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父皇快死了(第二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5章 父皇快死了(第二更)

  「都退下!」李承乾輕輕抬起頭。

  屋檐之下,兩側的宮女,還有內侍,全部輕輕行禮,然後小心的從側面退了下去。

  殿門口,只剩下李承乾和蘇淑兩個人。

  李承乾身體靠後,目光緩緩上挑。

  遠處長安城燈光照亮了半片太空,而更處的夜空上,星辰璀璨。

  「前些日子,武婕妤暗中傳話,說父皇偶爾有遺忘之症,甚至手足也常有冰冷失覺之感,身體虛弱無力更是家常便飯。」李承乾側身看向蘇淑,神色擔憂的說道:「而且這些日子,父皇的情況,越發的嚴重了。」

  蘇淑忍不住的抓住李承乾的胳膊,急促的問道:「此事陛下就沒有找人看過?」

  「哪裡需要朕做什麼,父皇何等人,他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甚至不用他人提醒,自己就已經察覺到了,只是這結果朕雖然不知道,但是單看孫真人突然離開長安,就知道絕不樂觀。」李承乾輕嘆一聲。

  「這事總有什麼說法吧。」蘇淑看向李承乾,問道:「陛下自己也通醫術,對於父皇的這種症狀,總查過吧。

  17

  「嗯!」李承乾點點頭,然後說道:「醫術上講,這叫朱雀離飛之症,

  心神不在,六神不安,不慧,失智,混亂,癱瘓。」

  「有治嗎?」蘇淑嘴唇有些顫抖的問道。

  李承乾默默的搖搖頭,隨後他說道:「此症只能靜養,然後安待天時。」

  「若是什麼都不做,天時什麼時候到?」蘇淑緊緊的盯著李承乾。

  「若是症狀極輕,二三十年也有可能的。」李承乾有些躲閃的側過頭。

  「陛下!」蘇淑忍不住的叫了李承乾一聲,神色著急。

  以太上皇的身體狀況,怎麼可能極輕,而且他身上還有其他的病症,多年舊傷,一起發作下來,恐怕—..恐怕—·.·

  「一年!」李承乾閉上眼睛,最終還是和蘇淑說了實情。

  『太上皇只有一年了嗎?」蘇淑看著李承乾,一臉的難以置信。

  李承乾微微閉上眼睛。

  一年,一年的時間都在往寬裕了講。

  他很快睜開眼睛,說道:「這也是父皇為什麼要開始服丹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在丹藥的作用下有所改善。」

  「但是———但是父皇的身體本就有疾,貿然用丹,恐怕會—」蘇淑的話有些不敢說下去。

  貿然用丹,會導致全身上下病症衝突,然後突然—暴斃。

  蘇淑抬起頭,咬著嘴唇看向李承乾。

  她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李承乾要昨夜一整夜都守在了甘露門外了。

  「不過這次的丹藥看上去還好,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李承乾看向蘇淑,笑著說道:,「過了這一日一夜,父皇依舊還安好,那麼這種藥,便能長久的服用下去。」

  「這樣便好。」蘇淑鬆了口氣,然後說道:「這藥應該能讓父皇好轉一段時間吧,增壽一年或許多些,但半年總有吧?」

  「有!」李承乾笑著點頭,但他的心底卻微微不安。

  這種丹藥,能服用三個月,藥效恐怕就要遞減了,而且李承乾更加擔心的,是李世民在同時還要服用佛門的丹藥。

  當然,經過了尹文操和張寶藏檢驗之後,這藥的確沒有危害,可以服用。

  但是,沒有危害的丹藥,藥效又能有多少呢。

  李承乾有些擔心,這兩種藥的藥效,沒有尹文操和玄奘說的那麼好,也沒有李承乾預估的那麼理想。

  那樣的話,他們就要改良藥物了。

  杏承彭石日作用察察至於以後,恐怕也只有認真的盯著,然後嚴格審查,才能讓李世民服丹。

  當然,還有張阿難,李承乾相信,張阿難會比他還要更加小心。

  但是,藥效這種事情。

  好壞不是人能看的通的。

  沉默許久之後,蘇淑才開口問道:「那麼此事,除了陛下,還有誰清楚。」

  「舅舅應該也知道一些。」李承乾輕輕搖頭,說道:「所以舅舅才會在走也和朕一起等在甘露門外,不過這事連朕都無法多做什麼,更別說是舅舅了。」


  蘇淑輕輕點頭,然後依偎在李承乾的懷裡。

  這麼多年了,他們已經習慣了有太上皇在的日子。

  一旦沒有了太上皇,他們夫妻便要獨自面對整個天下。

  蘇淑輕輕的抓住李承乾的袖子,目光卻落在了眼前的奏本上。

  上面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是當朝有權有勢的大世家和功勳大臣,以及軍中大將。

  細雨連綿,轉眼三天過去。

  兩儀殿中,一身赤黃色袞龍服的李承乾,神色平靜的從東殿走入。

  等在殿中的長孫無忌、房玄齡和一干朝中宰相,六部尚書,軍中大將,

  全部肅然拱手:「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李承乾在御榻之上坐下,然後才看向眾人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群臣齊齊拱手。

  李承乾笑看看向眾人道:「朕剛去探視父皇,昨夜他已經服下了樓觀道上奉的第二顆益壽延年丹,今日他的身體舒服了許多。」

  「天佑太上皇。」群臣再度拱手,神色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很多人雖然不知道內情,但史書上有太多記載服食丹藥之後出事的例子了。

  他們跟隨李世民一輩子,也不希望他在臨老了之後再出事。

  「父皇身體安康,那麼今年東巡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李承乾看向房玄齡,說道:「房相,告訴洛州長史蕭鈞,朕和父皇要會在五月初十左右抵達洛陽,讓他多做準備。」

  「喏!」房玄齡站出拱手。

  「還有便是隱太子餘孽的事情,雖然說去年已經清查的很乾淨了,但是也難保不會有人再興事,得派個人過去看看。」李承乾看向殿中的諸相諸尚書和諸將,最後開口道:「雁門郡公。」

  右金吾衛將軍梁建方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神色平靜的說道:「你去一趟洛陽,將洛陽地面上好好清理一番,朕不希望有任何不相干的人和事情干擾朕和父皇。」

  「臣領旨。」梁建方再拱手,然後退回班列之中。

  群臣的目光落在梁建方的身上,神色微微凝重朝中有那麼兩員大將,一向不怎麼被人喜歡,

  一個是丘行恭,一個是梁建方。

  他們雖然功勳累累,但是說起來在朝中的地位卻並不很高。

  就是因為他們兩個在戰場上殺過盛,

  太上皇在的時候,雖然沒有怎麼對付他們,但是到後來,這兩個人已經很少出現在戰場上。

  然而李承乾登基之後,對丘行恭很重視。

  不僅丘行恭做了雍州都督,甚至他兒子丘神也做了右金吾衛中郎將。

  去洛陽查察的事情,原本可以讓薛孤吳仁和田仁會做的,但是皇帝卻選擇了梁建方。

  這意味著皇帝在需要的時候,也是不介意舉起屠刀的。

  「對了。」李承乾轉頭看向長孫無忌,問道:「舅舅,西昌州的事情怎樣了?」

  長孫無忌站出拱手,道:「啟奏陛下,衛國公已經回到了西昌州,開始籌建州城曲溝,同時加大對西昌州鹽湖的開採。另外,東吐谷渾不日將攻入西吐谷渾。」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戶部做好糧草調配,工部諸坊和將作監要加大軍械的生產西昌州做的聲勢越大,吐蕃人就會越早的將那批黃金送到長安來。」

  「喏!」群臣拱手的同時,臉上忍不住帶起一絲笑容。

  「英國公。」李承乾看向李。

  李持站出,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抬起頭,看向殿外迷濛的細雨說道:「夏日了,不少州縣已經步入汛期,不要等那批黃金了,戶部和工部要提前將修渠款和修渠計劃進行下去,朕可不想聽到某日哪個地方,哪裡決堤,出現了洪澇,傷及百姓,同時毀掉今年秋收的事情。」

  「臣領旨。」李肅然的拱手。

  隋末以來,地方農桑水汛之事廢弛。

  大唐立國之後,經歷了多年的整治,良田豐滿,溝渠縱橫,天下逐漸繁盛。

  但這種事情,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全部摧毀。

  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午時,李承乾返回立政殿用膳。

  殿門大開,乾爽宜人。

  等到李承乾用膳完畢,蘇淑這才走到他身側坐下來,然後將一本奏本放到了他的身前。

  李承乾異的看了蘇淑一眼,然後挑開奏本。

  上面是六個名字。

  六個女子的名字,後面還跟看她們的出生年月,全部都是十二三歲未訂婚的女子。

  而且,韋裴薛柳楊杜六家,一家一個。

  「皇后這是做什麼?」李承乾異的看向蘇淑,蘇淑之前雖然說要為他填充後宮,但一次六個也有些過分了吧。

  「如今的長安城,如今的關中,雖然有長孫家,竇家,王家,獨孤家,

  張家等諸多世家,但實際上,能左右長安城絕大多數百姓的,還是韋裴薛柳楊杜這六家。」蘇淑看向李承乾,道:「臣妾知道陛下不想過多的用世家子弟,但是現在是需要防備的時候。」

  防備什麼,防備太上皇病逝,天下有亂。

  不是說李承乾現在就控制不了,而是有了這六家的協助,他就能夠省力許多。

  甚至有些人哪怕成不了自己,只要能讓他們保持足夠的中立,那麼李承乾的天下就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穩定。

  「皇后也是擔心——」李承乾輕輕抬眼。

  蘇淑默默的點頭。

  如果說之前,她並不擔心什麼,但是現在,知道了太上皇的病情嚴重之後,她也對太上皇的每一次用丹都擔心不已。

  「好吧。」李承乾還能說什麼呢,輕嘆一聲,低聲道:「馬上就是五月了,五月開頭就是端午。

  端午節召諸王,諸郡王,王妃,公主,郡主,諸駙馬,還有各家子嗣一起到宮中陪父皇過節。

  順帶,皇后也看一看人。

  「臣妾明白,性子太嬌蠻欠斗的,絕對不納入宮中。」蘇淑輕輕點頭,

  李承乾還是喜歡他的後宮更安定一些。

  「辛苦皇后了。」匙承裂輕輕地握住了蘇淑的柔黃。

  蘇淑甜甜的笑笑,他們夫妻一體。

  他的天丑就是她的天下。

  五月初一,戊午。

  朔日大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