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論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02章 論史

  孫承宗在給太子、宋王上課,他這個老師當的還是非常稱職的,畢竟他有著多年的授課經驗,而且還當過天啟皇帝的老師。

  來京師之前,孫承宗是有些不情願的,如果不是朱慎錐的堅持,孫承宗甚至想在家鄉安度晚年,再不踏入朝堂。

  作為大明首屈一指的文臣,文武雙全的孫承宗早就名揚天下了,要論當官,他除了沒當過首輔外,官職已做到了尖頂,而且在主政遼東之時,孫承宗也曾經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大明對建奴的劣勢,使得大明在遼東的局勢大為改善,甚至差一點就完成了徹底收復遼東的戰果。

  可惜孫承宗最終還是沒做到徹底收復遼東,但這不是他的能力問題,而是大明黨爭的緣故。

  如果當時朝堂不撤換孫承宗,不是因為魏忠賢對孫承宗不滿怕孫承宗權利過大威脅自身,而天啟皇帝又考慮制衡的緣故調回孫承宗,假如讓孫承宗繼續主政遼東的話,恐怕所謂的大清根本就不會出現。而在孫承宗離開遼東之後,繼任者袁崇煥的結果天下皆知,自此遼東的局勢開始惡化,以至後來的糟糕情況不斷發生。

  但這些和孫承宗並沒什麼關係,在己已之變時期,孫承宗臨危受命擊退建奴,再一次臨時主政遼東。可惜那時候孫承宗已做不到之前的成就了,不是他的能力有問題,而是皇位上的那位已從天啟皇帝換成了崇禎皇帝,崇禎皇帝並不信任孫承宗,用他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正是因為這種不信任和朝堂上還有不少人更不希望孫承宗回來的原因,最終導致孫承宗黯然辭職,再一次回到家鄉。

  可以說孫承宗是一個悲情的人物,他這一生都在為大明付出,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惜卻事與願違,沒能徹底完成自己的理想。付出了這麼多,卻沒能看到最終的結果,哪怕他是對的,卻阻止不了各方而來的明槍暗箭,無法施展一身的抱負。

  這也是孫承宗再一次回鄉後心灰意冷,徹底放下了繼續為國效力的念頭。但沒想到隨著朱慎錐的出現,他的人生軌跡又一次發生了變化,而他這個已年過七十的老臣,由於一道聖旨的緣故,再一次回到了京師。

  擔任教習堂的總師傅,孫承宗再一次當起了老師,而這一次的老師並非是皇帝,是如今的太子和宋王。

  對於這個職務,孫承宗無法拒絕,並且也不是他的本意,但既然做了總師傅,向來負責的孫承宗還是異常上心的,在他看來教授國家的儲君責任重大,如果能教出一個優秀的學生的話,自己雖沒能為國家解決遼東問題,可也算是為國出力,了卻心愿了。

  而且在教授太子和宋王之後,孫承宗發現無論是太子還是宋王,這兩個少年的學業很是不錯,他們的學習基礎打的很是紮實,據說這都是皇帝和皇后的緣故,尤其是後者,在朱慎錐還沒成為皇帝之前,皇后就擔負起了給太子、宋王開蒙的責任,也正是因為這樣,太子和宋王不僅完成了開蒙,從學業情況來看也不算差。

  當然這和正經的讀書人相比還是略有不足,畢竟徐靜秋所學的和科舉一途不同,可在孫承宗看來,這點根本不是問題,因為無論是作為太子還是宋王,他們未來的路對於科舉方面根本不需要考慮,尤其是太子,作為國家儲君需要懂得的並非是四書五經這些科舉內容,更不需要專研儒學經學,這些對他來說僅僅只是次要的,真正需要的是懂得如何治國,如何用人,又如何明白權利的運用等等。

  換句話來說,這就是帝王之術。當皇帝可不是靠科舉當官,何況孫承宗從來就看不起那些光知道死讀書,只能做得一手好文章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就算文章做的再花團錦繡,卻不懂實務,不了解民生,更沒有施政的能力和手段,就算當官也是一個糊塗官,又有什麼用處呢。

  孫承宗當了總師傅後,就開始給太子制定了嚴格的教育,對於四書五經這些東西並沒有放在第一位,太子可讀這些書,但並不需要太過專研,僅僅能通讀了解即可,此外,孫承宗在授課的時候所講更多的是史,他通過歷朝歷代的史書入手,深入淺出進行授課,同時以史為例仔細講授其中的得失、利弊等等,並以這些內容延伸,從而講到當時的政治格局,經濟情況,軍事各方面。

  孫承宗的授課別具一格,再加上他卓越的能力和多年豐富的執政經驗,更把許多問題說的明明白白,里外通透。

  在聽了他的授課後,太子感悟良多,就連宋王也誇讚孫老師講課講的生動有趣,而朱慎錐在最初旁聽了他一堂課後,就徹底放心把太子和宋王交給了孫承宗,有孫承宗這樣的一個優秀老師在,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這一日,孫承宗和往常一樣繼續在教習堂授課,他今日所講的是東漢末年的歷史,講到了中平六年,漢靈帝病重,遺詔將劉協託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四月,漢靈帝去世,蹇碩欲搶先立劉協為帝並誅殺大將軍何進,被其麾下司馬潘隱出賣而未果,劉辯遂即位為帝,是為漢少帝的故事。


  何皇后在少帝登基後改稱為何太后,臨朝處理政務,何進與太傅袁隗共同輔政,國家大權已為何進掌握。內宮宦官和朝中重臣展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光熹元年四月,蹇碩欲聯合趙忠等宦官謀殺何進,趙忠等人反而幫助何進對付蹇碩,何進派黃門令捕殺蹇碩,接管其軍隊。

  隨後何進又與董氏相爭,在五月收捕驃騎將軍董重,逼董太后回到河間,董太后憂怖而死。

  八月,何進謀誅宦官事敗,張讓、段珪等宦官殺死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和何進的部將帶兵反攻,一下子又殺死兩千多人。

  就此京師大亂,皇帝出逃,董卓入京,廢黜少帝立陳留王,從而拉開了漢末紛亂的序幕。

  孫承宗說到這停了下來,看著若有所思的太子和宋王開口詢問:「兩位殿下,漢末紛爭就此拉開帷幕,以兩位殿下來看,主要原因在何處?為何靈帝在位時大漢雖有亂象,卻依舊能鎮壓黃巾,皇權穩固。而靈帝一死,大漢就徹底亂了,這是為何?」

  聽著老師的詢問,太子和宋王凝神思索,片刻宋王舉手躍躍欲試,孫承宗讓他來說。

  宋王說這是因為主少臣強的緣故,靈帝死後雖有遺詔傾向於劉協,但卻沒在死前真正確認繼承人,劉辯卻是嫡長子,按制度應是劉辯繼位,而且靈帝無論是當時的少帝還是後來的獻帝都只是少年,少帝繼位太后執政,少帝就是一個傀儡並無實權,而當時漢室官宦之爭極為激烈,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尤其是因為蹇碩為首的宦官集團和大將軍何進矛盾到了無法調和地步,而少帝是何太后所生,如少帝在位,蹇碩等人的下場可想而知,所以蹇碩為了自保必殺何進,何進同樣也明白這點,他作為大將軍想要大權獨攬也必殺蹇碩,就此雙方你死我活進行爭奪,但沒想蹇碩死後本應該塵埃落定,但何進依舊不滿要誅殺全部宦官,導致宦官為自保反抗,最終何進棋差一招被騙入宮身死,何進死後軍隊失控,其他宦官同樣被殺,宮中無須男子誤殺更多,整個京師大亂,以至皇帝和陳留王出逃,再加上此時董卓受命入京,藉機會趁虛而入掌控朝堂,董卓一介武夫,以個人喜好行廢帝立陳留王事,以至漢室元氣大傷,造成了後來惡劣後果。

  聽著宋王的回答,孫承宗微微點頭,心中有幾分滿意。雖然宋王年幼,所說的這些內容只是表象,但能以他這個年齡能理解到這個程度已非常不易了。

  目光朝著太子望去,見太子依舊在凝神細想,孫承宗忍不住開口問道:「太子,您對此又是如何想的?」

  「老師,您這個題目太大,學生一時間無法作答。」太子拱手對孫承宗回道。

  孫承宗眉毛一揚,略有興趣追問:「太子此言讓老臣略有不解,不知太子能仔細說說。」

  太子遲疑了下道:「既然老師問,學生自當回答,如學生說的不好,還請老師指點。」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見孫承宗抬手向自己示意,太子心中組織了下言辭,這才開口道:「漢末亂局在學生看來早在靈帝時期就埋下了,靈帝繼位後重用宦官,提拔信用十常侍,興起二次黨錮之禍。靈帝好大喜功,大興土木興建宮室,不顧國力奢靡享受,更為斂財公開賣官,以至史治大壞。在地方,靈帝因為黃巾叛亂廢史立牧,這麼做雖起到了平定叛亂的效果,可也埋下了軍閥割據的禍根,之後漢末大亂,軍閥林立實從靈帝而起,所以漢實亡於靈帝,而非獻帝。」

  聽著太子這回答,孫承宗眼中精光閃爍,他沒想到太子小小年紀居然有這樣的判斷,僅此就超出了大部分人了。

  太子繼續道:「其實靈帝死後,大漢還是有機會的,少帝登基法理正統,還有何太后和大將軍何進輔助,如能穩定朝政,未嘗不可撥亂反正,等中樞穩定後讓地方休養生息,再陸續把地方的軍權收歸中央,不出數十年,大漢就能恢復元氣,甚至中興。」

  「可惜靈帝所託非人,他既然知道何太后和何進同宦官不和,心中也想立劉協為帝,但遺詔卻僅只是託付?而且這遺詔還給了同何進不和的上軍校尉蹇碩,蹇碩手中有了這個東西如何能不起異心?如此引發了爭鬥。」

  「依學生來看,靈帝這番安排可謂荒唐到了極點,作為君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從而埋下禍根。學生不免得想起了當年萬曆先帝之事,萬曆先帝當年也想立福王為太子而不是光宗,但最終為大局考慮依舊選擇光宗並非福王,暫且不論兩者何人繼承大統能力如何,但以皇嗣而言,皇位繼承制度乃國家根本,為君者在這種時候猶豫不決,國家如何能不亂?」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