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番外:白旌的遭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旌內心有些沉重的看著正在被裝上車輛的戰友屍體。

  他們排,在巡邏途中,遭遇敵軍的伏擊,雖然最終,在友軍的支援下,打退了反抗軍,並擊斃了二十多個敵軍的成員,但自身也是造成了四人死亡,七人受傷的代價。

  白旌從上衣口袋裡取出來一包煙,從中抽出一根,點上以後,深深地吸了一口。

  此時,他的思緒不由得飄到了遠方。

  白旌的家庭,算得上是高幹家庭了。

  其父親名為白文軒,屬於是抗戰烈士遺孤,生於43年,今年已經49歲了。

  而49歲的父親,目前是陸軍某集團軍的軍長,而且,因為其前期參與南亞反擊戰的時候,其指揮下的部隊,戰績極其優秀,聽說馬上將會成為某戰區陸軍司令員(副戰區級)。

  而其母親,名為張淑安,是的,就是如今作為核心的張浩的女兒。

  白旌的父母,是在66年夏天的時候相識的。

  其母親張淑安在讀書的時候,並不屬於那種學習特別優秀的類型,但是,其對於繪畫,尤其是建築類的繪畫,可謂是天賦異稟。

  64年高考的時候,張淑安最終被雄安建築大學錄取了。

  等到66年的時候,當時張淑安正和同學前往江南地區參觀徽派建築,回程的時候,她們遇到了小偷,當時張淑安的錢包什麼的都被偷走了。

  正好碰到當時軍校畢業,準備前往中部戰區某部任職的白文軒,當時的白文軒,幫張淑安他們抓到了偷走他們錢包的小偷,追回了他們丟失的錢和身份證件。

  事後,張淑安等同學,便是邀請白文軒吃飯,但被白文軒拒絕了,當時的白文軒,著急趕回部隊,所以並沒有多待。

  原本,事情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誰知道,過了幾個月,快過年的時候,因為張華北也是這一年完成軍校的學業,而且,竟然和白文軒分到了同一個團乃至同一個營里。

  因為部隊戰備的緣故,張華北又沒有輪上探親假,張淑安便是跑到部隊去看張華北去了。

  分別多日,竟然能夠再次遇到,可謂是緣分不淺了。

  之後一來二去的,白文軒和張淑安就熟悉了,慢慢的,兩人就戀愛了。

  對此,張浩也並沒有阻止。

  兩人最終便是在68年年底,張淑安大學畢業幾個月以後,正式結婚了。

  也是直到結婚的時候,白文軒才知道,自己的新婚妻子,竟然是張浩的女兒,而其好兄弟也是好戰友的張華北,竟然是張浩的長子。

  夫妻二人結婚後,第二年,也就是69年的時候,便是生下了一個兒子,而這個孩子,便是白旌。

  之後時隔一年以後,夫妻二人的第二個孩子也是出生了,而第二個孩子,也就是白旌的弟弟,則是名為白旗。

  某種意義上說,白旌如果放到古代,那就是天潢貴胄。

  現在自然是不講這個了,至少從各種意義上說,白旌自從入伍以來,並沒有受到過任何的優待。

  這是張浩給自己家子女定下的規矩。

  後人無論是從政還是從軍,其子女不得在其父輩所在的下屬。

  69年出生的白旌,今年雖然年僅23歲,但是在去年年中的時候,因為在校期間表現優異,提前兩年就畢業了,如今更是已經成為部隊的中尉軍官了。

  因為部隊進行改革的緣故,再加上從91年開始的大裁軍,部隊取消了軍區一級,部隊的架構也是發生了變化。

  同時,早在張浩剛剛成為核心,便是正式確定下了新的軍銜和職務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且,重新核定了軍隊的層級關係。

  部隊按照級別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戰區(軍種)-集團軍-師-團-營-連-排

  而幹部級別對應,也是發生了變化。

  最高授予軍銜,變成了三顆星,無論是戰區司令員或者政委,亦或者軍種司令員,亦或者各總部的領導,乃至於副統領,如今的軍銜,全都被定為了三顆星。

  但實際上,這其中的差距還是有所不同的。

  軍隊對應地方行政官員,副統領享受三級待遇,其他總部領導以及戰區司令員/政委,或軍種司令員/政委,享受4-6級待遇,相當於四級到正省部級幹部。


  兩顆星,為副戰區級,可作為戰區/軍種副職,或戰區軍種(如戰區陸軍、海軍、空軍)司令員,對應地方行政級別為7-9級,相當於地方正副省部級幹部。

  一顆星,為正副軍級,可作為集團軍正副司令員或政委,亦或者正副省軍區司令員或政委,級別對應地方行政級別為10-12級,相當於地方副省部級到正廳級幹部。

  大校為正副師級,級別對應地方行政級別為12-16級,相當於地方副廳級到正處級幹部。

  上校為正團級,級別對應地方級別為15-19級,相當於地方正副縣處級幹部。

  中校為副團級,級別對應地方級別為17-21級,相當於地方副縣處級幹部。

  少校為正營級,級別對於地方級別為20-25級,相當於地方鄉科級幹部。

  再往下就沒有必要細說了。

  經過裁軍和改革後,全軍總計還剩下24個集團軍。

  核算下來,每個戰區的陸軍,還不到五個集團軍,自然就沒有必要在戰區和集團軍之間,再設置一個軍區作為中間的等級了。

  而如此一來,部隊的戰鬥力,實際上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還有所上升了。

  就比如在緬甸回歸所發生的爭端之中,首次展現出了信息化作戰。

  短短七天的時間,便是已經完全控制住了局勢,僅僅七天的時間便是正式宣告爭端結束,而緬獨問題也是正式成為歷史。

  此戰過後,美蘇等國驚訝於我國的實力,都是不得不重視了起來,兩國紛紛開始扶持南亞地區的各國。

  最終,蘇聯主要選擇了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美國主要選擇了菲律賓和泰國。

  而伴隨著兩國對東南亞的介入,東南亞的各國軍事實力,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以越南為例,截止86年的時候,全國共計裝備有上千架各式二、三代戰機,超過五千輛輕型裝甲車和坦克。

  可以說,此刻的越南,如果放到中東地區,基本上就是霸主般的存在。

  再加上柬埔寨、泰國、菲律賓等國,整個東南亞的局勢,可謂是一天一個變化。

  88年年中的時候,以越南為首,東南亞諸國決定成立東南亞聯盟,以對抗越來越嚴重的我國的軍事威脅。

  並且,隨著時間來到八十年代後期,雙方的摩擦越來越激烈,直到最終演變成了大規模的衝突。

  這一次的衝突,造成了我方十餘名無辜民眾傷亡。

  此舉,徹底激怒了張浩,正式下定了戰鬥的決心。

  此戰,讓世界各國,再次看到了我國的戰鬥力。

  僅僅五天時間,敵人便是已經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所有機場和軍事基地,全部遭遇打擊。

  明明敵人更強大了,怎麼感覺我方的行動反而更加迅速了呢?

  各國都沒有反應過來呢,已經結束了。

  地面部隊都沒有入場,敵人就已經沒有再戰的能力了。

  而過去五天的時間裡,敵軍超過兩千架飛機,五千輛坦克和裝甲車報廢。

  等到美蘇等國反應過來,想要對其進行援助的時候,大的爭端已經基本上結束了。

  蘇聯就不說了,因為和我國隨著時間的推移,綁定越發的深入,已經閉口不言了。

  而美國佬,自然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

  如此一來,事情又變成我們和老美之間的博弈了。

  大老美好不容易把蘇聯熬得快不行了,雖然有我們在托著,但說實話,這段時間,蘇方內部矛盾也是有些尖銳了起來。

  大老美似乎看到了一次性打敗兩個競爭對手的機會,自然是不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開始叫囂著,並且開始大肆援助東南亞諸國。

  至此,南部地區便是開始了輪戰。

  交戰地點主要集中在兩山地帶,敵人將部隊派到兩山地區,而我軍也是把部隊派到這裡,以此進行交戰。

  如果說原時空的長津湖戰役,是我軍後勤部隊的恥辱的話,那這一次的作戰,就是後勤部隊的高光了。

  各種型號的火炮,每天都能打出去幾百發炮彈,基本上一門火炮,從拉到戰場,到炮管報廢,只需要最多三五天的時間。


  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下,炮彈都是堆積如山。

  打不完,根本打不完!

  軍隊的改革勢在必行,此戰實際上在檢驗部隊的同時,也是在確定改革的時候,誰撤銷番號,誰最終留下。

  隨著美國的援助,甚至於美軍和北約軍隊的親自下場,這個仗,實際上並不好打。

  有的集團軍表現得比較好,有的集團軍表現的就比較拉胯了。

  該說不說,站征確實是戰術發展最優秀的養料,短短几年的時間,世界範圍內的戰術,便是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花樣,其發展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

  美軍派出的軍事觀察員,通過觀察這場站征,也是受益匪淺。

  在本時空的海灣戰爭之中,其作戰水平更是比原時空更加成熟,打的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

  而白旌所在的部隊,剛剛進入到戰場幾個月的時間。

  也是損失不小。

  他們集團軍進入戰場前,總兵力約5萬人左右,如今,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已經傷亡五六百人了。

  看著似乎並不多,但要知道,現代戰爭,超級大國打小國,打成這個樣子,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是的,超級大國。

  實際上,在我國的南部連接到印度洋,並在在隨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我國就已經是公認的超級大國了。

  雖然當時我國的平均發展水平,還是屬於比較中間的位置,但至少在總量上,已經在事實上讓所有人不能輕視了。

  三足鼎立,便是當今的世界局勢。

  而且,三足之中的兩足,還是聯合的關係。

  白旌看著車窗外遠處的已經光禿禿的山脈,不知道其中還藏著多少東南亞諸國的人,又藏著多少北約國家的部隊。

  是的,光禿禿的山脈。

  因為爭端的緣故,兩山這邊,基本上已經全部遭遇了覆蓋式轟炸。

  光是我軍,便是至少打出去了數以百萬計的重型炮彈。

  而截至目前,三年的輪番戰鬥,我軍總計傷亡超過了3萬人,雖然這其中,因為科技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最後真正陣亡的人數,只有不到三千人。

  而反觀東南亞和北約各國的傷亡數字,連對方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但說實話,這個傷亡,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了。

  白旌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東西,看著車廂之中已經沒有呼吸了的四個戰友,一時間也是有些沉默了。

  他不知道他的歸宿在何方,爭端總有一天會結束,而結束的方式,只有可能是對方扛不住了。

  實際上,美國和北約各國,隨著時間的發展,也是慢慢發現,東南亞戰場,搞不好又是一個放血槽。

  美國已經逐漸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等到他們實在看不到勝利的時候,大概就會結束這一次的衝突吧。

  只是,白旌此刻不知道的是,兩個月以後,一個掛著他照片的木盒子,乘坐著運輸機,被送到了雄安的烈士陵園。

  而就在他犧牲後的第五天,交戰雙方正式達成協議,而本次整整持續了三年的爭端,至此也是正式宣告結束了。

  這一次的事情,張浩失去了一個外孫,其他的總計近三千個家庭也是都失去了一個孩子。

  但伴隨著爭端的結束,全世界範圍內,已經沒有任何一股勢力,能夠阻止我國復興的腳步了。

  如果說抗美援朝,是打出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的話,那這一次,便是打出了我國一個無限光明的未來。

  從今天開始,世界的格局開始悄然發生著變化。

  張浩在軍事學院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也是正在悄然的成為事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