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一鳴驚人郭奉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ins>

  第788章 一鳴驚人郭奉孝

  該如何處置這些證據?

  密室幽暗的燭光中,程忠緊盯著蘇曜的面龐。

  作為死中求活,即將走上酷吏之路的程忠,他必須確認蘇曜的想法與決心。

  到底這位大將軍所謂的改革和對世家們的手段是僅限於排除異己,只敢對那些在朝中無甚根基的新人下手,還是說他真的決心徹底瓦解世家勢力,重塑朝廷的權威,即便涉及自己親信和那位高權重者也在所不惜?

  而果然,在面對這個牽連甚廣,可能打擊到自己身上的名單時,蘇曜身邊不少將領幕僚都勸他慎重行事,不要公開名單。

  「大將軍,這些信件上牽連世家豪強之廣令人觸目驚心,河東望姓可謂人人在列,一旦公開這份名單,必將引發整個河東郡的劇烈動盪。」

  「到時候,不僅河東局勢難以穩定,還可能波及洛陽朝廷。」

  「一個弄不好,甚至還會引出大將軍處事不當的非議,為眼下改革和戰事平添變數。」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秘密永遠埋葬。」

  說話之人姓荀,名攸,字公達,是荀彧的堂侄。

  在大將軍何進秉政時,被徵辟入京,及董卓亂政時荀攸任黃門侍郎,也曾積極策劃密謀誅董一事。

  雖然由於無兵無權,他沒有實際參與最終的討董決戰,但其忠心可嘉,被荀彧等人推薦,入了蘇曜大將軍的幕府擔任幕僚隨軍。

  在王凌轉職錦衣衛中郎將之後,荀攸則負責起了蘇曜大軍一路上的後勤與文案等工作。

  此時,在見到了這些可能引發朝野大亂的密信後,他當即提議蘇曜謹慎行事,最好是塵封此事,將其付之一炬,以安群臣之心。

  荀攸的諫言,蘇曜聽了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

  他的分析與建議無疑是非常中肯的,倘若是曹老闆在必然會選擇這個做法。

  但是,他蘇曜現在畢竟不是那剛打了官渡之戰的曹操。

  他深知,想要真正穩固朝廷的統治,就必須打破世家大族對地方的壟斷,讓朝廷的政令能夠暢通無阻地傳達到每一個角落。

  而這份名單,正是他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可以一舉掃清盤踞在河東的頑疾。

  蘇曜的目光在密室中眾人臉上掃過,最終停留在了荀攸身上,微微一笑道:

  「公達所言有理,這份名單一旦公開,確實可能引發河東乃至整個朝廷的動盪。」

  荀攸聞言,心中一喜,以為蘇曜會採納自己的建議。

  然而,蘇曜接下來的話卻讓他臉色一變。

  「但是,」蘇曜話鋒一轉,語氣堅定地說道,「我蘇曜做事,從來不是畏首畏尾之輩。世家豪強,若不能為朝廷所用,反而成為國家的蛀蟲,那留著他們又有何用?」

  「這份名單,乃是白波賊與河東世家勾結的鐵證,若不能公之於眾,如何彰顯朝廷的威嚴與正義?」

  荀攸聞言,心中一緊,連忙勸道:

  「大將軍,還請三思啊!此事牽連甚廣,一旦公開,恐怕會引起朝野動盪,對大將軍的大業不利,那御史大夫王允」

  「我意已決,不必再勸——回師安邑後便公開罪證,搜捕世家,河東郡的天改變了!」

  密室中的眾人聞言,皆是一驚,沒想到蘇曜竟然如此決絕,搬出王家後依然不能阻止他的行動。

  一時間,眾人皆緘默不言,他們都知道蘇曜的性子,一旦決定便幾乎不可改變。

  河東的天要變了。

  大將軍決心打擊世家,哪怕這血濺到自己他也不會動搖。

  這鐵面無私的近乎有些冷酷無情了,未來怕是要人人自危了呀。

  就在這時,突然間有一人打破了這令人牙酸的沉默:

  「下官有些想法,不知大將軍可否聽我一言?」

  眾人聞言一驚,這聲音非常的年輕且陌生,他們紛紛循聲望去,只見密室一角的桌案邊,站著個清瘦俊朗的弱冠少年。

  「郭奉孝?」

  荀攸低呼一聲,對這個一路沉默的同鄉少年突然發聲驚訝至極。


  要知道,與他荀攸不同,郭嘉乃是蘇曜自主徵辟。

  剛剛加冠便被一紙文書召來了大將軍幕府。

  沒人知道大將軍是從哪裡得知了這個潁川少年的名字的,但毫無疑問,他的破格徵辟使得郭嘉一時間與王凌一同,以年少有為之名被世人熱議為蘇曜麾下的少年雙壁。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這份熱潮漸漸褪去,郭嘉也逐漸的被人遺忘在角落。

  原因也很簡單,都是少年雙壁,但王凌那是什麼人?

  蘇曜起家前追隨的親信,現在更貴為錦衣中郎將,寶馬緹騎可謂鋒芒畢露。

  而郭嘉雖然也算少有才名吧,但入了大將軍幕府後卻沒有表現出任何建樹,整日裡不是俯首文案,就是在酒肆流連,根本沒得可比。

  誰曾想,這個一直沉默的少年竟然在此刻突然發聲,端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郭奉孝,國家大事不可兒戲.」

  荀攸出聲想要勸阻,生怕這個少年是喝多了酒,腦子一熱,搞個大活,把自己坑到裡面。

  結果,蘇曜顯然比他想像中的大度了很多,直接擺了擺手,讓郭嘉繼續發言:

  「無妨無妨。」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奉孝有什麼想法直言便是。」

  「不過,如果你也是要勸我放過那些賊逆,那怕是要白費唇舌了。」

  聽了蘇曜的話,郭嘉微微點頭,從袖中摸出酒葫蘆抿了一口,眼底泛起狡黠的光:

  「下官並非要勸大將軍網開一面,而是想說——為何要我們親自掀開這口棺材,讓大將軍來背這份惡名呢?「

  說罷,他的指尖輕輕划過案上密信,在「祁縣王氏「四字上點了一點。

  這時,密室里的燭火突然爆出一簇燈花。

  「哦?有點意思,你且細細道來。」

  蘇曜饒有興趣地看著郭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郭嘉沒有直說,而是踱步到荀攸身側,拱手道:

  「若我記沒錯,昨日錦衣衛王中郎的密信中有報,安邑城中近來風聲鶴唳,有商隊自西門運入二十口樟木箱,經查內中十餘口中裝的都是洛陽新鑄的連弩。」

  荀攸聞言,眉頭微皺,仔細回想了一下,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

  兩人同為大將軍幕僚,處理文牘工作,王凌在安邑送來的每日密報已是慣例。

  「安邑城中,局勢日益緊張,如此之事近日多有發生,不過他們處事謹慎,送貨點多在那無主的廢棄舊宅,不知何人所設。」

  「故而,王中郎除了追查京師線索外,就只是加緊防控,暫時還不知何人所為。」

  聽了荀攸的話,蘇曜點了點頭,此事他也知道。

  就在他在前方大戰的時候,後方當然也沒閒著。

  那些世家們想要想要搞事的意圖如此明顯,也因此蘇曜絕不可能輕易放過這些叛逆。

  一念及此,蘇曜目光一閃,看向郭嘉:

  「奉孝突然提及此事,莫非是有什麼想法?」

  郭嘉點頭道:「大將軍此次平定河東,對世家豪強展開了嚴厲的打擊,河東衛氏雖然獻城有功,但其他世家則是心懷驚懼,圖謀不軌者自是不在少數。」

  「既然如此,大將軍何不放出風聲,在宣布此戰大捷,白波覆滅的同時使人暗中泄露一點小小的天機」

  「讓他們知道,我們已經拿到了這份可以置他們於死地的證據,而且很快就要發作。」

  郭嘉說著就從桌案上拿出一卷的密信在手上晃了一晃,那上面寫著的正是范氏族人的名諱。

  「妙啊!「程忠突然擊掌,「屆時惶惶不可終日的世家定會鋌而走險,狗急跳牆,大將軍正好可以揮師移之!」

  這時,關羽的丹鳳眼也微微睜開:「不過白波賊已亡,他們準備也不甚充分,真的有膽敢於直面我等的百戰之師嗎?」

  郭嘉頓時微微一笑:「所以咱們自然要給他們指條明路才好。」

  (本章完)

  </ins>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