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亂七八糟的國家
黃河水災,是沒人管了,因為李存勖現在,連自己的宮廷周邊,都管不好,親軍禁軍時不時就鬧些事情,更關鍵的是,國庫不知道為什麼,已經被揮霍一空所剩無幾了。
而魏州兵變,他都不敢帶著自己的從馬直出去打仗,誰叫他從始至終都是那個最清楚自己親軍戰鬥力的人。
先派出去的李紹榮打不出戰果,僵持不下。
本來想留著李嗣源做保障,可眾官推舉,他才讓李嗣源領些能用的,再配點一般兵馬代為出征。
而這李嗣源一出去,立馬就有李嗣源也反了的消息四處而起。
各地節度使的聯絡也是時不時中斷。
李繼岌、王衍那邊也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雖然沒斷過聯繫,但被康延孝一擱置,解決之後,速度依然奇慢無比,還不肯說明緣由。
蜀地錢財被拖一日,這宮裡邊就更加亂上一層。
李存勖終日坐在皇位上,都是焦頭爛額。
索性直接違背事先說好的約定,寫詔書給李繼岌,讓他殺了王衍,趕緊帶著軍隊財寶速歸洛陽。
當然,他是意識不到這都是殺了郭崇韜後的連鎖反應。
而且,他解決這煩心事情的方法是——再領著人出去打獵。
對於沒有錢財,給出的辦法也只是提前徵收第二年的稅收。
可以說,唐國朝野上下,完全就是還差一把火就會崩塌的狀態,只是各方都還在觀望,不願做這撕破窗戶紙的第一人。
「陛下!大軍在前,若無錢財賞賜,我軍軍心不穩哪!」
李存勖左顧右盼,看不見那個本該是替他辦這分發賞錢事情之人。
不知如何作答。
「讓,讓人從朕的內庫撥錢!」
才暫且穩住一時。
與魏州軍對峙的唐軍營中。
被發兵前往攻打邢州的霍彥威得勝前往魏州,在城邊與李嗣源軍合兵,已經將邢州那作亂的趙太推到城下斬首示威。
李嗣源接待完友軍,商量完第二日就猛攻一門,此時,正是要休息了。
軍中同行的朱守殷和帳前護衛打了招呼,求見李嗣源。
「這麼晚了,你來找我作甚。」
「實不相瞞,陛下還派給了我一個任務,那就是監視將軍您的一舉一動。」
「唉,來坐,郭崇韜一生為主,確不知為何身死,惹得陛下猜忌之心大發,才讓你來監視我的吧,無妨,你只要做你該做的就可。」
「現在您功高震主,而郭崇韜死於什麼?正是這點啊!前些日子,陛下把你留在身邊,就是想將你掌控住,我建議,您還是早做回歸自己藩鎮的打算吧,免得禍患加身就後悔了!。」
李嗣源聽了,搖搖頭。
「你這些話,本是說不得的,今日我就當沒聽見,我心誠不負天地,就算身遭禍患,也是命數的安排罷了。」
朱守殷見李嗣源是這麼個態度,也不再勸,退了出去,他來說這些話,也只是找個機會而已。
倒是這樣一來,讓李嗣源又想起了郭崇韜的事情。
郭樞密,鞠躬盡瘁幾十年,怎麼會落得個如此結局?
你我交情不是很深,雖然你之前沒明說過,但要是你那忠義義女逃出生天大難不死,就安置在我這吧。
李嗣源是真心對那個只為義父性命,敢無甲上陣的姑娘,感到敬佩和惋惜的。
善戰者,不一定善權謀。
想著想著,帳外本該歇息下去的情況,居然又吵鬧起來。
李嗣源翻身起身,李從珂就帶著劉知遠與石敬瑭和一堆侍衛舉著刀,退了進來。
「什麼情況!城中人打進營來了嗎?」換做以前時日,李嗣源也是穩重的,但這個特殊時期,他免不得有些慌張。
李從珂的臉上,也是有些汗水,「義父!是軍中亂了!陛下一部親軍,聚眾喧譁,燒毀營帳,殺了長官,壓到主帳來了。」
「為何叛了?什麼原因?」
幾人其實也不明白,剛剛才得知的這些情況,「義父,我等先離開此地吧!」
話說著,帳外喊來,「張破敗求見主帥。」
「且慢!他還認我為主帥,還有談判可能,先了解情況再說。」
「義父!此事容不得半點疏忽啊。」
「讓他進來。」
那張破敗,也沒有退步,同樣領著幾個精兵,進來就跪。
「爾等意欲何為?」
「我等跟著聖上十餘年,百戰奪得天下,我等想要像其它將士那樣回家,卻不被允許。之前親軍中有人喧鬧,悉數被殺,我等並無反心,但現在都是被形勢所逼,不得不尋求生路,大夥商量好了,我們與城中軍合力同心,保舉你在河北稱帝,讓聖上自己在河南做他的皇帝吧!」
李嗣源聽著,大驚失色,再看眼前這些人的眼神,根本不是商議的眼神,個個緊盯自己眼睛。
「洛陽已然懷疑我反了,怎麼還要落人口實?你們要反,怎麼卻還要帶上我?我這就馬上回京去了,你們好自為之!」
張破敗的手下立刻表現出不滿,手上的刀舉得更高了。
李嗣源又是說了一堆苦口婆心的勸阻之話,亂軍還是不為所動。
「您現在能去哪?如果不知好歹,恐立遭不測!」張破敗也拔出自己橫刀,面露慍色。
李嗣源掃視一看,帳中幾人都是匆忙準備,都沒穿甲,就來護衛,而對方顯然是早已經密謀好的,全身著甲,甚至還有舉盾的,占盡優勢,動起手來,死路一條。
被逼無奈,他還不想隨郭崇韜後路去了,只得被對方駕刀逼了出去,向城門走去。
——
郭從謙遠遠看著,舉著那紙啞聲笑起來。
這計謀,當真是好用!
郭從謙耐心地看著那一條火把隊伍走到城門,卻突然沒有按照著紙上所寫的。
城中人突然打開城門,衝出騎兵,把張破敗等人殺了乾淨,只留下了無甲的人,接著連著李嗣源一起綁了進去。
郭從謙初看也是慌張起來,以為那神秘人的計謀失算了。
可轉念一想,這樣的反應反而證明了對方已經接收到了自己的飛箭傳書,作出了準備。
當真是神機妙算啊。
這樣一來,李嗣源,不反也得反。
郭從謙,騎著馬,慢悠悠調頭歸營。
而唐軍大營,因為主帥不知所蹤,已經亂成一片,有些部眾擔憂城中突然奇襲,帶著自己的兵,直接拔營撤退而去。
李嗣源被城中趙在禮接待一晚,還是被求著稱帝,第二日以召集軍隊的理由,逃出城來,帶著自己的一點軍隊,跑到魏州城西南的魏縣,叫人讓自己義子李紹榮率兵支援。
可李紹榮,拖拖延延,居然帶軍回到洛陽,親口將「李嗣源已經反叛」告訴了李存勖。
一時之間,整個洛陽亂做一團,六萬大軍在李繼岌那,兩萬大軍在李嗣源方向,這洛陽里,只有丁點的中下親軍和早就欠著俸祿幾月的禁軍,人數遠不足一萬,戰力也無法保障。
況且因為之前默許部分軍士自行向洛陽百姓索取賞錢,人心不在,也根本是無法堅守。
李嗣源這邊聽了消息,先前散了的大軍,反而又逐漸聚集了過去,算是表明了態度。
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李存勖,慌了,又連發多道書信,急催李繼岌帶軍趕來。
只要伐蜀大軍歸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李嗣源李從珂那父子倆!還是反了!」
而魏州兵變,他都不敢帶著自己的從馬直出去打仗,誰叫他從始至終都是那個最清楚自己親軍戰鬥力的人。
先派出去的李紹榮打不出戰果,僵持不下。
本來想留著李嗣源做保障,可眾官推舉,他才讓李嗣源領些能用的,再配點一般兵馬代為出征。
而這李嗣源一出去,立馬就有李嗣源也反了的消息四處而起。
各地節度使的聯絡也是時不時中斷。
李繼岌、王衍那邊也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雖然沒斷過聯繫,但被康延孝一擱置,解決之後,速度依然奇慢無比,還不肯說明緣由。
蜀地錢財被拖一日,這宮裡邊就更加亂上一層。
李存勖終日坐在皇位上,都是焦頭爛額。
索性直接違背事先說好的約定,寫詔書給李繼岌,讓他殺了王衍,趕緊帶著軍隊財寶速歸洛陽。
當然,他是意識不到這都是殺了郭崇韜後的連鎖反應。
而且,他解決這煩心事情的方法是——再領著人出去打獵。
對於沒有錢財,給出的辦法也只是提前徵收第二年的稅收。
可以說,唐國朝野上下,完全就是還差一把火就會崩塌的狀態,只是各方都還在觀望,不願做這撕破窗戶紙的第一人。
「陛下!大軍在前,若無錢財賞賜,我軍軍心不穩哪!」
李存勖左顧右盼,看不見那個本該是替他辦這分發賞錢事情之人。
不知如何作答。
「讓,讓人從朕的內庫撥錢!」
才暫且穩住一時。
與魏州軍對峙的唐軍營中。
被發兵前往攻打邢州的霍彥威得勝前往魏州,在城邊與李嗣源軍合兵,已經將邢州那作亂的趙太推到城下斬首示威。
李嗣源接待完友軍,商量完第二日就猛攻一門,此時,正是要休息了。
軍中同行的朱守殷和帳前護衛打了招呼,求見李嗣源。
「這麼晚了,你來找我作甚。」
「實不相瞞,陛下還派給了我一個任務,那就是監視將軍您的一舉一動。」
「唉,來坐,郭崇韜一生為主,確不知為何身死,惹得陛下猜忌之心大發,才讓你來監視我的吧,無妨,你只要做你該做的就可。」
「現在您功高震主,而郭崇韜死於什麼?正是這點啊!前些日子,陛下把你留在身邊,就是想將你掌控住,我建議,您還是早做回歸自己藩鎮的打算吧,免得禍患加身就後悔了!。」
李嗣源聽了,搖搖頭。
「你這些話,本是說不得的,今日我就當沒聽見,我心誠不負天地,就算身遭禍患,也是命數的安排罷了。」
朱守殷見李嗣源是這麼個態度,也不再勸,退了出去,他來說這些話,也只是找個機會而已。
倒是這樣一來,讓李嗣源又想起了郭崇韜的事情。
郭樞密,鞠躬盡瘁幾十年,怎麼會落得個如此結局?
你我交情不是很深,雖然你之前沒明說過,但要是你那忠義義女逃出生天大難不死,就安置在我這吧。
李嗣源是真心對那個只為義父性命,敢無甲上陣的姑娘,感到敬佩和惋惜的。
善戰者,不一定善權謀。
想著想著,帳外本該歇息下去的情況,居然又吵鬧起來。
李嗣源翻身起身,李從珂就帶著劉知遠與石敬瑭和一堆侍衛舉著刀,退了進來。
「什麼情況!城中人打進營來了嗎?」換做以前時日,李嗣源也是穩重的,但這個特殊時期,他免不得有些慌張。
李從珂的臉上,也是有些汗水,「義父!是軍中亂了!陛下一部親軍,聚眾喧譁,燒毀營帳,殺了長官,壓到主帳來了。」
「為何叛了?什麼原因?」
幾人其實也不明白,剛剛才得知的這些情況,「義父,我等先離開此地吧!」
話說著,帳外喊來,「張破敗求見主帥。」
「且慢!他還認我為主帥,還有談判可能,先了解情況再說。」
「義父!此事容不得半點疏忽啊。」
「讓他進來。」
那張破敗,也沒有退步,同樣領著幾個精兵,進來就跪。
「爾等意欲何為?」
「我等跟著聖上十餘年,百戰奪得天下,我等想要像其它將士那樣回家,卻不被允許。之前親軍中有人喧鬧,悉數被殺,我等並無反心,但現在都是被形勢所逼,不得不尋求生路,大夥商量好了,我們與城中軍合力同心,保舉你在河北稱帝,讓聖上自己在河南做他的皇帝吧!」
李嗣源聽著,大驚失色,再看眼前這些人的眼神,根本不是商議的眼神,個個緊盯自己眼睛。
「洛陽已然懷疑我反了,怎麼還要落人口實?你們要反,怎麼卻還要帶上我?我這就馬上回京去了,你們好自為之!」
張破敗的手下立刻表現出不滿,手上的刀舉得更高了。
李嗣源又是說了一堆苦口婆心的勸阻之話,亂軍還是不為所動。
「您現在能去哪?如果不知好歹,恐立遭不測!」張破敗也拔出自己橫刀,面露慍色。
李嗣源掃視一看,帳中幾人都是匆忙準備,都沒穿甲,就來護衛,而對方顯然是早已經密謀好的,全身著甲,甚至還有舉盾的,占盡優勢,動起手來,死路一條。
被逼無奈,他還不想隨郭崇韜後路去了,只得被對方駕刀逼了出去,向城門走去。
——
郭從謙遠遠看著,舉著那紙啞聲笑起來。
這計謀,當真是好用!
郭從謙耐心地看著那一條火把隊伍走到城門,卻突然沒有按照著紙上所寫的。
城中人突然打開城門,衝出騎兵,把張破敗等人殺了乾淨,只留下了無甲的人,接著連著李嗣源一起綁了進去。
郭從謙初看也是慌張起來,以為那神秘人的計謀失算了。
可轉念一想,這樣的反應反而證明了對方已經接收到了自己的飛箭傳書,作出了準備。
當真是神機妙算啊。
這樣一來,李嗣源,不反也得反。
郭從謙,騎著馬,慢悠悠調頭歸營。
而唐軍大營,因為主帥不知所蹤,已經亂成一片,有些部眾擔憂城中突然奇襲,帶著自己的兵,直接拔營撤退而去。
李嗣源被城中趙在禮接待一晚,還是被求著稱帝,第二日以召集軍隊的理由,逃出城來,帶著自己的一點軍隊,跑到魏州城西南的魏縣,叫人讓自己義子李紹榮率兵支援。
可李紹榮,拖拖延延,居然帶軍回到洛陽,親口將「李嗣源已經反叛」告訴了李存勖。
一時之間,整個洛陽亂做一團,六萬大軍在李繼岌那,兩萬大軍在李嗣源方向,這洛陽里,只有丁點的中下親軍和早就欠著俸祿幾月的禁軍,人數遠不足一萬,戰力也無法保障。
況且因為之前默許部分軍士自行向洛陽百姓索取賞錢,人心不在,也根本是無法堅守。
李嗣源這邊聽了消息,先前散了的大軍,反而又逐漸聚集了過去,算是表明了態度。
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李存勖,慌了,又連發多道書信,急催李繼岌帶軍趕來。
只要伐蜀大軍歸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李嗣源李從珂那父子倆!還是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