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王稟三棒點姚仲
宋真宗景德年間,大宋與北遼結束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戰場狀態,訂立澶淵之盟,結兄弟之國。
盟約約規定,大宋每年向北遼惠賜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作歲幣。
而北遼則回賜大宋成材的箭拓木三百捆,其中能作為馬槊杆材的頂級箭拓木三十桿,一桿頂普通箭拓木一捆。
宋仁宗慶曆年間,北遼要求提高歲幣額度,最後大宋在原來的歲幣額度基礎上,又添加了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而遼國亦相應增加了回賜箭拓木的數量,且增加的全都是可作槊杆的頂級箭拓木。
或許有人會問,遼國回賜大宋這等頂級箭拓杆,讓大宋可以製作出精良馬槊,如此做法豈不是嚴重資敵。
豈不知這些箭拓杆經過兩國的來回拉扯,已經徹底變成了價值千金的奢侈物,用其製作出來的馬槊之表面價值更是翻倍。
便大宋之富足天下第一,趙宋皇帝卻也不可能拿這等奢貴之物去給底下的軍將作常規武器。
再一個就是,只有騎兵才能真正發揮馬槊的戰場威力,這就需要大宋擁有足夠的優良戰馬,而大宋恰恰就是很缺好戰馬,世上最好的養馬地不是在遼國就是在西夏境內。
不過大宋禁軍之中倒是還保持著一支裝備了精良馬槊的精銳騎兵,總人數只有三百人,喚作【上鐵林】,歸屬虎翼騎軍編制,但只受官家欽命調遣。
上鐵林軍三個百人隊,各設正統領一人,副統領兩人。
其中三大正位統領必須是皇族出身,但不理庶務。六大副統領,其中一半出自皇城司,一半是自禁軍中簡拔出來的驍勇忠義之士。
王稟之父王升明面身份是八十萬禁軍都總教頭,其秘密身份便是上鐵林軍六大副統領之一。
在大宋,上鐵林軍的存在有兩個最重要的戰略價值。
其一是為大宋禁軍培養合格的騎兵將領,其二是,如果有一天,大宋皇室遭遇不可抗力的危機,如當年後周那般被權臣篡位,上鐵林軍則肩負著保護皇室繼承人殺出重圍,去別處重建統續的歷史使命。
自宋太宗高粱河飆車之後,上鐵林軍一直作為趙宋皇室最後的一張底牌而存在著,並受歷代官家的信重和加強,比如上鐵林軍之下編制更大一些的下鐵林軍。
只是等到宋徽宗繼位後,上鐵林軍卻遭受了輕視和削弱。
上鐵林軍在徽宗年間被大幅度削弱,乃至一度取消了編制。
搞笑的是,等到大宋真正面臨統繼斷絕的時候,徽、欽這兩個大聰明沒有了上鐵林軍作護身底牌,便只能自己投敵跪降了。
而即便如此,最後的上鐵林軍殘部卻毅然行使了其存在百年的使命,保護著趙宋唯一的繼承人「完顏九妹」(康王)橫行七百里,衝破了金兵近乎無盡的圍追堵截。最終九妹抵達江南重建了南宋政權,而最後一員上鐵林鐵衛李馬,則在泥沙河畔為抵擋金人追兵流盡了最後一滴鮮血。
此事件經過一番離奇演變,卻變成了「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王稟是不幸的,因為當他武藝大成的時候,上鐵林軍正在被削弱撤編,故而他不曾入得上鐵林,作得大宋最強騎軍團的一員。
王稟又是幸運的,至少他不用像其父王升一般,面對上鐵林遭遇打壓消解而無能為力,因信念破滅而飽受精神上的痛苦與絕望折磨。
至少當王稟與姚仲廝鬥時,他毋須背負那些來自父輩的沉重責任。
姚仲刀出如雷霆,只一刀斬下,卻似天傾一般,無堅不摧,不可抵擋。
王稟擋不住,也不需要擋。
他撤步拖棒急退,而姚仲一刀落空,亦提步急追。
每追一步,姚仲便斬出一刀,每一刀都凌厲非常,殺氣騰騰,卻總落後王稟些許,以致出刀無功。
姚仲連斬三刀,刀刀落空,他心中欲急,卻待發力急追。
急退的王稟卻突然一個檸身,提棒一記回戳。
姚仲吃得一驚,只道王稟使回馬槍賺他,卻連忙橫刀遮擋,不曾想那棒頭只在他眼前虛點。
待得姚仲真正反應過來,王稟卻早真正使出回馬一槍。
那棒穿過斬馬刀空檔,直戳在姚仲肋下三寸處。
然後姚仲就遭受了幾乎與先前種彥崧一樣的傷痛套餐。
襲遍全身的劇痛讓他瞬間失去了反抗之力,拋卻斬馬刀哀嚎倒地。
眾人見得姚仲那般哀嚎模樣,只道他受了怎樣的致命傷害,卻紛紛上前查看。
不曾想姚仲只哀嚎了幾嗓子,卻很快就渾身痛苦全消,他有些迷茫的爬起身,摸了摸自己的肋下,然後一臉茫然的看向王稟。
別個亦一臉古怪的看著王稟,等王稟給個解釋。
王稟看了看眾人,卻笑著解釋道:「但人肋下三寸處有生死大穴。若透勁打之,輕擊則傷,重擊則死;今我隔而打之,其雖不傷,卻難免震動魂體,渾身生莫名劇痛,無有再戰之力。」
說到這裡,王稟卻心生些自傲。比之那日李忠同樣一擊,李忠因勁力不曾完全收束,打種彥崧受些傷;而王稟卻能完美拿捏勁力,故能打姚仲痛而不傷。
姚仲自摸了手腳肋下,又跳了幾下,卻才高興道:「嘿!洒家不曾受傷!王···王兄,你使計賺我,我卻有些不服,且來再打。」
王稟笑道:「既你不服,那便再斗來!姚兄弟小心了,此番我還打你肋下!」
王稟說著,不等姚仲提刀攻來,他便一棒戳出,直奔姚仲肋下。
姚仲一朝吃虧,哪敢任王稟戳實,連忙橫刀遮擋。
不曾想王稟這一戳又是虛招,只一晃杆棒,那棒頭便錯過姚仲刀架,正點在他顎下,將姚仲點得眼前一黑,直接委頓於地。
待得姚仲清醒些,氣急敗壞的從地上爬起來,叫道:「王稟你不講信義!說得戳俺肋下,卻來打頭!端的是不當人子!」
王稟卻被他逗笑了,道:「姚兄弟好不知羞,你我兩廂廝鬥,只要不耍陰招,自可無所不用其極。你也是一軍之將,莫非連兵不厭詐的道理都不懂麼?」
姚仲被他說得心塞,卻還是憤憤嘟囔道:「你這廝使詐贏俺,俺不服!」
王稟見此,卻心中一動,又笑道:「既你還是不服,且再來斗過。姚兄弟須記著,這次我還打你肋下!」
姚仲再次提刀與王稟相對,只這次他卻謹慎了許多,好似驚弓之鳥一般,緊緊盯著王稟手中的棒子。
王稟沖他笑笑,突然一棒刺出,直戳姚仲面門,恰似流星飛沓一般,令人驚懼非常。
姚仲見此,卻慌忙舉刀遮架。
只那棒子一晃,卻又不見了蹤跡,不待姚仲作他想,肋下卻又是一痛,然後是熟悉至極的全身酥麻劇痛。
姚仲又一次倒地哀嚎,這回卻再也無人上前查看他是否受傷,都一副掩面不忍直視他的尷尬模樣。
待得他停止哀嚎,一臉虛弱模樣的從地上再度爬起來。
王稟柱棒而立,笑著對姚仲道:「姚兄弟,此番我可不曾詐你。」
姚仲環視周圍,見別個都不肯與他直視,他心中卻自嘆息,單膝跪地,抱拳作禮道:「哥哥武藝神出鬼沒,小弟不如遠甚!若哥哥不嫌棄,我願與哥哥牽馬墜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王稟忙上前攙姚仲起來,歡喜道:「能得賢弟傾力襄助,卻是王稟的福運!」
盟約約規定,大宋每年向北遼惠賜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作歲幣。
而北遼則回賜大宋成材的箭拓木三百捆,其中能作為馬槊杆材的頂級箭拓木三十桿,一桿頂普通箭拓木一捆。
宋仁宗慶曆年間,北遼要求提高歲幣額度,最後大宋在原來的歲幣額度基礎上,又添加了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而遼國亦相應增加了回賜箭拓木的數量,且增加的全都是可作槊杆的頂級箭拓木。
或許有人會問,遼國回賜大宋這等頂級箭拓杆,讓大宋可以製作出精良馬槊,如此做法豈不是嚴重資敵。
豈不知這些箭拓杆經過兩國的來回拉扯,已經徹底變成了價值千金的奢侈物,用其製作出來的馬槊之表面價值更是翻倍。
便大宋之富足天下第一,趙宋皇帝卻也不可能拿這等奢貴之物去給底下的軍將作常規武器。
再一個就是,只有騎兵才能真正發揮馬槊的戰場威力,這就需要大宋擁有足夠的優良戰馬,而大宋恰恰就是很缺好戰馬,世上最好的養馬地不是在遼國就是在西夏境內。
不過大宋禁軍之中倒是還保持著一支裝備了精良馬槊的精銳騎兵,總人數只有三百人,喚作【上鐵林】,歸屬虎翼騎軍編制,但只受官家欽命調遣。
上鐵林軍三個百人隊,各設正統領一人,副統領兩人。
其中三大正位統領必須是皇族出身,但不理庶務。六大副統領,其中一半出自皇城司,一半是自禁軍中簡拔出來的驍勇忠義之士。
王稟之父王升明面身份是八十萬禁軍都總教頭,其秘密身份便是上鐵林軍六大副統領之一。
在大宋,上鐵林軍的存在有兩個最重要的戰略價值。
其一是為大宋禁軍培養合格的騎兵將領,其二是,如果有一天,大宋皇室遭遇不可抗力的危機,如當年後周那般被權臣篡位,上鐵林軍則肩負著保護皇室繼承人殺出重圍,去別處重建統續的歷史使命。
自宋太宗高粱河飆車之後,上鐵林軍一直作為趙宋皇室最後的一張底牌而存在著,並受歷代官家的信重和加強,比如上鐵林軍之下編制更大一些的下鐵林軍。
只是等到宋徽宗繼位後,上鐵林軍卻遭受了輕視和削弱。
上鐵林軍在徽宗年間被大幅度削弱,乃至一度取消了編制。
搞笑的是,等到大宋真正面臨統繼斷絕的時候,徽、欽這兩個大聰明沒有了上鐵林軍作護身底牌,便只能自己投敵跪降了。
而即便如此,最後的上鐵林軍殘部卻毅然行使了其存在百年的使命,保護著趙宋唯一的繼承人「完顏九妹」(康王)橫行七百里,衝破了金兵近乎無盡的圍追堵截。最終九妹抵達江南重建了南宋政權,而最後一員上鐵林鐵衛李馬,則在泥沙河畔為抵擋金人追兵流盡了最後一滴鮮血。
此事件經過一番離奇演變,卻變成了「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王稟是不幸的,因為當他武藝大成的時候,上鐵林軍正在被削弱撤編,故而他不曾入得上鐵林,作得大宋最強騎軍團的一員。
王稟又是幸運的,至少他不用像其父王升一般,面對上鐵林遭遇打壓消解而無能為力,因信念破滅而飽受精神上的痛苦與絕望折磨。
至少當王稟與姚仲廝鬥時,他毋須背負那些來自父輩的沉重責任。
姚仲刀出如雷霆,只一刀斬下,卻似天傾一般,無堅不摧,不可抵擋。
王稟擋不住,也不需要擋。
他撤步拖棒急退,而姚仲一刀落空,亦提步急追。
每追一步,姚仲便斬出一刀,每一刀都凌厲非常,殺氣騰騰,卻總落後王稟些許,以致出刀無功。
姚仲連斬三刀,刀刀落空,他心中欲急,卻待發力急追。
急退的王稟卻突然一個檸身,提棒一記回戳。
姚仲吃得一驚,只道王稟使回馬槍賺他,卻連忙橫刀遮擋,不曾想那棒頭只在他眼前虛點。
待得姚仲真正反應過來,王稟卻早真正使出回馬一槍。
那棒穿過斬馬刀空檔,直戳在姚仲肋下三寸處。
然後姚仲就遭受了幾乎與先前種彥崧一樣的傷痛套餐。
襲遍全身的劇痛讓他瞬間失去了反抗之力,拋卻斬馬刀哀嚎倒地。
眾人見得姚仲那般哀嚎模樣,只道他受了怎樣的致命傷害,卻紛紛上前查看。
不曾想姚仲只哀嚎了幾嗓子,卻很快就渾身痛苦全消,他有些迷茫的爬起身,摸了摸自己的肋下,然後一臉茫然的看向王稟。
別個亦一臉古怪的看著王稟,等王稟給個解釋。
王稟看了看眾人,卻笑著解釋道:「但人肋下三寸處有生死大穴。若透勁打之,輕擊則傷,重擊則死;今我隔而打之,其雖不傷,卻難免震動魂體,渾身生莫名劇痛,無有再戰之力。」
說到這裡,王稟卻心生些自傲。比之那日李忠同樣一擊,李忠因勁力不曾完全收束,打種彥崧受些傷;而王稟卻能完美拿捏勁力,故能打姚仲痛而不傷。
姚仲自摸了手腳肋下,又跳了幾下,卻才高興道:「嘿!洒家不曾受傷!王···王兄,你使計賺我,我卻有些不服,且來再打。」
王稟笑道:「既你不服,那便再斗來!姚兄弟小心了,此番我還打你肋下!」
王稟說著,不等姚仲提刀攻來,他便一棒戳出,直奔姚仲肋下。
姚仲一朝吃虧,哪敢任王稟戳實,連忙橫刀遮擋。
不曾想王稟這一戳又是虛招,只一晃杆棒,那棒頭便錯過姚仲刀架,正點在他顎下,將姚仲點得眼前一黑,直接委頓於地。
待得姚仲清醒些,氣急敗壞的從地上爬起來,叫道:「王稟你不講信義!說得戳俺肋下,卻來打頭!端的是不當人子!」
王稟卻被他逗笑了,道:「姚兄弟好不知羞,你我兩廂廝鬥,只要不耍陰招,自可無所不用其極。你也是一軍之將,莫非連兵不厭詐的道理都不懂麼?」
姚仲被他說得心塞,卻還是憤憤嘟囔道:「你這廝使詐贏俺,俺不服!」
王稟見此,卻心中一動,又笑道:「既你還是不服,且再來斗過。姚兄弟須記著,這次我還打你肋下!」
姚仲再次提刀與王稟相對,只這次他卻謹慎了許多,好似驚弓之鳥一般,緊緊盯著王稟手中的棒子。
王稟沖他笑笑,突然一棒刺出,直戳姚仲面門,恰似流星飛沓一般,令人驚懼非常。
姚仲見此,卻慌忙舉刀遮架。
只那棒子一晃,卻又不見了蹤跡,不待姚仲作他想,肋下卻又是一痛,然後是熟悉至極的全身酥麻劇痛。
姚仲又一次倒地哀嚎,這回卻再也無人上前查看他是否受傷,都一副掩面不忍直視他的尷尬模樣。
待得他停止哀嚎,一臉虛弱模樣的從地上再度爬起來。
王稟柱棒而立,笑著對姚仲道:「姚兄弟,此番我可不曾詐你。」
姚仲環視周圍,見別個都不肯與他直視,他心中卻自嘆息,單膝跪地,抱拳作禮道:「哥哥武藝神出鬼沒,小弟不如遠甚!若哥哥不嫌棄,我願與哥哥牽馬墜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王稟忙上前攙姚仲起來,歡喜道:「能得賢弟傾力襄助,卻是王稟的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