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通天大案涉忠臣
第787章 通天大案涉忠臣
「大將軍!」
「密室,帳冊,全部都找到了,請您過目。」
蘇曜剛進郭太大宅不久,錦衣衛的官兵們很快就帶來了好消息。
在眾人的引領下,蘇曜來到了郭太保存機要往來的密室。
蘇曜步入密室,昏暗的燭光搖曳,照亮了一室堆積如山的文書和帳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陳舊與腐朽的氣息,仿佛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秘密與陰謀。
蘇曜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後,緊接著快速的翻閱了一下桌案上的帳冊和文書。
緊接著他就驚訝的發現,這裡不但記錄著白波軍與河東世家之間的勾結與利益交換,甚至還涉及了幾個太原方面的世家豪強。
當日,白波軍兵進太原,背後竟少不了那些內鬼的指引。
原來,按照他們的計劃,白波軍寇掠太原後將由那些內鬼收拾殘局,順勢接管戰亂後無主的土地。
白波軍收穫了兵員和財富,內鬼們得到了土地和勞力,真乃是雙贏之計。
一如現今河東當地不少世家打的算盤。
「原來如此!」
蘇曜冷哼一聲:
「我就說為什麼河東都沒了半壁之地,那安邑城中的不少世家看起來卻全然不急收復失地。」
「原來,有的人根本就沒有損失,他們早就和這白波賊媾和在一起,甚至利用白波賊擴充自己的勢力!」
「他們竟然如此大膽?」關羽深吸口氣。
「簡直是無法無天!」
張飛也是義憤填膺:
「如此勾結反賊,他們就不怕來日朝廷問罪嗎?!」
——「當然不怕了!」
一聲低沉的男聲由遠及近傳來。
眾人循聲回頭,見來人竟是之前投降的絳縣縣令,程忠。
「你倒是還挺快啊。」蘇曜揚了揚眉毛。
程忠則是苦笑一聲。
那能不快麼?
都不用費心考慮,直接上交全部土地,不就是等人到了打個照面的事情。
與之相比,這裡的事情則重要的多。
「世家豪族,乃是地方之根基,白波賊只要有心天下,那就不會全然得罪。」
程忠拱了拱手,解釋道:
「而朝廷之前的表現,就如一病入膏肓之人,令世人失望。」
「如此時節,各地有識之士自然會另尋門庭,多面下注。」
「白波賊事成,他們可以擴大勢力,倘若白波賊失敗,為了穩定地方統治,朝廷也不會貿然對他們動手。」
「如此,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他們如何不敢做的呢?」
程忠的話,讓關張二人啞口無言。
這確實是河東本地少數世家豪強的普遍做法。
程忠本人,便是利用這個機會排除異己,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如他一般行事者,在這河東淪陷之地可謂不在少數。
這個密室中記載的正是這些世家豪強與白波軍勾結的鐵證。
只不過,這個數量實在是些過於龐大了,牽連之廣,讓每一個看到名單的人都會頭疼。
「公開這個名單,不但會在河東本地引發一場地震,甚至朝中之人也難以倖免。」
程忠的聲音低沉而嚴肅,他的目光掃過密室中的眾人,最後落在蘇曜身上:
「大將軍,您確定要這麼做嗎?」
程忠的話讓密室中的眾人全部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知道此人並非危言聳聽。
郭太為人謹慎,留下的名單完整,證據清晰。
那一樁樁一件件,看的是讓人觸目驚心。
不但河東本地的衛、范、楊、裴等頂級世家一個不少,鄰郡王氏的姓氏甚至也在那名單之上。
沒錯,就是當今朝堂上炙手可熱的祁縣王氏——御史大夫王允與錦衣衛指揮使王凌的本家。
「大將軍!」
關羽突然出列,抱拳說道:
「河東衛氏獻城有功,大將軍剛剛才予以嘉獎且不提,王氏更是自大將軍出道以來就一直忠心追隨,豈可因這賊酋的幾封書信就妄下結論,寒了忠臣之心?」
關羽的話音剛落,張飛也連忙附和道:「是啊,大將軍!俺老張雖然是個粗人,但也知道,不能僅憑這些書信就斷定人家有罪啊!」
蘇曜聞言,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地掃視著密室中的眾人。
他當然明白關羽和張飛的擔憂。
這份名單牽連甚廣,一旦公開,不僅會在河東本地引發巨大的動盪,甚至可能波及整個朝廷,讓那些一直忠心耿耿的臣子們也心生寒意。
然而,蘇曜更清楚,這份名單的重要性。
它不僅僅是一份揭露世家豪強與白波軍勾結的證據,更是一份能夠徹底瓦解河東世家勢力,鞏固朝廷統治的利器。
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份名單,那麼河東的局勢就永遠無法真正穩定下來,自己的改革和北伐大計也將受到嚴重的阻礙。
老村長,你還真是會給我出難題啊。
沉默中,蘇曜再次翻開了涉及王氏的信件。
那裡,赫然出現的正是蘇曜初始新手村村長,那個王家老族長的名字。
看到他們兩人之間的通信,蘇曜頓時心中是啞然一笑。
他想起自己當日擔心新手村淪陷,小紅兒被白波賊擄走,是一路速推與時間賽跑,痛擊白波賊。
但實際上,顯然沒有自己的話,那個小村也不會滅亡。
老村長早就防著這一手,提前就與白波軍暗通款曲,甚至還送了禮金,許諾幫助白波賊籌備糧草。
這頓時也算是給蘇曜解了一惑,畢竟從真實歷史上考慮,白波賊寇掠太原,但祁縣王氏顯然沒有就此覆滅,反而在日後越加壯大,這顯然離不開那老村長靈活道德底線的庇護。
只不過,由於蘇曜的活躍,擊碎了白波軍北上的大計,這一世老村長與白波軍的聯繫也就僅止於此了。
但是,錯誤就是錯誤。
自家人有通賊投敵的嫌疑,對於如今官居一品的王允和司掌錦衣衛的王凌顯然不是好事。
要知道,這兩人現在一個掌督查百官之權,另一個則主司偵緝審問之事,毫無疑問,公開這份文件,哪怕不會問罪牽連,但也會讓他們多一個受人非議的污點。
接下來,該當如何抉擇,處置這場大戰中最大的收穫,顯然就是眼下的頭等大事。
(本章完)
「大將軍!」
「密室,帳冊,全部都找到了,請您過目。」
蘇曜剛進郭太大宅不久,錦衣衛的官兵們很快就帶來了好消息。
在眾人的引領下,蘇曜來到了郭太保存機要往來的密室。
蘇曜步入密室,昏暗的燭光搖曳,照亮了一室堆積如山的文書和帳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陳舊與腐朽的氣息,仿佛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秘密與陰謀。
蘇曜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後,緊接著快速的翻閱了一下桌案上的帳冊和文書。
緊接著他就驚訝的發現,這裡不但記錄著白波軍與河東世家之間的勾結與利益交換,甚至還涉及了幾個太原方面的世家豪強。
當日,白波軍兵進太原,背後竟少不了那些內鬼的指引。
原來,按照他們的計劃,白波軍寇掠太原後將由那些內鬼收拾殘局,順勢接管戰亂後無主的土地。
白波軍收穫了兵員和財富,內鬼們得到了土地和勞力,真乃是雙贏之計。
一如現今河東當地不少世家打的算盤。
「原來如此!」
蘇曜冷哼一聲:
「我就說為什麼河東都沒了半壁之地,那安邑城中的不少世家看起來卻全然不急收復失地。」
「原來,有的人根本就沒有損失,他們早就和這白波賊媾和在一起,甚至利用白波賊擴充自己的勢力!」
「他們竟然如此大膽?」關羽深吸口氣。
「簡直是無法無天!」
張飛也是義憤填膺:
「如此勾結反賊,他們就不怕來日朝廷問罪嗎?!」
——「當然不怕了!」
一聲低沉的男聲由遠及近傳來。
眾人循聲回頭,見來人竟是之前投降的絳縣縣令,程忠。
「你倒是還挺快啊。」蘇曜揚了揚眉毛。
程忠則是苦笑一聲。
那能不快麼?
都不用費心考慮,直接上交全部土地,不就是等人到了打個照面的事情。
與之相比,這裡的事情則重要的多。
「世家豪族,乃是地方之根基,白波賊只要有心天下,那就不會全然得罪。」
程忠拱了拱手,解釋道:
「而朝廷之前的表現,就如一病入膏肓之人,令世人失望。」
「如此時節,各地有識之士自然會另尋門庭,多面下注。」
「白波賊事成,他們可以擴大勢力,倘若白波賊失敗,為了穩定地方統治,朝廷也不會貿然對他們動手。」
「如此,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他們如何不敢做的呢?」
程忠的話,讓關張二人啞口無言。
這確實是河東本地少數世家豪強的普遍做法。
程忠本人,便是利用這個機會排除異己,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如他一般行事者,在這河東淪陷之地可謂不在少數。
這個密室中記載的正是這些世家豪強與白波軍勾結的鐵證。
只不過,這個數量實在是些過於龐大了,牽連之廣,讓每一個看到名單的人都會頭疼。
「公開這個名單,不但會在河東本地引發一場地震,甚至朝中之人也難以倖免。」
程忠的聲音低沉而嚴肅,他的目光掃過密室中的眾人,最後落在蘇曜身上:
「大將軍,您確定要這麼做嗎?」
程忠的話讓密室中的眾人全部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知道此人並非危言聳聽。
郭太為人謹慎,留下的名單完整,證據清晰。
那一樁樁一件件,看的是讓人觸目驚心。
不但河東本地的衛、范、楊、裴等頂級世家一個不少,鄰郡王氏的姓氏甚至也在那名單之上。
沒錯,就是當今朝堂上炙手可熱的祁縣王氏——御史大夫王允與錦衣衛指揮使王凌的本家。
「大將軍!」
關羽突然出列,抱拳說道:
「河東衛氏獻城有功,大將軍剛剛才予以嘉獎且不提,王氏更是自大將軍出道以來就一直忠心追隨,豈可因這賊酋的幾封書信就妄下結論,寒了忠臣之心?」
關羽的話音剛落,張飛也連忙附和道:「是啊,大將軍!俺老張雖然是個粗人,但也知道,不能僅憑這些書信就斷定人家有罪啊!」
蘇曜聞言,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地掃視著密室中的眾人。
他當然明白關羽和張飛的擔憂。
這份名單牽連甚廣,一旦公開,不僅會在河東本地引發巨大的動盪,甚至可能波及整個朝廷,讓那些一直忠心耿耿的臣子們也心生寒意。
然而,蘇曜更清楚,這份名單的重要性。
它不僅僅是一份揭露世家豪強與白波軍勾結的證據,更是一份能夠徹底瓦解河東世家勢力,鞏固朝廷統治的利器。
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份名單,那麼河東的局勢就永遠無法真正穩定下來,自己的改革和北伐大計也將受到嚴重的阻礙。
老村長,你還真是會給我出難題啊。
沉默中,蘇曜再次翻開了涉及王氏的信件。
那裡,赫然出現的正是蘇曜初始新手村村長,那個王家老族長的名字。
看到他們兩人之間的通信,蘇曜頓時心中是啞然一笑。
他想起自己當日擔心新手村淪陷,小紅兒被白波賊擄走,是一路速推與時間賽跑,痛擊白波賊。
但實際上,顯然沒有自己的話,那個小村也不會滅亡。
老村長早就防著這一手,提前就與白波軍暗通款曲,甚至還送了禮金,許諾幫助白波賊籌備糧草。
這頓時也算是給蘇曜解了一惑,畢竟從真實歷史上考慮,白波賊寇掠太原,但祁縣王氏顯然沒有就此覆滅,反而在日後越加壯大,這顯然離不開那老村長靈活道德底線的庇護。
只不過,由於蘇曜的活躍,擊碎了白波軍北上的大計,這一世老村長與白波軍的聯繫也就僅止於此了。
但是,錯誤就是錯誤。
自家人有通賊投敵的嫌疑,對於如今官居一品的王允和司掌錦衣衛的王凌顯然不是好事。
要知道,這兩人現在一個掌督查百官之權,另一個則主司偵緝審問之事,毫無疑問,公開這份文件,哪怕不會問罪牽連,但也會讓他們多一個受人非議的污點。
接下來,該當如何抉擇,處置這場大戰中最大的收穫,顯然就是眼下的頭等大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