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根好杆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得有人再挑釁,眾人驚視之,乃姚仲也。

  姚仲何許人耶?

  此人卻是吳玠同鄉,德順軍隴干人,祖上與將門姚氏有些關聯。

  宋仁宗慶曆年間,宋軍與西夏之間爆發了定川寨之戰,宋軍戰敗,損失慘重,亡將一十六員,損精兵九千四百餘。

  在陣亡大將名單當中,便有將門姚氏之姚寶。

  姚寶戰死後,其宗族親衛中有僥倖活命者不得返鄉,便落戶德順軍隴干,繁衍生息。

  姚仲天生神力,勇武非常,未來更是吳玠麾下對抗金兵的第一等悍將,每每都衝鋒在前,英勇廝殺,戰功卓著。

  只這廝晚年幹了一件「東施效顰」的傻事,算毀了自己的一世名聲。

  話說南宋岳飛第四次北伐時(公元1140年),於郾城以步對騎,使步兵用麻扎刀、大斧等重兵器砍馬腿,大破金軍之拐子馬、鐵浮屠,天下震驚。

  此戰二十二年後,金兵又攻大散關,其騎兵勢大頗難制。

  當時年老的姚仲率兵與金兵爭奪原州,雙方在原州北嶺決戰。

  決戰時老姚竟突生一念,要效仿當年岳元帥以步破騎的戰法,亦令步兵換長刀、大斧對敵騎兵。

  誰曾想這些換裝步兵面對金人騎軍的衝擊時竟多一觸即潰,短時間內被金人連破五陣,最終導致戰局徹底失控,若非大將姚志率殘兵拼死斷後,宋軍幾全軍覆滅矣。

  此戰宋軍僅有名有姓的將領就陣亡三十餘人,更別說死傷的軍士,幾以萬計。

  那可都是與金兵鏖戰多年的真正精銳老卒悍將,放眼整個南宋總也不過七八萬的核心部隊,卻被姚仲一個愚蠢念頭葬送掉。

  以至於戰後氣得吳璘(節制老姚,只當時生病未曾參戰)直接命人奪了姚仲軍權,卻欲殺之,終被他人勸阻。

  而姚仲卻也就此一蹶不振,寂然無聞,連家鄉靜寧(隴干後世名稱)縣地方志都不曾收錄其名。

  不過此時的姚仲卻還是個血氣方剛,武藝高強的好小伙兒。

  他便是親見王稟擊敗折可存的勇力,卻也無有絲毫懼色。

  在姚仲看來,王稟之勝,純粹就是一力降十會的勝利,根本沒有一點技術含量。

  恰恰姚仲自己也是天生神力,而且武藝也不差。

  於是乎,他就莫名的生出了一種迷之自信——我上我也行。

  囿於折家在西北之地的影響力,王稟在搓磨折可存的時候不得不謹慎選擇方式方法,但姚仲身後可沒有令人側目的家族光環籠罩。

  故王稟在打發姚仲的時候,其手段就顯得隨意了一些,不曾與他稍留些情面。

  姚仲的兵刃同樣是刀,一桿九尺長的厚背斬馬刀,仿前唐步戰神兵陌刀樣式,加厚刀背,使之更耐劈斬。

  這般兵刃絕對是猛將步戰沖陣的無雙利器,當然每次戰鬥之後的磨刀修刃同樣很麻煩,故而姚仲平日裡對自己的兵刃愛惜的不得了,輕易不會示刃於外。

  但是今天卻是姚仲揚名立萬的最佳時刻,看看周圍的見證者都是甚樣人:

  西北第一將門豪族折家子弟;

  近五十年來西軍名望第一的種家子弟(種家上代人才井噴,同一輩中直接出了八個良將之才);

  涇源戰場上第一衝陣悍將(翟進)。

  他姚仲若能在眾人面前,戰勝剛剛以無可辯駁的實力擊敗折氏子的驍將王稟,亦或者打個平手,定當確立自己的威名。

  故而姚仲不惜動用自己心愛的寶刀,以求儘可能的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

  姚仲去了斬馬刀的護刃革套,卻待與王稟廝鬥。

  王稟卻舉槍叫道:「且慢!我這鐵槍方才損了形質,已不得用也。待我換件兵器,再來與姚兄弟廝鬥!」

  眾人所在乃是經略使府自用的內部校場,雖然面積不大,但場內設施卻頗為齊全,不論各種練功器械,還是可真正用於戰鬥廝殺的十八般兵器,在這裡都能找到。

  王稟在兵器架上尋得一桿丈二長杆,乃是以拓木桿為芯,用老烏藤浸油絞纏制而成的上等杆棒,此棒硬中帶軟堪比精鋼,重量相比精鋼長棒卻又輕便許多,與以前將門世家製作精品馬槊的技藝乃是一脈相承。

  王稟對於能尋得這般好杆棒也是頗感欣喜,只道自家運氣大好。


  其實王稟大略能猜到這般好杆棒的來歷,這絕非種家之物,甚至當今大宋的大部分將門都沒有製作這等好物的底蘊,只有那些傳承久遠的將門世家中才藏有此等馬槊製作秘藝。

  而此時在渭州能拿出此等好杆棒的人家,卻也只有五百年傳繼不絕的折家了。

  毫無疑問,這是折可存帶來的器物,應該是他平日練槍棒用的。

  王稟提那杆棒回來,卻與折可存道:「折兄弟,你這杆棒借我用用。」

  「哥哥如何曉得杆棒是我的?」折可存頗有些驚訝的問道,只不等王稟回應,他卻又笑道:「哈哈,哥哥若喜歡,只管拿去自用便是!」

  只這時折可存對王稟的佩服又多了一層,須知往日他多拿這棒出來耍,別個只知他這杆棒很是趁手,卻不知其低調奢華之處。

  而王稟能一下猜出這杆棒是他帶來的,那麼他必然是曉得此杆棒的特異之處,這說明他認識真正的馬槊,且見過,用過。

  王稟當然用過馬槊。

  須知這世上最大的世家就是皇家,馬槊對別個高門貴第來說是奢侈之物,對皇家來說卻似普通平常之物。

  趙宋皇室的皇家帶器械御所里不知有多少這般好物,當初王稟作禁軍教頭,其父又是都總教頭,更拿皇家馬槊耍過不知幾多回。

  姚仲見王稟選來一桿烏藤杆棒,卻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卻叫道:「王稟,我這斬馬刀鋒利無比,切金斷玉不在話下,便是碰上疾馳而來的具裝甲馬,只吾一刀,亦能使之人馬具碎。你卻只拿一桿藤棒來應我,恐當不得一刀便碎了,你這廝莫不是要作戲我?!」

  王稟舉棒擺了個架勢,卻笑道:「姚兄弟休得小覷我這杆棒,但你能斬斷了棒,我便自認輸與你。」

  說著他卻扭頭看了看折可存。

  折可存惱姚仲不識貨,卻笑道:「王稟哥哥儘管使棒,便碎了也無妨。我家裡還有些,不差這一桿。」

  王稟卻不會把折可存的話當了真,須知這馬槊杆不但製作工藝複雜,且極耗時間和人手,其原材料更是珍貴。

  其中最核心的材料就是作為杆芯的拓木桿,這種拓木桿來自一種喚作箭拓的罕見桑科植物。

  這種箭拓樹幹筆直,且上下粗細幾乎一般均勻,乃是製作最優秀箭杆、槍桿的天然植物。

  只是這種箭拓有個特點,只在氣候寒冷的地方才能真正長成材,而且箭拓在寒冷氣候下的生長速度極慢,幾乎一年才長不足一尺。

  箭拓生長三年,材可作箭杆,但想要用來製作馬槊,卻至少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成長期。

  就算折家在府州實質割據一方,他們也拿不出多少合用的箭拓製作馬槊杆,所以王稟確信折可存說他不缺這一桿棒,絕對是打腫了臉充胖子。

  順便說一句,大宋皇家之所以有許多優質箭拓製作馬槊杆,倒不是趙宋皇室培育了多少合格箭拓,而是用歲幣從契丹遼國換回來了回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