看似難度相近,實則各有千秋。
引體向上每完成一個計兩分,而伏地挺身則需要做 8個才計兩分;完成 11個引體向上可計 10分,而伏地挺身則需要做 42個才能達到同樣的分數。
李陽經過短暫思考後,果斷選擇了引體向上,他心中暗暗立下目標,爭取獲得滿分。
而那些對自己信心不足或者追求穩健的考生則選擇了伏地挺身。畢竟,與地球的重力對抗,僅用上肢懸吊身體和用四肢支撐身體,兩者之間的難度差異還是顯而易見的。
考核開始前,邊上的計分員都會詳細講解標準動作和注意事項,以及各種不能出現的犯規動作,確保每一位考生都清楚明白後才允許開始。
由於引體向上屬於「高空作業」,在做引體向上的兩邊還專門配備了兩名安全輔助員,以確保考生的安全。
伏地挺身這邊人多,則是三人一組同時進行,每個人都有一名單獨的計分員,同樣認真地講解規則和注意事項,態度嚴厲而負責。
隨著一聲令下,兩邊的考核同時開始。場上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計數聲和痛苦的呻吟聲。
引體向上雖然每次只能一人進行,但速度並不慢,因為這是一項需要一鼓作氣的項目。大多數考生一口氣能做 10個左右,一旦停下來休息,即便休息時間再長,也很難再增加幾個。
與伏地挺身不同,伏地挺身做不動時可以原地撐著休息,咬咬牙或許還能多做幾個,再堅持一下甚至還能多做兩個。
所以,做引體向上的考生做完後便迅速下來,因為即便他們拼盡全力,也很難在兩分鐘內有太大的突破。
很多考生甚至還沒來得及咬緊牙關便已力竭,身體仿佛被抽乾了所有力氣,難以堅持到兩分鐘,畢竟地球的重力是人類挑戰身體極限的最大敵人。
就在考核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兩邊都傳來了驚呼聲。
只見伏地挺身那邊三人一組中只有一人還在苦苦堅持,旁邊圍觀的眾人齊聲為他計數:「60、61、62……」直到計分員喊時間到,眾人的喊聲才停留在了 65這個令人驚嘆的數字上。兩分鐘內完成 65個伏地挺身,著實令人佩服。
在引體向上這邊,最後幾十秒鐘時,李陽和其他考生也都停止了動作,靜靜地圍觀著一位選手的表現,看他究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李陽仔細一看,原來是之前在考試時與葉隊長交談過的柏凱,那個參加了五次消防考試的柏凱。
此時,伏地挺身那邊的考生們也都停了下來,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柏凱身上,仿佛這場考核的結果關乎著他們所有人的榮譽。
隨著兩分鐘倒計時的推進,人群開始大聲計數:「61、62……」越往後,喊數字的聲音越響亮,尾音拖得越長,並且他們還驕傲地看向伏地挺身那邊,仿佛在向對方發起挑戰。
伏地挺身那邊的考生們也不甘示弱,同樣停下來觀看柏凱的表現,看他是否能打破 18號剛剛創下的伏地挺身記錄,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場關乎榮譽與驕傲的較量。
「64、65……」柏凱漲紅了臉,脖子上青筋暴起,頭髮被汗水濕透,胡亂地貼在額頭上,雙腳在空中亂蹬。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完成了最後一個引體向上,計時結束後,他無力地落在地面上。
兩名安全員迅速上前攙扶,他的身體瞬間失去了力量,仿佛一灘軟泥。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67!」大家紛紛開始慶祝,雖然沒有獎品和禮花,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驕傲的氣息。
67個引體向上這是多麼變態的身體素質啊,就連主席台的領導們也被這邊的熱鬧所吸引,不知何時站起身來向這邊觀望。
而伏地挺身那邊的空氣中則瀰漫著失落和沮喪的情緒,特別是 18號,他心中暗自懊惱,明明自己還有保有餘力,卻沒有全力以赴地挑戰,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他一定會咬牙多做幾個,不給對方超越的機會。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計分員喊出了下一個人的名字,人群激昂的情緒才逐漸平息下來,兩邊的考核又繼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於輪到李陽了。剛開始時,他還覺得精力充沛,但做了幾個之後便感覺力不從心。又艱難地堅持了幾個後,到了第 17個,他感覺雙手仿佛要斷裂一般,儘管時間還未到,但他實在無法繼續堅持下去,只好無奈地放棄了。
此時,他越發深刻地體會到,那兩位大神般的選手簡直不是凡人,他們的實力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隨著全部考核項目的結束,計分員帶領大家來到跑道中間,大聲宣布:「接下來是 100米跑和 10×4往返跑,100米跑在這邊跑道進行,4×10在那邊跑道進行,兩個項目任選其一。」
李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 100米跑,他覺得這樣更加乾脆利落,而 4×10往返跑則過於繁瑣。
每組 4人,各自站在起跑線上,做好了起跑的準備。那個柏凱和 18號也都選擇了 100米跑,而且下一組正好與李陽同組,還有那位跳遠成績出眾的猛男。李陽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爭取跑個小組第一名,即便無法奪冠,也絕不能落到最後。
他們四人各自搖頭晃腦地進行著熱身運動,活動著筋骨,調整著狀態。隨著計分員的哨聲響起,旗幟落下,他們如同離弦之箭般飛了出去。
這可不是長跑,沒有試探的餘地,也沒有謙讓的空間,一開始便是全力以赴的衝刺。
他們身上的氣息和汗水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被他們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只見跑道上一陣狂風呼嘯而過,李陽率先衝過了終點線,成績是 12秒 26。
其他三人也緊隨其後,相繼衝線。李陽心中暗自欣喜,不管其他組的成績如何,至少在這一組中,他成功奪得了第一名。雖然這個勝利或許有些僥倖,畢竟另外兩人都以用力過度,但他仍感到無比欣慰。
與此同時,10×4往返跑也在另一邊的跑道上進行著,不過參與的人數並不多,只有一兩組的樣子。
隨著全部測試項目的圓滿結束,葉隊走過來集合隊伍,大聲說道:「大家都辛苦了!下午 2點在大隊廣場開始崗位適應性測試,請大家務必不要遲到。現在,大家可以去休息、吃飯,解散!」
李陽隨著眾人一同走出了學校,現場的消防員們開始收拾場地,清理器材。葉隊、趙指導等幾位領導也一邊交談著,一邊離開了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