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者,厚黑也!
中平三年,秋十月,庚戌日。
午後,樂浪郡學外。
只見華服錦衣的少年正拉著一個素服青衣的少年儒生往外走。
「仲逸,不是我說,你也該出來走走了。」
那華服少年一邊說著,還一邊吐槽道:「說是來求學,可你倒好,倒是像被下獄一般,來樂浪都快一個月了,就沒見你從郡學裡面出來過!」
素服少年聞言卻一臉無奈道:「良師不易,遼東好不容易有大儒講學,我等應該珍惜才是!」
話說這華服少年名為弓嘉,字子明,乃遼東豪強子。
至於被他拉著的素衣少年名為衛明,字仲逸,與他乃是同鄉。
自從孫炎與邴原在樂浪郡學授課的消息傳開後,便有不少遼東士子前來求學。尤其是那些無力遠赴中原遊學的窮苦士子,幾乎欣喜若狂。
弓嘉與衛明便是前來求學的士子中的一員。
不過弓嘉與一心好學的衛明不同,他來樂浪郡學拜師不過是求個名聲罷了。
就像當初的劉備一般,弓嘉要的只是邴原門生這個名義而已。
至於讀經治學什麼的,他實在是沒那個天賦,
這不,這日聽說城內有熱鬧可以看之後,死活把好兄弟拽了出來。
那衛明開始還有些不情願,不過當他被弓嘉拉到太守府外卻立刻走不動了。
「這是什麼情況?」
真不怪衛明大驚小怪,實在是眼前的情況太古怪了。
只見數百穿著蠻夷服飾的三韓人正伏在太守府外嚎啕大哭。
觀其衣著,有麻布草鞋的黔首小民,亦有錦衣狐裘的三韓權貴。
不過最讓太守外看熱鬧的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裡面那些著露乳裝的婦人。
說句老實話,太守府最起碼有一半的樂子人是沖她們來的。
倒不是家裡沒有,也不是這些三韓婦人有多麼天姿國色,實在是情況不同。
畢竟偷偷在家裡看的東西忽然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給人的自然又是一種感受。
而見衛明這幅反應,弓嘉這才滿意的顯擺道:「此乃三韓求援使也。」
還未待他把話說完,便見太守府前正在嚎哭的三韓人群漸漸止住哭聲。
而後只見其中一個錦衣狐裘的老者上前幾步,高高捧一卷帛書跪在台階前。
「皇天不弔,哀我韓地,天災不斷,人禍橫生。」
「今有偽王金祚臨朝,蛇虺為心,狐蜮成性,害我家邦,亂我韓地,以至戰火連綿,死者枕藉,日月黯明,天地震動,嗚呼痛哉!」
「明詔煌煌,我等雖為塞外東夷,但久聞中國之禮,心甚慕之,惜哉往日為偽王所阻,不得受華夏教化。」
「今伏請天兵入韓,救民於水火。望太守憐我韓地,使遊子得歸,蠻夷得教,若得垂簾,必奔走四方,使我韓人俱知天兵之恩義!」
「傍徨宇域,涕泣陳詞,惟有效申包胥之痛哭,還望見諒!」
當這老者操著語調古怪的漢言聲音洪亮的說出這番話後,太守府外看熱鬧的人群頓時一片譁然。
無論是前來求學的士子,還是樂浪本地的閒人,此刻都是一臉驚喜莫名。
他們沒想到只是過來看個樂子,竟然還能遇到這種大事兒!
一時間,太守府外頓時人聲鼎沸。
弓嘉與衛明兩人更是顧不得聽課了,當即湊在人群中津津有味的等著後續。
也不知道太守府內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足足過去了半個時辰,直到那老者已經翻來覆去的喊了三遍之後,方才有郡吏出來將那老者引了進去。
見此情形,周邊看熱鬧的人群頓時再無顧忌,當即就好奇的擁了上去,圍著那群三韓蠻夷七嘴八舌的詢問起來。
雖然其中只有個別人會說漢言,但他們所言還是讓眾人大驚。
當得知三韓饑荒之時各部竟然還在內鬥不休,廝殺不斷,頓時理解了這群人為什麼要來太守府求救了。
原來真的是三韓亂的太不像話了,所以才請求天兵入朝。
於是太守府尚且沒有傳出什麼消息,太守府外的這一幕就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全城。
……
在令人送走那個千恩萬謝的三韓老者後,魏哲頓時高興的撫掌大笑起來。
「如此,再無後顧之憂也!」
戲志才聞言亦是淡淡一笑,眼中滿是自信。
不錯,今天的這一齣戲便是戲志才想出來的。
那老者手中的《請天兵入韓疏》甚至還是戲志才代筆的。
不是要師出有名嗎?
好,那讓三韓人主動懇請漢兵入韓平亂總行了吧。
畢竟這個理由與大義簡直不要太正當。
為了讓理由更充分一些,魏哲甚至還讓管休聯繫了幾個三韓國主一起請願。
喏~太守府外跪著的那幾個就是。
一個是古臘國主,一個是楚離國主。
至於另外幾個,則是牟韓與辰韓的國主。
當然,說是國主,其實就是部落首領。
名頭說起來挺唬人的,可實際上一個個都快餓死了。
要知道經過三個月的發酵之後,死在亂戰中的國主沒有幾十個也差不多了。
故此管休一聯繫,這幾個部落首領就答應了,甚至比管休還迫不及待。
他們可不知道這裡面的內情,只是認為管休提出的建議真不錯。
所以他們是真的想要請魏哲出兵,真的想要歸附大漢。
要知道現在的三韓,即便是部落首領也朝不保夕呀!
有這份《請天兵入韓疏》在,哪怕是再保守的大儒估計都不敢說什麼。
畢竟這可是「弔民伐罪」,乃三代之禮也!
如此一來,便不是魏哲入侵三韓,而是三韓人祈求漢兵伸張正義,救民於水火之中。
不得不說,自從當了太守之後魏哲是越來越無恥了。
然而對此魏哲卻絲毫也不在意。
甚至如今連三韓人自己都以為這場饑荒是天災,國內混戰是人禍。
等到百多年後,一切痕跡被湮滅在歷史之中後,便無人再知道真相是什麼。
反正自三皇五帝以來被湮滅的歷史真相太多了,也不差這一件。
念及此處,只見魏哲面色肅然的緩緩起身道:
「時機已至,是時候出兵了!」
午後,樂浪郡學外。
只見華服錦衣的少年正拉著一個素服青衣的少年儒生往外走。
「仲逸,不是我說,你也該出來走走了。」
那華服少年一邊說著,還一邊吐槽道:「說是來求學,可你倒好,倒是像被下獄一般,來樂浪都快一個月了,就沒見你從郡學裡面出來過!」
素服少年聞言卻一臉無奈道:「良師不易,遼東好不容易有大儒講學,我等應該珍惜才是!」
話說這華服少年名為弓嘉,字子明,乃遼東豪強子。
至於被他拉著的素衣少年名為衛明,字仲逸,與他乃是同鄉。
自從孫炎與邴原在樂浪郡學授課的消息傳開後,便有不少遼東士子前來求學。尤其是那些無力遠赴中原遊學的窮苦士子,幾乎欣喜若狂。
弓嘉與衛明便是前來求學的士子中的一員。
不過弓嘉與一心好學的衛明不同,他來樂浪郡學拜師不過是求個名聲罷了。
就像當初的劉備一般,弓嘉要的只是邴原門生這個名義而已。
至於讀經治學什麼的,他實在是沒那個天賦,
這不,這日聽說城內有熱鬧可以看之後,死活把好兄弟拽了出來。
那衛明開始還有些不情願,不過當他被弓嘉拉到太守府外卻立刻走不動了。
「這是什麼情況?」
真不怪衛明大驚小怪,實在是眼前的情況太古怪了。
只見數百穿著蠻夷服飾的三韓人正伏在太守府外嚎啕大哭。
觀其衣著,有麻布草鞋的黔首小民,亦有錦衣狐裘的三韓權貴。
不過最讓太守外看熱鬧的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裡面那些著露乳裝的婦人。
說句老實話,太守府最起碼有一半的樂子人是沖她們來的。
倒不是家裡沒有,也不是這些三韓婦人有多麼天姿國色,實在是情況不同。
畢竟偷偷在家裡看的東西忽然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給人的自然又是一種感受。
而見衛明這幅反應,弓嘉這才滿意的顯擺道:「此乃三韓求援使也。」
還未待他把話說完,便見太守府前正在嚎哭的三韓人群漸漸止住哭聲。
而後只見其中一個錦衣狐裘的老者上前幾步,高高捧一卷帛書跪在台階前。
「皇天不弔,哀我韓地,天災不斷,人禍橫生。」
「今有偽王金祚臨朝,蛇虺為心,狐蜮成性,害我家邦,亂我韓地,以至戰火連綿,死者枕藉,日月黯明,天地震動,嗚呼痛哉!」
「明詔煌煌,我等雖為塞外東夷,但久聞中國之禮,心甚慕之,惜哉往日為偽王所阻,不得受華夏教化。」
「今伏請天兵入韓,救民於水火。望太守憐我韓地,使遊子得歸,蠻夷得教,若得垂簾,必奔走四方,使我韓人俱知天兵之恩義!」
「傍徨宇域,涕泣陳詞,惟有效申包胥之痛哭,還望見諒!」
當這老者操著語調古怪的漢言聲音洪亮的說出這番話後,太守府外看熱鬧的人群頓時一片譁然。
無論是前來求學的士子,還是樂浪本地的閒人,此刻都是一臉驚喜莫名。
他們沒想到只是過來看個樂子,竟然還能遇到這種大事兒!
一時間,太守府外頓時人聲鼎沸。
弓嘉與衛明兩人更是顧不得聽課了,當即湊在人群中津津有味的等著後續。
也不知道太守府內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足足過去了半個時辰,直到那老者已經翻來覆去的喊了三遍之後,方才有郡吏出來將那老者引了進去。
見此情形,周邊看熱鬧的人群頓時再無顧忌,當即就好奇的擁了上去,圍著那群三韓蠻夷七嘴八舌的詢問起來。
雖然其中只有個別人會說漢言,但他們所言還是讓眾人大驚。
當得知三韓饑荒之時各部竟然還在內鬥不休,廝殺不斷,頓時理解了這群人為什麼要來太守府求救了。
原來真的是三韓亂的太不像話了,所以才請求天兵入朝。
於是太守府尚且沒有傳出什麼消息,太守府外的這一幕就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全城。
……
在令人送走那個千恩萬謝的三韓老者後,魏哲頓時高興的撫掌大笑起來。
「如此,再無後顧之憂也!」
戲志才聞言亦是淡淡一笑,眼中滿是自信。
不錯,今天的這一齣戲便是戲志才想出來的。
那老者手中的《請天兵入韓疏》甚至還是戲志才代筆的。
不是要師出有名嗎?
好,那讓三韓人主動懇請漢兵入韓平亂總行了吧。
畢竟這個理由與大義簡直不要太正當。
為了讓理由更充分一些,魏哲甚至還讓管休聯繫了幾個三韓國主一起請願。
喏~太守府外跪著的那幾個就是。
一個是古臘國主,一個是楚離國主。
至於另外幾個,則是牟韓與辰韓的國主。
當然,說是國主,其實就是部落首領。
名頭說起來挺唬人的,可實際上一個個都快餓死了。
要知道經過三個月的發酵之後,死在亂戰中的國主沒有幾十個也差不多了。
故此管休一聯繫,這幾個部落首領就答應了,甚至比管休還迫不及待。
他們可不知道這裡面的內情,只是認為管休提出的建議真不錯。
所以他們是真的想要請魏哲出兵,真的想要歸附大漢。
要知道現在的三韓,即便是部落首領也朝不保夕呀!
有這份《請天兵入韓疏》在,哪怕是再保守的大儒估計都不敢說什麼。
畢竟這可是「弔民伐罪」,乃三代之禮也!
如此一來,便不是魏哲入侵三韓,而是三韓人祈求漢兵伸張正義,救民於水火之中。
不得不說,自從當了太守之後魏哲是越來越無恥了。
然而對此魏哲卻絲毫也不在意。
甚至如今連三韓人自己都以為這場饑荒是天災,國內混戰是人禍。
等到百多年後,一切痕跡被湮滅在歷史之中後,便無人再知道真相是什麼。
反正自三皇五帝以來被湮滅的歷史真相太多了,也不差這一件。
念及此處,只見魏哲面色肅然的緩緩起身道:
「時機已至,是時候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