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隱秘的身世
第116章 隱秘的身世
杜十娘抱著那幅畫,一路哭回長安城的。
她沒有回杜曲,仍是回了長安城安民坊杜如晦宅,眼晴都哭腫了。
杜如晦聽聞,趕緊過來。
「怎麼回事?」
杜十娘只是哭,疏影義憤填膺,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說了一遍,最後把那首詩也念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杜如晦驚訝,這句詩極好啊。
就是那句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很不錯。
只不過表露出的拒絕之意,也確實決絕,難道讓堂妹如此傷心。
那句我是檐上三寸雪,你是人間驚鴻客,似也把拒絕的原因說的很明白,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疏影罵李逸無情郎,若是無意當初為何又要來招惹十娘,現在卻又拋棄。
「阿兄,我不怪李郎。」杜十娘抽泣著道,「他並沒有否認我們的感情,只是因為門第,還有他的身世,才讓他退避。阿兄,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兄妹之間說什麼求,你有事直說。」
杜十娘扭頭對疏影道:「疏影你先出去一下,」
疏影知是有私密話要說,只好退出,
「阿兄,我想請你幫我打聽一下,仁壽二年,長安城裡哪個李姓貴族拋棄過一個嬰兒的,孩子母親姓張。」
杜如晦皺眉,「李逸父親姓李母親姓張?」
「嗯,他說當年他師傅在長安玄都觀門口撿到他時,他身上有塊刻著李字的玉佩,後來他師傅還打聽到他生母姓張,他是被李家拋棄的,」
「還知道什麼信息?」
「我只知道這麼多了,能不能幫我打聽到李逸是哪個李家的人?」
「這不好打聽啊,相隔十六年了,而且長安城李氏貴族很多,比如西魏八柱國中,就有兩個姓李,當今天子家,還有如今河南李密家,都是從西魏到隋唐一直鼎盛名門,
除此外,原州李氏三兄弟,李穆李賢李遠,都是宇文泰的心腹,隋朝時更是李氏權勢最盛者。
還有隴西李丹楊房的李端李靖家族、隴西天水房的李景李圓通家族,都是長安李氏中的望族,
這還沒算上關東二李。
關東二李,也就是五姓七宗里的兩個李,其中隴西李,是居住在鄭州的李寶後人,趙郡李則是世代居住河北趙郡的李氏。
李淵、李靖、李景等家族雖也稱是隴西李,但不在五姓七宗的那裡面。
但隋朝時,山東五姓七宗也不少人在長安居住、為官。
所以真要算起來,隋仁壽二年時,長安能稱的上名門望族的李氏家族,那隨便都得有十來個,而州郡一級的李氏大族,在京中居住的肯定也很多。
「李姓,娶張氏,應當就好找一點了吧?」
「可張氏只是李逸生母,未必就是李逸父親的妻子,如果只是個妾,甚至是個婢,或是外宅婦,那就是大海撈針。」杜如晦道,信息太少,無從下手。
杜十娘提議排除法,先從李虎、李弼、李穆這關中三大李氏家族,以及關東的隴西李、趙郡李兩大家族排查,先找有沒有娶張氏為妻的,再查張氏妾、婢的,
查完這五大家族,再查其它的,比如李景李圓通,李詮李靖,李桃枝李子雄等家族。
只要認真查,總能查出來。
「既然當年李逸師傅抱著他找上門了,對方都不認,現在時隔十六年,就算再找到,他們又會認麼?我覺得李逸說的有些可能,他應當是外宅婦私生子,或是妾生子、婢生子,否則名門大族,也不會把個剛出生的孩子執棄於道觀門口,」
「更可能是個外婦私生子,」
門閥世家,跟妾侍、婢女生孩子的也多,就算地位低下,但也沒說扔掉的。
直接扔了,人家撿回來送上門也不要,這就很有問題。
想當年,隋朝大將軍李景還是楊忠家兵時,跟他家奴婢黑女私通,生了李圓通,但李景就不認這個兒子。李圓通就只能以楊忠府上家生子的奴隸身份,跟著母親長大,後來也一直在楊府為奴。長大後事奉楊堅,得楊堅賞識。後來楊堅篡周建隋稱帝,也跟著雞犬升天,一路官至柱國、萬安郡公、刑部尚書。
連李淵當年都要主動連親,稱李圓通為族叔。
「我不在乎他是名門貴族子弟,還是妾生婢生甚至是私生子,我也不在意他是還俗的道土,我不在意那些我喜歡的是他這個人,」
「你喜歡他什麼?」杜如晦問。
「我喜歡他瀟灑,喜歡他風趣,喜歡他大方,喜歡他有才華,」
杜如晦無奈,這個堂妹還真是被李逸徹底迷住了,
「好吧,我幫你查,但一時半會可能沒結果。」
「李逸現在這態度,拒你千里之外,你怎麼辦呢?」
「我不會放棄的,就算阿祖不同意,父親不同意,我也要跟卓文君一樣自己做主。」
「可現在最主要的是李逸拒絕。」
「他只是說十年內不想結婚生子,那我就等他十年,我們可以先不結婚先不生孩子······.」
杜如晦暗嘆這個妹子完了,中毒太深。
「有空我找李逸好好聊聊,你呢這段時間也在家好好思慮思慮,到底值不值這樣做。」
「二郎,洛陽有信來。」
杜十娘告退離開。
杜如晦展開信,可看了幾行就勃然變色。
信是三弟楚客的親筆信,字跡他很熟悉,但內容他卻驚孩萬分,難以置信。
杜淹,他的親叔父,他父親同父異母的四弟,居然對親人開刀了。
杜如晦一母同胞的兄長,被杜淹以私通外敵,謀逆作亂而被絞死了,三弟楚客,也被捉拿下獄。
一介書生的杜如晦,氣的雙目赤紅,咬牙切齒。
杜淹,以前只是兩房多年不和,
何至於此?
杜淹下這樣狠手,居然說是他性逆郭氏,說他帶走了十娘,說他擅自主張,
包藏禍心要把十娘嫁給個田舍兒,要毀了豐鄉侯府和他杜淹。
杜淹命他立即把杜十娘送到洛陽去,否則他會再殺了杜楚客。
肺都快氣炸了。
沒以遏制的憤怒,
最後一口血吐了出來,
許久,杜如晦都難以冷靜。
他一遍遍的喘著粗氣,雙手顫抖著,他努力的讓自己冷靜。
許久,終於稍好些,
他提筆給杜淹回信,
可寫了又撕,撕了又寫,
最終寫了一封簡訊,他斥責杜淹毫無人性,讓杜淹立即送杜楚客回長安,杜十娘他會好好照顧的。
這也是告訴杜淹,他不可能送十娘去交換杜楚客。
他相信只要杜十娘送到洛陽,杜淹就會害死三弟,表面不殺,也會用其它的手段。
看著這封簡短的信,
杜如晦想了想,又提筆加了一段。
既然叔父在洛陽,上不能對國家盡忠,下不能對母盡孝,他決定把祖母郭氏接來長安家中,親自照顧,以盡孝道。
把信發出,
杜如晦為兄長痛哭,
剛才他還覺得李逸那個事,沒哪個父親會這樣拋棄兒子,可現在看到杜家這般內鬥殘殺,他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杜淹,你既然這麼不想讓十娘嫁給李逸,那我偏要幫十娘嫁給李逸。不僅如此,等將來唐軍攻破洛陽,我杜如晦必請旨殺你。」
「杜淹,豬狗不如的畜生!」
杜十娘抱著那幅畫,一路哭回長安城的。
她沒有回杜曲,仍是回了長安城安民坊杜如晦宅,眼晴都哭腫了。
杜如晦聽聞,趕緊過來。
「怎麼回事?」
杜十娘只是哭,疏影義憤填膺,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說了一遍,最後把那首詩也念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杜如晦驚訝,這句詩極好啊。
就是那句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很不錯。
只不過表露出的拒絕之意,也確實決絕,難道讓堂妹如此傷心。
那句我是檐上三寸雪,你是人間驚鴻客,似也把拒絕的原因說的很明白,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疏影罵李逸無情郎,若是無意當初為何又要來招惹十娘,現在卻又拋棄。
「阿兄,我不怪李郎。」杜十娘抽泣著道,「他並沒有否認我們的感情,只是因為門第,還有他的身世,才讓他退避。阿兄,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兄妹之間說什麼求,你有事直說。」
杜十娘扭頭對疏影道:「疏影你先出去一下,」
疏影知是有私密話要說,只好退出,
「阿兄,我想請你幫我打聽一下,仁壽二年,長安城裡哪個李姓貴族拋棄過一個嬰兒的,孩子母親姓張。」
杜如晦皺眉,「李逸父親姓李母親姓張?」
「嗯,他說當年他師傅在長安玄都觀門口撿到他時,他身上有塊刻著李字的玉佩,後來他師傅還打聽到他生母姓張,他是被李家拋棄的,」
「還知道什麼信息?」
「我只知道這麼多了,能不能幫我打聽到李逸是哪個李家的人?」
「這不好打聽啊,相隔十六年了,而且長安城李氏貴族很多,比如西魏八柱國中,就有兩個姓李,當今天子家,還有如今河南李密家,都是從西魏到隋唐一直鼎盛名門,
除此外,原州李氏三兄弟,李穆李賢李遠,都是宇文泰的心腹,隋朝時更是李氏權勢最盛者。
還有隴西李丹楊房的李端李靖家族、隴西天水房的李景李圓通家族,都是長安李氏中的望族,
這還沒算上關東二李。
關東二李,也就是五姓七宗里的兩個李,其中隴西李,是居住在鄭州的李寶後人,趙郡李則是世代居住河北趙郡的李氏。
李淵、李靖、李景等家族雖也稱是隴西李,但不在五姓七宗的那裡面。
但隋朝時,山東五姓七宗也不少人在長安居住、為官。
所以真要算起來,隋仁壽二年時,長安能稱的上名門望族的李氏家族,那隨便都得有十來個,而州郡一級的李氏大族,在京中居住的肯定也很多。
「李姓,娶張氏,應當就好找一點了吧?」
「可張氏只是李逸生母,未必就是李逸父親的妻子,如果只是個妾,甚至是個婢,或是外宅婦,那就是大海撈針。」杜如晦道,信息太少,無從下手。
杜十娘提議排除法,先從李虎、李弼、李穆這關中三大李氏家族,以及關東的隴西李、趙郡李兩大家族排查,先找有沒有娶張氏為妻的,再查張氏妾、婢的,
查完這五大家族,再查其它的,比如李景李圓通,李詮李靖,李桃枝李子雄等家族。
只要認真查,總能查出來。
「既然當年李逸師傅抱著他找上門了,對方都不認,現在時隔十六年,就算再找到,他們又會認麼?我覺得李逸說的有些可能,他應當是外宅婦私生子,或是妾生子、婢生子,否則名門大族,也不會把個剛出生的孩子執棄於道觀門口,」
「更可能是個外婦私生子,」
門閥世家,跟妾侍、婢女生孩子的也多,就算地位低下,但也沒說扔掉的。
直接扔了,人家撿回來送上門也不要,這就很有問題。
想當年,隋朝大將軍李景還是楊忠家兵時,跟他家奴婢黑女私通,生了李圓通,但李景就不認這個兒子。李圓通就只能以楊忠府上家生子的奴隸身份,跟著母親長大,後來也一直在楊府為奴。長大後事奉楊堅,得楊堅賞識。後來楊堅篡周建隋稱帝,也跟著雞犬升天,一路官至柱國、萬安郡公、刑部尚書。
連李淵當年都要主動連親,稱李圓通為族叔。
「我不在乎他是名門貴族子弟,還是妾生婢生甚至是私生子,我也不在意他是還俗的道土,我不在意那些我喜歡的是他這個人,」
「你喜歡他什麼?」杜如晦問。
「我喜歡他瀟灑,喜歡他風趣,喜歡他大方,喜歡他有才華,」
杜如晦無奈,這個堂妹還真是被李逸徹底迷住了,
「好吧,我幫你查,但一時半會可能沒結果。」
「李逸現在這態度,拒你千里之外,你怎麼辦呢?」
「我不會放棄的,就算阿祖不同意,父親不同意,我也要跟卓文君一樣自己做主。」
「可現在最主要的是李逸拒絕。」
「他只是說十年內不想結婚生子,那我就等他十年,我們可以先不結婚先不生孩子······.」
杜如晦暗嘆這個妹子完了,中毒太深。
「有空我找李逸好好聊聊,你呢這段時間也在家好好思慮思慮,到底值不值這樣做。」
「二郎,洛陽有信來。」
杜十娘告退離開。
杜如晦展開信,可看了幾行就勃然變色。
信是三弟楚客的親筆信,字跡他很熟悉,但內容他卻驚孩萬分,難以置信。
杜淹,他的親叔父,他父親同父異母的四弟,居然對親人開刀了。
杜如晦一母同胞的兄長,被杜淹以私通外敵,謀逆作亂而被絞死了,三弟楚客,也被捉拿下獄。
一介書生的杜如晦,氣的雙目赤紅,咬牙切齒。
杜淹,以前只是兩房多年不和,
何至於此?
杜淹下這樣狠手,居然說是他性逆郭氏,說他帶走了十娘,說他擅自主張,
包藏禍心要把十娘嫁給個田舍兒,要毀了豐鄉侯府和他杜淹。
杜淹命他立即把杜十娘送到洛陽去,否則他會再殺了杜楚客。
肺都快氣炸了。
沒以遏制的憤怒,
最後一口血吐了出來,
許久,杜如晦都難以冷靜。
他一遍遍的喘著粗氣,雙手顫抖著,他努力的讓自己冷靜。
許久,終於稍好些,
他提筆給杜淹回信,
可寫了又撕,撕了又寫,
最終寫了一封簡訊,他斥責杜淹毫無人性,讓杜淹立即送杜楚客回長安,杜十娘他會好好照顧的。
這也是告訴杜淹,他不可能送十娘去交換杜楚客。
他相信只要杜十娘送到洛陽,杜淹就會害死三弟,表面不殺,也會用其它的手段。
看著這封簡短的信,
杜如晦想了想,又提筆加了一段。
既然叔父在洛陽,上不能對國家盡忠,下不能對母盡孝,他決定把祖母郭氏接來長安家中,親自照顧,以盡孝道。
把信發出,
杜如晦為兄長痛哭,
剛才他還覺得李逸那個事,沒哪個父親會這樣拋棄兒子,可現在看到杜家這般內鬥殘殺,他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杜淹,你既然這麼不想讓十娘嫁給李逸,那我偏要幫十娘嫁給李逸。不僅如此,等將來唐軍攻破洛陽,我杜如晦必請旨殺你。」
「杜淹,豬狗不如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