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觀念
第659章 觀念
簡單的八個字,卻如同石塊投入湖水,盪出陣陣漣漪一般,讓眾人的神色變得有些複雜。
不收為兵,則恐為盜。
這本質上來說,就是大宋招募軍隊的核心指導思想。
把所有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都招進軍隊來,就不存在社會不穩定因素了。
不得不說,如果放在十幾年前,官家尚未登基之時,這句話說出來,朝堂上說不定還有大臣會為此而感到得意,認為這是一個維持地方穩定的善制。
但是,時至今日,眾人再次從皇帝的口中聽到這句話,卻不約而同的從心中生出一股羞慚之意。
這不僅僅是因為趙禎的權威,更是因為,雖然他們都是出身於士大夫階層,
也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但這麼多年在兩府做事,頻繁的和趙禎接觸之下,潛移默化的也被影響了。
而對於趙禎來說,他雖然看重軍隊,但是,卻並不因此而刻意掩蓋其存在的問題。
「多年以來,我大宋募兵,多以刑徒,流民為主,其中雖有狄青這樣的勇武之才,但卻只是個例,不可推之以廣。」
「正因如此,兵員數量雖多,但戰力卻逐年下降,夏副樞主張要裁軍,倒不失為是一個節儉軍費的良策。」
「但是,這麼一來,朝廷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這些被裁減的兵員,回鄉之後該如何安置?」
「他們當中大多本是刑徒,流民,本就容易引發混亂,裁軍之後,地方兵力削減,若是這些人鬧出事端,又該如何保證地方安穩呢?」
一番話成功的讓夏陷入了沉默當中。
裁軍是朝中一直以來都在吹的一股風,他也主張如此,但是,卻並未仔細想過,這背後隱藏的各種利弊。
「陛下,其實,朝廷徵召兵員,也並非全然是從刑徒與流民當中選取。」
見此狀況,一旁的曹瑋倒是出言,替夏解了圍。
「禁軍當中,其實也有不少主動投軍,或者是世代為軍的兵土,他們在禁軍當中所占的數量也不少,若是能夠善加訓練,定可加強軍力。」
這話是真的,但卻不全。
趙禎當然清楚,禁軍徵召兵員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這諸多途徑當中,除了世代為軍這一條,可以稍加保證兵員的基本素質之外,其他的途徑,其實跟刑徒流民也差不多,甚至於,還不如刑徒呢。
好歹能成為刑徒的,大多都是鬧事的流氓混混,雖然品行不端,但至少體格不差。
而那些主動投軍的,數量的確也不少,但是,在大宋這種極度重文輕武的社會背景下,會選擇這條路的,絕大多數,都是因土地兼併被迫無奈,只求活下去的農民。
他們的身體素質,其實根本就達不到軍隊應有的標準。
「這件事的本質,並不在操練上!」
趙禎搖了搖頭,很快也否定了曹瑋的想法。
單純的依靠軍費的堆砌和操練,對於兵員素質的確有提高,但是極其有限,
所以,還是要從根本上下功夫。
「朝廷將禁軍和廂軍,作為安置刑徒和流民的所在,本就不妥。」
趙禎毫無顧忌的說出了讓在場所有人都一陣難言的話。
眾人聞言,不由有些面面相。
他們早就料到,官家此前說要改變祖宗之法,不是玩笑,可也沒想到,官家的速度如此之快,動作如此劇烈。
要知道,用刑徒和流民來充實禁軍和廂軍,可是實打實太祖皇帝時大力推行的政策。
似乎是沒有感受到眾人神色的變化一樣,趙禎繼續開口,道。
「用刑徒和流民充實軍隊,必然導致軍隊良不齊,駁雜不專,戰力降低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讓民間百姓也都覺得,軍隊乃是下等末業,若非走投無路之時,決計不會想到投軍這條路。」
「曹樞使,你也是軍中出身,那你來告訴朕,那些所謂主動投軍的,真的是主動投軍嗎?」
這話一出,曹瑋的臉色也是一變,沉默了下來。
誠然,主動投軍的有,但是就像官家說的那樣,基本都是走投無路之人最後的去處,甚至於,說的不好聽點,即便是當真走投無路了,大多數人,其實也是不願意投軍的。
畢竟,一旦投軍,哪怕並不刺字,可也將自己一輩子都交代在了軍營當中,
甚至於,可能會被人當做是犯了什麼罪而被投進去的。
所以,真正的事實是,官府為了數據好看一點,每年其實會強制徵召許多百姓入伍,而在名冊上,登記為主動投軍。
「將刑徒和流民投入軍中,致使百姓看輕軍伍之人,也便更不願主動投軍,
官府為了完成朝廷命令,強制徵發普通百姓,更加使得百姓不願入伍,如此便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至於說那些所謂世代為軍的,他們當真願意世代為軍嗎?」
趙禎的話,問的在場眾人啞口無言。
其實這些問題,他們心裡都是知道的,但是,長久以來,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人敢如此直白的將其揭露出來。
但是此刻,當一切都被擺在檯面上,竟顯得如此殘酷-—·
「所以,想要提高禁軍的戰力,就得要改變世人重文輕武的觀念。」
趙禎不顧在場眾人驚恐的目光,直接了當的下了結論,
「這也是朕此前改革爵位制度,並在朝會上以血染袍的原因。」
「但是,朝堂之上的觀念,朕可以設法改變,可這悠悠百姓之心,又該如何變呢?」
窗戶紙被徹底戳穿,眾人在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倒是也很快鎮定了下來。
王曾率先道:「陛下心懷天下萬民,聖德威福,臣等愧不如矣。」
這話說了跟沒說似的,除了表示了對趙禎的支持之外,沒有半點作用。
但奇怪的是,不僅是王曾,其他的宰執大臣,此時也紛紛跟上,開始變著花的誇獎起趙禎來。
「好了好了·—..」
看著一臉勉強的宰執大臣,趙禎不由擺了擺手。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在為難什麼。
祖宗之法這幾個字,壓了整個大宋太多年了,如今,雖然趙禎和劉娥一起出頭,破了這條桔。
但是,有些話,還是只能由趙禎來說,而不能由這些宰執來說。
臉色一正,趙禎看著在場的一眾大臣,開口道。
「話歸正題,其實夏副樞所言有理,如今朝廷的軍隊數量雖多,可駁雜不精,徒耗國力,所以,裁軍是肯定要裁的,但是,不能直接將軍中不合格的打發回去,這是其一。」
「除此之外,以刑徒和流民來充實禁軍和廂軍的法子,也是時候該廢止了」
,
簡單的八個字,卻如同石塊投入湖水,盪出陣陣漣漪一般,讓眾人的神色變得有些複雜。
不收為兵,則恐為盜。
這本質上來說,就是大宋招募軍隊的核心指導思想。
把所有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都招進軍隊來,就不存在社會不穩定因素了。
不得不說,如果放在十幾年前,官家尚未登基之時,這句話說出來,朝堂上說不定還有大臣會為此而感到得意,認為這是一個維持地方穩定的善制。
但是,時至今日,眾人再次從皇帝的口中聽到這句話,卻不約而同的從心中生出一股羞慚之意。
這不僅僅是因為趙禎的權威,更是因為,雖然他們都是出身於士大夫階層,
也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但這麼多年在兩府做事,頻繁的和趙禎接觸之下,潛移默化的也被影響了。
而對於趙禎來說,他雖然看重軍隊,但是,卻並不因此而刻意掩蓋其存在的問題。
「多年以來,我大宋募兵,多以刑徒,流民為主,其中雖有狄青這樣的勇武之才,但卻只是個例,不可推之以廣。」
「正因如此,兵員數量雖多,但戰力卻逐年下降,夏副樞主張要裁軍,倒不失為是一個節儉軍費的良策。」
「但是,這麼一來,朝廷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這些被裁減的兵員,回鄉之後該如何安置?」
「他們當中大多本是刑徒,流民,本就容易引發混亂,裁軍之後,地方兵力削減,若是這些人鬧出事端,又該如何保證地方安穩呢?」
一番話成功的讓夏陷入了沉默當中。
裁軍是朝中一直以來都在吹的一股風,他也主張如此,但是,卻並未仔細想過,這背後隱藏的各種利弊。
「陛下,其實,朝廷徵召兵員,也並非全然是從刑徒與流民當中選取。」
見此狀況,一旁的曹瑋倒是出言,替夏解了圍。
「禁軍當中,其實也有不少主動投軍,或者是世代為軍的兵土,他們在禁軍當中所占的數量也不少,若是能夠善加訓練,定可加強軍力。」
這話是真的,但卻不全。
趙禎當然清楚,禁軍徵召兵員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這諸多途徑當中,除了世代為軍這一條,可以稍加保證兵員的基本素質之外,其他的途徑,其實跟刑徒流民也差不多,甚至於,還不如刑徒呢。
好歹能成為刑徒的,大多都是鬧事的流氓混混,雖然品行不端,但至少體格不差。
而那些主動投軍的,數量的確也不少,但是,在大宋這種極度重文輕武的社會背景下,會選擇這條路的,絕大多數,都是因土地兼併被迫無奈,只求活下去的農民。
他們的身體素質,其實根本就達不到軍隊應有的標準。
「這件事的本質,並不在操練上!」
趙禎搖了搖頭,很快也否定了曹瑋的想法。
單純的依靠軍費的堆砌和操練,對於兵員素質的確有提高,但是極其有限,
所以,還是要從根本上下功夫。
「朝廷將禁軍和廂軍,作為安置刑徒和流民的所在,本就不妥。」
趙禎毫無顧忌的說出了讓在場所有人都一陣難言的話。
眾人聞言,不由有些面面相。
他們早就料到,官家此前說要改變祖宗之法,不是玩笑,可也沒想到,官家的速度如此之快,動作如此劇烈。
要知道,用刑徒和流民來充實禁軍和廂軍,可是實打實太祖皇帝時大力推行的政策。
似乎是沒有感受到眾人神色的變化一樣,趙禎繼續開口,道。
「用刑徒和流民充實軍隊,必然導致軍隊良不齊,駁雜不專,戰力降低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讓民間百姓也都覺得,軍隊乃是下等末業,若非走投無路之時,決計不會想到投軍這條路。」
「曹樞使,你也是軍中出身,那你來告訴朕,那些所謂主動投軍的,真的是主動投軍嗎?」
這話一出,曹瑋的臉色也是一變,沉默了下來。
誠然,主動投軍的有,但是就像官家說的那樣,基本都是走投無路之人最後的去處,甚至於,說的不好聽點,即便是當真走投無路了,大多數人,其實也是不願意投軍的。
畢竟,一旦投軍,哪怕並不刺字,可也將自己一輩子都交代在了軍營當中,
甚至於,可能會被人當做是犯了什麼罪而被投進去的。
所以,真正的事實是,官府為了數據好看一點,每年其實會強制徵召許多百姓入伍,而在名冊上,登記為主動投軍。
「將刑徒和流民投入軍中,致使百姓看輕軍伍之人,也便更不願主動投軍,
官府為了完成朝廷命令,強制徵發普通百姓,更加使得百姓不願入伍,如此便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至於說那些所謂世代為軍的,他們當真願意世代為軍嗎?」
趙禎的話,問的在場眾人啞口無言。
其實這些問題,他們心裡都是知道的,但是,長久以來,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人敢如此直白的將其揭露出來。
但是此刻,當一切都被擺在檯面上,竟顯得如此殘酷-—·
「所以,想要提高禁軍的戰力,就得要改變世人重文輕武的觀念。」
趙禎不顧在場眾人驚恐的目光,直接了當的下了結論,
「這也是朕此前改革爵位制度,並在朝會上以血染袍的原因。」
「但是,朝堂之上的觀念,朕可以設法改變,可這悠悠百姓之心,又該如何變呢?」
窗戶紙被徹底戳穿,眾人在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倒是也很快鎮定了下來。
王曾率先道:「陛下心懷天下萬民,聖德威福,臣等愧不如矣。」
這話說了跟沒說似的,除了表示了對趙禎的支持之外,沒有半點作用。
但奇怪的是,不僅是王曾,其他的宰執大臣,此時也紛紛跟上,開始變著花的誇獎起趙禎來。
「好了好了·—..」
看著一臉勉強的宰執大臣,趙禎不由擺了擺手。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在為難什麼。
祖宗之法這幾個字,壓了整個大宋太多年了,如今,雖然趙禎和劉娥一起出頭,破了這條桔。
但是,有些話,還是只能由趙禎來說,而不能由這些宰執來說。
臉色一正,趙禎看著在場的一眾大臣,開口道。
「話歸正題,其實夏副樞所言有理,如今朝廷的軍隊數量雖多,可駁雜不精,徒耗國力,所以,裁軍是肯定要裁的,但是,不能直接將軍中不合格的打發回去,這是其一。」
「除此之外,以刑徒和流民來充實禁軍和廂軍的法子,也是時候該廢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