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福音
「主讓我前來,又讓我被奸人所害,無法受洗,只能哀愁度日。」太平門外的酒肆里,洪秀全飲下一碗酒,眼裡儘是憂愁。
「依我看,定是那羅孝全牧師身邊二人怕你搶了他們飯碗,才讓你去找羅孝全說什麼每月五錢銀子。」尹仲也有些微醺。
「我四次落榜,因拜上帝,失了生計,入他教會,怎能無以為生,我只是實話實說,心中並無任何雜念。」洪秀全道出心聲。
「洪大哥,我中華地大物博,神明眾多,你那上帝天父爺火華與他們有甚麼區別。」
「尹兄弟,我是客家人,這兩廣地區宗廟神靈無數,我祖先嘔心瀝血,來此不過謀條生路,學著他們對神靈日日拜夜夜拜,也未見神靈保佑我等,反被當地士紳排擠嘲弄。」
「哦,若是那本地神靈不管你外地人呢。」
「哈哈哈哈,這天下讀書人把文昌、魁星二像立為神來崇拜,想要求他二人保佑科舉中舉人中進士,點翰林,然後做個官兒。」洪秀全捻須說道。
「可讀書的人人都拜,有些人從七八歲讀到七八十,連個秀才都中不了,還講什麼進士。難道他們沒有年年拜這兩個神麼?為什麼不保佑他高中。」
「所以說這些神不過是為求利益的人妄想功名利祿,才立神,拜神。舍了真神,去拜偽神,拜千個萬個也無用。」
尹仲大為震撼,洪秀全接著說:
「這天父爺火華七日創世,造亞當夏娃為人類始祖,可這二人淫奔苟合,天所必誅,因此世人生來便有罪。」
洪秀全說著手指外面。
「你看這廣州城,達官貴人儘是驕奢淫逸,整日只想著酒色財氣。他們日日享樂,只愁自己的命短。那些少爺公子驕橫無禮,淫樂不休,貪財好色,妻妾成群。」
「他們從來沒有談論過道德仁義,將諂媚邪惡的人當作朋友,公正仁義的人當作仇人。整天抽大煙,找相公妓女,從來沒看到城外東西兩關種地百姓的艱苦,來往商販的憂愁,萬千流民的朝不保夕。」
尹仲嘴上贊同,心裡卻無法遏制的想到了那些達官貴人的驕傲從容,有些嫉妒,有些嚮往:「那這世界罪惡滔天,該如何是好。」
洪秀全答:「正,才是人生的本性。天父傳下神旨,天兄爺蘇代世人贖罪,只要這世人君臣、父子、男女、夫婦恪守本分,遵信守行。」
「窮人安守本分,富人樂善好施,不逆天父,不犯王法,不貪歡樂,不費光陰,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官員清廉,自然就是永享太平的清平世界。」
尹仲聽的腦袋要尖了,他很認同破除偶像的想法,只是這人人恪守本分,如何能做到,拜上帝能做到嗎?怎樣才能做到,立法度?可是法度現在還有威嚴嗎?
尹仲腦子有些亂,有達官顯貴的模樣,大小姐的笑顏,洪秀全的話語。
沉默了半晌,尹仲問道:
「那洪大哥還科考嗎。」
洪秀全再飲一杯:
「不考了,如今這科考,只要請個好先生,買些過往高中之人的文章集,一句一句的背下,哪是我等吃不飽飯的人能做到的。」
洪秀全沉默半晌,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一般,湊近了,悄聲對尹仲說:
「如今這科考,外圍還有賭博,下注押哪個童生可以考中,場內打小抄,買試題,代考的也不少,考他個鳥。」
隨後洪秀全看了眼四周,又用更低的聲音說:
「這孔孟之學與天父真經有相同之處,只是孔子老兒說的不明不白,讀起來也無用。可我中華上邦,天朝上國,人傑地靈,無所不有。自古以來能人輩出。」
「許多有識之士從孔孟之說中悟出我天父真經的道理,著書立說,務實躬行。可如今這孔子著作的解釋權皆在清妖手上,我中華讀書人不得私自解釋。這乃是清妖借孔老兒之手將我們變為奴才!」
尹仲心裡一驚,覺得這話好像和蕭朝貴說的有些相似,又看了看四周的食客,對洪秀全說:
「洪大哥慎言,你今日說與我聽便罷,若是旁人面前萬萬不可提起,免得吃了官司。」
洪秀全見尹仲這般反應,眼睛裡露出歡欣的神色:
「不瞞尹兄弟,已經吃過了。」
尹仲無奈搖頭。
「如今我無法受洗,我思來想去,覺得這是天父的意思,明日我便啟程去廣西尋我那幾個兄弟。」
「那便祝洪大哥一路順風。」尹仲舉杯再飲。
「清妖禁錮我們的思想,壓迫我們的生計,將我們視為豬狗,這樣的朝廷,怎麼能不反。」
「我們要去廣西傳播福音,積蓄力量,舉事反清,建立人間天國。」
尹仲一口酒差點噴出來,這洪秀全滿嘴皆是洋教邪說,離經叛道,可還是勸人向善為主,現在直接說要反清,他莫不是天地會、白蓮教的妖人!
不過尹仲細想,這民間不滿清帝國統治的人遍地都是。
清帝國建立二百年來反清鬥爭層出不窮,尤其是沿海地區,這幾省百姓皆與清廷有不共戴天的血仇,中原各省受到的盤剝更嚴重,才有嘉慶年間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
尹仲回想起自己的父親也時常私下說一些痛斥清廷的話來。
「尹仲啊尹仲,這皇帝駕馭萬民,官員管理一方,地主擁田萬畝,百姓吃苦受累是不變的規則,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也是不變的規則。你一直想做個被人景仰的大俠好漢,真正的大俠要敢於為民請命,幾句造反的牢騷便嚇住你了嗎?」尹仲這樣告訴自己,這是他難得的對造反這件事情有一點思考。
這麼一想,尹仲不由敬佩起洪秀全。
尹仲看著洪秀全的眼睛懇切的說:
「洪大哥,你說的事情乃是上刀山下油鍋、千難萬險、十死無生的事情。」
洪秀全拍了拍腦門:「喝多了,喝多了,還沒想好呢。」
尹仲無奈說道:「這般言語,你千萬莫要聲張,在別人面前想都不要想,若是有心害你的人,只是這幾句管教你生不如死。」
洪秀全面容嚴肅,只是眼睛裡全是歡喜,慢慢的點頭。
半晌後。
洪秀全吃完酒菜說道:「尹仲兄弟,你我一見如故,又請我吃飯喝酒,這本《勸世良言》便贈於你,如今我身無分文,居無定所,也幫不了你什麼,若是他日你能來廣西,我必倒履相迎。」
說罷,洪秀全搖搖晃晃的便走了。
剛走到街上,洪秀全見尹仲追了出來,
「洪大哥,這銀子你收好,今日你與我說了諾亞方舟的故事,還有個索多瑪和蛾摩拉的故事,以後你說給我聽。」
......
練完刀躺在床上的尹仲,輕輕撫摸著那個精緻的荷包,仔細回想著大小姐的臉、手、聲音和香味。恐怕大小姐日後,不,大小姐望著有18了,恐怕馬上就要嫁人了。
腦海里又忍不住想起了那些達官貴人優雅從容的樣子,他們的一頓飯,一件玩物都抵得上一戶百姓幾年的收入。
娶她的也只會是那些貴公子。
尹仲一看自己,口袋空空,住在陋室,做著苦力,不禁悲從中來。開始後悔沒有收下雷展少爺的銀子,又開始肉疼自己把救下大小姐得的賞銀都給了洪秀全。
尹仲心煩意亂,起身將油燈端到床頭,翻開了那本洪秀全贈送的《勸世良言》。
打開封面,扉頁赫然寫著「太平天王洪秀全」。
「依我看,定是那羅孝全牧師身邊二人怕你搶了他們飯碗,才讓你去找羅孝全說什麼每月五錢銀子。」尹仲也有些微醺。
「我四次落榜,因拜上帝,失了生計,入他教會,怎能無以為生,我只是實話實說,心中並無任何雜念。」洪秀全道出心聲。
「洪大哥,我中華地大物博,神明眾多,你那上帝天父爺火華與他們有甚麼區別。」
「尹兄弟,我是客家人,這兩廣地區宗廟神靈無數,我祖先嘔心瀝血,來此不過謀條生路,學著他們對神靈日日拜夜夜拜,也未見神靈保佑我等,反被當地士紳排擠嘲弄。」
「哦,若是那本地神靈不管你外地人呢。」
「哈哈哈哈,這天下讀書人把文昌、魁星二像立為神來崇拜,想要求他二人保佑科舉中舉人中進士,點翰林,然後做個官兒。」洪秀全捻須說道。
「可讀書的人人都拜,有些人從七八歲讀到七八十,連個秀才都中不了,還講什麼進士。難道他們沒有年年拜這兩個神麼?為什麼不保佑他高中。」
「所以說這些神不過是為求利益的人妄想功名利祿,才立神,拜神。舍了真神,去拜偽神,拜千個萬個也無用。」
尹仲大為震撼,洪秀全接著說:
「這天父爺火華七日創世,造亞當夏娃為人類始祖,可這二人淫奔苟合,天所必誅,因此世人生來便有罪。」
洪秀全說著手指外面。
「你看這廣州城,達官貴人儘是驕奢淫逸,整日只想著酒色財氣。他們日日享樂,只愁自己的命短。那些少爺公子驕橫無禮,淫樂不休,貪財好色,妻妾成群。」
「他們從來沒有談論過道德仁義,將諂媚邪惡的人當作朋友,公正仁義的人當作仇人。整天抽大煙,找相公妓女,從來沒看到城外東西兩關種地百姓的艱苦,來往商販的憂愁,萬千流民的朝不保夕。」
尹仲嘴上贊同,心裡卻無法遏制的想到了那些達官貴人的驕傲從容,有些嫉妒,有些嚮往:「那這世界罪惡滔天,該如何是好。」
洪秀全答:「正,才是人生的本性。天父傳下神旨,天兄爺蘇代世人贖罪,只要這世人君臣、父子、男女、夫婦恪守本分,遵信守行。」
「窮人安守本分,富人樂善好施,不逆天父,不犯王法,不貪歡樂,不費光陰,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官員清廉,自然就是永享太平的清平世界。」
尹仲聽的腦袋要尖了,他很認同破除偶像的想法,只是這人人恪守本分,如何能做到,拜上帝能做到嗎?怎樣才能做到,立法度?可是法度現在還有威嚴嗎?
尹仲腦子有些亂,有達官顯貴的模樣,大小姐的笑顏,洪秀全的話語。
沉默了半晌,尹仲問道:
「那洪大哥還科考嗎。」
洪秀全再飲一杯:
「不考了,如今這科考,只要請個好先生,買些過往高中之人的文章集,一句一句的背下,哪是我等吃不飽飯的人能做到的。」
洪秀全沉默半晌,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一般,湊近了,悄聲對尹仲說:
「如今這科考,外圍還有賭博,下注押哪個童生可以考中,場內打小抄,買試題,代考的也不少,考他個鳥。」
隨後洪秀全看了眼四周,又用更低的聲音說:
「這孔孟之學與天父真經有相同之處,只是孔子老兒說的不明不白,讀起來也無用。可我中華上邦,天朝上國,人傑地靈,無所不有。自古以來能人輩出。」
「許多有識之士從孔孟之說中悟出我天父真經的道理,著書立說,務實躬行。可如今這孔子著作的解釋權皆在清妖手上,我中華讀書人不得私自解釋。這乃是清妖借孔老兒之手將我們變為奴才!」
尹仲心裡一驚,覺得這話好像和蕭朝貴說的有些相似,又看了看四周的食客,對洪秀全說:
「洪大哥慎言,你今日說與我聽便罷,若是旁人面前萬萬不可提起,免得吃了官司。」
洪秀全見尹仲這般反應,眼睛裡露出歡欣的神色:
「不瞞尹兄弟,已經吃過了。」
尹仲無奈搖頭。
「如今我無法受洗,我思來想去,覺得這是天父的意思,明日我便啟程去廣西尋我那幾個兄弟。」
「那便祝洪大哥一路順風。」尹仲舉杯再飲。
「清妖禁錮我們的思想,壓迫我們的生計,將我們視為豬狗,這樣的朝廷,怎麼能不反。」
「我們要去廣西傳播福音,積蓄力量,舉事反清,建立人間天國。」
尹仲一口酒差點噴出來,這洪秀全滿嘴皆是洋教邪說,離經叛道,可還是勸人向善為主,現在直接說要反清,他莫不是天地會、白蓮教的妖人!
不過尹仲細想,這民間不滿清帝國統治的人遍地都是。
清帝國建立二百年來反清鬥爭層出不窮,尤其是沿海地區,這幾省百姓皆與清廷有不共戴天的血仇,中原各省受到的盤剝更嚴重,才有嘉慶年間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
尹仲回想起自己的父親也時常私下說一些痛斥清廷的話來。
「尹仲啊尹仲,這皇帝駕馭萬民,官員管理一方,地主擁田萬畝,百姓吃苦受累是不變的規則,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也是不變的規則。你一直想做個被人景仰的大俠好漢,真正的大俠要敢於為民請命,幾句造反的牢騷便嚇住你了嗎?」尹仲這樣告訴自己,這是他難得的對造反這件事情有一點思考。
這麼一想,尹仲不由敬佩起洪秀全。
尹仲看著洪秀全的眼睛懇切的說:
「洪大哥,你說的事情乃是上刀山下油鍋、千難萬險、十死無生的事情。」
洪秀全拍了拍腦門:「喝多了,喝多了,還沒想好呢。」
尹仲無奈說道:「這般言語,你千萬莫要聲張,在別人面前想都不要想,若是有心害你的人,只是這幾句管教你生不如死。」
洪秀全面容嚴肅,只是眼睛裡全是歡喜,慢慢的點頭。
半晌後。
洪秀全吃完酒菜說道:「尹仲兄弟,你我一見如故,又請我吃飯喝酒,這本《勸世良言》便贈於你,如今我身無分文,居無定所,也幫不了你什麼,若是他日你能來廣西,我必倒履相迎。」
說罷,洪秀全搖搖晃晃的便走了。
剛走到街上,洪秀全見尹仲追了出來,
「洪大哥,這銀子你收好,今日你與我說了諾亞方舟的故事,還有個索多瑪和蛾摩拉的故事,以後你說給我聽。」
......
練完刀躺在床上的尹仲,輕輕撫摸著那個精緻的荷包,仔細回想著大小姐的臉、手、聲音和香味。恐怕大小姐日後,不,大小姐望著有18了,恐怕馬上就要嫁人了。
腦海里又忍不住想起了那些達官貴人優雅從容的樣子,他們的一頓飯,一件玩物都抵得上一戶百姓幾年的收入。
娶她的也只會是那些貴公子。
尹仲一看自己,口袋空空,住在陋室,做著苦力,不禁悲從中來。開始後悔沒有收下雷展少爺的銀子,又開始肉疼自己把救下大小姐得的賞銀都給了洪秀全。
尹仲心煩意亂,起身將油燈端到床頭,翻開了那本洪秀全贈送的《勸世良言》。
打開封面,扉頁赫然寫著「太平天王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