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那是胭脂,不信你嘗
「小郎君……」
韋沖分不清,夫人的盈盈眸光中,是水的澎湃,還是火的恍惚。
可他知道,是水,便會是摧枯拉朽的洪流,是火,便會是漫山遍野的災火。
因為他,也已經水火相攻了啊。
「夫人……」
聽到「夫人」兩字,崔夫人一陣驚顫,曲江畔的詩迴蕩在耳畔,「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小郎君……」
韋沖看到夫人臉上有春水盪開的波瀾,這波瀾從迷離醉人的兩眼,一直盪到腴美的嘴唇,嘴唇紅艷艷的,像塗了血,泛著血光,恍惚間,夫人的臉幻化成了長公主的臉,血光一跳,化作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喉嚨。
「夫人,你嘴上流血了。」
小郎君的嗓音帶著低沉的沙啞,崔夫人在迷離恍惚中,沒有察覺到其中夾雜的幾分生冷的理性,從喉管里出來的聲音,帶著低沉的磁性,說道:
「那是胭脂,不信你嘗一……」
縱是這般烈火焚燒的時刻,不知羞的話,依然讓夫人羞恥,後面的話在嘴唇里打轉,難以說出口了。
不過有什麼打緊呢,最重要的已經說出口了,她已經發出了誠摯的邀請,身為女子,要矜持些,男子喜歡矜持的女子。
此時,崔夫人對矜持的尺度格外寬容,寬容到幾乎讓「矜持」變了意義,幾乎成了她往日不屑一顧的「無恥」。
真該死啊,韋沖再一次感嘆。
能讓夫人的期待落空嗎?
他起身,湊近了。
夫人唇上的血紅開出了一朵血色海棠,這是朵有厚度有質地的海棠啊,怎麼會是胭脂呢,胭脂也會泡發麼?
探求心起來了,拇指輕輕抹過,溫柔地抹滅了海棠,湊到鼻尖嗅了嗅,馨香的血味。
「夫人流血了啊?」
是小郎君滾燙的拇指滑過燙出的血吧,崔夫人下意識抿了抿嘴唇,是鮮甜的血味呀。
金荷,你知道血味的鮮甜麼?
這麼想著,就脫口而出了,「金荷,你知道——」
一語未盡,她陡然清醒了,屋宇驟然縮緊,像拳頭緊握,緊握住了她,在惶恐中,化作了枷鎖,發出了金燦燦的堅固的冷硬的光澤。
「金荷?斛管家早走了啊。」
「啊,是啊,斛管家早走了啊。」崔夫人重複著韋沖的話,鬆開了他的手,起身、轉身、踱步。
「要去叫她來嗎?」
「要去叫——不,不用,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崔夫人繼續踱步,始終背著韋沖,不把臉,即使是側臉,也不願意露給韋沖看。
「夫人,你還好麼?」韋沖跟了上去。
「我…我很好,我沒事。」夫人走到了門外,將韋沖丟在了後面。
韋沖跟到了門外,走到廊上,繞過她,要去看她的臉。
夫人說過,弱則示之以強,強則示之以弱。夫人躲他,自然是強者,他自然是弱者,弱者逼近夫人,這是夫人的教誨啊。
夫人轉過臉去,不給他看,「小郎君吃飽了麼,吃飽了散散步,消消食吧。」
「好啊,夫人一起麼?」他好勝心起,繞了一步。
夫人再次側身避開,「夜深了,我不散步了,小郎君自己去吧。」
「那我不去了,留這陪陪夫人吧。」他又繞了一步,夫人的臉還是躲了過去。
「那……好吧,你站著……別動。」
「為什麼呢?」
「小郎君不聽我話麼?」
「好吧,我不動,想來夫人自有深意吧。」
唉,夫人的深意,你又能知道多少呢?該聽話的時候不聽話,不能這麼說,現在也是該聽話的時候,剛才不聽話也是好的……總之,都是金荷的錯。
「你覺得金荷怎麼樣?」
韋衝心里一緊,玩鬧之心頓去,「斛大管家很好啊。」
「哪裡好?」
夫人的話失去了幾分雍容,韋沖不敢怠慢,「對我很和善,也聽夫人的話。」
聽話麼?都是不聽話的,崔夫人察覺了自己的失態,不禁有些懊惱,告誡自己,下次不可再犯,調整了情緒,看似隨意地問道:
「芳樹使喚得還順心麼?」
順心,且驚心,每次醒來,都有一番被水牛目光擊殺的錯覺,「很順心,芳樹很聽話。」
「是麼,我用她,原是很放心的,所以讓她伺候你,不過在我這裡,她盡心盡力,在你那裡,未必不會偷懶,你容易相信人,別被她騙了,那丫頭是個伶俐的,會扮可憐,指使起小丫鬟來,比我還嚴厲。要是不合心意,我換個痴些的給你。」
扮可憐麼?或許吧,可憐之處也是很有的。他與芳樹有同病,夫人與芳樹的病卻是不同的。
「不用,芳樹挺好,我已經習慣讓她伺候了。」
夫人沉默了一會,嘆了口氣,「小郎君可能覺得我有些涼薄吧。」
是哀婉的夫人啊,臉會是什麼樣子呢,韋沖想繞到她身前,抬起的腳又收了回來,像他一樣,夫人其實不願意示弱,能說出這句話,已經不容易了,怎能不體諒。
「夫人對我很好啊,怎麼會涼薄呢。」
小郎君的話或許出於真心,可她並不相信。她的涼薄,是母親親口說的,少妻嫁老夫,來到獨孤家,正因她的涼薄。攥著八個侍女不放手,不也印證了她的涼薄麼?
以前,她願意自己是涼薄的。
現在,她只恨自己不夠涼薄。
「是啊,我怎麼會涼薄呢,都說我和順守禮。」
韋沖望著廊外花木的光影,好看,卻看不清,更看不透,看透一個人,幾天的時間遠遠不夠,他對夫人的了解,遠遠不夠,夫人是否涼薄,他根本不知道,且不想知道,因為夫人對他不涼薄。
說到底,人都是自私的,所謂同病相憐,憐的還是自己,誰又能真的能感同身受?
不過相擁取暖罷了。
此時此刻,夫人讓他感受了涼意,他只想暖一暖漸冷的夫人。
於是,韋沖掏了掏袖子,抬肘牽住了夫人的手,說道: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夫人自有苦衷,自有考量,何必要他人置喙呢。」
侍女遠遠站著,崔夫人猶豫了一會,還是握住了韋沖的手。
猶豫更顯心虛,小郎君不懼,她還害怕些什麼呢,反正她對侍女涼薄。
沒等細想,小郎君的話傳入耳中,一句一句,猶如擊鼓,一聲聲,傳到了心田。
對呀,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何妨更涼薄些呢?
「小郎君還看佛經麼,哪裡來的偈子,佛經我倒看的少,晚上翻翻呢。」
「呃……」韋沖有些後悔,彷佛看到了夫人剃下了一根根青絲,於佛像前,頂禮膜拜。
「不會又是哪位故人的吧?」
「……」
……
目送小郎君走後,崔夫人攤開手掌,掌心躺著一朵桃花。
這朵蔫了的桃花,在她攤開手掌的剎那,奪去了所有的燈光與月光。
她不由得痴了,喃喃道:「我的玄,怕是定要向外求了。」
韋沖分不清,夫人的盈盈眸光中,是水的澎湃,還是火的恍惚。
可他知道,是水,便會是摧枯拉朽的洪流,是火,便會是漫山遍野的災火。
因為他,也已經水火相攻了啊。
「夫人……」
聽到「夫人」兩字,崔夫人一陣驚顫,曲江畔的詩迴蕩在耳畔,「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小郎君……」
韋沖看到夫人臉上有春水盪開的波瀾,這波瀾從迷離醉人的兩眼,一直盪到腴美的嘴唇,嘴唇紅艷艷的,像塗了血,泛著血光,恍惚間,夫人的臉幻化成了長公主的臉,血光一跳,化作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喉嚨。
「夫人,你嘴上流血了。」
小郎君的嗓音帶著低沉的沙啞,崔夫人在迷離恍惚中,沒有察覺到其中夾雜的幾分生冷的理性,從喉管里出來的聲音,帶著低沉的磁性,說道:
「那是胭脂,不信你嘗一……」
縱是這般烈火焚燒的時刻,不知羞的話,依然讓夫人羞恥,後面的話在嘴唇里打轉,難以說出口了。
不過有什麼打緊呢,最重要的已經說出口了,她已經發出了誠摯的邀請,身為女子,要矜持些,男子喜歡矜持的女子。
此時,崔夫人對矜持的尺度格外寬容,寬容到幾乎讓「矜持」變了意義,幾乎成了她往日不屑一顧的「無恥」。
真該死啊,韋沖再一次感嘆。
能讓夫人的期待落空嗎?
他起身,湊近了。
夫人唇上的血紅開出了一朵血色海棠,這是朵有厚度有質地的海棠啊,怎麼會是胭脂呢,胭脂也會泡發麼?
探求心起來了,拇指輕輕抹過,溫柔地抹滅了海棠,湊到鼻尖嗅了嗅,馨香的血味。
「夫人流血了啊?」
是小郎君滾燙的拇指滑過燙出的血吧,崔夫人下意識抿了抿嘴唇,是鮮甜的血味呀。
金荷,你知道血味的鮮甜麼?
這麼想著,就脫口而出了,「金荷,你知道——」
一語未盡,她陡然清醒了,屋宇驟然縮緊,像拳頭緊握,緊握住了她,在惶恐中,化作了枷鎖,發出了金燦燦的堅固的冷硬的光澤。
「金荷?斛管家早走了啊。」
「啊,是啊,斛管家早走了啊。」崔夫人重複著韋沖的話,鬆開了他的手,起身、轉身、踱步。
「要去叫她來嗎?」
「要去叫——不,不用,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崔夫人繼續踱步,始終背著韋沖,不把臉,即使是側臉,也不願意露給韋沖看。
「夫人,你還好麼?」韋沖跟了上去。
「我…我很好,我沒事。」夫人走到了門外,將韋沖丟在了後面。
韋沖跟到了門外,走到廊上,繞過她,要去看她的臉。
夫人說過,弱則示之以強,強則示之以弱。夫人躲他,自然是強者,他自然是弱者,弱者逼近夫人,這是夫人的教誨啊。
夫人轉過臉去,不給他看,「小郎君吃飽了麼,吃飽了散散步,消消食吧。」
「好啊,夫人一起麼?」他好勝心起,繞了一步。
夫人再次側身避開,「夜深了,我不散步了,小郎君自己去吧。」
「那我不去了,留這陪陪夫人吧。」他又繞了一步,夫人的臉還是躲了過去。
「那……好吧,你站著……別動。」
「為什麼呢?」
「小郎君不聽我話麼?」
「好吧,我不動,想來夫人自有深意吧。」
唉,夫人的深意,你又能知道多少呢?該聽話的時候不聽話,不能這麼說,現在也是該聽話的時候,剛才不聽話也是好的……總之,都是金荷的錯。
「你覺得金荷怎麼樣?」
韋衝心里一緊,玩鬧之心頓去,「斛大管家很好啊。」
「哪裡好?」
夫人的話失去了幾分雍容,韋沖不敢怠慢,「對我很和善,也聽夫人的話。」
聽話麼?都是不聽話的,崔夫人察覺了自己的失態,不禁有些懊惱,告誡自己,下次不可再犯,調整了情緒,看似隨意地問道:
「芳樹使喚得還順心麼?」
順心,且驚心,每次醒來,都有一番被水牛目光擊殺的錯覺,「很順心,芳樹很聽話。」
「是麼,我用她,原是很放心的,所以讓她伺候你,不過在我這裡,她盡心盡力,在你那裡,未必不會偷懶,你容易相信人,別被她騙了,那丫頭是個伶俐的,會扮可憐,指使起小丫鬟來,比我還嚴厲。要是不合心意,我換個痴些的給你。」
扮可憐麼?或許吧,可憐之處也是很有的。他與芳樹有同病,夫人與芳樹的病卻是不同的。
「不用,芳樹挺好,我已經習慣讓她伺候了。」
夫人沉默了一會,嘆了口氣,「小郎君可能覺得我有些涼薄吧。」
是哀婉的夫人啊,臉會是什麼樣子呢,韋沖想繞到她身前,抬起的腳又收了回來,像他一樣,夫人其實不願意示弱,能說出這句話,已經不容易了,怎能不體諒。
「夫人對我很好啊,怎麼會涼薄呢。」
小郎君的話或許出於真心,可她並不相信。她的涼薄,是母親親口說的,少妻嫁老夫,來到獨孤家,正因她的涼薄。攥著八個侍女不放手,不也印證了她的涼薄麼?
以前,她願意自己是涼薄的。
現在,她只恨自己不夠涼薄。
「是啊,我怎麼會涼薄呢,都說我和順守禮。」
韋沖望著廊外花木的光影,好看,卻看不清,更看不透,看透一個人,幾天的時間遠遠不夠,他對夫人的了解,遠遠不夠,夫人是否涼薄,他根本不知道,且不想知道,因為夫人對他不涼薄。
說到底,人都是自私的,所謂同病相憐,憐的還是自己,誰又能真的能感同身受?
不過相擁取暖罷了。
此時此刻,夫人讓他感受了涼意,他只想暖一暖漸冷的夫人。
於是,韋沖掏了掏袖子,抬肘牽住了夫人的手,說道: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夫人自有苦衷,自有考量,何必要他人置喙呢。」
侍女遠遠站著,崔夫人猶豫了一會,還是握住了韋沖的手。
猶豫更顯心虛,小郎君不懼,她還害怕些什麼呢,反正她對侍女涼薄。
沒等細想,小郎君的話傳入耳中,一句一句,猶如擊鼓,一聲聲,傳到了心田。
對呀,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何妨更涼薄些呢?
「小郎君還看佛經麼,哪裡來的偈子,佛經我倒看的少,晚上翻翻呢。」
「呃……」韋沖有些後悔,彷佛看到了夫人剃下了一根根青絲,於佛像前,頂禮膜拜。
「不會又是哪位故人的吧?」
「……」
……
目送小郎君走後,崔夫人攤開手掌,掌心躺著一朵桃花。
這朵蔫了的桃花,在她攤開手掌的剎那,奪去了所有的燈光與月光。
她不由得痴了,喃喃道:「我的玄,怕是定要向外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