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我們私奔吧
第115章 我們私奔吧
無極草堂,前院客廳里,
羅三娘在幫看招待杜十娘,李逸進來的時候,兩人說說笑笑竟相處的很偷快,杜十娘還在教羅三娘如何煮茶。
當李逸走進客廳里,
杜十娘看到他後目光里全是欣喜,
眼神熾熱,李逸都不敢對視,
情竇初開的女子,全心投入,如飛蛾撲火。
李逸知道自己錯了,錯的離譜,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的觀念,碰撞到一起,就有了如今這個局面。
「剛從田間回來,正口渴呢,三娘幫我倒杯茶。」
杜十娘站起,又坐下,眼神里有一絲絲失落,轉瞬又更加熱情,「知曉李郎喜歡散茶,我特意尋了一款好茶,這個茶叫仙人掌,乃是山南荊州玉泉山玉泉寺中住持禪師所制,
這位禪師不但善品茶,而且還善制茶,他以玉泉山玉泉邊的茶葉,製成形如仙人掌的扁形散茶,
此茶清香滑熟,其狀如掌,你肯定會喜歡。」
李逸看著杜十娘又拿出新茶來煮,
那茶葉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茶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
「你試試如何?」十娘把茶送到他面前,
李逸謝過,端起茶細品,
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
「好茶。」
「那位玉泉寺禪師俗家也姓李呢,玉泉山遠在春秋之時就被稱為三楚名山,而如今玉泉寺也被稱為佛家天下四絕名寺之一。
聽說玉泉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翠崗起伏,溪流縱橫,茶葉也特別有靈氣。」
魏晉以來,茶葉主要還是蒸青工藝,最後壓製成茶餅,這樣更便於儲存和運輸。
散茶雖然也一直有,但非常少,這種茶不便於儲存和運輸。茶餅不僅壓縮後體積小便於運輸,還不易壞,延長了保質期。
那位玉泉山住持,寺旁就是許多優質好茶葉,他自製自品,做成散茶當然沒啥影響。
茶餅都是蒸青後,要把茶葉搗爛,在模具里壓餅,最後烘乾。因此飲用的時候,唐人也習慣先烘烤,再碾成末,然後煮,再濾茶湯,甚至加各種調料。
跟散茶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散茶保持了完整的茶芽葉形狀,沖泡後舒展開來更好看,其味道也更鮮爽。
散茶更難得,是更奢侈的喝法。
北方不產茶,玉泉寺住持親自製的這仙人掌,肯定也不多,但遠在長安的杜十娘卻能弄來,可見真的費了很多心思。
李逸很感動。
他覺得自己好像玩弄了人家純潔的愛情,雖然他主觀上並沒有這樣去做,只是不同的觀念碰撞的結果,
可最後卻也還是產生了這樣的事實。
三娘看著兩人,起身,「我下面橋頭攤子還有事,先忙去了,你們慢聊走出草堂,三娘心裡也挺不是滋味,雖然慢慢在嘗試放下,但終究有時還是有些不舍。
可看到杜十娘對李逸的那副樣子,她釋懷了。
「我上次給你畫的像你收到了嗎?」
李逸端著粗餐陶茶杯,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話說清楚。
「十娘,這仙人掌茶來自三楚名山玉泉山,由天下四絕之一玉泉寺住持親自製作,千里迢迢帶到長安,這茶葉珍貴無比。」
十娘道:「李郎喜歡喝,就好。」
李逸苦笑,把茶杯放在兩人中間,「你看這茶杯,就神禾塬上的作坊制的,很粗糙的一個粗陶,泥捏火燒,連釉面都沒有,他唯一的特點就是便宜。」
「這杯里的仙人掌茶,估計能買一千個這茶杯。」
杜十娘收起笑容,嚴肅起來。
她直視李逸目光,「這就是李郎這段時間一直在逃避我的原因嗎?
「有一部份這個原因吧。」
「還有呢,李郎直說。」
「我已經知曉你的心意,可我不能接受。」
「為什麼,就因為我阿祖反對,就因為門第懸殊?」
「不被父母家人接受,也很難有結果吧?再則,我其實現在沒有結婚的打算,我才十六,剛還俗,不想結婚,不想生子,起碼,十年內我並不想娶妻生子。」
聽到這話,杜十娘很震驚。
傷心,難過。
但很快她又露出笑容,「不被父母接受又如何?李郎也讀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吧,卓文君是蜀中巨富卓王孫之女,生於冶鐵世家,其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是個才女。
後來她與司馬相如一見鍾情,家人反對,便私奔結為眷屬。
司馬相如有才華,卻家貧難以為生,可卓文君寧願放棄家中錦衣玉食與他私奔,兩人賣掉車馬,租下一間鋪子,文君當賣酒,相如穿起犢鼻褲洗杯子。」
「如果李郎是因京兆杜氏乃門閥望族,懼杜家反對而生畏,那我也可以跟文君一樣,離家出走,與李郎私奔。
就算是以後跟李郎在這做豆腐賣腐竹種地我也願意。」
李逸都不知道如何回復。
許久後,他道:「我確實沒有做好結婚的打算,可能十年內都沒打算娶妻生子。」
「為何?」
李逸也無法向她解釋說自己剛經歷過婚姻,雖不至於說婚姻讓他畏懼,
但確實讓他疲倦,他並不想馬上再進入其中。
「我是個棄嬰,據我師傅講,前朝仁壽二年他在玄都觀前撿到我時,包裹我的強裸,一看就是貴族之家,而且當時褪裸里還有塊玉牌,上面有李字
,,」
杜十娘沒想到李逸還有這樣的身份,「那你應當是長安某個李姓貴族之後,你師傅就沒尋找過嗎?」
「找過,他說我母親姓張,父親姓李。」
「既然知道了,為何?」
「他抱著我找上門去,但對方不認,把他趕出來了。」
他說的這些都是無逸的真實記憶,那塊李字玉牌還在他空間裡,原來一直是掛在脖子上的,後來他來了,就扔空間裡了。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都不肯相認,要將你遺棄?」杜十娘不解。
李逸笑笑,「我師傅也沒有跟我說具體的,甚至沒告訴我那個李家是哪個李家,也許我是個私生子,又或是個婢生子,所以被拋棄了吧。」
「你是因為這個所以不想結婚生子?」
「都有一點吧,我如同這個粗陶茶杯,配不上名貴的玉泉仙人掌茶,我現在也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
所以實話實說,我不想耽誤你,我為我之前的態度,向你道歉。」
杜十娘紅了眼睛,
李逸回到內院拿來十娘曾經給自己的一副自畫像,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提筆,畫上題詩一首。
長嘆一聲,
李逸回到前院客廳,
「這是你送我的自畫像,我還給你,地里還忙著收稻子,我就不多留你了,路上慢點,注意安全。」
李逸離去,
杜十娘證在那裡,拿起桌上的畫,打開,自己的畫旁多了一首小詩。
「千里黃雲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我是檐上三寸雪,你是人間驚鴻客。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杜十娘失聲痛哭,
在外面的疏影聞聲沖了進來,
「十娘,他怎麼欺負你了?」
杜十娘只是望著那首詩痛哭,拒絕的太直接了。
疏影望向那畫,那不是十娘費了很多心思畫成,早就送給那田舍兒了嗎,細看多了首詩,打小跟著十娘一起長大的疏影也一眼看明白了。
那個田舍兒,怎敢如此!
無極草堂,前院客廳里,
羅三娘在幫看招待杜十娘,李逸進來的時候,兩人說說笑笑竟相處的很偷快,杜十娘還在教羅三娘如何煮茶。
當李逸走進客廳里,
杜十娘看到他後目光里全是欣喜,
眼神熾熱,李逸都不敢對視,
情竇初開的女子,全心投入,如飛蛾撲火。
李逸知道自己錯了,錯的離譜,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的觀念,碰撞到一起,就有了如今這個局面。
「剛從田間回來,正口渴呢,三娘幫我倒杯茶。」
杜十娘站起,又坐下,眼神里有一絲絲失落,轉瞬又更加熱情,「知曉李郎喜歡散茶,我特意尋了一款好茶,這個茶叫仙人掌,乃是山南荊州玉泉山玉泉寺中住持禪師所制,
這位禪師不但善品茶,而且還善制茶,他以玉泉山玉泉邊的茶葉,製成形如仙人掌的扁形散茶,
此茶清香滑熟,其狀如掌,你肯定會喜歡。」
李逸看著杜十娘又拿出新茶來煮,
那茶葉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茶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
「你試試如何?」十娘把茶送到他面前,
李逸謝過,端起茶細品,
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
「好茶。」
「那位玉泉寺禪師俗家也姓李呢,玉泉山遠在春秋之時就被稱為三楚名山,而如今玉泉寺也被稱為佛家天下四絕名寺之一。
聽說玉泉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翠崗起伏,溪流縱橫,茶葉也特別有靈氣。」
魏晉以來,茶葉主要還是蒸青工藝,最後壓製成茶餅,這樣更便於儲存和運輸。
散茶雖然也一直有,但非常少,這種茶不便於儲存和運輸。茶餅不僅壓縮後體積小便於運輸,還不易壞,延長了保質期。
那位玉泉山住持,寺旁就是許多優質好茶葉,他自製自品,做成散茶當然沒啥影響。
茶餅都是蒸青後,要把茶葉搗爛,在模具里壓餅,最後烘乾。因此飲用的時候,唐人也習慣先烘烤,再碾成末,然後煮,再濾茶湯,甚至加各種調料。
跟散茶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散茶保持了完整的茶芽葉形狀,沖泡後舒展開來更好看,其味道也更鮮爽。
散茶更難得,是更奢侈的喝法。
北方不產茶,玉泉寺住持親自製的這仙人掌,肯定也不多,但遠在長安的杜十娘卻能弄來,可見真的費了很多心思。
李逸很感動。
他覺得自己好像玩弄了人家純潔的愛情,雖然他主觀上並沒有這樣去做,只是不同的觀念碰撞的結果,
可最後卻也還是產生了這樣的事實。
三娘看著兩人,起身,「我下面橋頭攤子還有事,先忙去了,你們慢聊走出草堂,三娘心裡也挺不是滋味,雖然慢慢在嘗試放下,但終究有時還是有些不舍。
可看到杜十娘對李逸的那副樣子,她釋懷了。
「我上次給你畫的像你收到了嗎?」
李逸端著粗餐陶茶杯,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話說清楚。
「十娘,這仙人掌茶來自三楚名山玉泉山,由天下四絕之一玉泉寺住持親自製作,千里迢迢帶到長安,這茶葉珍貴無比。」
十娘道:「李郎喜歡喝,就好。」
李逸苦笑,把茶杯放在兩人中間,「你看這茶杯,就神禾塬上的作坊制的,很粗糙的一個粗陶,泥捏火燒,連釉面都沒有,他唯一的特點就是便宜。」
「這杯里的仙人掌茶,估計能買一千個這茶杯。」
杜十娘收起笑容,嚴肅起來。
她直視李逸目光,「這就是李郎這段時間一直在逃避我的原因嗎?
「有一部份這個原因吧。」
「還有呢,李郎直說。」
「我已經知曉你的心意,可我不能接受。」
「為什麼,就因為我阿祖反對,就因為門第懸殊?」
「不被父母家人接受,也很難有結果吧?再則,我其實現在沒有結婚的打算,我才十六,剛還俗,不想結婚,不想生子,起碼,十年內我並不想娶妻生子。」
聽到這話,杜十娘很震驚。
傷心,難過。
但很快她又露出笑容,「不被父母接受又如何?李郎也讀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吧,卓文君是蜀中巨富卓王孫之女,生於冶鐵世家,其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是個才女。
後來她與司馬相如一見鍾情,家人反對,便私奔結為眷屬。
司馬相如有才華,卻家貧難以為生,可卓文君寧願放棄家中錦衣玉食與他私奔,兩人賣掉車馬,租下一間鋪子,文君當賣酒,相如穿起犢鼻褲洗杯子。」
「如果李郎是因京兆杜氏乃門閥望族,懼杜家反對而生畏,那我也可以跟文君一樣,離家出走,與李郎私奔。
就算是以後跟李郎在這做豆腐賣腐竹種地我也願意。」
李逸都不知道如何回復。
許久後,他道:「我確實沒有做好結婚的打算,可能十年內都沒打算娶妻生子。」
「為何?」
李逸也無法向她解釋說自己剛經歷過婚姻,雖不至於說婚姻讓他畏懼,
但確實讓他疲倦,他並不想馬上再進入其中。
「我是個棄嬰,據我師傅講,前朝仁壽二年他在玄都觀前撿到我時,包裹我的強裸,一看就是貴族之家,而且當時褪裸里還有塊玉牌,上面有李字
,,」
杜十娘沒想到李逸還有這樣的身份,「那你應當是長安某個李姓貴族之後,你師傅就沒尋找過嗎?」
「找過,他說我母親姓張,父親姓李。」
「既然知道了,為何?」
「他抱著我找上門去,但對方不認,把他趕出來了。」
他說的這些都是無逸的真實記憶,那塊李字玉牌還在他空間裡,原來一直是掛在脖子上的,後來他來了,就扔空間裡了。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都不肯相認,要將你遺棄?」杜十娘不解。
李逸笑笑,「我師傅也沒有跟我說具體的,甚至沒告訴我那個李家是哪個李家,也許我是個私生子,又或是個婢生子,所以被拋棄了吧。」
「你是因為這個所以不想結婚生子?」
「都有一點吧,我如同這個粗陶茶杯,配不上名貴的玉泉仙人掌茶,我現在也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
所以實話實說,我不想耽誤你,我為我之前的態度,向你道歉。」
杜十娘紅了眼睛,
李逸回到內院拿來十娘曾經給自己的一副自畫像,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提筆,畫上題詩一首。
長嘆一聲,
李逸回到前院客廳,
「這是你送我的自畫像,我還給你,地里還忙著收稻子,我就不多留你了,路上慢點,注意安全。」
李逸離去,
杜十娘證在那裡,拿起桌上的畫,打開,自己的畫旁多了一首小詩。
「千里黃雲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我是檐上三寸雪,你是人間驚鴻客。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杜十娘失聲痛哭,
在外面的疏影聞聲沖了進來,
「十娘,他怎麼欺負你了?」
杜十娘只是望著那首詩痛哭,拒絕的太直接了。
疏影望向那畫,那不是十娘費了很多心思畫成,早就送給那田舍兒了嗎,細看多了首詩,打小跟著十娘一起長大的疏影也一眼看明白了。
那個田舍兒,怎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