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歸海怒氣
「是的,南下。」
「到底為什麼?這塊地是多少代人打出來,才守了幾百年。如今主動放棄,族人誰會願意?」
「所以我要你主動挑釁其他部落,一直打敗仗,打到所有部落都以為玄蛇部落是喪家之犬,順勢遁逃到南部。」
「這……」
「我知道,你這些年靠著勇猛,在部落里威望很高,你也希望能幹出比前幾任族長更大的功績。但現在不是時候啊。」
聽到「現在不是時候」,玄信突然站起來了,神色竟然比剛才還要激動幾分,失聲道:
「大祭司,難道你這一次去巫原,便不會再回來嗎?」
「是,應該是說下一個『我』不會再回來了。」
「那玄蛇部落難道真要就此被除名了嗎?」
「不,我要你們到南部,正是我占卜了足足一年的結果,巫神的指示說玄蛇向南而生。」
說到這,大祭司強撐著疼痛站了起來,透過木窗看向了秦月的那間木屋。
「何況,誰說不是聖女,就不能產下巫子?秦月之子,或許便是那巫子也說不定。」
玄信聽到這,那猶豫不決的眼神先是有幾分愕然,死死盯著秦月的那間木屋,呼吸都亂了些。
要知道,九個部落雖然對聖女的人選各執一詞,各有各自尊崇的聖女,但對於巫子卻沒有也不敢有任何爭議。
只因為從悠久歲月里便傳承下來的一個語言,「當巫族的瘴氣被吹散,當巫族的土地滿是鮮血,會有一個巫子從血海中而來,帶領巫族從死地走向生途。」
玄信看了好一會,這才逐漸平復了氣息,再轉頭看向大祭司的時候,眼神多了幾分堅毅。
「大祭司,我明白了。那就南下,我自會好生照顧巫子。」
「玄信,你可有信心應對族人的誤解?」
玄信臉上露出幾分苦笑,搖了搖頭,卻又點了點頭,「大祭司,我曾經在中土待了十年,中土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大祭司見玄信難得賣一次關子,他也想以一個正常巫人在部落里最後待一晚,便沒有和用巫術去猜測,只是像普通巫人一樣好奇地問道,「什麼話?」
玄信見大祭司同樣難得好奇,也有幾分笑意,回應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至於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大祭司長笑一聲,似乎連疼痛也短暫消失了一般,長嘆一聲:「好好好,玄蛇部落有你,我放心了。」
臨別之前,大祭司從獸皮中掏出了一枚巫珠,與那日秦月手上那枚極其相似,「這個便留給你吧。」
「大祭司,沒了巫珠,你豈不是連最後一絲回歸的機會都沒有?」
「我本就沒有回歸的機會了」,大祭司轉身,玄信這才看到其背後的驚人傷勢。
玄信本以為只是疤痕難以癒合,未曾料到其後背竟然可一眼隱隱約約看到臟器,實則只是勉力支撐罷了。
「我活不成了,也死不成了。」
玄信還想勸大祭司將巫珠收下,卻聽到,「你走吧,明日我們照常啟程。」
離開了大祭司的木屋,玄信摩挲著手上的巫珠,感覺到一股力量開始在溫養著自己的身子。
直至今日,連帶著秦月手上那顆巫珠,整個玄蛇的巫珠不過六枚。
是以那日玄信看到秦月聲稱是李宏元給的巫珠,才會如此震怒。數十年前,李宏元闖進無數瘴氣,在與巫獸較量中意外受傷,得到玄蛇部落的照料。
哪曾想,修養了一年多後,李宏元在離開之際,竟然盜走了當時的大祭司和玄蛇族長的巫珠,著實忘恩負義。
「罷了,過了如此之久,聽聖女說李宏元早已離世,巫珠也回到玄蛇部落了。」
「只是,眼下多事之秋,還是得早做準備。」
玄信已然做好了,接下來九年接連吃敗仗,自己會被部落里的勇士挑釁多少次,會被族人質疑多少次,會惹得多少信任自己的祭司覺得所託非人。
「哎,在大祭司面前說得輕鬆,我便真能扛得住這般非議嗎?」
「哎,便是扛不住,也得扛住了。」
……
在秦月神識消散的那一刻,王豐本來還在私室內一邊看著書,一邊手上刻刀揮灑自如,眼見得手上的木雕就要完成了。
偏偏突然間,那刻刀的力度竟然意外地稍大了些,以至於功敗垂成。
「怎麼回事?月兒十六歲之時,最喜這流仙裙裝扮,若是這一刀沒出了差錯,頂多再來幾刀就刻出來了。」
王豐雖然心憂,但畢竟也無預卜吉凶的本事,只是兀自不停地寬慰自己。
「月兒在那鼓浪門修煉,據說師門對她又極好,哪會有事?」
「差錯了就差錯了吧,重新再雕刻一個也就是了。」
王豐轉頭,臉色溫柔地看著桌案邊上的十七個木雕,皆是秦月模樣,只不過是每一歲的她便是了。
今年便是他記憶里與秦月相識的第十八年。
……
鼓浪門的宣化殿,在偏殿供奉著各個弟子的長明燈,那守燈的弟子突然感覺到一陣微風,竟然讓他身形都有幾分站不住。。
待他站穩了往那供桌上一看,這才發現秦月的長明燈熄滅了。
「不可能,尋常的風怎麼可能讓長明燈熄滅。這可是開門祖師尋來的鮫人淚,尋常的風絕計不可能吹滅。莫非……」
「糟了,怕是得快去稟告歸海首座,那秦月師妹竟然身死道消。倒是可惜,秦月師妹可才剛代表本門拿下了閭山大比的桂冠,本該是前途無量的時候。」
這個弟子走在路上,神色匆忙。
後來他大概覺得終究行得太慢了,還在山門廣場便直接御劍而起,直奔筆架山。
掌管宗門執法的齊軒,恰好經過山門廣場,看到這個弟子如此行徑,只覺得最近確實對宗門弟子的操行疏於管教了。
聽到這個弟子的稟報後,歸海神色如常,道了句,「有勞來筆架山報信,辛苦了」,便讓雜役弟子領著他去筆架山領用些獎賞。
歸海的閣樓里,此時白淺跪在歸海身前,邊上則是一同跪著的陸達,歸海怒氣難平。
「到底為什麼?這塊地是多少代人打出來,才守了幾百年。如今主動放棄,族人誰會願意?」
「所以我要你主動挑釁其他部落,一直打敗仗,打到所有部落都以為玄蛇部落是喪家之犬,順勢遁逃到南部。」
「這……」
「我知道,你這些年靠著勇猛,在部落里威望很高,你也希望能幹出比前幾任族長更大的功績。但現在不是時候啊。」
聽到「現在不是時候」,玄信突然站起來了,神色竟然比剛才還要激動幾分,失聲道:
「大祭司,難道你這一次去巫原,便不會再回來嗎?」
「是,應該是說下一個『我』不會再回來了。」
「那玄蛇部落難道真要就此被除名了嗎?」
「不,我要你們到南部,正是我占卜了足足一年的結果,巫神的指示說玄蛇向南而生。」
說到這,大祭司強撐著疼痛站了起來,透過木窗看向了秦月的那間木屋。
「何況,誰說不是聖女,就不能產下巫子?秦月之子,或許便是那巫子也說不定。」
玄信聽到這,那猶豫不決的眼神先是有幾分愕然,死死盯著秦月的那間木屋,呼吸都亂了些。
要知道,九個部落雖然對聖女的人選各執一詞,各有各自尊崇的聖女,但對於巫子卻沒有也不敢有任何爭議。
只因為從悠久歲月里便傳承下來的一個語言,「當巫族的瘴氣被吹散,當巫族的土地滿是鮮血,會有一個巫子從血海中而來,帶領巫族從死地走向生途。」
玄信看了好一會,這才逐漸平復了氣息,再轉頭看向大祭司的時候,眼神多了幾分堅毅。
「大祭司,我明白了。那就南下,我自會好生照顧巫子。」
「玄信,你可有信心應對族人的誤解?」
玄信臉上露出幾分苦笑,搖了搖頭,卻又點了點頭,「大祭司,我曾經在中土待了十年,中土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大祭司見玄信難得賣一次關子,他也想以一個正常巫人在部落里最後待一晚,便沒有和用巫術去猜測,只是像普通巫人一樣好奇地問道,「什麼話?」
玄信見大祭司同樣難得好奇,也有幾分笑意,回應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至於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大祭司長笑一聲,似乎連疼痛也短暫消失了一般,長嘆一聲:「好好好,玄蛇部落有你,我放心了。」
臨別之前,大祭司從獸皮中掏出了一枚巫珠,與那日秦月手上那枚極其相似,「這個便留給你吧。」
「大祭司,沒了巫珠,你豈不是連最後一絲回歸的機會都沒有?」
「我本就沒有回歸的機會了」,大祭司轉身,玄信這才看到其背後的驚人傷勢。
玄信本以為只是疤痕難以癒合,未曾料到其後背竟然可一眼隱隱約約看到臟器,實則只是勉力支撐罷了。
「我活不成了,也死不成了。」
玄信還想勸大祭司將巫珠收下,卻聽到,「你走吧,明日我們照常啟程。」
離開了大祭司的木屋,玄信摩挲著手上的巫珠,感覺到一股力量開始在溫養著自己的身子。
直至今日,連帶著秦月手上那顆巫珠,整個玄蛇的巫珠不過六枚。
是以那日玄信看到秦月聲稱是李宏元給的巫珠,才會如此震怒。數十年前,李宏元闖進無數瘴氣,在與巫獸較量中意外受傷,得到玄蛇部落的照料。
哪曾想,修養了一年多後,李宏元在離開之際,竟然盜走了當時的大祭司和玄蛇族長的巫珠,著實忘恩負義。
「罷了,過了如此之久,聽聖女說李宏元早已離世,巫珠也回到玄蛇部落了。」
「只是,眼下多事之秋,還是得早做準備。」
玄信已然做好了,接下來九年接連吃敗仗,自己會被部落里的勇士挑釁多少次,會被族人質疑多少次,會惹得多少信任自己的祭司覺得所託非人。
「哎,在大祭司面前說得輕鬆,我便真能扛得住這般非議嗎?」
「哎,便是扛不住,也得扛住了。」
……
在秦月神識消散的那一刻,王豐本來還在私室內一邊看著書,一邊手上刻刀揮灑自如,眼見得手上的木雕就要完成了。
偏偏突然間,那刻刀的力度竟然意外地稍大了些,以至於功敗垂成。
「怎麼回事?月兒十六歲之時,最喜這流仙裙裝扮,若是這一刀沒出了差錯,頂多再來幾刀就刻出來了。」
王豐雖然心憂,但畢竟也無預卜吉凶的本事,只是兀自不停地寬慰自己。
「月兒在那鼓浪門修煉,據說師門對她又極好,哪會有事?」
「差錯了就差錯了吧,重新再雕刻一個也就是了。」
王豐轉頭,臉色溫柔地看著桌案邊上的十七個木雕,皆是秦月模樣,只不過是每一歲的她便是了。
今年便是他記憶里與秦月相識的第十八年。
……
鼓浪門的宣化殿,在偏殿供奉著各個弟子的長明燈,那守燈的弟子突然感覺到一陣微風,竟然讓他身形都有幾分站不住。。
待他站穩了往那供桌上一看,這才發現秦月的長明燈熄滅了。
「不可能,尋常的風怎麼可能讓長明燈熄滅。這可是開門祖師尋來的鮫人淚,尋常的風絕計不可能吹滅。莫非……」
「糟了,怕是得快去稟告歸海首座,那秦月師妹竟然身死道消。倒是可惜,秦月師妹可才剛代表本門拿下了閭山大比的桂冠,本該是前途無量的時候。」
這個弟子走在路上,神色匆忙。
後來他大概覺得終究行得太慢了,還在山門廣場便直接御劍而起,直奔筆架山。
掌管宗門執法的齊軒,恰好經過山門廣場,看到這個弟子如此行徑,只覺得最近確實對宗門弟子的操行疏於管教了。
聽到這個弟子的稟報後,歸海神色如常,道了句,「有勞來筆架山報信,辛苦了」,便讓雜役弟子領著他去筆架山領用些獎賞。
歸海的閣樓里,此時白淺跪在歸海身前,邊上則是一同跪著的陸達,歸海怒氣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