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2)
(第四十三章續)
「我們那邊的稻子都還長著圓圈圈嘞。」劉之福毫不隱瞞地說。
「都長著圓圈圈?」劉妨書故作驚訝地問,「不會吧,聽說,你們那邊有的稻子就沒長。」
「妨爺,不是有的稻子沒長,只是一塊田的稻子沒長,那就是劉樹人那塊五斗田裡的稻子沒長。」
「噢,這我聽說了。劉樹人的運氣真好。」劉妨書以讚揚的口氣試探著。
「要說他的運氣好,還不如說他的辦法好。他用那種點播辦法種稻子,就沒長圓圈圈。我明年也像他那樣種稻子。」劉之福爽快地說。
「那是當然。不過,明年是明年,今年是今年。今年得趕快想辦法救稻子啊。之福,你救了你的稻子嗎?」
「我哪裡有辦法救稻子啊。」
「你就讓你的稻子長著圓圈圈?」鍾雅芳在一旁著急地問。
「我除了干著急還能怎樣?」劉之福回答說。
「你們的稻子就沒有人去救?」劉子午幫腔問道。
「你那個堂弟是個讀書人,他一定見多識廣。他也許會有辦法救吧。」劉妨書聽見劉之福說話久久不入套,著急得來了個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地問起劉樹人來。
「你說他呀,他看見那麼多人的稻子生稻圈病,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想著辦法救稻子嘞。」
「他的辦法想好了嗎?」劉妨書急切地問。
「他做了一種農藥,在做試驗。」劉之福不假思索地說。
「農藥是怎樣做的?」鍾雅芳嬌聲嬌氣地問。
「這我不知道。」劉之福如實地回答。
「你與劉樹人住在一起,怎麼會不知道呢?」劉子午驚奇地問。
「我只知道那農藥是一種灰色粉。」
「之福,既然你知道是一種灰色粉,你肯定知道是怎麼做的呀。」劉妨書耐著性子問。
「妨爺,事不湊巧。劉樹人那天做農藥時,我正好去了丈人家。等我從丈人家回去時,劉樹人已經把農藥做好了。」
「你就沒有問一問他是怎麼做的?」劉妨書硬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極盡所能也要問個所以然。
「我哪好意思問哪。即使我問了,他如果說些農藥方面的行話,我也聽不懂啊。」
「你說得也是。你是聽不懂,我也會聽不懂。」劉妨書覺得,劉之福一問三不知,只好以退為攻,免得讓劉之福起疑心。但他還是忍不住三句話不離本意地問,「你剛才說劉樹人做試驗,那我問你,他做的試驗有作用嗎?」
「妨爺,真對不起。為了幫你準備你晉升保長的慶祝酒席,我這一兩天一直都待在你這裡,我還真不知道劉樹人做試驗的結果。」
「哦,是這樣啊,那辛苦你了。」鍾雅芳客客氣氣地說。
「沒什麼。為妨爺晉升賀喜嘛。」劉之福也客客氣氣地回應說。
「之福哪,我能請到你這樣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臨時工,我感到很幸運。」劉妨書說出一句甜言蜜語來寬劉之福的心。
「謝謝妨爺誇獎。」
「之福啊,就你曉得的,我現在是保長了。鄉親們的稻子生稻圈病,這真叫我揪心啊。」劉妨書說著話,斜著眼睛瞟了劉之福一眼。劉之福沒有接他的話,他只好自己接著往下說:「嗨,誰叫我是保長嘞。」
「對,誰叫你是保長嘞。你當了官,就得為民做主,就得為鄉親們消愁解難。」鍾雅芳說得娓娓動聽。
「是啊,妨爺是先天下之愁而愁啊。」劉子午順著鍾雅芳的話奉承說。
「之福啊,我愁我只有一個腦殼。如果大家都積極想辦法,就一定能消滅稻圈病。我覺得,劉樹人是個不錯的人,是個肯動腦筋積極想辦法的人。我很欣賞他的做法。明兒我準備去看看他的試驗。」劉妨書裝出一副保長的神態說著。
「我也想知道他的試驗結果嘞。」劉之福坦然地說。
「那好。我們明兒就在劉樹人做試驗的地方和他談談。」劉妨書感到,劉之福毫無戒備之心,話也不拒絕,便做出這樣一個決定。
「妨爺,你還有事嗎?」劉之福覺得,劉妨書的話已說完,便用問話來表示自己想要離開。
「沒事了,你去忙吧。」劉妨書擺擺手說。
劉之福轉身離去。
「妨爺,你想辦法要知道劉樹人做農藥的辦法,你的辦法並不行啊。你問劉之福,他是一問三不知啊。莫非他對我們有戒心?他是有意不把辦法告訴我們?」鍾雅芳看劉之福走遠之後,低聲細語地說。
「事情才開始,哪裡會那麼一蹴而就得心應手的?劉之福不是那麼一個有心計的人。他說的話也是真的。」
「劉之福讀書少。即使他知道個所以然,他也不一定能說出一個所以然。」劉子午幫助分析說。
「妨爺,你現在當保長了,真是脫胎換骨了。處處都在為鄉親們著想。」鍾雅芳嘲笑說。
「我能脫胎換骨得了嗎?你要知道,我的稻田比別人的多幾十倍嘞。」劉妨書狠狠地瞪了他堂客一眼。
劉樹人的五斗田的田邊,站著劉妨書一伙人。劉妨書身穿一件白色長衫,外面套著一件藍色馬甲。頭戴一頂藍色禮帽,手裡撐著一根拐棍。他這派頭是要顯示一下今天的他不是過去的他了,說明白一點,今天的他是威風凜凜的劉保長了。過去的妨爺,別人只羨慕他的錢,只有那些想借錢的人才會圍著他轉。可是,今天的保長,這就不同了,保長不光有錢,而且還有勢,這叫做有錢有勢。不只是想借錢的人圍著保長轉,保里所有的人都會圍著保長轉。如果保里有人不想圍著保長轉,保長就會使著法子讓這樣的人圍著他轉,要不,保長就會使著法子讓這樣的人沒有好下場。他看著劉樹人田裡的稻子長勢誘人,並沒有稻瘟疫。眼睛嫉妒得發紅,恨不得用手裡的拐棍把稻子打個稀巴爛。他最終還是不由自主地提起那根拐棍猛戳稻子,但立即又收了回來。這是因為他意識到,他如果真是把稻子打了個稀巴爛,這會與他的身份不符,有失他的面子。再說,這樣做與他今天此行的目的不符。於是,他將那個打的動作改成了指的動作,淡淡地說:「這稻子是真的沒長圓圈圈哪。」
「妨爺,讀書人做事就是不一樣啊。」劉子午開口便說。
「別說讀書不讀書的了。我最討厭聽這樣的字眼。」劉妨書對劉子午橫眉冷眼。
劉子午沒有了下言,站在旁邊假裝看劉樹人稻田裡的稻子。
「管家,你知道劉樹人做試驗的地方嗎?」
「不,我哪裡會知道。妨爺,我們昨兒跟劉之福說好了的,今兒在劉樹人的田邊跟劉樹人談談的。怎麼這時候不見劉之福,也不見劉樹人?他們應該看得見我們站在這裡呀。」劉子午說了一大堆話來消消劉妨書剛才的怒氣。可是到頭來,他這麼一說,不但沒有消掉劉妨書的怒氣,反而還增加了劉妨書的怒氣。
「他們沒有來,你就不曉得喊嗎?」劉妨書放開嗓門吼道。
「劉之福,劉之福。你過來一下。」劉子午放開喉嚨喊了起來。
「呃,來了,來了。」劉之福從他屋裡走到他禾場裡。隨後,他飛步走往五斗田邊來。
「之福啊,劉樹人的試驗結果怎麼樣?」劉妨書迫不及待地問。
「不怎麼樣。」劉之福喘著粗氣說。
「什麼叫不怎麼樣?」劉妨書又問道。
「有些效果,但效果不明顯。」劉之福這樣形容。
「之福啊,你說具體一點。劉樹人做了試驗之後,稻葉上的圓圈圈是長多了還是減少了?」劉妨書開始引導劉之福說。
「長多了。但是,不像以前那樣長得那麼多了。」劉之福回答說。
「那就是說,長得少了。」劉妨書試探說。
「對,對。是這樣的。」
「唔,我明白了。這就是你剛才說的效果不明顯。」劉妨書戲謔地說。
劉之福看到劉妨書臉上那皮笑肉不笑的樣子,沒有再做聲。
「之福啊,怎麼不見劉樹人過來?」劉妨書收住臉上那一絲奸笑,這樣問道。
「他現在不在屋裡。」
「你沒有跟他說我今兒要來嗎?」
「我跟他說了。他說,因為效果不明顯和救稻子萬分火急,他要到別處找辦法去,所以,他不能和你見面了。」
「他去哪裡了?」劉妨書有些失落地問。
「他一清早就去長沙了。」
「他去長沙是為了救稻子嗎?」劉妨書想打聽準確。
「對,就是為了救稻子。」
「他有把握在長沙找到救稻子的辦法嗎?」劉妨書緊追不捨。
「這我說不清楚。他說,長沙名人薈萃,一定能找到辦法。」
劉妨書才滿意地點點頭:「希望他能找到辦法。之福啊,你帶我去看看劉樹人做的試驗。」
「沒問題。我們走吧。」劉之福乾脆利索地回答,隨後,轉身朝劉樹人做試驗的那塊田邊走去。
劉妨書一伙人跟在劉之福身後,踏著田間的小路,一步一搖地向前走著。
第四十四章遠去到長沙,進出三校門;
求方尋上學,買藥往家行。
(本章大意:劉樹人與龔慧成走到青龍寺的王桂香家裡討水喝,遇見王保長野蠻催繳人頭稅。二人走到常德城碼頭,遇見x軍抓壯丁,躲過x軍之後上船去長沙,由同路人介紹,在嶽麓書院找到高人指點,決定買藥回家一試。
在長沙街頭,遇見遊行隊伍中的徐福來被警察抓住,劉樹人立即施救,因為他在嶽麓書院沒有找到讀書的機會,徐福來帶他去省立師範尋找讀書機會,無果。)
紅紅的太陽高懸在天空,陽光火箭般地射到地面,地面反射出像油鍋里煎肉那樣的烈焰,烈焰在燒灼,在升騰,在擴散,把人逼得喘不過氣來。
劉樹人和龔慧成艱難地走在田野的小路上。
走在前面的是劉樹人。他肩上挎著那個舊書包,背上背著一個大布包,上身穿著布扣短褂,下身穿著寬褲腰緊收腿的褲子,腳上穿著一雙青布鞋,一個勁地往前趕路。
走在後面的是龔慧成。他身上穿著一件灰色長袍,背上也背著一個大布包,腳上也穿著一雙青布鞋,緊跟在劉樹人的身後,匆匆走著。
「樹人,我們出門時忘了戴草帽。你熱嗎?」龔慧成用手抹了一下自己額頭上的汗珠,又望了望天上的紅太陽。
稻田裡的稻葉都曬得捲起來了,嫩綠綠的光澤被曬得沒有了。劉樹人一邊走一邊說:「稻子都曬枯了,真熱啊。」
龔慧成不由得低下頭去看:「樹人,這裡的稻葉上沒有生圓圈圈嘞。」
「我早就看到了。這說明,並不是每個地方的稻子都生。」劉樹人肯定地說。
「這裡是青龍寺,離我們那裡不太遠吧?」龔慧成推測說。
劉樹人看了看山邊的青龍寺,望了望天上的太陽,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旁的身影,心想,現在已快到午時,他們從辰時動身,辰時巳時午時,他們已經走了兩個時辰了。「這裡離家有四十里路了。」
「哦,已經很遠了。」龔慧成心裡的疑團未釋:「怎麼我們那裡的稻子就生圓圈圈呢?」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是多方面的?」
「對,是多方面的。第一,從我點播谷芽來看,這對稻子有兩個好處:一是谷芽在點播時沒有受到損傷,而扯秧後插秧,秧的根多少就會受到損傷。二是在點播谷芽前,我放幹了田裡的水,田泥受到太陽曬,溫度就升高了,細菌也就被太陽曬死了。這有利於稻子的生長。」
「那第二呢?」龔慧成緊接著問。
「第二,今年插秧前沒有撒石灰。」
「這一點好像站不住腳。因為你的那塊五斗田也沒有撒石灰。」龔慧成爭辯說。
「是的。我其它幾塊田也沒有撒石灰,所以生了圓圈圈。唯獨那塊五斗田沒有生,那是因為我剛才講到的第一個原因。」
「有道理。那第三呢?」
「第三?嗯,是今年年初陰雨綿綿所致。雨多陽光少就容易滋生細菌。」
「樹人,你老是在講細菌,細菌的,細菌到底是什麼?」龔慧成驚奇地問道。
「細菌就是很小的蟲子。這種蟲子小得用眼睛都難以看到。」
「那么小啊?那稻葉上的圓圈圈就不是細菌,因為我們看得見。」
「不,那肯定是細菌,那是被細菌侵蝕後形成的。」
「樹人,你做的農藥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
「可能是藥力不夠。要麼是那兩種原料的比例不對,要麼是缺少其它原料。我真苦惱,我真著急。」
「別苦惱,別著急。雖然效果不明顯,但多少還是有點效果。」
「這是唯一讓我高興的地方。這說明,我的方向是對的,只是需要改進。我真希望能在長沙找到辦法。」
「你有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就一定能找到辦法。」
「我有你的鼎力協助,我也就信心倍增了。」
「樹人,你看,那前面有戶人家,我們前去討些水喝吧。」
「好,我嘴裡正幹得冒煙嘞。」
兩人加快步伐,朝前面那戶人家奔去。那戶人家的房子不大,只是兩間茅草房。茅草做的屋頂,茅草做的牆,一間房有茅草牆,一間房三方無遮擋。老遠就能聽見孩童的哭叫聲和女人哄孩童的喔喔聲。
「大嫂,能在你這裡討點水喝嗎?」劉樹人走上前去,拱手施禮,熱情地問道。
在那一間三方無遮擋的房間裡,坐著一個女人。她的衣衫襤褸,面色飢黃,一張焦脆苦澀的臉讓人看了以為她是個老女人。她那副模樣與她身邊的兩個孩子的年齡極不相稱。大個孩子是男孩,光著身子,大約五六歲。小個孩子是女孩,一絲無掛,大約兩三歲。那兩個小孩見到有生人來,急忙停下了哭叫,跑到女人的身邊,靠在女人的身上。男孩輕聲叫著:「娘,來人了。」女人慢慢轉過身子,斜著眼睛看來人,看了之後,可能是覺得來人無威脅,便慢慢站了起來,用手費力地指了指土灶旁的水缸:「那邊缸里有,自己去喝吧。」
「娘,我肚子餓。」男孩輕輕叫著。
「娘,我也餓。」女孩也跟著叫。
「你們剛才喝了水的。乖乖,等客人喝了你們再喝。」女人摸了摸兩個孩子的頭說。
「不,我現在就要喝。」男孩倔強地說。
劉樹人看到這般情景,大步走到土灶那裡,從灶台上拿來一把葫蘆瓢,彎下腰去,從缸里舀了半葫蘆瓢水,轉身將那水遞到男孩跟前,親切地說:「小哥哥,來,喝吧。」
男孩看見生人給他水喝,搖了搖頭,雙手把他娘抱得更緊了,眼睛望著劉樹人,不敢喝水。
女人看見劉樹人這般客氣,嘴角略顯一絲微笑:「客人喝吧,孩子剛喝過。」
劉樹人不忍心自己先喝,又將水端到女孩面前,親切地說:「小妹妹,來,喝。」
女孩不像男孩那樣怯生,轉過頭,嘴貼近葫蘆瓢,「咕嚕咕嚕」地大口喝了起來。
「就你不懂事。你看你哥哥好懂事。」女人輕輕撫著女孩的小手。
女孩喝了個夠,鬆開手,小手推開葫蘆瓢,舌頭舔著嘴唇不說話,眼睛望著劉樹人,微微笑著。(待續)
「我們那邊的稻子都還長著圓圈圈嘞。」劉之福毫不隱瞞地說。
「都長著圓圈圈?」劉妨書故作驚訝地問,「不會吧,聽說,你們那邊有的稻子就沒長。」
「妨爺,不是有的稻子沒長,只是一塊田的稻子沒長,那就是劉樹人那塊五斗田裡的稻子沒長。」
「噢,這我聽說了。劉樹人的運氣真好。」劉妨書以讚揚的口氣試探著。
「要說他的運氣好,還不如說他的辦法好。他用那種點播辦法種稻子,就沒長圓圈圈。我明年也像他那樣種稻子。」劉之福爽快地說。
「那是當然。不過,明年是明年,今年是今年。今年得趕快想辦法救稻子啊。之福,你救了你的稻子嗎?」
「我哪裡有辦法救稻子啊。」
「你就讓你的稻子長著圓圈圈?」鍾雅芳在一旁著急地問。
「我除了干著急還能怎樣?」劉之福回答說。
「你們的稻子就沒有人去救?」劉子午幫腔問道。
「你那個堂弟是個讀書人,他一定見多識廣。他也許會有辦法救吧。」劉妨書聽見劉之福說話久久不入套,著急得來了個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地問起劉樹人來。
「你說他呀,他看見那麼多人的稻子生稻圈病,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想著辦法救稻子嘞。」
「他的辦法想好了嗎?」劉妨書急切地問。
「他做了一種農藥,在做試驗。」劉之福不假思索地說。
「農藥是怎樣做的?」鍾雅芳嬌聲嬌氣地問。
「這我不知道。」劉之福如實地回答。
「你與劉樹人住在一起,怎麼會不知道呢?」劉子午驚奇地問。
「我只知道那農藥是一種灰色粉。」
「之福,既然你知道是一種灰色粉,你肯定知道是怎麼做的呀。」劉妨書耐著性子問。
「妨爺,事不湊巧。劉樹人那天做農藥時,我正好去了丈人家。等我從丈人家回去時,劉樹人已經把農藥做好了。」
「你就沒有問一問他是怎麼做的?」劉妨書硬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極盡所能也要問個所以然。
「我哪好意思問哪。即使我問了,他如果說些農藥方面的行話,我也聽不懂啊。」
「你說得也是。你是聽不懂,我也會聽不懂。」劉妨書覺得,劉之福一問三不知,只好以退為攻,免得讓劉之福起疑心。但他還是忍不住三句話不離本意地問,「你剛才說劉樹人做試驗,那我問你,他做的試驗有作用嗎?」
「妨爺,真對不起。為了幫你準備你晉升保長的慶祝酒席,我這一兩天一直都待在你這裡,我還真不知道劉樹人做試驗的結果。」
「哦,是這樣啊,那辛苦你了。」鍾雅芳客客氣氣地說。
「沒什麼。為妨爺晉升賀喜嘛。」劉之福也客客氣氣地回應說。
「之福哪,我能請到你這樣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臨時工,我感到很幸運。」劉妨書說出一句甜言蜜語來寬劉之福的心。
「謝謝妨爺誇獎。」
「之福啊,就你曉得的,我現在是保長了。鄉親們的稻子生稻圈病,這真叫我揪心啊。」劉妨書說著話,斜著眼睛瞟了劉之福一眼。劉之福沒有接他的話,他只好自己接著往下說:「嗨,誰叫我是保長嘞。」
「對,誰叫你是保長嘞。你當了官,就得為民做主,就得為鄉親們消愁解難。」鍾雅芳說得娓娓動聽。
「是啊,妨爺是先天下之愁而愁啊。」劉子午順著鍾雅芳的話奉承說。
「之福啊,我愁我只有一個腦殼。如果大家都積極想辦法,就一定能消滅稻圈病。我覺得,劉樹人是個不錯的人,是個肯動腦筋積極想辦法的人。我很欣賞他的做法。明兒我準備去看看他的試驗。」劉妨書裝出一副保長的神態說著。
「我也想知道他的試驗結果嘞。」劉之福坦然地說。
「那好。我們明兒就在劉樹人做試驗的地方和他談談。」劉妨書感到,劉之福毫無戒備之心,話也不拒絕,便做出這樣一個決定。
「妨爺,你還有事嗎?」劉之福覺得,劉妨書的話已說完,便用問話來表示自己想要離開。
「沒事了,你去忙吧。」劉妨書擺擺手說。
劉之福轉身離去。
「妨爺,你想辦法要知道劉樹人做農藥的辦法,你的辦法並不行啊。你問劉之福,他是一問三不知啊。莫非他對我們有戒心?他是有意不把辦法告訴我們?」鍾雅芳看劉之福走遠之後,低聲細語地說。
「事情才開始,哪裡會那麼一蹴而就得心應手的?劉之福不是那麼一個有心計的人。他說的話也是真的。」
「劉之福讀書少。即使他知道個所以然,他也不一定能說出一個所以然。」劉子午幫助分析說。
「妨爺,你現在當保長了,真是脫胎換骨了。處處都在為鄉親們著想。」鍾雅芳嘲笑說。
「我能脫胎換骨得了嗎?你要知道,我的稻田比別人的多幾十倍嘞。」劉妨書狠狠地瞪了他堂客一眼。
劉樹人的五斗田的田邊,站著劉妨書一伙人。劉妨書身穿一件白色長衫,外面套著一件藍色馬甲。頭戴一頂藍色禮帽,手裡撐著一根拐棍。他這派頭是要顯示一下今天的他不是過去的他了,說明白一點,今天的他是威風凜凜的劉保長了。過去的妨爺,別人只羨慕他的錢,只有那些想借錢的人才會圍著他轉。可是,今天的保長,這就不同了,保長不光有錢,而且還有勢,這叫做有錢有勢。不只是想借錢的人圍著保長轉,保里所有的人都會圍著保長轉。如果保里有人不想圍著保長轉,保長就會使著法子讓這樣的人圍著他轉,要不,保長就會使著法子讓這樣的人沒有好下場。他看著劉樹人田裡的稻子長勢誘人,並沒有稻瘟疫。眼睛嫉妒得發紅,恨不得用手裡的拐棍把稻子打個稀巴爛。他最終還是不由自主地提起那根拐棍猛戳稻子,但立即又收了回來。這是因為他意識到,他如果真是把稻子打了個稀巴爛,這會與他的身份不符,有失他的面子。再說,這樣做與他今天此行的目的不符。於是,他將那個打的動作改成了指的動作,淡淡地說:「這稻子是真的沒長圓圈圈哪。」
「妨爺,讀書人做事就是不一樣啊。」劉子午開口便說。
「別說讀書不讀書的了。我最討厭聽這樣的字眼。」劉妨書對劉子午橫眉冷眼。
劉子午沒有了下言,站在旁邊假裝看劉樹人稻田裡的稻子。
「管家,你知道劉樹人做試驗的地方嗎?」
「不,我哪裡會知道。妨爺,我們昨兒跟劉之福說好了的,今兒在劉樹人的田邊跟劉樹人談談的。怎麼這時候不見劉之福,也不見劉樹人?他們應該看得見我們站在這裡呀。」劉子午說了一大堆話來消消劉妨書剛才的怒氣。可是到頭來,他這麼一說,不但沒有消掉劉妨書的怒氣,反而還增加了劉妨書的怒氣。
「他們沒有來,你就不曉得喊嗎?」劉妨書放開嗓門吼道。
「劉之福,劉之福。你過來一下。」劉子午放開喉嚨喊了起來。
「呃,來了,來了。」劉之福從他屋裡走到他禾場裡。隨後,他飛步走往五斗田邊來。
「之福啊,劉樹人的試驗結果怎麼樣?」劉妨書迫不及待地問。
「不怎麼樣。」劉之福喘著粗氣說。
「什麼叫不怎麼樣?」劉妨書又問道。
「有些效果,但效果不明顯。」劉之福這樣形容。
「之福啊,你說具體一點。劉樹人做了試驗之後,稻葉上的圓圈圈是長多了還是減少了?」劉妨書開始引導劉之福說。
「長多了。但是,不像以前那樣長得那麼多了。」劉之福回答說。
「那就是說,長得少了。」劉妨書試探說。
「對,對。是這樣的。」
「唔,我明白了。這就是你剛才說的效果不明顯。」劉妨書戲謔地說。
劉之福看到劉妨書臉上那皮笑肉不笑的樣子,沒有再做聲。
「之福啊,怎麼不見劉樹人過來?」劉妨書收住臉上那一絲奸笑,這樣問道。
「他現在不在屋裡。」
「你沒有跟他說我今兒要來嗎?」
「我跟他說了。他說,因為效果不明顯和救稻子萬分火急,他要到別處找辦法去,所以,他不能和你見面了。」
「他去哪裡了?」劉妨書有些失落地問。
「他一清早就去長沙了。」
「他去長沙是為了救稻子嗎?」劉妨書想打聽準確。
「對,就是為了救稻子。」
「他有把握在長沙找到救稻子的辦法嗎?」劉妨書緊追不捨。
「這我說不清楚。他說,長沙名人薈萃,一定能找到辦法。」
劉妨書才滿意地點點頭:「希望他能找到辦法。之福啊,你帶我去看看劉樹人做的試驗。」
「沒問題。我們走吧。」劉之福乾脆利索地回答,隨後,轉身朝劉樹人做試驗的那塊田邊走去。
劉妨書一伙人跟在劉之福身後,踏著田間的小路,一步一搖地向前走著。
第四十四章遠去到長沙,進出三校門;
求方尋上學,買藥往家行。
(本章大意:劉樹人與龔慧成走到青龍寺的王桂香家裡討水喝,遇見王保長野蠻催繳人頭稅。二人走到常德城碼頭,遇見x軍抓壯丁,躲過x軍之後上船去長沙,由同路人介紹,在嶽麓書院找到高人指點,決定買藥回家一試。
在長沙街頭,遇見遊行隊伍中的徐福來被警察抓住,劉樹人立即施救,因為他在嶽麓書院沒有找到讀書的機會,徐福來帶他去省立師範尋找讀書機會,無果。)
紅紅的太陽高懸在天空,陽光火箭般地射到地面,地面反射出像油鍋里煎肉那樣的烈焰,烈焰在燒灼,在升騰,在擴散,把人逼得喘不過氣來。
劉樹人和龔慧成艱難地走在田野的小路上。
走在前面的是劉樹人。他肩上挎著那個舊書包,背上背著一個大布包,上身穿著布扣短褂,下身穿著寬褲腰緊收腿的褲子,腳上穿著一雙青布鞋,一個勁地往前趕路。
走在後面的是龔慧成。他身上穿著一件灰色長袍,背上也背著一個大布包,腳上也穿著一雙青布鞋,緊跟在劉樹人的身後,匆匆走著。
「樹人,我們出門時忘了戴草帽。你熱嗎?」龔慧成用手抹了一下自己額頭上的汗珠,又望了望天上的紅太陽。
稻田裡的稻葉都曬得捲起來了,嫩綠綠的光澤被曬得沒有了。劉樹人一邊走一邊說:「稻子都曬枯了,真熱啊。」
龔慧成不由得低下頭去看:「樹人,這裡的稻葉上沒有生圓圈圈嘞。」
「我早就看到了。這說明,並不是每個地方的稻子都生。」劉樹人肯定地說。
「這裡是青龍寺,離我們那裡不太遠吧?」龔慧成推測說。
劉樹人看了看山邊的青龍寺,望了望天上的太陽,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旁的身影,心想,現在已快到午時,他們從辰時動身,辰時巳時午時,他們已經走了兩個時辰了。「這裡離家有四十里路了。」
「哦,已經很遠了。」龔慧成心裡的疑團未釋:「怎麼我們那裡的稻子就生圓圈圈呢?」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是多方面的?」
「對,是多方面的。第一,從我點播谷芽來看,這對稻子有兩個好處:一是谷芽在點播時沒有受到損傷,而扯秧後插秧,秧的根多少就會受到損傷。二是在點播谷芽前,我放幹了田裡的水,田泥受到太陽曬,溫度就升高了,細菌也就被太陽曬死了。這有利於稻子的生長。」
「那第二呢?」龔慧成緊接著問。
「第二,今年插秧前沒有撒石灰。」
「這一點好像站不住腳。因為你的那塊五斗田也沒有撒石灰。」龔慧成爭辯說。
「是的。我其它幾塊田也沒有撒石灰,所以生了圓圈圈。唯獨那塊五斗田沒有生,那是因為我剛才講到的第一個原因。」
「有道理。那第三呢?」
「第三?嗯,是今年年初陰雨綿綿所致。雨多陽光少就容易滋生細菌。」
「樹人,你老是在講細菌,細菌的,細菌到底是什麼?」龔慧成驚奇地問道。
「細菌就是很小的蟲子。這種蟲子小得用眼睛都難以看到。」
「那么小啊?那稻葉上的圓圈圈就不是細菌,因為我們看得見。」
「不,那肯定是細菌,那是被細菌侵蝕後形成的。」
「樹人,你做的農藥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
「可能是藥力不夠。要麼是那兩種原料的比例不對,要麼是缺少其它原料。我真苦惱,我真著急。」
「別苦惱,別著急。雖然效果不明顯,但多少還是有點效果。」
「這是唯一讓我高興的地方。這說明,我的方向是對的,只是需要改進。我真希望能在長沙找到辦法。」
「你有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就一定能找到辦法。」
「我有你的鼎力協助,我也就信心倍增了。」
「樹人,你看,那前面有戶人家,我們前去討些水喝吧。」
「好,我嘴裡正幹得冒煙嘞。」
兩人加快步伐,朝前面那戶人家奔去。那戶人家的房子不大,只是兩間茅草房。茅草做的屋頂,茅草做的牆,一間房有茅草牆,一間房三方無遮擋。老遠就能聽見孩童的哭叫聲和女人哄孩童的喔喔聲。
「大嫂,能在你這裡討點水喝嗎?」劉樹人走上前去,拱手施禮,熱情地問道。
在那一間三方無遮擋的房間裡,坐著一個女人。她的衣衫襤褸,面色飢黃,一張焦脆苦澀的臉讓人看了以為她是個老女人。她那副模樣與她身邊的兩個孩子的年齡極不相稱。大個孩子是男孩,光著身子,大約五六歲。小個孩子是女孩,一絲無掛,大約兩三歲。那兩個小孩見到有生人來,急忙停下了哭叫,跑到女人的身邊,靠在女人的身上。男孩輕聲叫著:「娘,來人了。」女人慢慢轉過身子,斜著眼睛看來人,看了之後,可能是覺得來人無威脅,便慢慢站了起來,用手費力地指了指土灶旁的水缸:「那邊缸里有,自己去喝吧。」
「娘,我肚子餓。」男孩輕輕叫著。
「娘,我也餓。」女孩也跟著叫。
「你們剛才喝了水的。乖乖,等客人喝了你們再喝。」女人摸了摸兩個孩子的頭說。
「不,我現在就要喝。」男孩倔強地說。
劉樹人看到這般情景,大步走到土灶那裡,從灶台上拿來一把葫蘆瓢,彎下腰去,從缸里舀了半葫蘆瓢水,轉身將那水遞到男孩跟前,親切地說:「小哥哥,來,喝吧。」
男孩看見生人給他水喝,搖了搖頭,雙手把他娘抱得更緊了,眼睛望著劉樹人,不敢喝水。
女人看見劉樹人這般客氣,嘴角略顯一絲微笑:「客人喝吧,孩子剛喝過。」
劉樹人不忍心自己先喝,又將水端到女孩面前,親切地說:「小妹妹,來,喝。」
女孩不像男孩那樣怯生,轉過頭,嘴貼近葫蘆瓢,「咕嚕咕嚕」地大口喝了起來。
「就你不懂事。你看你哥哥好懂事。」女人輕輕撫著女孩的小手。
女孩喝了個夠,鬆開手,小手推開葫蘆瓢,舌頭舔著嘴唇不說話,眼睛望著劉樹人,微微笑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