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放人
沒有所謂的陰謀詭計,也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至少這位大當家的,是個好人,一個純粹的好人。
他好心的收留了三四百個本不該他收留的災民,在島上安居求生,還分出了自己手裡為數不多的存糧,救濟這些流民。
要知道,蘇州水災,太湖是罪魁禍首,在湖心島生存的大當家等人,也不是沒有受到水災的影響.......就這樣還能想著救濟災民,已經心地純良的表現了。
但大當家也不是傻子......要是再這麼救濟下去,自己人這邊的糧食夠不夠用先不說,萬一鬧出點什麼事情來,那麻煩可就大了。
島上的原住民一共就只有二十三戶,男女老少加起來,一共才百來號人,而這幾天接納的流民,已經有三四百人了。
萬一這群流民沒得吃了,逼急了聯合起來搶劫島上的原住民......恐怕大當家的也扛不住這個事兒。
所以,現在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糧食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大當家的怎麼想,也不該自己這一介小民來承擔啊。
張方平被綁,完全是一場意外,綁匪大姐頭鬧出來的么蛾子......大當家的再怎麼著急,還不至於干要被砍頭的勾當。
但是吧,因為張方平不說實話,聽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來歷不明啊。
因此大當家的雖然再三跟張方平道歉,但輕易還是不敢放張方平離開......萬一這小子離開後報官,官府來抓人可怎麼辦?!
所以啊,大當家的意思呢,是暫時把張方平留在島上,搞清楚底細和來歷,說服張方平原諒了自家女兒的胡鬧,然後再放人走......結果自己女兒又綁了兩個人回來。
這次綁回來的人還不得了,是蘇州首富王升的兒子。
是的,大當家不在意張方平,也不在意顧深,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兩人身份,也不懂他們身份背後的含義。
但是,大當家的知道,蘇州首富之子,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蘇州附近討生活的人,不管是農夫還是漁民,不可能不知道王升,也不可能不知道王升只有一子一女.......換句話說,這次綁回來的,是王升的獨子。
如果說大當家的真的是太湖湖盜,那麼王單對他來說,就等於是一個聚寶盆,不勒索個千貫萬貫的,都對不起自己湖盜的身份。
但可惜,大當家的就是普通的漁民,因為有把子力氣,人又講義氣,所以才被村民叫一聲「大當家」......他本質還是一個老實本分人,沒想過要做掉腦袋的勾當。
因此,被綁三人中,身份最不起眼的王單,在大當家眼裡,反而成了燙手山芋。
總而言之,經過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的商議,大當家的和村民,尤其是那個叫「李叔」的老學究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還是放人為好。
一來呢,是大家都是老實本分的漁民,日子還不至於過不下去,沒想著把自己「湖盜」的身份坐實。
二來呢.......蘇州首富之子,他們承受不起綁架完這位的後果。
又不是流竄的江洋大盜,大家的家都在蘇州,跑不了的。
而王家,雖然在官面上不值一提,但在鄉野民間,那就是蘇州地界最大的一條地頭蛇。
綁了王家的獨子,勒索了王家的錢,還想在蘇州地界繼續過日子......想什麼美事兒呢!!
倒不如把人放了為好,別因此給自己找麻煩。
而既然要放,那麼跟王單一起綁來的,和上次綁來的書生,索性就一起放了吧!
只要有王家小官人作保,那個外地書生就算想追究自己女兒的綁架之罪,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了......這就是大當家的真實想法。
只不過,大當家的終究是個厚道人,他不能坐視島上的那些流民不管。
所以才有了拜託三人,去跟本地大老爺傳話,讓他們來接收流民的請託......其實大當家主要是說給王單聽的,畢竟在大當家看來,只有王單有這個能力,可以接觸到本地大老爺們,也只有王單,能有這個能力,在大老爺不理事的情況下,幫忙接濟這些流民。
卻不知,本地最大的大老爺,就站在他的面前。
張方平猶豫了良久,終究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大當家的。
說到底,張方平還是有顧慮,生怕這是大當家為了降低三人的警惕,故意這麼說的。
所以,張方平只是滿口答應了大當家的請託,然後跟顧深,王單一起,提心弔膽的上了烏篷船,在大當家兒子和女兒的操船運送下,離開了湖心島。
一直到三人被綁自己來的大姐頭送回對岸,張方平的內心才徹底鬆口氣,相信了大當家的說辭。
然後......
「民雖良善,奈何官如狗彘。」
這是張方平靠岸後,心情放鬆之下,發出的憤慨之言。
這話別說顧深和王單很認可,就是護送他們過來的大姐頭和小弟,也聽著點頭。
「你這書生,倒也講理......這話聽著得勁。」大姐頭很認可的,對張方平說道,「尤其是這崑山縣的狗官,當真是豬狗不如。」
給張方平尷尬的......崑山縣最大的狗官,就是他本人。
不過很快,張方平就自我開解了這個尷尬......他就沒打算在這個綁匪大姐頭面前表露身份。
這次一別,以後基本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只要這位不知道自己是知縣大老爺......她愛罵誰狗官就罵誰狗官好了。
而且,現在張方平也有點改變自己的主意了。
本來張方平是打算,先找到足夠的證據,揭破崑山縣公廩案,讓自己上任就有一大政績。
一來,展現自己的能力,震懾地方,為將來治理打下基礎。
二來,也得在范知州面前露個臉,扭轉一下在這位「天下人望」心裡的印象......以免對日後的仕途不利。
尤其是像張方平這種官宦世家出來的人,他很清楚如今朝廷對這位「天下人望」的風向......身為吳縣人卻能知蘇州,這還不說明問題麼?!
范仲淹回汴梁被重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可......這趟湖心島之行,卻讓張方平意識到,自己終究是做錯了。
一個湖心島漁民,只不過因為良善本分,卻做了自己這個知縣最應該做的事情。
而自己呢,身為知縣,還在考慮自己上任的政績......自己的格局,居然連一個漁民都不如。
這讓張方平很羞愧。
張方平雖然被後來的熙寧變法一黨稱為「有才無德」,但說實話,熙寧變法一黨里,又有幾個是有德之人?!
張方平至少心裡還有百姓,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理由只有一個。
「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兵猶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禍。」
「舉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
這兩句話,是張方平回答宋神宗的原話。
張方平不是反對變法,他反對的是「新法卒行」,反對的是「一旦削除之」,是反對急躁激進的變法.......因為張方平知道,這樣的變法,最後折騰的,是老百姓。
這時候的張方平,還不到年老時那樣日趨保守,但並不妨礙他心裡有百姓。
尤其是這次刺激之後,張方平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儘快赴任崑山知縣,儘快的安撫地方,賑濟災民......公廩案一事,以後再查也不遲。
就目前張方平掌握到的信息,可以確定,崑山縣的縣丞,縣尉,典史,應該都參與到了這件事中去,而這些人的手段......說實話,至少在張方平看來,手段挺粗糙的。
只有這麼一點手腕的人,就算給他們時間去遮掩,最後終究還是會露出破綻來的。
目前,還是應該以百姓安危為先。
為此,張方平稍微的跟顧深和王單叮囑了一下,自己找到一個僻靜的地方,拿出了自己深藏的官印和吏部文書。
張方平不打算再玩什麼微服私訪了,他打算現在就拿著官印和吏部文書,直接上任。
只是吧,當張方平再次跟顧深,王單匯合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
「小娘子怎生還在?!」
是的,張方平發現,本來應該送完他們三人後就回島的綁匪大姐頭,以及她的親哥哥綁匪小弟,居然還跟在顧深和王單身邊。
準確的來說,是跟在王單身邊。
「阿爹囑咐我們了,說是跟在王小官人身邊,若是有幫的上忙的地方,也能搭把手!」綁匪大姐頭這麼說道。
但是吧......別說張方平了,就是顧深,也持嚴重狐疑的態度。
「你阿爹,真的是這麼說的?!」顧深嚴重懷疑的問道。
不是不信啊,主要是這個小娘子,她前科不行啊.......都綁了三個人了,而且綁人的時候,貌似她爹都不知道。
尤其是顧深看向了綁匪小弟,也就是綁匪大姐頭的親哥哥......這位親哥哥的眼神到處亂轉嘿!!!
很顯然,這就是心虛,在撒謊吧?!
顧深正想盤問一下,結果卻被綁匪大姐頭給擋在了身前。
「你這郎君,忒不誠實.......我阿爹怎麼說的,難不成還要告訴你不成?!」
抬著頭,挺著胸,一臉理直氣壯的樣子。
只可惜,小姑娘雖然長的人高馬大的,但不管再怎麼挺胸抬頭,也沒啥氣勢啊......有些東西,它沒有就是沒有!
他好心的收留了三四百個本不該他收留的災民,在島上安居求生,還分出了自己手裡為數不多的存糧,救濟這些流民。
要知道,蘇州水災,太湖是罪魁禍首,在湖心島生存的大當家等人,也不是沒有受到水災的影響.......就這樣還能想著救濟災民,已經心地純良的表現了。
但大當家也不是傻子......要是再這麼救濟下去,自己人這邊的糧食夠不夠用先不說,萬一鬧出點什麼事情來,那麻煩可就大了。
島上的原住民一共就只有二十三戶,男女老少加起來,一共才百來號人,而這幾天接納的流民,已經有三四百人了。
萬一這群流民沒得吃了,逼急了聯合起來搶劫島上的原住民......恐怕大當家的也扛不住這個事兒。
所以,現在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糧食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大當家的怎麼想,也不該自己這一介小民來承擔啊。
張方平被綁,完全是一場意外,綁匪大姐頭鬧出來的么蛾子......大當家的再怎麼著急,還不至於干要被砍頭的勾當。
但是吧,因為張方平不說實話,聽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來歷不明啊。
因此大當家的雖然再三跟張方平道歉,但輕易還是不敢放張方平離開......萬一這小子離開後報官,官府來抓人可怎麼辦?!
所以啊,大當家的意思呢,是暫時把張方平留在島上,搞清楚底細和來歷,說服張方平原諒了自家女兒的胡鬧,然後再放人走......結果自己女兒又綁了兩個人回來。
這次綁回來的人還不得了,是蘇州首富王升的兒子。
是的,大當家不在意張方平,也不在意顧深,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兩人身份,也不懂他們身份背後的含義。
但是,大當家的知道,蘇州首富之子,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蘇州附近討生活的人,不管是農夫還是漁民,不可能不知道王升,也不可能不知道王升只有一子一女.......換句話說,這次綁回來的,是王升的獨子。
如果說大當家的真的是太湖湖盜,那麼王單對他來說,就等於是一個聚寶盆,不勒索個千貫萬貫的,都對不起自己湖盜的身份。
但可惜,大當家的就是普通的漁民,因為有把子力氣,人又講義氣,所以才被村民叫一聲「大當家」......他本質還是一個老實本分人,沒想過要做掉腦袋的勾當。
因此,被綁三人中,身份最不起眼的王單,在大當家眼裡,反而成了燙手山芋。
總而言之,經過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的商議,大當家的和村民,尤其是那個叫「李叔」的老學究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還是放人為好。
一來呢,是大家都是老實本分的漁民,日子還不至於過不下去,沒想著把自己「湖盜」的身份坐實。
二來呢.......蘇州首富之子,他們承受不起綁架完這位的後果。
又不是流竄的江洋大盜,大家的家都在蘇州,跑不了的。
而王家,雖然在官面上不值一提,但在鄉野民間,那就是蘇州地界最大的一條地頭蛇。
綁了王家的獨子,勒索了王家的錢,還想在蘇州地界繼續過日子......想什麼美事兒呢!!
倒不如把人放了為好,別因此給自己找麻煩。
而既然要放,那麼跟王單一起綁來的,和上次綁來的書生,索性就一起放了吧!
只要有王家小官人作保,那個外地書生就算想追究自己女兒的綁架之罪,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了......這就是大當家的真實想法。
只不過,大當家的終究是個厚道人,他不能坐視島上的那些流民不管。
所以才有了拜託三人,去跟本地大老爺傳話,讓他們來接收流民的請託......其實大當家主要是說給王單聽的,畢竟在大當家看來,只有王單有這個能力,可以接觸到本地大老爺們,也只有王單,能有這個能力,在大老爺不理事的情況下,幫忙接濟這些流民。
卻不知,本地最大的大老爺,就站在他的面前。
張方平猶豫了良久,終究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大當家的。
說到底,張方平還是有顧慮,生怕這是大當家為了降低三人的警惕,故意這麼說的。
所以,張方平只是滿口答應了大當家的請託,然後跟顧深,王單一起,提心弔膽的上了烏篷船,在大當家兒子和女兒的操船運送下,離開了湖心島。
一直到三人被綁自己來的大姐頭送回對岸,張方平的內心才徹底鬆口氣,相信了大當家的說辭。
然後......
「民雖良善,奈何官如狗彘。」
這是張方平靠岸後,心情放鬆之下,發出的憤慨之言。
這話別說顧深和王單很認可,就是護送他們過來的大姐頭和小弟,也聽著點頭。
「你這書生,倒也講理......這話聽著得勁。」大姐頭很認可的,對張方平說道,「尤其是這崑山縣的狗官,當真是豬狗不如。」
給張方平尷尬的......崑山縣最大的狗官,就是他本人。
不過很快,張方平就自我開解了這個尷尬......他就沒打算在這個綁匪大姐頭面前表露身份。
這次一別,以後基本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只要這位不知道自己是知縣大老爺......她愛罵誰狗官就罵誰狗官好了。
而且,現在張方平也有點改變自己的主意了。
本來張方平是打算,先找到足夠的證據,揭破崑山縣公廩案,讓自己上任就有一大政績。
一來,展現自己的能力,震懾地方,為將來治理打下基礎。
二來,也得在范知州面前露個臉,扭轉一下在這位「天下人望」心裡的印象......以免對日後的仕途不利。
尤其是像張方平這種官宦世家出來的人,他很清楚如今朝廷對這位「天下人望」的風向......身為吳縣人卻能知蘇州,這還不說明問題麼?!
范仲淹回汴梁被重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可......這趟湖心島之行,卻讓張方平意識到,自己終究是做錯了。
一個湖心島漁民,只不過因為良善本分,卻做了自己這個知縣最應該做的事情。
而自己呢,身為知縣,還在考慮自己上任的政績......自己的格局,居然連一個漁民都不如。
這讓張方平很羞愧。
張方平雖然被後來的熙寧變法一黨稱為「有才無德」,但說實話,熙寧變法一黨里,又有幾個是有德之人?!
張方平至少心裡還有百姓,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理由只有一個。
「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兵猶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禍。」
「舉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
這兩句話,是張方平回答宋神宗的原話。
張方平不是反對變法,他反對的是「新法卒行」,反對的是「一旦削除之」,是反對急躁激進的變法.......因為張方平知道,這樣的變法,最後折騰的,是老百姓。
這時候的張方平,還不到年老時那樣日趨保守,但並不妨礙他心裡有百姓。
尤其是這次刺激之後,張方平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儘快赴任崑山知縣,儘快的安撫地方,賑濟災民......公廩案一事,以後再查也不遲。
就目前張方平掌握到的信息,可以確定,崑山縣的縣丞,縣尉,典史,應該都參與到了這件事中去,而這些人的手段......說實話,至少在張方平看來,手段挺粗糙的。
只有這麼一點手腕的人,就算給他們時間去遮掩,最後終究還是會露出破綻來的。
目前,還是應該以百姓安危為先。
為此,張方平稍微的跟顧深和王單叮囑了一下,自己找到一個僻靜的地方,拿出了自己深藏的官印和吏部文書。
張方平不打算再玩什麼微服私訪了,他打算現在就拿著官印和吏部文書,直接上任。
只是吧,當張方平再次跟顧深,王單匯合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
「小娘子怎生還在?!」
是的,張方平發現,本來應該送完他們三人後就回島的綁匪大姐頭,以及她的親哥哥綁匪小弟,居然還跟在顧深和王單身邊。
準確的來說,是跟在王單身邊。
「阿爹囑咐我們了,說是跟在王小官人身邊,若是有幫的上忙的地方,也能搭把手!」綁匪大姐頭這麼說道。
但是吧......別說張方平了,就是顧深,也持嚴重狐疑的態度。
「你阿爹,真的是這麼說的?!」顧深嚴重懷疑的問道。
不是不信啊,主要是這個小娘子,她前科不行啊.......都綁了三個人了,而且綁人的時候,貌似她爹都不知道。
尤其是顧深看向了綁匪小弟,也就是綁匪大姐頭的親哥哥......這位親哥哥的眼神到處亂轉嘿!!!
很顯然,這就是心虛,在撒謊吧?!
顧深正想盤問一下,結果卻被綁匪大姐頭給擋在了身前。
「你這郎君,忒不誠實.......我阿爹怎麼說的,難不成還要告訴你不成?!」
抬著頭,挺著胸,一臉理直氣壯的樣子。
只可惜,小姑娘雖然長的人高馬大的,但不管再怎麼挺胸抬頭,也沒啥氣勢啊......有些東西,它沒有就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