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熱門話題
雖說是少爺和護院,但王單和張岊的相處,也沒幾分主僕的意思。
至於顧深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多少這個概念。
雖說三人之間的出身,見識,知識都各不相同,但好在年紀相仿,三個年輕人湊在一起,很少有說不到一起的事兒。
張岊沒讀過什麼書,但對西北地區的風俗人情,局勢情況,卻有著自己的一番理解。
而且張岊有著一身好武藝,那一身腱子肉練的,顧深看了都羨慕。
而王單呢,雖然看似不學無術,精通各種吃喝玩樂,但實際上,王單對詩詞和音律方面也都頗有研究,這方面,別說沒讀過書的張岊,就是顧深,都自愧不如。
至於顧深,他對四書五經的理解比王單更加深刻,對一些天下時政有著自己的看法,但唯獨在宮體聲律方面,實在沒啥天分,對武藝的理解,也過於天馬行空。
什麼輕功,什麼內力的,反正張岊是無法理解顧深在說什麼。
三個人各有各的長處,但也各有各的短處......人和人相處就是這樣,只有彼此不完美,才能成為朋友,跟真正完美的人相處,感受到的只能是壓力。
因此嘛,有外人在場的時候,張岊可能還會裝裝護院的樣子,私下場合里,三個人其實就是朋友。
既然是朋友,那自然免不了的在一起喝酒吃菜,談天說地。
然後說著說著,就免不了的要說起如今蘇州城內,最熱門的話題。
第一個熱門的話題,是新任的蘇州知州,即將到任。
「說起來,你二人可知,新任知州,是何人?!」王單神神秘秘的,對著顧深和張岊說道。
顧深一看這小子的樣子,就知道這小子是得到了什麼內部消息,過來顯擺來了。
自家兄弟是什麼脾氣,自己還能不知道?!
顧深很配合的湊近了過去,側過耳朵,說道,「小弟實在不知......還請傳教。」
張岊對此一點反應都沒有,忙著乾飯。
王單對張岊翻了一個白眼表達不滿,然後才悄默默的湊到顧深耳朵邊,說道,「是天下人望,范公!!!」
「范仲淹?!」顧深有些失聲的叫了起來。
好嘛,這一嗓子嚎的,就在王單的耳朵邊炸響,差點把王單的耳朵給干廢了。
連張岊都不乾飯了,詫異的看了過來。
王單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的耳朵恢復了一點,當即沒好氣的對著顧深抱怨道,「子均,就算你再怎麼詫異,也不該如此稱呼......那是范公,身負天下人望的范公。」
顧深小小的尷尬了那麼一下下,然後也覺得自己的反應有那麼一點大。
沒辦法啊,這可是范仲淹啊,兩宋第一完人,大宋背誦天團之一。
別的不說,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格局上就吊打無數大宋名臣們了。
說實話,顧深其實並不喜歡兩宋,畢竟兩宋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先天不足導致的小家子氣,格局從來就沒打開過。
但是吧,顧深很慶幸,自己是穿越到了仁宗朝,而仁宗朝,也是顧深唯一不太反感的兩宋時代。
從君到臣,仁宗朝也許不完美,但終究比兩宋任何時期,都要好的多。
而仁宗朝的群臣當中,顧深最喜歡的人,就是范仲淹了.......如今偶像要來蘇州了,顧深能不激動嘛!!!
但是吧......
「不對吧?!」顧深突然想到了什麼,向王單問道,「我記得,范公是吳縣人吧......他怎麼會來蘇州當知州?!」
除了某些特殊的戰亂年代外,基本上就很少有本地人在本地當官的例子......這是朝堂潛規則啊。
范仲淹雖然身世複雜,但他最終認祖歸宗在蘇州吳縣,那麼按照規矩,他就應該避嫌,不可能來蘇州擔任知州才對!
別是小道消息吧?!
這個問題,你別說,王單還真的回答不上來。
按照如今的朝堂潛規則,確實,誰來當蘇州知州都有可能,唯獨范仲淹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而王單的這個消息來源吧,也確實說不上多麼的可靠......是從百花樓里聽來的。
百花樓,是蘇州城內最大的青樓,昨天晚上王單去那邊「慰問」的時候,聽百花樓里的妹妹們說的。
所以.......
「呃,我們還是說說第二個熱門話題吧......蘇記布莊的大掌柜,想要招贅婿。」
王單非常生硬的,就轉換了話題。
說實話,這個轉換話題的方式,實在沒啥技術含量,但架不住這個話題本身,它很有看點啊。
「蘇娘子要招贅婿?!」顧深很自然的,就被這個話題吸引到了,頗為感慨的說道,「沒想到,她到底也有這麼一天啊!」
「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和那蘇娘子,有什麼特別關係呢!」王單沒好氣的吐槽道。
然後吧,就繼續開始講述,他昨天晚上從百花樓聽來的勁爆消息。
而這個消息之所以勁爆,完全是在於蘇娘子本人。
這個蘇娘子,可以說是這幾年蘇州城內的一大傳奇人物。
蘇記布莊的蘇家,嚴格說起來,在蘇州城內,並排不上號,也就是中等規模而已,跟王單他們家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吧,蘇記布莊自從五年前,十五歲的蘇錦兒開始當大掌柜了,就一躍成了蘇州城內的焦點。
無他,一個十五歲的女人當掌柜,實在是引人注目,想不注意都不行。
宋初的時候,天下剛剛從五代戰亂中走出來,丁口不旺,女人當家做主的情況倒是可以理解。
可如今都已經是仁宗朝了,還有女人當家做主,出任大掌柜......確實是有些不可思議了。
但是呢,如果考慮到蘇記布莊的實際情況,大家卻發現,這還真的是無奈之舉。
蘇家從蘇錦兒爺爺那輩開始,人丁就不旺,接連三代都是單傳,到了蘇錦兒這裡,家裡只有一個女兒,連個堂兄弟都沒有。
而蘇錦兒的父母,又在五年前,因為一場急病而相繼去世,家中只留下一個老管家和十五歲的女兒......蘇錦兒如果不出面支撐起蘇記布莊,那麼蘇家的這個產業,就真的完了。
因此,蘇錦兒出任蘇記布莊的大掌柜,雖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蘇錦兒,覺得蘇錦兒一介女流,以前又從來沒有參與過家裡的生意,就算硬著頭皮接手了蘇記布莊,蘇記布莊大概率也會慢慢衰敗,最後毀在蘇錦兒手裡。
但是吧,五年過去了,蘇記布莊不僅活的好好的,而且在蘇錦兒的經營之下,給人一種蒸蒸日上的感覺。
人家不僅是撐過來了,而且管的比她父親那會兒還要好。
由此,蘇錦兒就成了蘇州城內的一個傳奇。
如今,這個傳奇卻要招贅夫婿......雖然也是在情理之中,但對於誰能有幸獲得美人青睞的問題,蘇州城內關心的人,那也是很多的。
當然,大多數人就是看熱鬧,畢竟人家蘇家要招的,是贅婿。
但凡有點追求的男子,都不會選擇放棄本姓,去給人家當贅婿的。
而願意給人家當贅婿的人......天知道那個蘇家娘子能不能看得上。
畢竟,一個能在最危難的時刻,撐起家族企業,並且越做越紅火的女人,沒人覺得她能是一個省油的燈。
至少現在王單就是這個感覺,他就是單純的比較好奇,蘇錦兒會選擇什麼樣的男人,成為自己的夫婿。
而顧深嘛......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多少是有點波瀾的。
顧深確實跟蘇錦兒認識,但兩人之間也確實沒什麼特殊的關係。
兩人之所以認識,是因為一年前,蘇錦兒到城外姚家村來收買蠶絲。
這年月的生意買賣,那也是要立契的,同時,也需要有一個有名望的人作保......這種情況下,身為官學貢生,又是姚家村村學先生的顧深,就被姚家村的村老拜託,以保人的身份做見證。
就是在哪個時候,顧深第一次見到了蘇錦兒,並且跟蘇錦兒有過一段簡短的攀談。
在顧深的印象里,蘇錦兒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女人,說話做事非常的乾脆利落,儼然一副現代女強人的風範。
後來聽說了蘇錦兒的那一系列傳說後,顧深對這個女強人,還是很佩服的。
如今卻沒想到,這樣的女強人,到底也沒能逃過要嫁人的命運。
果然,在封建禮制時代,想當大女主,都沒那麼容易......所以說劉娥是真的牛掰。
只是,有一點,顧深沒太弄明白。
「那蘇娘子五年前不想著招贅夫婿,緣何今年突然要招贅夫婿了?!」顧深問道。
對吧,當初蘇錦兒剛剛接手家族產業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其他的選擇......最困難的時候沒有選擇招贅夫婿,幫她打理蘇記布莊,如今都挺過來了,怎麼又突然的想要招贅夫婿了呢?!
總不能說是因為年紀大了,怕以後不好找婆家吧?!
都選擇招贅了,蘇錦兒年紀多大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吧......而且真要說起來,蘇錦兒今年也就二十歲而已啊。
對這個問題吧,王單這次總算是能信心滿滿的回答了。
「因為有傳言,說官家明年會下詔,詔令天下男子十五而娶,女子十三而嫁,若有違者,家人坐之......咱們的蘇娘子年已二十,又無家人,若官府追究起來,恐怕她蘇家都難保啊。」
「......特麼以後有這種事兒,還請早說!!!」
至於顧深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多少這個概念。
雖說三人之間的出身,見識,知識都各不相同,但好在年紀相仿,三個年輕人湊在一起,很少有說不到一起的事兒。
張岊沒讀過什麼書,但對西北地區的風俗人情,局勢情況,卻有著自己的一番理解。
而且張岊有著一身好武藝,那一身腱子肉練的,顧深看了都羨慕。
而王單呢,雖然看似不學無術,精通各種吃喝玩樂,但實際上,王單對詩詞和音律方面也都頗有研究,這方面,別說沒讀過書的張岊,就是顧深,都自愧不如。
至於顧深,他對四書五經的理解比王單更加深刻,對一些天下時政有著自己的看法,但唯獨在宮體聲律方面,實在沒啥天分,對武藝的理解,也過於天馬行空。
什麼輕功,什麼內力的,反正張岊是無法理解顧深在說什麼。
三個人各有各的長處,但也各有各的短處......人和人相處就是這樣,只有彼此不完美,才能成為朋友,跟真正完美的人相處,感受到的只能是壓力。
因此嘛,有外人在場的時候,張岊可能還會裝裝護院的樣子,私下場合里,三個人其實就是朋友。
既然是朋友,那自然免不了的在一起喝酒吃菜,談天說地。
然後說著說著,就免不了的要說起如今蘇州城內,最熱門的話題。
第一個熱門的話題,是新任的蘇州知州,即將到任。
「說起來,你二人可知,新任知州,是何人?!」王單神神秘秘的,對著顧深和張岊說道。
顧深一看這小子的樣子,就知道這小子是得到了什麼內部消息,過來顯擺來了。
自家兄弟是什麼脾氣,自己還能不知道?!
顧深很配合的湊近了過去,側過耳朵,說道,「小弟實在不知......還請傳教。」
張岊對此一點反應都沒有,忙著乾飯。
王單對張岊翻了一個白眼表達不滿,然後才悄默默的湊到顧深耳朵邊,說道,「是天下人望,范公!!!」
「范仲淹?!」顧深有些失聲的叫了起來。
好嘛,這一嗓子嚎的,就在王單的耳朵邊炸響,差點把王單的耳朵給干廢了。
連張岊都不乾飯了,詫異的看了過來。
王單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的耳朵恢復了一點,當即沒好氣的對著顧深抱怨道,「子均,就算你再怎麼詫異,也不該如此稱呼......那是范公,身負天下人望的范公。」
顧深小小的尷尬了那麼一下下,然後也覺得自己的反應有那麼一點大。
沒辦法啊,這可是范仲淹啊,兩宋第一完人,大宋背誦天團之一。
別的不說,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格局上就吊打無數大宋名臣們了。
說實話,顧深其實並不喜歡兩宋,畢竟兩宋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先天不足導致的小家子氣,格局從來就沒打開過。
但是吧,顧深很慶幸,自己是穿越到了仁宗朝,而仁宗朝,也是顧深唯一不太反感的兩宋時代。
從君到臣,仁宗朝也許不完美,但終究比兩宋任何時期,都要好的多。
而仁宗朝的群臣當中,顧深最喜歡的人,就是范仲淹了.......如今偶像要來蘇州了,顧深能不激動嘛!!!
但是吧......
「不對吧?!」顧深突然想到了什麼,向王單問道,「我記得,范公是吳縣人吧......他怎麼會來蘇州當知州?!」
除了某些特殊的戰亂年代外,基本上就很少有本地人在本地當官的例子......這是朝堂潛規則啊。
范仲淹雖然身世複雜,但他最終認祖歸宗在蘇州吳縣,那麼按照規矩,他就應該避嫌,不可能來蘇州擔任知州才對!
別是小道消息吧?!
這個問題,你別說,王單還真的回答不上來。
按照如今的朝堂潛規則,確實,誰來當蘇州知州都有可能,唯獨范仲淹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而王單的這個消息來源吧,也確實說不上多麼的可靠......是從百花樓里聽來的。
百花樓,是蘇州城內最大的青樓,昨天晚上王單去那邊「慰問」的時候,聽百花樓里的妹妹們說的。
所以.......
「呃,我們還是說說第二個熱門話題吧......蘇記布莊的大掌柜,想要招贅婿。」
王單非常生硬的,就轉換了話題。
說實話,這個轉換話題的方式,實在沒啥技術含量,但架不住這個話題本身,它很有看點啊。
「蘇娘子要招贅婿?!」顧深很自然的,就被這個話題吸引到了,頗為感慨的說道,「沒想到,她到底也有這麼一天啊!」
「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和那蘇娘子,有什麼特別關係呢!」王單沒好氣的吐槽道。
然後吧,就繼續開始講述,他昨天晚上從百花樓聽來的勁爆消息。
而這個消息之所以勁爆,完全是在於蘇娘子本人。
這個蘇娘子,可以說是這幾年蘇州城內的一大傳奇人物。
蘇記布莊的蘇家,嚴格說起來,在蘇州城內,並排不上號,也就是中等規模而已,跟王單他們家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吧,蘇記布莊自從五年前,十五歲的蘇錦兒開始當大掌柜了,就一躍成了蘇州城內的焦點。
無他,一個十五歲的女人當掌柜,實在是引人注目,想不注意都不行。
宋初的時候,天下剛剛從五代戰亂中走出來,丁口不旺,女人當家做主的情況倒是可以理解。
可如今都已經是仁宗朝了,還有女人當家做主,出任大掌柜......確實是有些不可思議了。
但是呢,如果考慮到蘇記布莊的實際情況,大家卻發現,這還真的是無奈之舉。
蘇家從蘇錦兒爺爺那輩開始,人丁就不旺,接連三代都是單傳,到了蘇錦兒這裡,家裡只有一個女兒,連個堂兄弟都沒有。
而蘇錦兒的父母,又在五年前,因為一場急病而相繼去世,家中只留下一個老管家和十五歲的女兒......蘇錦兒如果不出面支撐起蘇記布莊,那麼蘇家的這個產業,就真的完了。
因此,蘇錦兒出任蘇記布莊的大掌柜,雖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蘇錦兒,覺得蘇錦兒一介女流,以前又從來沒有參與過家裡的生意,就算硬著頭皮接手了蘇記布莊,蘇記布莊大概率也會慢慢衰敗,最後毀在蘇錦兒手裡。
但是吧,五年過去了,蘇記布莊不僅活的好好的,而且在蘇錦兒的經營之下,給人一種蒸蒸日上的感覺。
人家不僅是撐過來了,而且管的比她父親那會兒還要好。
由此,蘇錦兒就成了蘇州城內的一個傳奇。
如今,這個傳奇卻要招贅夫婿......雖然也是在情理之中,但對於誰能有幸獲得美人青睞的問題,蘇州城內關心的人,那也是很多的。
當然,大多數人就是看熱鬧,畢竟人家蘇家要招的,是贅婿。
但凡有點追求的男子,都不會選擇放棄本姓,去給人家當贅婿的。
而願意給人家當贅婿的人......天知道那個蘇家娘子能不能看得上。
畢竟,一個能在最危難的時刻,撐起家族企業,並且越做越紅火的女人,沒人覺得她能是一個省油的燈。
至少現在王單就是這個感覺,他就是單純的比較好奇,蘇錦兒會選擇什麼樣的男人,成為自己的夫婿。
而顧深嘛......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多少是有點波瀾的。
顧深確實跟蘇錦兒認識,但兩人之間也確實沒什麼特殊的關係。
兩人之所以認識,是因為一年前,蘇錦兒到城外姚家村來收買蠶絲。
這年月的生意買賣,那也是要立契的,同時,也需要有一個有名望的人作保......這種情況下,身為官學貢生,又是姚家村村學先生的顧深,就被姚家村的村老拜託,以保人的身份做見證。
就是在哪個時候,顧深第一次見到了蘇錦兒,並且跟蘇錦兒有過一段簡短的攀談。
在顧深的印象里,蘇錦兒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女人,說話做事非常的乾脆利落,儼然一副現代女強人的風範。
後來聽說了蘇錦兒的那一系列傳說後,顧深對這個女強人,還是很佩服的。
如今卻沒想到,這樣的女強人,到底也沒能逃過要嫁人的命運。
果然,在封建禮制時代,想當大女主,都沒那麼容易......所以說劉娥是真的牛掰。
只是,有一點,顧深沒太弄明白。
「那蘇娘子五年前不想著招贅夫婿,緣何今年突然要招贅夫婿了?!」顧深問道。
對吧,當初蘇錦兒剛剛接手家族產業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其他的選擇......最困難的時候沒有選擇招贅夫婿,幫她打理蘇記布莊,如今都挺過來了,怎麼又突然的想要招贅夫婿了呢?!
總不能說是因為年紀大了,怕以後不好找婆家吧?!
都選擇招贅了,蘇錦兒年紀多大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吧......而且真要說起來,蘇錦兒今年也就二十歲而已啊。
對這個問題吧,王單這次總算是能信心滿滿的回答了。
「因為有傳言,說官家明年會下詔,詔令天下男子十五而娶,女子十三而嫁,若有違者,家人坐之......咱們的蘇娘子年已二十,又無家人,若官府追究起來,恐怕她蘇家都難保啊。」
「......特麼以後有這種事兒,還請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