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太上皇他究竟怎麼了?(第一更)
第474章 太上皇他究竟怎麼了?(第一更)
一粒龍眼大小的丹藥已經倒在手裡,李世民看著跪倒在床榻前的李承乾,皺眉道:「皇帝,你怎麼又跪下了,起來,若是這丹藥有問題你就說問題,別跪著又不說話?」
殿中群臣齊齊看向了李承乾,目光凝重起來。
難道這丹藥還真的有他們不知道的問題?
李承乾苦笑著搖頭:「父皇,英明如秦皇漢武,亦有服丹之敗,兒臣實在擔心。」
「你起來吧。」李世民看著李承乾,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今日開始服丹,那麼明日便會有不停的有服丹之事,將來早晚會有一枚丹藥要了朕的命。」
事情不是停滯不前的。
今日或許李世民服用的丹藥無毒,但誰知道以後的丹藥會怎樣。
沒人能保證李世民服用的丹藥永遠無毒。
一旦他日他服用的某一粒丹藥將毒素積攢到極限,那他李世民很有可能會直接一命鳴呼。
殿中群臣這才有些明白了過來,原來皇帝是這個意思。
李承乾滿臉擔憂的看看李世民,眼神中滿是懇求。
「知道你孝順。」李世民搖搖頭,但神色平靜說道:「但朕的身體情況,朕自己心裡最清楚,且不說這藥你們也都看了,沒什麼問題,便是有什麼丹毒,這丹毒的發作也在許久之後,朕要是能活到那個時候,其實也算是賺了的。」
殿中群臣齊齊抬頭,眼神中帶看一些驚訝。
他們知道太上皇身體有病,但都沒想過會怎樣。
一般人都認為,太上皇起碼能夠像高祖皇帝一樣,能夠再活個十年。
但是現在看來·—
想到這裡,不少人終於想起了這整件事情的詭異。
太上皇何等人物,他豈能不知服食丹藥的危害,但是,他現在不僅是道門進丹,還讓佛門進丹。
這本身透看一股詭異的事情,已經極大的透露了太上皇的身體情況。
已經離開長安的孫思邈,還有跪在那裡的皇帝。
群臣莫名的打了個寒顫,難道太上皇他活不了多久了。
「好了。」李世民一句話,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帶了過去,他有些沒好氣的說道:「朕都這個年紀了,服食點丹藥有什麼問題,尉遲還天天服丹了,
這幾年下來,也沒見他有什麼問題。」
鄂國公尉遲敬德,因為早年征戰,這些年身體疼痛難忍,所以不得已開始服丹。
但是他的情況很好,現在還身體健壯,
「朕不求長命百歲,多活三五年就好。」李世民一句話說完,然後直接將手裡的丹藥吞進了嘴裡。
晨光,宮燈漸熄。
床榻之上,躺著的李世民,終於緩緩的睜開了一眼。
一夜睡醒。
感受著身體的輕鬆,他不由得輕輕笑笑。
片刻之後,李世民已經坐在床榻之上。
背靠著軟靠,他低聲問道:「皇帝還在甘露門外等著嗎?」
「是!」武媚娘一邊幫李世民捏被角,一邊點頭道:「陛下和趙國公在甘露門外守了一夜,現在還在。」
「都不知道他擔心什麼,明明朕這裡有張寶藏,尹文操真人,還有玄奘十用社產與泊題。」李世民一時間覺得有些好笑,但心裡卻是一陣陣的欣慰和滿意。
服丹從來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知道這一點。
李承乾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李世民心裡清楚,今日李承乾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從心底慌了。
服丹從來就不是只看眼前的事情。
有些丹藥,現在看著沒事,但時間一長,藥毒累積不說,藥效可能還會降低。
那個時候,就要對丹方進行修改。
丹方一改,藥效,藥毒都要變化。
甚至可能還會引起連鎖反應。
乃至於當場致命。
這才是李承乾真正害怕的東西。
他在害怕李世民死。
他雖然如今已經做了皇帝,但江山穩固,有不少的因素是李世民還活著的原因。
一旦李世民死了,天下少不了要動亂現在的李承乾,還沒有做好面對李世民死後的天下局面的準備。
「聖人!」張寶藏從外殿走了進來,神色肅然的對著李世民道:「臣請診脈。」
「嗯!」李世民點點頭,然後伸手任張寶藏過來握住他的脈門,細細的診查了起來。
片刻之後,張寶藏才鬆了口氣,然後滿臉喜意的對著李世民拱手道:「啟奏陛下,陛下的脈象沉穩有力,丹藥有效。」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然後看向一側的尹文操,說道:「真人,要不你也來看看。」
「是!」尹文操躬身,然後走過來為李世民診脈,片刻之後,尹文操神色平靜的躬身道:「精氣相合,五臟安定,陛下已有長命之象。」
「呵呵!」李世民輕輕笑了,目光掃過玄奘,隨即他微不可查的搖搖頭。
玄奘又不會診脈,查不出什麼好壞的。
李世民轉身看向張阿難:「去告訴皇帝,一整夜過去了,朕感覺身體康健,張卿和尹真人已經診過脈,讓他回去休息吧。」
「喏!」張阿難躬身,剛要轉身離開,李世民的聲音響起:「告訴他,
不用過來了。」
「是!」
甘露門外,搭了一夜的帳篷被收走。
李承乾站在門下,抬頭看向甘露殿的方向。
宮門雖然已經打開,但李承乾依舊在等著裡面傳來消息。
他如今雖然是皇帝,但卻從不輕易去闖太上皇的宮門。
真要闖了,說不定就是到了真出事的時候了。
長孫無忌在李承乾身後站著,神色雖然平靜,但依舊有些手抖。
就在這個時候,張阿難快步從甘露門下走出,對著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太上皇已醒,張御醫和尹真人已經先後診脈,太上皇讓老奴傳告陛下,
他身體康健,請陛下回去休息,畢竟還有天下朝事需要處置。」
李承乾抬頭看了甘露殿一眼,轉身看向張阿難:「張監,父皇確認沒事?」
「殿下仁孝。」張阿難笑看躬身,說道:「昨日聖人服用的丹藥絕對沒毒,陛下便是不信任他人,也應該信任老奴。」
李承乾一愣,隨即忍不住大笑了起來,看著張阿難說道:「不錯,還有你在,還有你在,好了,朕不操心了,朕回去休息。」
「恭送陛下!」張阿難躬身行禮。
「嗯!」李承乾轉身,滿意的看向長孫無忌,一邊走一邊說道:「走吧,舅舅,舅舅一夜也沒有休息好,回去好好休息,政事堂今日讓褚相去值守,諸事都送到他那邊去。」
「嗯!」長孫無忌神色也平和了下來,跟著李承乾向外走,感慨的說道:「真的是啊,差點都將他這條老狗給忘了,有他在,其他人怎麼可能害得了太上皇。」
張阿難是內侍監,多年以來,他是保護李世民的最後一道防線。
對於百騎司,左右千牛衛,還有左右金吾衛,雍州府,長安萬年二縣,
甚至是宮中,張阿難都有相當的掌握。
甚至於在太上皇沒有退位之前,他有著絕對的掌握。
如今即便是太上皇已退位,張阿難放棄了大部分的權利,但他依舊是宮中除了李承乾和李世民以外,掌握實際權力最多的人。
竇知節和徐安,甚至張士貴和李安儼,也都比不上他。
有他在,其他人怎麼可能輕易在藥里做手腳。
長孫無忌的聲音清楚的傳入了張阿難的耳中。
對於長孫無忌稱呼他是太上皇的老狗,張阿難不僅沒有絲毫的惱意,甚至還有一絲得意。
因為那樣,就等於長孫無忌也承認,他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有他在,沒有任何人能夠害的了太上皇。
夜色幽靜,床榻輕軟。
李承乾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眼前一片昏暗,而整個床榻上只有他一個人。
剛剛入夜嗎?
掀開絲被,李承乾從床榻上走了下來。
窗外宮城靜謐,但依舊能看到遠處宮牆上閃爍的火光,
李承乾走出內殿,中殿雖然有些燭火,但只有零星幾根。
殿中侍女看到李承乾,立刻齊齊福身行禮。
李承乾擺擺手,然後朝著殿外走去。
屋檐之下,燈籠明亮。
蘇淑穿著淡綠色的輕紗繡裙,在看著一本緋色封皮的奏本。
李承乾在蘇淑身側坐下,目光掃了一眼,低聲問道:「「在看什麼呢?」
是長安各家的適齡女子。」蘇淑將奏本遞給李承乾,同時說道:「妾身讓太常寺注意收攏的,長安城中各世家,十二三歲,還沒有許親,長相和禮儀都不錯的適齡女子,好將她們選入宮來伺候陛下。」
「現在這麼早就開始弄了?」李承乾眨眨眼。
『是啊,再晚點,就該一一許親了,我們總不能在別人已經訂婚之後,
讓別人毀掉婚約,嫁入宮中吧。」蘇淑側身白了李承乾一眼。
「朕不是這個意思。」李承乾拿過奏本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女子的名字。
李承乾放下奏本,搖頭道:「皇后知道的,朕向來沒有寡人之疾,宮中嬪妃有那麼幾個就夠了,其他的最多也就一年進一個便可以了,朕沒有那麼多精力顧及更多的嬪妃。」
陛下仁德,如今宮中嬪妃不多,陛下能做的雨露均沾,的確極佳,但是———」蘇淑抬頭看著李承乾,道:「高祖皇帝有諸子二十二人,太上皇有諸子十四人,而陛下,現在宮中只有諸子六人,陛下可以自警自省,但臣妾不可,陛下子嗣繁衍,是國之大事。」
李承乾想要說些什麼,但最後還是不再開口。
他雖然的確有把握,讓現在宮中的后妃多有幾個子嗣,但在宮中,除了皇后之外,其他的嬪妃最後只有一兩個兒子就足夠了。
再多,恐怕就要威脅到皇后,還有太子的地位了,那樣必起風波。
「今日父皇那邊沒事吧?」李承乾稍微靠後,轉口問道。
「沒事,一切安定。」蘇淑搖搖頭,然後皺著眉頭問道:「妾身有些不解,父皇的身體還算安康,而今日他所服用的丹藥已經被幾番證明無毒,可是陛下為什麼還要再三阻止父皇服藥,甚至還連夜在甘露門值守。」
李承乾沉默了下來。
蘇淑直直的看著李承乾,說道:「妾身對陛下了解極深,若是無事,陛下當不至於如此,所以,陛下,太上皇究竟怎麼了?」
一粒龍眼大小的丹藥已經倒在手裡,李世民看著跪倒在床榻前的李承乾,皺眉道:「皇帝,你怎麼又跪下了,起來,若是這丹藥有問題你就說問題,別跪著又不說話?」
殿中群臣齊齊看向了李承乾,目光凝重起來。
難道這丹藥還真的有他們不知道的問題?
李承乾苦笑著搖頭:「父皇,英明如秦皇漢武,亦有服丹之敗,兒臣實在擔心。」
「你起來吧。」李世民看著李承乾,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今日開始服丹,那麼明日便會有不停的有服丹之事,將來早晚會有一枚丹藥要了朕的命。」
事情不是停滯不前的。
今日或許李世民服用的丹藥無毒,但誰知道以後的丹藥會怎樣。
沒人能保證李世民服用的丹藥永遠無毒。
一旦他日他服用的某一粒丹藥將毒素積攢到極限,那他李世民很有可能會直接一命鳴呼。
殿中群臣這才有些明白了過來,原來皇帝是這個意思。
李承乾滿臉擔憂的看看李世民,眼神中滿是懇求。
「知道你孝順。」李世民搖搖頭,但神色平靜說道:「但朕的身體情況,朕自己心裡最清楚,且不說這藥你們也都看了,沒什麼問題,便是有什麼丹毒,這丹毒的發作也在許久之後,朕要是能活到那個時候,其實也算是賺了的。」
殿中群臣齊齊抬頭,眼神中帶看一些驚訝。
他們知道太上皇身體有病,但都沒想過會怎樣。
一般人都認為,太上皇起碼能夠像高祖皇帝一樣,能夠再活個十年。
但是現在看來·—
想到這裡,不少人終於想起了這整件事情的詭異。
太上皇何等人物,他豈能不知服食丹藥的危害,但是,他現在不僅是道門進丹,還讓佛門進丹。
這本身透看一股詭異的事情,已經極大的透露了太上皇的身體情況。
已經離開長安的孫思邈,還有跪在那裡的皇帝。
群臣莫名的打了個寒顫,難道太上皇他活不了多久了。
「好了。」李世民一句話,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帶了過去,他有些沒好氣的說道:「朕都這個年紀了,服食點丹藥有什麼問題,尉遲還天天服丹了,
這幾年下來,也沒見他有什麼問題。」
鄂國公尉遲敬德,因為早年征戰,這些年身體疼痛難忍,所以不得已開始服丹。
但是他的情況很好,現在還身體健壯,
「朕不求長命百歲,多活三五年就好。」李世民一句話說完,然後直接將手裡的丹藥吞進了嘴裡。
晨光,宮燈漸熄。
床榻之上,躺著的李世民,終於緩緩的睜開了一眼。
一夜睡醒。
感受著身體的輕鬆,他不由得輕輕笑笑。
片刻之後,李世民已經坐在床榻之上。
背靠著軟靠,他低聲問道:「皇帝還在甘露門外等著嗎?」
「是!」武媚娘一邊幫李世民捏被角,一邊點頭道:「陛下和趙國公在甘露門外守了一夜,現在還在。」
「都不知道他擔心什麼,明明朕這裡有張寶藏,尹文操真人,還有玄奘十用社產與泊題。」李世民一時間覺得有些好笑,但心裡卻是一陣陣的欣慰和滿意。
服丹從來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知道這一點。
李承乾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李世民心裡清楚,今日李承乾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從心底慌了。
服丹從來就不是只看眼前的事情。
有些丹藥,現在看著沒事,但時間一長,藥毒累積不說,藥效可能還會降低。
那個時候,就要對丹方進行修改。
丹方一改,藥效,藥毒都要變化。
甚至可能還會引起連鎖反應。
乃至於當場致命。
這才是李承乾真正害怕的東西。
他在害怕李世民死。
他雖然如今已經做了皇帝,但江山穩固,有不少的因素是李世民還活著的原因。
一旦李世民死了,天下少不了要動亂現在的李承乾,還沒有做好面對李世民死後的天下局面的準備。
「聖人!」張寶藏從外殿走了進來,神色肅然的對著李世民道:「臣請診脈。」
「嗯!」李世民點點頭,然後伸手任張寶藏過來握住他的脈門,細細的診查了起來。
片刻之後,張寶藏才鬆了口氣,然後滿臉喜意的對著李世民拱手道:「啟奏陛下,陛下的脈象沉穩有力,丹藥有效。」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然後看向一側的尹文操,說道:「真人,要不你也來看看。」
「是!」尹文操躬身,然後走過來為李世民診脈,片刻之後,尹文操神色平靜的躬身道:「精氣相合,五臟安定,陛下已有長命之象。」
「呵呵!」李世民輕輕笑了,目光掃過玄奘,隨即他微不可查的搖搖頭。
玄奘又不會診脈,查不出什麼好壞的。
李世民轉身看向張阿難:「去告訴皇帝,一整夜過去了,朕感覺身體康健,張卿和尹真人已經診過脈,讓他回去休息吧。」
「喏!」張阿難躬身,剛要轉身離開,李世民的聲音響起:「告訴他,
不用過來了。」
「是!」
甘露門外,搭了一夜的帳篷被收走。
李承乾站在門下,抬頭看向甘露殿的方向。
宮門雖然已經打開,但李承乾依舊在等著裡面傳來消息。
他如今雖然是皇帝,但卻從不輕易去闖太上皇的宮門。
真要闖了,說不定就是到了真出事的時候了。
長孫無忌在李承乾身後站著,神色雖然平靜,但依舊有些手抖。
就在這個時候,張阿難快步從甘露門下走出,對著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太上皇已醒,張御醫和尹真人已經先後診脈,太上皇讓老奴傳告陛下,
他身體康健,請陛下回去休息,畢竟還有天下朝事需要處置。」
李承乾抬頭看了甘露殿一眼,轉身看向張阿難:「張監,父皇確認沒事?」
「殿下仁孝。」張阿難笑看躬身,說道:「昨日聖人服用的丹藥絕對沒毒,陛下便是不信任他人,也應該信任老奴。」
李承乾一愣,隨即忍不住大笑了起來,看著張阿難說道:「不錯,還有你在,還有你在,好了,朕不操心了,朕回去休息。」
「恭送陛下!」張阿難躬身行禮。
「嗯!」李承乾轉身,滿意的看向長孫無忌,一邊走一邊說道:「走吧,舅舅,舅舅一夜也沒有休息好,回去好好休息,政事堂今日讓褚相去值守,諸事都送到他那邊去。」
「嗯!」長孫無忌神色也平和了下來,跟著李承乾向外走,感慨的說道:「真的是啊,差點都將他這條老狗給忘了,有他在,其他人怎麼可能害得了太上皇。」
張阿難是內侍監,多年以來,他是保護李世民的最後一道防線。
對於百騎司,左右千牛衛,還有左右金吾衛,雍州府,長安萬年二縣,
甚至是宮中,張阿難都有相當的掌握。
甚至於在太上皇沒有退位之前,他有著絕對的掌握。
如今即便是太上皇已退位,張阿難放棄了大部分的權利,但他依舊是宮中除了李承乾和李世民以外,掌握實際權力最多的人。
竇知節和徐安,甚至張士貴和李安儼,也都比不上他。
有他在,其他人怎麼可能輕易在藥里做手腳。
長孫無忌的聲音清楚的傳入了張阿難的耳中。
對於長孫無忌稱呼他是太上皇的老狗,張阿難不僅沒有絲毫的惱意,甚至還有一絲得意。
因為那樣,就等於長孫無忌也承認,他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有他在,沒有任何人能夠害的了太上皇。
夜色幽靜,床榻輕軟。
李承乾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眼前一片昏暗,而整個床榻上只有他一個人。
剛剛入夜嗎?
掀開絲被,李承乾從床榻上走了下來。
窗外宮城靜謐,但依舊能看到遠處宮牆上閃爍的火光,
李承乾走出內殿,中殿雖然有些燭火,但只有零星幾根。
殿中侍女看到李承乾,立刻齊齊福身行禮。
李承乾擺擺手,然後朝著殿外走去。
屋檐之下,燈籠明亮。
蘇淑穿著淡綠色的輕紗繡裙,在看著一本緋色封皮的奏本。
李承乾在蘇淑身側坐下,目光掃了一眼,低聲問道:「「在看什麼呢?」
是長安各家的適齡女子。」蘇淑將奏本遞給李承乾,同時說道:「妾身讓太常寺注意收攏的,長安城中各世家,十二三歲,還沒有許親,長相和禮儀都不錯的適齡女子,好將她們選入宮來伺候陛下。」
「現在這麼早就開始弄了?」李承乾眨眨眼。
『是啊,再晚點,就該一一許親了,我們總不能在別人已經訂婚之後,
讓別人毀掉婚約,嫁入宮中吧。」蘇淑側身白了李承乾一眼。
「朕不是這個意思。」李承乾拿過奏本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女子的名字。
李承乾放下奏本,搖頭道:「皇后知道的,朕向來沒有寡人之疾,宮中嬪妃有那麼幾個就夠了,其他的最多也就一年進一個便可以了,朕沒有那麼多精力顧及更多的嬪妃。」
陛下仁德,如今宮中嬪妃不多,陛下能做的雨露均沾,的確極佳,但是———」蘇淑抬頭看著李承乾,道:「高祖皇帝有諸子二十二人,太上皇有諸子十四人,而陛下,現在宮中只有諸子六人,陛下可以自警自省,但臣妾不可,陛下子嗣繁衍,是國之大事。」
李承乾想要說些什麼,但最後還是不再開口。
他雖然的確有把握,讓現在宮中的后妃多有幾個子嗣,但在宮中,除了皇后之外,其他的嬪妃最後只有一兩個兒子就足夠了。
再多,恐怕就要威脅到皇后,還有太子的地位了,那樣必起風波。
「今日父皇那邊沒事吧?」李承乾稍微靠後,轉口問道。
「沒事,一切安定。」蘇淑搖搖頭,然後皺著眉頭問道:「妾身有些不解,父皇的身體還算安康,而今日他所服用的丹藥已經被幾番證明無毒,可是陛下為什麼還要再三阻止父皇服藥,甚至還連夜在甘露門值守。」
李承乾沉默了下來。
蘇淑直直的看著李承乾,說道:「妾身對陛下了解極深,若是無事,陛下當不至於如此,所以,陛下,太上皇究竟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