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章 襄州意圖
近一兩月來,隨著蔡州秦皇帝不斷施壓襄州,襄州派往隨州使者愈勤。
而此次來的,竟是趙德諲心腹僚臣、山南東道節度判官曾劍鋒。
岑炳不敢大意,欲親自接見。
見曾劍鋒前,還得備好功課,弄清襄州意圖。
岑炳召來知客使馮子德。
欲說清襄州近一年變故,得先理清荊州局勢,勝在馮子德頭腦機靈口才了得,向岑炳擇要緊處一一道來。
荊州原控於監軍朱敬玫之手。早在中和三年,朱敬玫以監軍身募三千忠勇軍,率先發難,斬荊南節度使段彥謨於節帥府衙內,從此把持荊州權柄。其時,朝內當權的田令孜與朝外領天下兵馬都監的楊復光,二人皆不喜朱敬玫犯上作亂,先後奏請天子派元錫、鄭紹業等人去荊南,欲要取朱敬玫而代之,皆無果。
朱敬玫在荊州越發穩固,只無奈身體殘缺恐難服眾,故先推李燧、再推陳儒為節度使,自己幕後操縱。
李燧倒也罷了,本一文臣,遭此亂世只任人擺布而已。陳儒可是荊南節親兵押牙,祖孫三代皆為江陵(荊南治所荊州城治縣)牙將,如何肯長久任人擺布?恰原荊南大將申屠琮領五千荊南軍自關中歸來,陳儒遂與之結為外援,又招火門山巨寇郭禹及匪眾入城,欲一同謀除朱敬玫。
陳儒忙著招兵買馬,朱敬玫自然也不會閒著,城內有忠勇軍,城外恰有淮南舊部張瑰、韓師德等人受呂用之排擠出走後客居復州,立即與之結援,並許以厚利,用以對抗陳儒、申屠琮等人。
雙方纏鬥已久,把個江陵城內外鬧得雞犬不寧。
郭禹第一個見事不妙,及早開溜,跑去奪下歸州,做了歸州刺史。
餘下各方勢力,全憑刀槍說話。
朱敬玫的忠勇軍多市井無賴出身,平素只欺壓盤剝城內商戶,故武力最弱,因而當先被擊潰。陳儒暫未取朱敬玫性命,但也定然活不長久。
陳儒的荊州牙軍武力次弱,故而繼朱敬玫之後敗北。擊敗他的張瑰可不是善類,派人將已外逃的陳儒抓回江陵城,圈禁起來後不給吃食,活活餓死。張瑰順帶還殺了先前盟友、如今沒了用處且看起來礙眼、聽說藏有不少錢財的朱敬玫。
只剩下申屠琮領五千荊南軍,與張瑰淮南軍廝殺,雙方部下儘是百戰沙場的將士,最後淮南軍更勝一籌。申屠琮已被擊退,躲在江南石首一帶苟延殘喘。
此時再回頭來看襄州趙部蔡州軍。
近一年來,荊州已殺得流血漂櫓,江陵城數度易主,如此大好機會,趙德諲在幹什麼?
其實蔡州軍一年來斷斷續續也在謀攻荊州,可無論江陵城內換了誰做主,竟都能抵擋住蔡州軍的進攻,教其無功而返。
首先是江陵城防堅固。江陵曾名郢都,是先秦時楚國國都,城池防禦極是完備,也是大唐五都之一(另四都,除上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有北都太原,西都鳳翔),欲要從外面攻克絕非易事,尤其是歷來侵襲江陵的北面,障礙重重。畢竟不是人人都如襄州城內的劉巨容那般貪生怕死、懦弱可欺。
其次,馮子德嘿嘿一笑:「趙德諲垂垂老矣,又夙病纏身,怕是不久人世咯。」
岑炳略有耳聞,亦隱約猜知為何攻江陵不下。
馮子德詳細道來。
趙德諲患病已久,無法領軍親征,又不敢放任王建肇統領蔡州軍所有精銳,當世沒有一個統帥敢把軍隊全部交付部將,新近這麼做的人叫朱玫,就是那個剛扶持大唐新君李熅登基的朱玫,把軍隊託付於部將王行瑜,而後不出意外,王行瑜領兵返攻,殺掉朱玫,自任邠寧節度使。
將帥離心,部眾不和,以致數攻江陵無果。
趙德諲乾脆以此為藉口撤下王建肇,再起用趙匡凝、趙匡明兄弟為主將,依舊無果,徒耗費軍資無數,惹得山南各地牢騷四起,亦搜颳得山南百姓家徒四壁、不得不成群流亡。趙德諲無奈,只得召回二子,再度起用王建肇。
除此窘境外,趙德諲眼下又添難事,蔡州秦皇帝不滿其數度抗命,已派胞弟秦宗言領五千汝州兵南下襄州,暫駐新野。
岑炳一直心有疑惑,為何趙德諲會同意秦宗言來襄州?
秦皇帝的天子詔令能值多少斤兩?趙德諲擁兵自重、割據一方,若他執意不肯,如孫儒那般派兵把守關隘、教秦宗衡的人馬不得西進一步,秦宗言的汝州兵絕來不了襄州。亦即是說,秦宗言來襄州,無論趙德諲願意與否,他至少是點了頭的。
馮子德亦不得其要,只猜測道:「趙老賊年老多病,已無力統屬部眾,更不敢再開罪於秦宗權,故不得不從之?」
有些許道理,但又不能讓人信服……具體趙德諲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暫略過不表,岑炳又問出下一個問題:曾劍鋒來隨州,意欲何為?
「欲攜手隨州,共逐秦宗言?」馮子德猜測道,「三哥今領隨、安、沔三州,軍容齊整,已遠非往昔可比。趙老賊既不敢置詔令不顧,又實不願秦宗言久居襄州,或奪其覬覦的荊州之地,故以曾劍鋒為說客,好假借三哥之手,逐之?」
岑炳笑笑道:「趙老兒也太高看岑某,某豈敢與郡王(秦宗言加爵號汝陰郡王)為難!」
「三哥所言在理。」馮子德附和道,「老賊打的一手好算盤,可也該想想,俺們憑甚要聽命於他,去招惹秦宗言?」
馮子德退去,岑炳略思索一番,再召來吳自勉。
同樣三個問題,先已問過馮子德,再來聽聽吳自勉有何見解。
第一個問題,蔡州軍為何久攻動盪不安的江陵城而不下?
吳自勉的回答與馮子德同,皆由於趙德諲年老、又疾病纏身,既無法親領大軍出征,又不敢放任威望甚高的王建肇統領,故戰事多不利。
第二個問題,為何放秦宗言來襄州?
吳自勉的看法則與馮子德截然不同。
而此次來的,竟是趙德諲心腹僚臣、山南東道節度判官曾劍鋒。
岑炳不敢大意,欲親自接見。
見曾劍鋒前,還得備好功課,弄清襄州意圖。
岑炳召來知客使馮子德。
欲說清襄州近一年變故,得先理清荊州局勢,勝在馮子德頭腦機靈口才了得,向岑炳擇要緊處一一道來。
荊州原控於監軍朱敬玫之手。早在中和三年,朱敬玫以監軍身募三千忠勇軍,率先發難,斬荊南節度使段彥謨於節帥府衙內,從此把持荊州權柄。其時,朝內當權的田令孜與朝外領天下兵馬都監的楊復光,二人皆不喜朱敬玫犯上作亂,先後奏請天子派元錫、鄭紹業等人去荊南,欲要取朱敬玫而代之,皆無果。
朱敬玫在荊州越發穩固,只無奈身體殘缺恐難服眾,故先推李燧、再推陳儒為節度使,自己幕後操縱。
李燧倒也罷了,本一文臣,遭此亂世只任人擺布而已。陳儒可是荊南節親兵押牙,祖孫三代皆為江陵(荊南治所荊州城治縣)牙將,如何肯長久任人擺布?恰原荊南大將申屠琮領五千荊南軍自關中歸來,陳儒遂與之結為外援,又招火門山巨寇郭禹及匪眾入城,欲一同謀除朱敬玫。
陳儒忙著招兵買馬,朱敬玫自然也不會閒著,城內有忠勇軍,城外恰有淮南舊部張瑰、韓師德等人受呂用之排擠出走後客居復州,立即與之結援,並許以厚利,用以對抗陳儒、申屠琮等人。
雙方纏鬥已久,把個江陵城內外鬧得雞犬不寧。
郭禹第一個見事不妙,及早開溜,跑去奪下歸州,做了歸州刺史。
餘下各方勢力,全憑刀槍說話。
朱敬玫的忠勇軍多市井無賴出身,平素只欺壓盤剝城內商戶,故武力最弱,因而當先被擊潰。陳儒暫未取朱敬玫性命,但也定然活不長久。
陳儒的荊州牙軍武力次弱,故而繼朱敬玫之後敗北。擊敗他的張瑰可不是善類,派人將已外逃的陳儒抓回江陵城,圈禁起來後不給吃食,活活餓死。張瑰順帶還殺了先前盟友、如今沒了用處且看起來礙眼、聽說藏有不少錢財的朱敬玫。
只剩下申屠琮領五千荊南軍,與張瑰淮南軍廝殺,雙方部下儘是百戰沙場的將士,最後淮南軍更勝一籌。申屠琮已被擊退,躲在江南石首一帶苟延殘喘。
此時再回頭來看襄州趙部蔡州軍。
近一年來,荊州已殺得流血漂櫓,江陵城數度易主,如此大好機會,趙德諲在幹什麼?
其實蔡州軍一年來斷斷續續也在謀攻荊州,可無論江陵城內換了誰做主,竟都能抵擋住蔡州軍的進攻,教其無功而返。
首先是江陵城防堅固。江陵曾名郢都,是先秦時楚國國都,城池防禦極是完備,也是大唐五都之一(另四都,除上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有北都太原,西都鳳翔),欲要從外面攻克絕非易事,尤其是歷來侵襲江陵的北面,障礙重重。畢竟不是人人都如襄州城內的劉巨容那般貪生怕死、懦弱可欺。
其次,馮子德嘿嘿一笑:「趙德諲垂垂老矣,又夙病纏身,怕是不久人世咯。」
岑炳略有耳聞,亦隱約猜知為何攻江陵不下。
馮子德詳細道來。
趙德諲患病已久,無法領軍親征,又不敢放任王建肇統領蔡州軍所有精銳,當世沒有一個統帥敢把軍隊全部交付部將,新近這麼做的人叫朱玫,就是那個剛扶持大唐新君李熅登基的朱玫,把軍隊託付於部將王行瑜,而後不出意外,王行瑜領兵返攻,殺掉朱玫,自任邠寧節度使。
將帥離心,部眾不和,以致數攻江陵無果。
趙德諲乾脆以此為藉口撤下王建肇,再起用趙匡凝、趙匡明兄弟為主將,依舊無果,徒耗費軍資無數,惹得山南各地牢騷四起,亦搜颳得山南百姓家徒四壁、不得不成群流亡。趙德諲無奈,只得召回二子,再度起用王建肇。
除此窘境外,趙德諲眼下又添難事,蔡州秦皇帝不滿其數度抗命,已派胞弟秦宗言領五千汝州兵南下襄州,暫駐新野。
岑炳一直心有疑惑,為何趙德諲會同意秦宗言來襄州?
秦皇帝的天子詔令能值多少斤兩?趙德諲擁兵自重、割據一方,若他執意不肯,如孫儒那般派兵把守關隘、教秦宗衡的人馬不得西進一步,秦宗言的汝州兵絕來不了襄州。亦即是說,秦宗言來襄州,無論趙德諲願意與否,他至少是點了頭的。
馮子德亦不得其要,只猜測道:「趙老賊年老多病,已無力統屬部眾,更不敢再開罪於秦宗權,故不得不從之?」
有些許道理,但又不能讓人信服……具體趙德諲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暫略過不表,岑炳又問出下一個問題:曾劍鋒來隨州,意欲何為?
「欲攜手隨州,共逐秦宗言?」馮子德猜測道,「三哥今領隨、安、沔三州,軍容齊整,已遠非往昔可比。趙老賊既不敢置詔令不顧,又實不願秦宗言久居襄州,或奪其覬覦的荊州之地,故以曾劍鋒為說客,好假借三哥之手,逐之?」
岑炳笑笑道:「趙老兒也太高看岑某,某豈敢與郡王(秦宗言加爵號汝陰郡王)為難!」
「三哥所言在理。」馮子德附和道,「老賊打的一手好算盤,可也該想想,俺們憑甚要聽命於他,去招惹秦宗言?」
馮子德退去,岑炳略思索一番,再召來吳自勉。
同樣三個問題,先已問過馮子德,再來聽聽吳自勉有何見解。
第一個問題,蔡州軍為何久攻動盪不安的江陵城而不下?
吳自勉的回答與馮子德同,皆由於趙德諲年老、又疾病纏身,既無法親領大軍出征,又不敢放任威望甚高的王建肇統領,故戰事多不利。
第二個問題,為何放秦宗言來襄州?
吳自勉的看法則與馮子德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