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長孫無忌:誰在設局針對我(第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6章 長孫無忌:誰在設局針對我(第三更)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目光平靜的看向殿中。

  侍中于志寧站在群臣左上,手持聖旨高聲道:「通三立極,正維之業大,是以貞我萬國,必在元良,弼予一人,歸之上嗣。

  五月炎夏,朕及太上皇,統帥諸臣東巡洛陽。

  是以太子監國。

  司徒房玄齡為長安留守,中書侍郎馬周、雍州都督丘行恭為長安副留守,接對百寮,決斷庶務。

  欽此!」

  群臣齊齊跪倒,然後叩首道:「臣等領旨,陛下萬壽無疆。」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謝陛下!」群臣這才起身。

  李承乾看向群臣,開口道:「此番前往東都,除了監督諸州農耕河渠和刑律諸事外,便是陪同太上皇四下散心,以養天年。

  傳旨,令嵩山潘師正真人,正月十四日紫薇宮中見駕。」

  宗正寺卿李百藥站出拱手道:「臣領旨。」

  李承乾稍微鬆了口氣,然後開口道:「諸卿還有何事?」

  「陛下!」監察御史韋仁約站出拱手,肅然道:。「啟奏陛下,臣彈劾中書令褚遂良抑買中書譯語人地,請陛下查察。」

  韋仁約的聲音洪亮,尤其在他說出彈劾中書令褚遂良幾個字之後,整個大殿瞬間靜謐了下來。

  彈劾中書令褚遂良。

  彈劾宰相。

  這在本朝雖然不罕見,但是卻是李承乾登基以來的第一回。

  群臣的呼吸一瞬間都輕了許多。

  褚遂良的臉色更是不由得微微一白,

  站在他前面的長孫無忌,臉色直接沉了下來。

  李承乾將所有的一切全部都看在眼裡,眉頭也不由得皺了起來。

  今日韋仁約的彈劾,不是他的安排。

  想來也不可能是長孫無忌的安排。

  那麼就是這件事情,就是韋仁約這個監察御史看到了,然後直言彈劾,

  李承乾微微抬手。

  竇知節立刻從一側走下,然後從韋仁約的手裡接過奏本,然後轉身回來,將奏本放到了李承乾面前的桌案上。

  中書譯語人,是中書省翻譯官。

  大唐對外有鴻臚寺接待諸國外使,但很有對外的詔書,也需要中書省有專人起草。

  這就是中書譯語人的來由。

  中書譯語人是中書省正六品上的官員。

  李承乾打開奏本。

  韋仁約在奏本上,詳細的記錄了這件事情的所有來龍去脈。

  中書譯語人,是六十七歲的史訶耽。

  史訶耽,光這個名字,李承乾就知道他是突厥人。

  當然,突厥人現在也是唐人,戶冊有記錄的。

  褚遂良買的是他的地。

  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金額,褚遂良購買了史訶耽的房子。

  長安居大不易。

  褚遂良在長安有房子,但卻是朝中賜予的官舍。

  只要褚遂良還活著,那棟房子就永遠歸他住。

  但他一旦死了,房子就會被朝廷收回。

  當然,皇帝要是賜予他的子孫,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朝廷對於中書令給的俸祿絕對不低,更別說褚遂良還是河南郡公。

  有自己的官職爵位,他在長安城,當然能買的起房子,只是買不起特別好地段的私宅。

  另外,褚遂良是中書令,史訶耽這個中書譯語人等同是他的下屬。

  這裡面如果不是看史訶耽已經六十七歲,李承乾肯定會認為低價買房這裡面有權錢交易,但這個年齡,這就是在欺壓啊。

  果然,韋仁約奏本裡面寫的很清楚,他之所以知道此事,就是史訶耽的告發。

  強買強賣,低價買房。

  職場欺凌。

  還是在職場欺凌一個六十七歲的老頭。


  李承乾低下頭,看向面色蒼白的褚遂良,眼底滿是失望,

  他抬起頭,目光從群臣頭頂掠過,看向殿外,平靜的開口道:「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孫伏伽站出拱手道:「臣在。」

  「此案你來查。」李承乾深吸一口氣,說道:、「會同刑部,大理寺,將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查個清清楚楚,朕要知道所有一切的來龍去脈。」

  「臣領旨。」孫伏伽拱手低頭。

  「好了,退朝吧。」李承乾直接起身。

  群臣齊齊低頭拱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李承乾走下丹陛,腳步稍微一停,隨後他深深的看了褚遂良一眼,然後轉身大踏步的走出了太極殿。

  皇帝走後,群臣起身。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韋仁約和褚遂良兩人身上巡。

  孫伏伽這個時候從前方走下,走到韋仁約身前,平靜的點點頭道:「你來。」

  「喏!」韋仁約拱手,然後跟著孫伏伽一起朝殿外走去。

  同時,整個御史台的所有官員,都跟在孫伏伽和韋仁約的身後一起朝外走去。

  所有人都高昂著頭,神色振奮。

  彈劾宰相,御史台在皇帝登基之後,終究幹了一件實事。

  長孫無忌緩慢的轉過身,目光直直的盯著褚遂良。

  褚遂良面色苦澀的對著長孫無忌拱手。

  「哼!」長孫無忌冷哼一聲,然後大踏步的朝著殿外而去。

  這個時候,群臣這才三三兩兩的散去。

  只留下褚遂良一個人站在大殿之中,面色無奈。

  片刻之後,他終於長嘆一聲,從大殿之中走出。

  頭頂天空清澈,但耳邊似乎有無盡的嘈雜聲在響起。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黑。

  朱雀門下,一隊金吾衛護送著一輛紫篷馬車從宮中而出。

  長孫無忌正襟危坐在馬車之中,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御史台對褚遂良案件的整體調查。

  是的,褚遂良是低價購買了史訶耽,但是出面的,卻不是褚遂良,而是他的長子褚彥甫。

  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訊問,史訶耽就是一口咬定,自己被褚彥甫用褚遂良的權勢給欺壓了。

  後來他在中書省,也有人來警告他不要多說。

  但是,這件事情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史訶耽是突蕨人,他在長安城的房子,是早年東*突蕨的貴族投誠大唐之後,有一大批人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定居在了長安,同時朝廷也有官職賜下。

  褚遂良低價逼買史訶耽的房子,看上去是那麼回事,但以長孫無忌對褚遂良的了解,憑藉褚遂良的政治手段,這件事情應該處置的更加圓滑一些才是你低價買了別人的房子,那麼你就要在別的方面給人好處。

  史訶耽已經六十七歲了,他能要的,要麼是子孫的事情,要麼就是自己在致仕之前,能夠更進一步。

  或得官職,或得爵位。

  不管怎樣,都能對得起付出。

  這樣的事情,褚遂良怎麼可能不懂。

  所以,這件事情要麼是褚遂良被人算計了,要麼就是這件事情褚遂良一開始不知道,而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如果是前者,那麼就是有人在算計褚遂良。

  但是誰呢?

  首先排除皇帝。

  皇帝現在要忙的事情有很多,而且褚遂良現在對皇帝十分的配合,皇帝用他很多。

  至於說皇帝的目標是越過褚遂良來針對他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同樣覺得不可能。

  太上皇身體的真實情況,朝中知道的人太少了,所以,皇帝需要長孫無忌。

  萬一太上皇山陵崩,長孫無忌是唯一能夠幫助李承乾穩定天下的人。

  所以,不是皇帝。

  那就是來自其他方面的敵人。

  滿朝上下,誰不知道褚遂良是他的人。

  彈劾褚遂良,就是在針對他長孫無忌。

  然而,彈劾褚遂良的韋仁約,此人出身京兆韋氏小逍遙公房,早年進士及第,被授予應城縣令,後來得到得到中書侍郎高季輔提拔,遷監察御史。


  高季輔出身渤海高氏,是高士廉的族侄。

  高季輔並沒有什麼派系,他是諫臣,在貞觀年間就以切諫著稱,建議皇帝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員,減少對百姓的役,抑制公侯勛戚的奢靡之風,提高地方官員的薪俸待遇等等。

  太上皇曾稱讚他的話是藥石之言,還特意賞賜一面金背鏡,以表彰他的清鑒。

  也很合皇帝的治政理念。

  這個人沒有派系。

  若是有派系的話,他是魏徵一派的人。

  和于志寧,張玄素,馬周,孫伏伽,尹君等人有同樣的志趣,但不算同黨。

  所以這件事情左看右看都是褚遂良自己出了問題。

  當然不是褚遂良自己。

  長孫無忌斷言,如果不是有人構陷,那麼這件事情,就是褚遂良那個不成器的長子褚彥甫做的好事。

  長孫無忌輕輕閉眼。

  眼下事情已經這樣了,關鍵是接下來該如何?

  雖然今天散朝的時候,皇帝一句話也沒有,但是長孫無忌能切實的感受到皇帝發自內心的失望。

  皇帝是最擅長布局的人,同樣他也最喜歡防微杜漸,

  褚遂良的事情,皇帝不可能輕易了之,不然滿朝上下學起來,他還怎麼延續貞觀盛世。

  褚遂良。

  不管怎樣,得要皇帝知道真相,這樣,皇帝在處理起來,就會斟酌許多。

  最關鍵是,皇帝在心底不能真正的對褚遂良喪失期盼,那麼褚遂良就真的完了。

  五月初五,端午。

  後苑南海湖,望雲亭外。

  李世民一身黑底金絲長袍,神滿氣足的朝著望雲亭走去。

  李承乾跟在身後,雙手隨時準備伸出去換扶李世民。

  一直到走到亭中坐下,李世民都一點事也沒有。

  「放心,佛門的丹藥朕已經全部用了,一點事沒有,反而神色更好。」李世民拍拍石凳,示意李承乾坐下,然後才說道:「佛門還是有些東西的,說不定朕真的能多活幾年。」

  「兒子自然希望如此。」李承乾輕輕躬身,神色也放鬆了下來。

  李世民抬起頭,看向遠處,皇后在帶看皇帝的後宮嬪妃,和他的後宮嬪妃,還有諸王公貴族的家卷一起在說笑著什麼。

  李世民收回目光,轉頭看向李承乾,神色平靜的問道:「所以,褚卿的事情查的怎樣了,皇帝你打算怎麼處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