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孫承宗的謹慎
第904章 孫承宗的謹慎
教習堂每旬沐休一日,這樣的安排也算是勞逸結合了,不得不說朱慎錐對於皇子的學業不僅上心,更做了妥善的布置。
所以當外面的教習堂鐘聲敲響的時候,就表示上午的課業到點結束了,孫承宗回過神對太子和宋王說今天的課結束下課,讓兩人回去後再仔細對漢末的歷史多做了解,這幾日按照自己所布置的作業好好演習一番,等下旬也就是一周後,各自寫一篇文章出來,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對漢末各方面的情況做一個詳細的判斷,這篇文章不限字數,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等到時候自己再給他們進行最終評判。
太子和宋王應諾稱是,兩人起身恭恭敬敬對孫承宗行了一禮,這才離開了教室。
等太子和宋王走後,孫承宗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潤潤嗓子,隨後起身準備回府用飯歇息。
正當孫承宗準備離開的時候,乾清宮總管太監盧九德來了。
「孫大人,皇爺有請。」盧九德恭敬地對孫承宗道。
「陛下召見老臣?」孫承宗一愣。
盧九德微微點頭笑臉說是,還說皇爺知道孫大人已下課了,在乾清宮安排了午時,先讓孫承宗去乾清宮那邊用食,等會皇爺有事要見孫承宗。
孫承宗不置可否點點頭,跟著盧九德去了乾清宮,到了那邊乾清宮的偏殿卻沒見朱慎錐的人影,而在一旁的桌上卻擺好了簡單的飯菜。盧九德說皇爺暫時去了後宮和皇后有些事要說,已經提前交代過了讓孫承宗先自行用飯,過會就會回來。
孫承宗聽後表示明白,他大大方方地就坐了下來,端起碗筷就大口吃了起來。雖然飯菜並不算豐盛,只是簡簡單單的四菜一湯,不過大內的膳食自然不會差的,孫承宗的胃口不錯,片刻就吃了兩碗飯,把桌上的菜也吃的七七八八,等吃完後放下碗筷,盧九德在一旁遞來手巾給孫承宗擦拭,孫承宗擦拭後來到一旁坐下等著,盧九德帶著幾個小太監把殘羹剩飯收拾走後,也沒在一旁停留,去了門口守候。
坐在那邊閉目養神,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外面傳來了腳步聲。
孫承宗睜開眼,朝著門口方向望去,果然不出所料朱慎錐的身影邁入了偏殿之中。
「先生午餐可用好了?本打算陪先生一起用餐的,沒想皇后那邊臨時有事讓朕去一趟,就在皇后那邊用了膳,讓先生久侯,實在是怠慢先生了。」朱慎錐進來後就笑呵呵地向孫承宗解釋了一句。
孫承宗先向皇帝行了一禮,接著說無妨,作為臣子能有皇帝賜膳已是很高的榮耀了,他哪裡還會有這等想法,感激都來不及呢。
兩人寒暄了兩句,朱慎錐走到孫承宗一旁坐下,招呼著孫承宗也坐,這時候盧九德進來端上兩杯茶,順手把孫承宗原本已經放的微涼的茶給撤了下去。
其實孫承宗的確如他說的那樣根本就沒怪朱慎錐怠慢,這不是皇帝和臣子的緣故,而是他已經猜出了賜膳時朱慎錐不在的真正原因。道理很簡單,雖然孫承宗和朱慎錐真正認識的時間不長,可孫承宗幾次交道下來就明白朱慎錐是什麼樣的人了。
皇帝賜膳雖是榮耀,可也是一種折磨,跟著皇帝一起吃飯可不是什麼享受,就和後世普通老百姓和大領導一起吃飯一樣,在飯桌上不僅要陪著小心,還得戰戰兢兢生怕說錯了話,或者哪裡做錯了,這頓飯吃下來根本就吃不飽,還累的很。
朱慎錐讓盧九德把孫承宗喊來,自己卻去了皇后那邊,這分明就是故意避開的。這樣一來孫承宗吃飯就沒必要顧及皇帝在一旁了,完全可以放鬆吃的盡興。所以朱慎錐的這種做法非但不是怠慢,反而是一片好意,以孫承宗的聰明怎能猜不出來?
朱慎錐的這番安排雖然不起眼,可卻不是普通皇帝能想到的,這讓孫承宗心中多了幾分感動。
接著,朱慎錐開口詢問了關於太子和宋王學業的情況,對此孫承宗進行了回答,他告訴朱慎錐太子和宋王都很聰慧,學習基礎打的紮實,皇后當年教的好,他作為總師傅不僅省卻了不少力,而且還對有這樣兩個好學生很是高興。
對於具體的學習情況,孫承宗既不誇大也不貶低,實話實說。仔細聆聽著孫承宗的回答,朱慎錐時不時微微點頭,其中還插話詢問了幾句,孫承宗對應做了回答,等孫承宗說完後,朱慎錐表現的很是高興。
「先生大才!有先生這樣的老師教導太子和宋王朕就徹底放心了,其實朕心裡也明白,先生之才遠不僅如此,讓先生當這個總師傅是委屈了先生,還請先生不要怪朕才是。」
「陛下說的哪裡話,老臣能有這個機會是多少人求之不得呢,而且太子和宋王無論性格還是為人,老臣都歡喜的很,國家有此儲君是國家之福,更是我大明萬民之幸。」
「呵呵,哪裡哪裡,這都是先生的功勞。」朱慎錐情不自禁笑了起來,作為父親聽到別人尤其是老師誇讚自己的兒子,他怎能不高興呢?
就太子和宋王的學業聊了幾句,孫承宗不由得說起了今天太子所言,談到了今天太子對漢末局勢的回答。朱慎錐很感興趣的追問了幾句,孫承宗沒有隱瞞把當初太子的話講給了朱慎錐聽。等說完後,孫承宗還感慨了幾句,說太子有這樣的眼光和分析能力,別說一般學子比不上,就連許多官員也不一定能夠和太子看的這樣明白,實在是不易。
朱慎錐點點頭,笑著說道:「太子還年幼,宋王也是,他們小聰明是有,可經驗卻是不足,紙上得來終須淺,這些還得先生多多教誨才是,可別讓他們太過得意,自以為是了。」
「陛下此話雖有些過,不過也算是拳拳愛子之心,老臣自然明白,還請陛下放心就是。」孫承宗鄭重回答道。
「對了先生,教習堂如今也逐步正規,文課的師傅眼下就先生一人,朕一直打算再找幾位先生為先生分擔一二,卻沒什麼好的人選,不知先生可否有合適的人能為朕推薦?」
「這……。」孫承宗沒想到朱慎錐話鋒一轉會突然提到這件事,這件事要說起來的確耽擱了些時日了,當初任命他為總師傅的時候就說過教習堂有文武之分,孫承宗抓總,下面分為文武兩課,武課那邊孫承宗沒絲毫插手,基本都是朱慎錐安排的人,只不過名義上由孫承宗負責而已。
但文科這邊,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朱慎錐一直沒有直接任命,而且還在不少官員詢問之下直接推給了孫承宗。而孫承宗也不傻,他當然明白朱慎錐這麼做的目的,朱慎錐信任孫承宗不代表他會信任其他人,更不希望一些腐儒當教習教歪了太子和皇子,所以朱慎錐借孫承宗是總師傅的緣故把這事給推了出去,只是找的藉口罷了。
至於孫承宗也是一樣,之前就有不少人跑來找他的門路,意圖毛遂自薦或者推舉人進教習堂。可孫承宗同樣一個都沒答應,找了理由推了出去,時間久了就成了現在這番模樣,孫承宗這個總師傅居然成了唯一的文課師傅,這的確有些不妥。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陛下,此事重大,應該由陛下……。」孫承宗正想說自己的看法,可還沒等他說完朱慎錐就擺手打斷:「先生不必過謙,朕信得過先生,而且教習堂文課師傅一直空懸總不是件事,時間再久終究不好,以先生識人之能,還是由先生推薦合適,先生的人朕放心!」
孫承宗心中苦笑,什麼叫你放心?這不是把責任全壓在自己身上了麼?想到前些時候各方面一直為教習堂師傅人選眼紅的情況,孫承宗心裡知道朱慎錐這邊同樣承受了壓力,這件事恐怕再拖不合適了,這才會找自己商量。
既然話到如此了,孫承宗不推薦也不可能,他仔細琢磨了後說了幾人的名字,這些人有的在翰林院任職,有的是朝中的中下級官員,年齡都不算大,學問算是不錯,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幾人都不是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中的任何一黨人員,就連近來名氣響亮的復社成員也不是,屬於朝廷官員中的邊緣人物。
朱慎錐認真聽著,等聽完孫承宗對這些人的介紹後微微點頭:「既然是先生推薦,朕自然沒有異議,這樣吧,就按照先生舉薦的人來,不過目前也不需要這麼多人,先在其中挑選兩人入教習堂如何?如不合適再另選人替換,或者後續陸續增添?」
「臣自當遵命。」孫承宗一口答應,這時候朱慎錐又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開口繼續問:「先生,剛才你所推薦的人中似乎沒有東林黨的官員?就連浙黨、楚黨的人也無?朕可知先生出身東林,東林向來號稱人才濟濟,要論文采可謂是大明第一,為何先生不推薦東林的人?反而選了這些人?難不成先生是為了避嫌?」
孫承宗拱手道:「老臣並非避嫌,老臣出身東林的確不假,可東林中魚龍混雜,雖有才之人,但也有不堪之人,老臣身為教習堂總師傅,為國培養儲君,自然要為陛下為大明著想。我大明黨爭已久,許多事壞就壞在黨爭之上,老臣本人受黨爭之苦身同感受,太子乃大明儲君,宋王乃大明親王,皇子教育當慎重才是,何況教育皇子以學時為重,千萬不能牽涉其他,而且太子、宋王年幼,一旦受其影響往後就失了為君者的正道,這並非老臣所願,所以思來想去,這才挑選了這些人,如陛下覺得不妥,還容老臣回去後細細盤算,再選合適人供陛下聖決。」
孫承宗坦坦蕩蕩,言語間絲毫不繞彎子,他這個態度讓朱慎錐極為滿意,尤其是這番話直接說到了他的心裡去,更是高興,當即連連點頭表示贊同,說也不用回去細想了,既然孫承宗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考慮,就按照孫承宗的舉薦來吧。
(本章完)
教習堂每旬沐休一日,這樣的安排也算是勞逸結合了,不得不說朱慎錐對於皇子的學業不僅上心,更做了妥善的布置。
所以當外面的教習堂鐘聲敲響的時候,就表示上午的課業到點結束了,孫承宗回過神對太子和宋王說今天的課結束下課,讓兩人回去後再仔細對漢末的歷史多做了解,這幾日按照自己所布置的作業好好演習一番,等下旬也就是一周後,各自寫一篇文章出來,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對漢末各方面的情況做一個詳細的判斷,這篇文章不限字數,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等到時候自己再給他們進行最終評判。
太子和宋王應諾稱是,兩人起身恭恭敬敬對孫承宗行了一禮,這才離開了教室。
等太子和宋王走後,孫承宗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潤潤嗓子,隨後起身準備回府用飯歇息。
正當孫承宗準備離開的時候,乾清宮總管太監盧九德來了。
「孫大人,皇爺有請。」盧九德恭敬地對孫承宗道。
「陛下召見老臣?」孫承宗一愣。
盧九德微微點頭笑臉說是,還說皇爺知道孫大人已下課了,在乾清宮安排了午時,先讓孫承宗去乾清宮那邊用食,等會皇爺有事要見孫承宗。
孫承宗不置可否點點頭,跟著盧九德去了乾清宮,到了那邊乾清宮的偏殿卻沒見朱慎錐的人影,而在一旁的桌上卻擺好了簡單的飯菜。盧九德說皇爺暫時去了後宮和皇后有些事要說,已經提前交代過了讓孫承宗先自行用飯,過會就會回來。
孫承宗聽後表示明白,他大大方方地就坐了下來,端起碗筷就大口吃了起來。雖然飯菜並不算豐盛,只是簡簡單單的四菜一湯,不過大內的膳食自然不會差的,孫承宗的胃口不錯,片刻就吃了兩碗飯,把桌上的菜也吃的七七八八,等吃完後放下碗筷,盧九德在一旁遞來手巾給孫承宗擦拭,孫承宗擦拭後來到一旁坐下等著,盧九德帶著幾個小太監把殘羹剩飯收拾走後,也沒在一旁停留,去了門口守候。
坐在那邊閉目養神,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外面傳來了腳步聲。
孫承宗睜開眼,朝著門口方向望去,果然不出所料朱慎錐的身影邁入了偏殿之中。
「先生午餐可用好了?本打算陪先生一起用餐的,沒想皇后那邊臨時有事讓朕去一趟,就在皇后那邊用了膳,讓先生久侯,實在是怠慢先生了。」朱慎錐進來後就笑呵呵地向孫承宗解釋了一句。
孫承宗先向皇帝行了一禮,接著說無妨,作為臣子能有皇帝賜膳已是很高的榮耀了,他哪裡還會有這等想法,感激都來不及呢。
兩人寒暄了兩句,朱慎錐走到孫承宗一旁坐下,招呼著孫承宗也坐,這時候盧九德進來端上兩杯茶,順手把孫承宗原本已經放的微涼的茶給撤了下去。
其實孫承宗的確如他說的那樣根本就沒怪朱慎錐怠慢,這不是皇帝和臣子的緣故,而是他已經猜出了賜膳時朱慎錐不在的真正原因。道理很簡單,雖然孫承宗和朱慎錐真正認識的時間不長,可孫承宗幾次交道下來就明白朱慎錐是什麼樣的人了。
皇帝賜膳雖是榮耀,可也是一種折磨,跟著皇帝一起吃飯可不是什麼享受,就和後世普通老百姓和大領導一起吃飯一樣,在飯桌上不僅要陪著小心,還得戰戰兢兢生怕說錯了話,或者哪裡做錯了,這頓飯吃下來根本就吃不飽,還累的很。
朱慎錐讓盧九德把孫承宗喊來,自己卻去了皇后那邊,這分明就是故意避開的。這樣一來孫承宗吃飯就沒必要顧及皇帝在一旁了,完全可以放鬆吃的盡興。所以朱慎錐的這種做法非但不是怠慢,反而是一片好意,以孫承宗的聰明怎能猜不出來?
朱慎錐的這番安排雖然不起眼,可卻不是普通皇帝能想到的,這讓孫承宗心中多了幾分感動。
接著,朱慎錐開口詢問了關於太子和宋王學業的情況,對此孫承宗進行了回答,他告訴朱慎錐太子和宋王都很聰慧,學習基礎打的紮實,皇后當年教的好,他作為總師傅不僅省卻了不少力,而且還對有這樣兩個好學生很是高興。
對於具體的學習情況,孫承宗既不誇大也不貶低,實話實說。仔細聆聽著孫承宗的回答,朱慎錐時不時微微點頭,其中還插話詢問了幾句,孫承宗對應做了回答,等孫承宗說完後,朱慎錐表現的很是高興。
「先生大才!有先生這樣的老師教導太子和宋王朕就徹底放心了,其實朕心裡也明白,先生之才遠不僅如此,讓先生當這個總師傅是委屈了先生,還請先生不要怪朕才是。」
「陛下說的哪裡話,老臣能有這個機會是多少人求之不得呢,而且太子和宋王無論性格還是為人,老臣都歡喜的很,國家有此儲君是國家之福,更是我大明萬民之幸。」
「呵呵,哪裡哪裡,這都是先生的功勞。」朱慎錐情不自禁笑了起來,作為父親聽到別人尤其是老師誇讚自己的兒子,他怎能不高興呢?
就太子和宋王的學業聊了幾句,孫承宗不由得說起了今天太子所言,談到了今天太子對漢末局勢的回答。朱慎錐很感興趣的追問了幾句,孫承宗沒有隱瞞把當初太子的話講給了朱慎錐聽。等說完後,孫承宗還感慨了幾句,說太子有這樣的眼光和分析能力,別說一般學子比不上,就連許多官員也不一定能夠和太子看的這樣明白,實在是不易。
朱慎錐點點頭,笑著說道:「太子還年幼,宋王也是,他們小聰明是有,可經驗卻是不足,紙上得來終須淺,這些還得先生多多教誨才是,可別讓他們太過得意,自以為是了。」
「陛下此話雖有些過,不過也算是拳拳愛子之心,老臣自然明白,還請陛下放心就是。」孫承宗鄭重回答道。
「對了先生,教習堂如今也逐步正規,文課的師傅眼下就先生一人,朕一直打算再找幾位先生為先生分擔一二,卻沒什麼好的人選,不知先生可否有合適的人能為朕推薦?」
「這……。」孫承宗沒想到朱慎錐話鋒一轉會突然提到這件事,這件事要說起來的確耽擱了些時日了,當初任命他為總師傅的時候就說過教習堂有文武之分,孫承宗抓總,下面分為文武兩課,武課那邊孫承宗沒絲毫插手,基本都是朱慎錐安排的人,只不過名義上由孫承宗負責而已。
但文科這邊,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朱慎錐一直沒有直接任命,而且還在不少官員詢問之下直接推給了孫承宗。而孫承宗也不傻,他當然明白朱慎錐這麼做的目的,朱慎錐信任孫承宗不代表他會信任其他人,更不希望一些腐儒當教習教歪了太子和皇子,所以朱慎錐借孫承宗是總師傅的緣故把這事給推了出去,只是找的藉口罷了。
至於孫承宗也是一樣,之前就有不少人跑來找他的門路,意圖毛遂自薦或者推舉人進教習堂。可孫承宗同樣一個都沒答應,找了理由推了出去,時間久了就成了現在這番模樣,孫承宗這個總師傅居然成了唯一的文課師傅,這的確有些不妥。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陛下,此事重大,應該由陛下……。」孫承宗正想說自己的看法,可還沒等他說完朱慎錐就擺手打斷:「先生不必過謙,朕信得過先生,而且教習堂文課師傅一直空懸總不是件事,時間再久終究不好,以先生識人之能,還是由先生推薦合適,先生的人朕放心!」
孫承宗心中苦笑,什麼叫你放心?這不是把責任全壓在自己身上了麼?想到前些時候各方面一直為教習堂師傅人選眼紅的情況,孫承宗心裡知道朱慎錐這邊同樣承受了壓力,這件事恐怕再拖不合適了,這才會找自己商量。
既然話到如此了,孫承宗不推薦也不可能,他仔細琢磨了後說了幾人的名字,這些人有的在翰林院任職,有的是朝中的中下級官員,年齡都不算大,學問算是不錯,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幾人都不是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中的任何一黨人員,就連近來名氣響亮的復社成員也不是,屬於朝廷官員中的邊緣人物。
朱慎錐認真聽著,等聽完孫承宗對這些人的介紹後微微點頭:「既然是先生推薦,朕自然沒有異議,這樣吧,就按照先生舉薦的人來,不過目前也不需要這麼多人,先在其中挑選兩人入教習堂如何?如不合適再另選人替換,或者後續陸續增添?」
「臣自當遵命。」孫承宗一口答應,這時候朱慎錐又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開口繼續問:「先生,剛才你所推薦的人中似乎沒有東林黨的官員?就連浙黨、楚黨的人也無?朕可知先生出身東林,東林向來號稱人才濟濟,要論文采可謂是大明第一,為何先生不推薦東林的人?反而選了這些人?難不成先生是為了避嫌?」
孫承宗拱手道:「老臣並非避嫌,老臣出身東林的確不假,可東林中魚龍混雜,雖有才之人,但也有不堪之人,老臣身為教習堂總師傅,為國培養儲君,自然要為陛下為大明著想。我大明黨爭已久,許多事壞就壞在黨爭之上,老臣本人受黨爭之苦身同感受,太子乃大明儲君,宋王乃大明親王,皇子教育當慎重才是,何況教育皇子以學時為重,千萬不能牽涉其他,而且太子、宋王年幼,一旦受其影響往後就失了為君者的正道,這並非老臣所願,所以思來想去,這才挑選了這些人,如陛下覺得不妥,還容老臣回去後細細盤算,再選合適人供陛下聖決。」
孫承宗坦坦蕩蕩,言語間絲毫不繞彎子,他這個態度讓朱慎錐極為滿意,尤其是這番話直接說到了他的心裡去,更是高興,當即連連點頭表示贊同,說也不用回去細想了,既然孫承宗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考慮,就按照孫承宗的舉薦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