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原來是這麼用的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60章 原來是這麼用的嗎?

  眾人心中瞭然。

  果然,官家這次的動作不會小。

  停止將刑徒和流民充入軍中,這可不僅僅是祖宗之法的問題,更牽涉到方方面面,最典型的,就是最開始提到的那個問題。

  「可是陛下,您方才也說了,這些刑徒與流民,本就並非善類,容易引起混亂,如今,朝廷要裁減兵員,又要廢除舊制,那麼,這些刑徒與流民,又該如何安置呢?」

  很快,李迪就率先提出了疑問。

  光提措施,不提善後,顯然是不負責任的。

  既然趙禎說要廢除舊制,那麼,以這些宰執大臣對他的了解,這位皇帝陛下,肯定是有一套完整的想法的。

  不出意外的,趙禎沉吟片刻之後,便道。

  「流民多是因災荒,戰亂而被迫遷徙,所以,自當由朝廷撥銀賑濟,待災情平息之後,安排遣返原籍,若有可能,還當發放路費,助其回鄉復耕。」

  「至於刑徒,朝廷自有刑罰,若確實需要流放的,也當發到苦寒之地屯種採礦,不可再隨意充入軍中。」

  「至於現有的兵土,按照此前擬定的戰陣操練之法,不合格者逐步裁撤,發放銀兩,命其歸鄉。」

  這番話一出,在場眾人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苦澀。

  要知道,這事說起來簡單,但是,作為理政數十年的好手,這些宰執大臣自然是很快就明白,這其中的艱難所在。

  於是,殿中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就連官帽上的兩根硬翅,也擋不住他們交頭接耳。

  片刻之後,李迪沉吟著上前,開口道。

  「陛下,臣以為陛下之策是為良策,但是如此一來,要牽扯到兩個方面。」

  「其一是朝廷賑撫災民之法的改變,會帶來財政上的壓力,和地方人手上的壓力,畢竟,收攏流民歸鄉往往需要各地的配合,這筆錢如果讓州府來出,怕是他們不樂意的。」

  「其二是關於刑徒,以往時候,多數州府都是將刺配作為一種刑罰來進行處理,如今既然不再將刑徒充軍,而改為流放,那麼,原本對於諸多罪行的判罰,

  只怕要重新斟酌。」

  「甚至————甚至可能要修訂刑律。」

  「再有就是,流放到邊境的刑徒,用以屯成開礦的話,那麼,勢必要派遣軍隊看管,如此一來,靡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謹防逃逸。」

  「如此種種,非一日可以解決,還望陛下三思。」

  不得不說,李迪在政務方面,還是很熟稔的,短短的時間內,就梳理出了大致的脈絡。

  只是,從他的態度來看,依舊還是偏向於保守的。

  當然,保守有保守的好處,只要方向上是一致的就可以了。

  所以,趙禎也並沒有因此而生氣,而是道。

  「李相公所言有理,所以,朕這不是召諸卿前來商議了嗎?你們放心,朕也沒有想著要一日而竟全功,但是,事情總是要做的,既然李相公提出了這些問題,那麼,一個個針對解決便是。」

  「朕不要求中書兩府快速辦好此事,可施行的章程和時間,總是要有的。」

  啊?

  在場眾人頓時有些面面相,一時搞不清楚,官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於是,趙禎便道。

  「便拿剛剛李相公提出的這些問題來說,賑濟災民之法的改變,的確需要地方州府配合,也需要朝廷撥銀。」

  「那麼,諸卿便要預估一下,何種程度的災情,需要撥付多少銀兩,或是派遣何種官品的大臣前去主持,若是出現意外應當如何應對,既然需要地方州府負責,那麼,地方州府是缺人還是缺錢,若是缺人,缺多少,從何處補足,每年補足多少。」

  「這些細節,中書要一一理清楚,然後列出時間表,拆解出每一年,每一個月應該完成的目標,然後按部就班,徐徐推進,直至功成,不可快,但也不可慢。」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打工人,趙禎是懂得怎麼壓榨打工人的。

  此前的時候,他沒有經驗,所以,像是官制改革,軍制改革這些,往往會遇到很多的意外,導致進程停滯。

  雖然說,最後基本上都解決了,但是,總歸是要總結經驗的。


  所以,這次為了鞭策這些早已經在大宋官場當中懶散慣了的官員們,趙禎決定啟用kpi制度。

  「如今,審官院和吏部合併之事,已經基本準備停當,待此事完成之後,官員銓選考核自會更加便捷。」

  「到時候,依照中書制定出的章程和時間節點,將各地的對此事的完成情況,也納入到銓選的考核範疇之內。」

  「相信有此鞭策,朝廷上下官員,必然會更加兢兢業業,為國效力。」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再次有些愣神。

  要知道,這以往的官員考核,看的都是是否勤勉,在任時是否受百姓愛戴,

  最多再有就是,看看他的官聲風評如何。

  卻不曾想,官家如今,竟然從這方面開始打起了主意。

  怪不得前段時間,官家授意王曾要讓審官院和吏部合併,敢情是在這等著呢·...

  於是,王大相公的背後,頓時感到了一陣濺颶的涼意。

  但問題是,天可憐見,他也不知道官家是打的這個盤算啊。

  雖然時代不同,但是天下打工人都是一樣的,這要是真的實行下去了,皇帝肯定是不會挨罵的,可他們這些中書宰執,怕是要讓人在背後戳脊梁骨了。

  於是,沉默片刻,王曾頂著眾人催促的目光,硬著頭皮上前,道。

  「陛下此法甚佳,只是臣擔心,如此一來,會使得地方官員疲於完成朝廷布置的任務,而荒廢了對於地方的治理,長遠來看,這似乎———」

  「完成朝廷的任務,就會荒廢對於地方的治理,那中書不該反思一下,為什麼會用這樣無能之人嗎?」

  趙禎抬手就打斷了王曾的話,一副你倒是提醒我了的樣子,道。

  「不過,大相公說的也對,若是貿然將這些納入銓選考課當中,地方恐怕有些官員會操之過急,煎迫民力———.」

  哎,對嘍,他們就是想說這個!

  一眾大臣頓時眼中露出欣喜的目光,正欲接話,卻聽得官家一拍桌案,道。

  「如此看來,御史台的那些言官,不能光派去邊境巡視了,中書回頭再擬個章程,待此事開始之後,讓這些御史輪流到地方巡視,監察各地不法,一旦發現有官員欺上瞞下,煎迫百姓,又或者是尸位素餐,消極怠工的,一律回稟朝廷,

  即刻懲治。」

  眾人再次愣在原地。

  這,巡查御史,原來是這麼用的嗎?

  一陣面面相之後,再度抬頭,看著官家意味深長的目光,眾人不由齊齊的嘆了口氣,只能認命的點了點頭,道。

  「臣等——領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