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然而,消息發出後,對方並未立即回復。李陽在沙發上陷入了漫長的等待,內心滿是彷徨、懷疑與憂慮。
電視裡新聞循環播放著新聞,手機的震動聲讓在渾噩中幾近睡著的李陽陡然驚醒,他急忙拿起手機查看,原來是劉敏回了消息:「親,對不起啊,剛才在刷題,手機調靜音了。」
「沒事,就是跟你說一下,我報名了國家應急消防統一部招錄的消防員,網上資格初審已經通過了。」
「消防員啊,好啊。」
李陽察覺到她言語中的不悅,卻不清楚緣由,「怎麼,你不喜歡我考消防員?」
「沒有,你喜歡就行了,我還要做題,你早點休息。」
李陽拿著手機,還想傾訴諸多話語,比如報考消防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僅為了她和母親,還因父親的影響等。
父親為了心中的信仰,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愛己愛人,毅然衝進火場。
或許他知道自己可能無力保護所有人、改變一切,但仍堅守信仰。隨著年齡增長,李陽越發崇敬父親,期望延續其信仰,踐行其思想,所以才選擇報考消防員。
當然,他也曾有過恨意,恨那場火災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恨許老三一家用火不慎,恨消防隊未早檢查。
可每當這些想法浮現,他就會記起父親所講的敬畏、尊重與珍惜生命的信念,這讓他更加堅定報考消防員的決心。
但這些最終都沒有跟劉敏說,他只是無力地打出「好的,你別太辛苦了,早點休息」。其實此時不過晚上 9點,只是兩人確也無話可聊了。
第二天,李陽早早醒來,並非不想睡懶覺,而是小區太過嘈雜。打太極的、跳廣場舞的、收廢品的,各種聲音交織,不斷侵擾他的夢境。
一會兒有人叫賣老面饅頭,一會兒又有人背著小喇叭吆喝收舊手機,天還未大亮,打掃衛生的拖著垃圾桶,哐哐作響,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
似乎這裡的人們早已習慣這般日復一日的喧囂,在喧鬧中開啟新的一天。
李母起床後已在廚房煮好早餐,見李陽起來便轉身說道:「起來這麼早,怎麼不多睡會兒?」
「睡不著了。」李陽說著進了衛生間洗漱。等他出來,李母已在吃早餐。
見李陽出來,李母便說道:「麵條給你煮好了在廚房,昨晚的牛肉舀在碗底了,拌勻了再吃。」
李陽走進廚房端起麵條說:「我今天要去複印戶口本和身份證,咱家戶口本在哪?星期一要帶到現場去。」他邊嗦著麵條邊說。
李母邊吃邊答:「就在我房間衣櫃裡,等下我給你找出來。」
李陽鼻子裡「嗯」了一聲,嘴巴不停吃麵,發出陣陣「刺溜刺溜」的聲響。
李母看著他這副模樣,寵溺地說:「你慢點吃。」說完端起碗喝完最後一口湯,起身把碗放在廚房灶台上,然後去房間把戶口本拿了出來。
放在桌上說:「我去店裡了,你洗碗啊。」
出門時又補了一句:「戶口本你可別搞丟了啊。」話音剛落,關門聲傳來。
李陽頭也未抬,沉浸在牛肉與麵條交融的美味中,大快朵頤,盡情享受這與麵條的「戰鬥」,湯汁濺得桌上到處都是,不過他向來不在意這些支末小節。
吃完飯收拾妥當,李陽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消防相關知識。鬧鐘響起後,他回電確認了報名事宜,接著出門來到街上,找到複印店,將所需材料全部複印好。
臨近中午,他走進便利店,李母瞧見他便問道:「你中午想吃啥?我回去做。」
「不想吃了,剛在複印店的路邊買了根烤腸吃,不餓。」說著,他把戶口本遞還給母親。
「你怎麼還跟小時候似的愛吃零食?你不吃就算了,那我回去自己吃。」言罷,李母起身從櫃檯里走出來。李陽應了一聲,便走到櫃檯後,坐在椅子上一躺,玩起遊戲來。
李陽剛坐下沒多久,隔壁小男孩抿著嘴,笑嘻嘻地出現在便利店門口。他手扶玻璃門框剛要進來,看到是李陽,抬起的腳又縮了回去。
李陽抬眼從遊戲屏幕上移開目光,看著小男孩用一種成年人的夾子音說:「你要吃糖嗎?要吃自己來拿哦。」
小男孩看著李陽,沒了起初那可愛的笑容,拘謹又害羞地站在門口,有些不知所措。
以前他也常來玩耍,與李陽相識,只是李陽外出讀書一段時間回來後,彼此又變得有些陌生,他沒了李母在店時的勇敢和主動。
李陽又抬頭瞅了他一眼,見他仍在門口,便把手從手機上挪開,起身拿了顆棒棒糖,趴在櫃檯上,將糖朝著小男孩的方向遞過去,一邊輕輕晃動著手中的糖,一邊說:「來,拿去吧。」
小男孩依舊站在原地沒動,眼睛卻時不時瞄向糖果。李陽繼續說道:「這是新口味哦,可好吃了,你不要,我可就放回去了。」
邊說邊低頭看遊戲進度。就在他看手機的瞬間,小男孩快速走進來拿了糖,轉身跑了出去。
李陽抬頭時,人已不見蹤影,只聽見小男孩跑回家的噠噠噠腳步聲,隨後傳來他母親訓斥他的聲音和小男孩咯咯咯的笑聲。
李陽心裡猛地一驚,想到剛才這一幕和從前父親與鄰居家小女孩的情景何其相似,只是他沒像父親那樣逗小男孩叫自己爸爸,或許是還未到想當爹的年紀吧。
過了一會兒,李母拖著買菜車回到店門口,說道:「我回去了,也不想吃飯,就蒸了兩個紅薯和雞蛋,趁熱吃了吧。」說著,把雞蛋放在櫃檯上。
李陽抬頭瞥了一眼,又迅速將目光轉回遊戲上,說道:「你中午怎麼也不午休一下再去買菜,還這麼早。」
李母說:「我好久沒做頭髮了,你在這正好,我去弄一下頭髮,順便把小拉車帶上,省得待會兒回來拿。」
李陽隨口「哦」了一聲,手上打遊戲的動作未停,眼睛盯著屏幕,頭也沒抬。
李母心情不錯,也沒在意他,心裡琢磨著好久沒做頭髮了,該燙個啥造型,染個啥顏色呢。女人一生在頭髮、衣服、美甲、化妝、打扮自己這些事上,隨著時間推移,往往從簡單走向複雜,再回歸簡單。
李母在李父離世後,打扮自己的時間和次數銳減,只有過年或其他特別重要的日子,才會抽空做次頭髮,美甲也只是偶爾自己塗塗,化妝品也只剩下簡單的護膚水了。李母拖著小車朝街道盡頭走去。
太陽漸漸西沉,黃昏的餘暉灑落在便利店門口。「兒子,我回來了。」
李陽隨口應了一聲,起初只是微微抬頭瞥了一眼,並未在意,便又低頭看手機。
突然,他像是察覺到了什麼異常,猛地停下手中動作,抬頭怔怔地望著門口的身影,整個人都呆住了。
夕陽那鵝黃的光線傾灑在來人身上,勾勒出其 S型的身姿輪廓,挺拔而勻稱。一頭齊耳短髮顯得幹練又精神,襯著那張嬌小的臉龐,精緻淡雅的妝容恰到好處,雖隱約可見些許皺紋,卻仍難掩年輕時的秀麗風姿。
眼眸中透著的睿智與從容,是歲月沉澱的痕跡。她身著一套簡潔的黑色套裝,此刻看起來高級感十足,仿若專業模特一般。若再配上珍珠耳環、漂亮項鍊,將手中的菜籃子換成名牌包包,簡直就是從時尚雜誌中走出的模特。
李陽愣神凝視片刻後,驚呼道:「媽~!」他身體一震,從半躺姿勢瞬間坐直,差點從椅子上跳起,手機也被他丟到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母親上下打量。
眼前的母親,哪裡還是出門時那個頂著一頭乾枯焦黃爆炸捲髮的中年婦女形象。
李母笑著嗔怪:「傻兒子,你這大呼小叫的是做什麼?」
李陽激動得語無倫次:「媽,您也太漂亮了,我都差點沒認出來。您知道嗎?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哪位富家太太呢,要是您不拖著這個買菜框,而是牽著一條小哈巴狗,再戴上副墨鏡,我絕對認不出是您。」
李陽一邊說,一邊用手誇張地比劃著名,逗得李母哈哈大笑。
他們的笑聲引來了隔壁五金店的母子。小虎子的媽媽邊走過來邊說道:「喲,這是從哪來的大美女呀?這麼漂亮,都不敢認了。」
李母轉身回應:「哪是什麼美女,就是個老媽子了。」
虎子媽走近了些繼續說:「真的,您這頭髮一剪短染黑,起碼年輕了十歲,而且您本來就漂亮,保養得也好。」
李母謙虛地擺擺手:「哪裡呀,老了,怎麼打扮都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了。」
虎子媽連忙說道:「您可別這麼說,您這頭髮做得太漂亮了,妝也化得好看,在哪家做的呀?」
兩人在門口聊得熱火朝天、眉飛色舞。李陽在店內若有所思,他已經好久沒有看到母親這般高興了。
他不禁回想起父親離世的時候,母親那時還很年輕,不過三十多歲,一晃眼十來年過去了,母親著實不容易。
父親曾說過,母親年輕時是個標準的大美女,瓜子臉、小蠻腰,五官精緻,性格熱情似火,猶如夏日驕陽般熱烈直接,眼中常閃爍著自信光芒,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也是有名的「小辣椒」,一般人可不敢輕易招惹。
母親二十來歲時與父親相識,父親比她大五歲,當時父親在部隊當兵休假回家,經人介紹相親,兩人一見鍾情。母親傾慕父親的高大偉岸身材,父親則喜歡母親的火辣性子。
母親家庭條件較為優渥,上有哥哥,下有弟弟,雖有不少上門提親者,但她都未相中。
外公外婆很開明,讓母親自己抉擇。父親一米八幾的大高個,經過部隊錘鍊的俊朗外表下,藏著一顆害羞膽怯卻又熾熱的心,是母親主動出擊,迅速點燃了彼此的愛情火花。
第二年,他們步入婚姻殿堂,次年便有了我。生孩子、買房子、開超市,這一件件事都是在母親的主導下風風火火地完成。
母親雖身形嬌小,卻仿佛蘊含著無窮能量,或許這都源於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期望。在李陽三歲多時,父親退伍,一家人過上了平穩、幸福而溫馨的生活。
父親身材高大,性格隨和,家中生活瑣事大多由母親做主,但這並非父親懦弱。畢竟他經歷過部隊的磨鍊,歷經生死考驗。
倘若母親與鄰裡間的大媽們發生糾紛爭吵,父親便會收起笑容,站在母親身旁,犀利的眼神形成強大威懾,讓對方的丈夫或兒子不敢輕舉妄動。
那些人吵不過潑辣的母親,又不敢動手,只能在各自明事理的家人勸慰下悻悻離去。
母親也並非無理取鬧之人,只是看不慣有的人不講衛生,在自家門口亂放垃圾、鞋子,或是隨意占用樓梯過道等行為,鄰裡間難免會有磕磕絆絆,而父親的存在讓母親有了底氣,敢於直面指正,毫不退縮。
父親曾是他和母親安全感的堅實依靠,母親雖身材嬌小,卻一直是家庭的主導者,熱情、樂觀、積極。然而在父親出事之後,母親漸漸變得冷靜、溫和且睿智起來。
倒也並非是突然變得怯懦了,畢竟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這種情形下,理應更加剛強才是,否則孤兒寡母更容易被視作軟弱可欺。只是母親像是對生活失去了激情一樣。
在父親離去的那段時期,楊叔時常前來相助,料理後事、搬運超市貨物等等。他仿佛接過了父親驟然拋下的重擔,而後又穩穩噹噹地將其放下,平穩地過渡了我與母親在安全感缺失的艱難時光。
楊叔的身形比父親略矮且消瘦,模樣顯得有些蒼老,年紀輕輕便已有了白頭髮,鬍鬚也早早地爬上了唇角。
他是單眼皮,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這習慣是退伍之後才養成的,據他說是為了在談生意時增添幾分斯文儒雅氣。
他們二人在老家讀初中時便已結識,父親來自村里,而楊叔家在鄉鎮的街道上。當時他們成績都不理想,在教室後排同桌三年,因而惺惺相惜。
初中畢業後,他倆相約一同參軍入伍,由於年齡尚小,還是託了楊叔家的關係才得以如願,之後又被分配到同一個連隊、同一個班級。
父親身材高大強壯,背著消瘦的楊叔在高海拔山區行走也毫不費力。父親因此還獲得了二等功。
有了這般在部隊裡的生死經歷,他們的情誼愈發深厚,後來又一起退役,一同來到縣城。
楊叔不喜歡分配的工作,便自主選擇了經商之路,父親則傾向於安穩,便選擇了進國企上班。
閒暇時光,我們兩家人時常一同郊遊、聚餐、燒烤,我們一家三口,楊叔有時帶著他姐姐和小侄女,有時也會領著其他年輕女孩,每次都不盡相同。
在父親剛離世的那段日子裡,楊叔總是頻繁前來,下班後即便繞路也要到店裡瞧上一眼,以至於街坊鄰裡間流言蜚語四起,傳言都圍繞著楊叔和母親。
母親對此也無可奈何,畢竟眾口難堵。其實楊叔每次前來,也僅僅是在店門口稍作停留,聊幾句家常,詢問我們是否生活上遇到困難。
外婆那段時間一直陪伴在我們身旁,負責接送我上學,可謠言依舊未能平息。
這謠言的源頭主要是街邊那家牛肉麵館的老闆娘,她逢人便要八卦一番,詢問人家對楊叔和母親之事的看法,若對方回應說沒有什麼,她便會撇嘴不信,隨後還會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推斷與所謂的過往經驗。
那老闆娘體態臃腫,大腹便便,繫著一條花色圍裙,雙下巴極為明顯。母親也曾委婉地提醒過她,可她當面總是笑呵呵地矢口否認,畢竟空口無憑,若再繼續追問、爭吵甚至辱罵,反倒顯得母親咄咄逼人、氣急敗壞了。
如此一來,沒有的事也會被傳成真的。自那以後,母親便不再理會。鄰里街坊們其實也並不相信這些謠言,還曾對老闆娘加以提醒和勸說,然而她不但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甚至只要有男顧客在便利店裡多停留片刻,在她眼中便仿佛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故事發生。
一日,楊叔如往常一樣來到店裡看望我們,當時我放學正坐在櫃檯里玩手機,母親和隔壁店的老闆娘在門口閒聊。
楊叔帶著笑容問道:「你們在聊什麼呢?」母親剛要回答「沒什麼。」
隔壁老闆娘卻氣不過地說道:「我們在說旁邊牛肉店的那個女人又在講你們的閒話。」
接著,她便一五一十地將聽到的傳言轉述給楊叔。楊叔聽後,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眼神變得冷漠而陰狠,那是一種我從未在他臉上見過的神情。他的眼神與父親截然不同,父親嚴肅時雖也透著冷漠,但更多的是威嚴與藐視。
我偷偷瞥了一眼楊叔的眼睛,仿若是隱藏在黑夜深處的未知目光,緊緊地盯著人,讓人感到極度的不適與恐懼,仿佛能穿透重重障礙,直抵人的內心與靈魂深處。
母親見狀趕忙說道:「別跟她計較,莫要置氣,沒必要。」
這時,楊叔才恢復了些許常態,嘴角勉強泛起一絲笑意,但那冷漠的眼神卻絲毫未減,說道:「不會,我是個斯文人。
你們先聊,我先去吃碗麵。」說罷,母親和鄰居繼續在門口交談,楊叔走進了哪家牛肉麵館。
不一會兒,他吃完面便徑直離開了。自那之後,關於母親的謠言漸漸平息,街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楊叔前來探望我們的次數也逐漸減少。沒過多久,那家牛肉麵館便轉讓了出去了。
究竟是否與楊叔去吃過面有關,無人知曉,眾人也並不在意,街談巷議依舊不斷,只是不再圍繞著母親罷了。
電視裡新聞循環播放著新聞,手機的震動聲讓在渾噩中幾近睡著的李陽陡然驚醒,他急忙拿起手機查看,原來是劉敏回了消息:「親,對不起啊,剛才在刷題,手機調靜音了。」
「沒事,就是跟你說一下,我報名了國家應急消防統一部招錄的消防員,網上資格初審已經通過了。」
「消防員啊,好啊。」
李陽察覺到她言語中的不悅,卻不清楚緣由,「怎麼,你不喜歡我考消防員?」
「沒有,你喜歡就行了,我還要做題,你早點休息。」
李陽拿著手機,還想傾訴諸多話語,比如報考消防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僅為了她和母親,還因父親的影響等。
父親為了心中的信仰,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愛己愛人,毅然衝進火場。
或許他知道自己可能無力保護所有人、改變一切,但仍堅守信仰。隨著年齡增長,李陽越發崇敬父親,期望延續其信仰,踐行其思想,所以才選擇報考消防員。
當然,他也曾有過恨意,恨那場火災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恨許老三一家用火不慎,恨消防隊未早檢查。
可每當這些想法浮現,他就會記起父親所講的敬畏、尊重與珍惜生命的信念,這讓他更加堅定報考消防員的決心。
但這些最終都沒有跟劉敏說,他只是無力地打出「好的,你別太辛苦了,早點休息」。其實此時不過晚上 9點,只是兩人確也無話可聊了。
第二天,李陽早早醒來,並非不想睡懶覺,而是小區太過嘈雜。打太極的、跳廣場舞的、收廢品的,各種聲音交織,不斷侵擾他的夢境。
一會兒有人叫賣老面饅頭,一會兒又有人背著小喇叭吆喝收舊手機,天還未大亮,打掃衛生的拖著垃圾桶,哐哐作響,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
似乎這裡的人們早已習慣這般日復一日的喧囂,在喧鬧中開啟新的一天。
李母起床後已在廚房煮好早餐,見李陽起來便轉身說道:「起來這麼早,怎麼不多睡會兒?」
「睡不著了。」李陽說著進了衛生間洗漱。等他出來,李母已在吃早餐。
見李陽出來,李母便說道:「麵條給你煮好了在廚房,昨晚的牛肉舀在碗底了,拌勻了再吃。」
李陽走進廚房端起麵條說:「我今天要去複印戶口本和身份證,咱家戶口本在哪?星期一要帶到現場去。」他邊嗦著麵條邊說。
李母邊吃邊答:「就在我房間衣櫃裡,等下我給你找出來。」
李陽鼻子裡「嗯」了一聲,嘴巴不停吃麵,發出陣陣「刺溜刺溜」的聲響。
李母看著他這副模樣,寵溺地說:「你慢點吃。」說完端起碗喝完最後一口湯,起身把碗放在廚房灶台上,然後去房間把戶口本拿了出來。
放在桌上說:「我去店裡了,你洗碗啊。」
出門時又補了一句:「戶口本你可別搞丟了啊。」話音剛落,關門聲傳來。
李陽頭也未抬,沉浸在牛肉與麵條交融的美味中,大快朵頤,盡情享受這與麵條的「戰鬥」,湯汁濺得桌上到處都是,不過他向來不在意這些支末小節。
吃完飯收拾妥當,李陽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消防相關知識。鬧鐘響起後,他回電確認了報名事宜,接著出門來到街上,找到複印店,將所需材料全部複印好。
臨近中午,他走進便利店,李母瞧見他便問道:「你中午想吃啥?我回去做。」
「不想吃了,剛在複印店的路邊買了根烤腸吃,不餓。」說著,他把戶口本遞還給母親。
「你怎麼還跟小時候似的愛吃零食?你不吃就算了,那我回去自己吃。」言罷,李母起身從櫃檯里走出來。李陽應了一聲,便走到櫃檯後,坐在椅子上一躺,玩起遊戲來。
李陽剛坐下沒多久,隔壁小男孩抿著嘴,笑嘻嘻地出現在便利店門口。他手扶玻璃門框剛要進來,看到是李陽,抬起的腳又縮了回去。
李陽抬眼從遊戲屏幕上移開目光,看著小男孩用一種成年人的夾子音說:「你要吃糖嗎?要吃自己來拿哦。」
小男孩看著李陽,沒了起初那可愛的笑容,拘謹又害羞地站在門口,有些不知所措。
以前他也常來玩耍,與李陽相識,只是李陽外出讀書一段時間回來後,彼此又變得有些陌生,他沒了李母在店時的勇敢和主動。
李陽又抬頭瞅了他一眼,見他仍在門口,便把手從手機上挪開,起身拿了顆棒棒糖,趴在櫃檯上,將糖朝著小男孩的方向遞過去,一邊輕輕晃動著手中的糖,一邊說:「來,拿去吧。」
小男孩依舊站在原地沒動,眼睛卻時不時瞄向糖果。李陽繼續說道:「這是新口味哦,可好吃了,你不要,我可就放回去了。」
邊說邊低頭看遊戲進度。就在他看手機的瞬間,小男孩快速走進來拿了糖,轉身跑了出去。
李陽抬頭時,人已不見蹤影,只聽見小男孩跑回家的噠噠噠腳步聲,隨後傳來他母親訓斥他的聲音和小男孩咯咯咯的笑聲。
李陽心裡猛地一驚,想到剛才這一幕和從前父親與鄰居家小女孩的情景何其相似,只是他沒像父親那樣逗小男孩叫自己爸爸,或許是還未到想當爹的年紀吧。
過了一會兒,李母拖著買菜車回到店門口,說道:「我回去了,也不想吃飯,就蒸了兩個紅薯和雞蛋,趁熱吃了吧。」說著,把雞蛋放在櫃檯上。
李陽抬頭瞥了一眼,又迅速將目光轉回遊戲上,說道:「你中午怎麼也不午休一下再去買菜,還這麼早。」
李母說:「我好久沒做頭髮了,你在這正好,我去弄一下頭髮,順便把小拉車帶上,省得待會兒回來拿。」
李陽隨口「哦」了一聲,手上打遊戲的動作未停,眼睛盯著屏幕,頭也沒抬。
李母心情不錯,也沒在意他,心裡琢磨著好久沒做頭髮了,該燙個啥造型,染個啥顏色呢。女人一生在頭髮、衣服、美甲、化妝、打扮自己這些事上,隨著時間推移,往往從簡單走向複雜,再回歸簡單。
李母在李父離世後,打扮自己的時間和次數銳減,只有過年或其他特別重要的日子,才會抽空做次頭髮,美甲也只是偶爾自己塗塗,化妝品也只剩下簡單的護膚水了。李母拖著小車朝街道盡頭走去。
太陽漸漸西沉,黃昏的餘暉灑落在便利店門口。「兒子,我回來了。」
李陽隨口應了一聲,起初只是微微抬頭瞥了一眼,並未在意,便又低頭看手機。
突然,他像是察覺到了什麼異常,猛地停下手中動作,抬頭怔怔地望著門口的身影,整個人都呆住了。
夕陽那鵝黃的光線傾灑在來人身上,勾勒出其 S型的身姿輪廓,挺拔而勻稱。一頭齊耳短髮顯得幹練又精神,襯著那張嬌小的臉龐,精緻淡雅的妝容恰到好處,雖隱約可見些許皺紋,卻仍難掩年輕時的秀麗風姿。
眼眸中透著的睿智與從容,是歲月沉澱的痕跡。她身著一套簡潔的黑色套裝,此刻看起來高級感十足,仿若專業模特一般。若再配上珍珠耳環、漂亮項鍊,將手中的菜籃子換成名牌包包,簡直就是從時尚雜誌中走出的模特。
李陽愣神凝視片刻後,驚呼道:「媽~!」他身體一震,從半躺姿勢瞬間坐直,差點從椅子上跳起,手機也被他丟到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母親上下打量。
眼前的母親,哪裡還是出門時那個頂著一頭乾枯焦黃爆炸捲髮的中年婦女形象。
李母笑著嗔怪:「傻兒子,你這大呼小叫的是做什麼?」
李陽激動得語無倫次:「媽,您也太漂亮了,我都差點沒認出來。您知道嗎?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哪位富家太太呢,要是您不拖著這個買菜框,而是牽著一條小哈巴狗,再戴上副墨鏡,我絕對認不出是您。」
李陽一邊說,一邊用手誇張地比劃著名,逗得李母哈哈大笑。
他們的笑聲引來了隔壁五金店的母子。小虎子的媽媽邊走過來邊說道:「喲,這是從哪來的大美女呀?這麼漂亮,都不敢認了。」
李母轉身回應:「哪是什麼美女,就是個老媽子了。」
虎子媽走近了些繼續說:「真的,您這頭髮一剪短染黑,起碼年輕了十歲,而且您本來就漂亮,保養得也好。」
李母謙虛地擺擺手:「哪裡呀,老了,怎麼打扮都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了。」
虎子媽連忙說道:「您可別這麼說,您這頭髮做得太漂亮了,妝也化得好看,在哪家做的呀?」
兩人在門口聊得熱火朝天、眉飛色舞。李陽在店內若有所思,他已經好久沒有看到母親這般高興了。
他不禁回想起父親離世的時候,母親那時還很年輕,不過三十多歲,一晃眼十來年過去了,母親著實不容易。
父親曾說過,母親年輕時是個標準的大美女,瓜子臉、小蠻腰,五官精緻,性格熱情似火,猶如夏日驕陽般熱烈直接,眼中常閃爍著自信光芒,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也是有名的「小辣椒」,一般人可不敢輕易招惹。
母親二十來歲時與父親相識,父親比她大五歲,當時父親在部隊當兵休假回家,經人介紹相親,兩人一見鍾情。母親傾慕父親的高大偉岸身材,父親則喜歡母親的火辣性子。
母親家庭條件較為優渥,上有哥哥,下有弟弟,雖有不少上門提親者,但她都未相中。
外公外婆很開明,讓母親自己抉擇。父親一米八幾的大高個,經過部隊錘鍊的俊朗外表下,藏著一顆害羞膽怯卻又熾熱的心,是母親主動出擊,迅速點燃了彼此的愛情火花。
第二年,他們步入婚姻殿堂,次年便有了我。生孩子、買房子、開超市,這一件件事都是在母親的主導下風風火火地完成。
母親雖身形嬌小,卻仿佛蘊含著無窮能量,或許這都源於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期望。在李陽三歲多時,父親退伍,一家人過上了平穩、幸福而溫馨的生活。
父親身材高大,性格隨和,家中生活瑣事大多由母親做主,但這並非父親懦弱。畢竟他經歷過部隊的磨鍊,歷經生死考驗。
倘若母親與鄰裡間的大媽們發生糾紛爭吵,父親便會收起笑容,站在母親身旁,犀利的眼神形成強大威懾,讓對方的丈夫或兒子不敢輕舉妄動。
那些人吵不過潑辣的母親,又不敢動手,只能在各自明事理的家人勸慰下悻悻離去。
母親也並非無理取鬧之人,只是看不慣有的人不講衛生,在自家門口亂放垃圾、鞋子,或是隨意占用樓梯過道等行為,鄰裡間難免會有磕磕絆絆,而父親的存在讓母親有了底氣,敢於直面指正,毫不退縮。
父親曾是他和母親安全感的堅實依靠,母親雖身材嬌小,卻一直是家庭的主導者,熱情、樂觀、積極。然而在父親出事之後,母親漸漸變得冷靜、溫和且睿智起來。
倒也並非是突然變得怯懦了,畢竟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這種情形下,理應更加剛強才是,否則孤兒寡母更容易被視作軟弱可欺。只是母親像是對生活失去了激情一樣。
在父親離去的那段時期,楊叔時常前來相助,料理後事、搬運超市貨物等等。他仿佛接過了父親驟然拋下的重擔,而後又穩穩噹噹地將其放下,平穩地過渡了我與母親在安全感缺失的艱難時光。
楊叔的身形比父親略矮且消瘦,模樣顯得有些蒼老,年紀輕輕便已有了白頭髮,鬍鬚也早早地爬上了唇角。
他是單眼皮,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這習慣是退伍之後才養成的,據他說是為了在談生意時增添幾分斯文儒雅氣。
他們二人在老家讀初中時便已結識,父親來自村里,而楊叔家在鄉鎮的街道上。當時他們成績都不理想,在教室後排同桌三年,因而惺惺相惜。
初中畢業後,他倆相約一同參軍入伍,由於年齡尚小,還是託了楊叔家的關係才得以如願,之後又被分配到同一個連隊、同一個班級。
父親身材高大強壯,背著消瘦的楊叔在高海拔山區行走也毫不費力。父親因此還獲得了二等功。
有了這般在部隊裡的生死經歷,他們的情誼愈發深厚,後來又一起退役,一同來到縣城。
楊叔不喜歡分配的工作,便自主選擇了經商之路,父親則傾向於安穩,便選擇了進國企上班。
閒暇時光,我們兩家人時常一同郊遊、聚餐、燒烤,我們一家三口,楊叔有時帶著他姐姐和小侄女,有時也會領著其他年輕女孩,每次都不盡相同。
在父親剛離世的那段日子裡,楊叔總是頻繁前來,下班後即便繞路也要到店裡瞧上一眼,以至於街坊鄰裡間流言蜚語四起,傳言都圍繞著楊叔和母親。
母親對此也無可奈何,畢竟眾口難堵。其實楊叔每次前來,也僅僅是在店門口稍作停留,聊幾句家常,詢問我們是否生活上遇到困難。
外婆那段時間一直陪伴在我們身旁,負責接送我上學,可謠言依舊未能平息。
這謠言的源頭主要是街邊那家牛肉麵館的老闆娘,她逢人便要八卦一番,詢問人家對楊叔和母親之事的看法,若對方回應說沒有什麼,她便會撇嘴不信,隨後還會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推斷與所謂的過往經驗。
那老闆娘體態臃腫,大腹便便,繫著一條花色圍裙,雙下巴極為明顯。母親也曾委婉地提醒過她,可她當面總是笑呵呵地矢口否認,畢竟空口無憑,若再繼續追問、爭吵甚至辱罵,反倒顯得母親咄咄逼人、氣急敗壞了。
如此一來,沒有的事也會被傳成真的。自那以後,母親便不再理會。鄰里街坊們其實也並不相信這些謠言,還曾對老闆娘加以提醒和勸說,然而她不但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甚至只要有男顧客在便利店裡多停留片刻,在她眼中便仿佛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故事發生。
一日,楊叔如往常一樣來到店裡看望我們,當時我放學正坐在櫃檯里玩手機,母親和隔壁店的老闆娘在門口閒聊。
楊叔帶著笑容問道:「你們在聊什麼呢?」母親剛要回答「沒什麼。」
隔壁老闆娘卻氣不過地說道:「我們在說旁邊牛肉店的那個女人又在講你們的閒話。」
接著,她便一五一十地將聽到的傳言轉述給楊叔。楊叔聽後,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眼神變得冷漠而陰狠,那是一種我從未在他臉上見過的神情。他的眼神與父親截然不同,父親嚴肅時雖也透著冷漠,但更多的是威嚴與藐視。
我偷偷瞥了一眼楊叔的眼睛,仿若是隱藏在黑夜深處的未知目光,緊緊地盯著人,讓人感到極度的不適與恐懼,仿佛能穿透重重障礙,直抵人的內心與靈魂深處。
母親見狀趕忙說道:「別跟她計較,莫要置氣,沒必要。」
這時,楊叔才恢復了些許常態,嘴角勉強泛起一絲笑意,但那冷漠的眼神卻絲毫未減,說道:「不會,我是個斯文人。
你們先聊,我先去吃碗麵。」說罷,母親和鄰居繼續在門口交談,楊叔走進了哪家牛肉麵館。
不一會兒,他吃完面便徑直離開了。自那之後,關於母親的謠言漸漸平息,街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楊叔前來探望我們的次數也逐漸減少。沒過多久,那家牛肉麵館便轉讓了出去了。
究竟是否與楊叔去吃過面有關,無人知曉,眾人也並不在意,街談巷議依舊不斷,只是不再圍繞著母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