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王進無有,孝忠已至
這年頭,結拜金蘭卻要分得兩種情況。
一種是三國劉關張式的結拜,那是真正的生死不離,恩托永世,而且這種結拜大都十分慎重,非知心同德的同路人不拜。
再一種就是江湖中人多慣常使得大結拜,不管各自性情來歷如何,只要興頭上來了,再有些氛圍,便都一髮結拜為兄弟,典型例子就是隋唐時期的賈柳樓結義,本位面接下來的梁山好漢大聚義也是這般。
前一種結拜,卻是可以托妻獻子,禍福與共的崇高之交。
而後一種結拜,則只能做得「兄弟本是同行鳥,大難臨頭互捅刀」的狐朋狗友。
王進欲與陳通拜金蘭,卻是為了替故友報恩酬義,可算得第一類結拜。
對此不但王進上心,陳通亦樂見其成。
畢竟這能讓陳通提前一步把王進這等絕巔高手收入囊中。
只是魯達橫插一嗓子,卻攪了兩人的「好事」。
魯達嚷道:「你等有情誼,洒家亦有義氣,若要拜金蘭,須得算我一個!否則定然不依!」
陳通倒也不拘於魯達的加入,但王進卻不作此想。
他道:「魯兄弟,愚因惡了高太尉,身處嫌隙,不敢累及他人,如何能害你!結拜之說休提!」
接著王進又與史進道:「賢弟,兄聞家慈(母親)有書信至,心中愈急,可是家中生得甚事?」
史進卻忽的大哭,垂淚道:
「師父聽稟;半年多前,我家南面二十里的少華山上忽多了一窩匪寇,攔路劫掠十分跋扈。上月那賊卻來史家莊打糧,我阿爹恐惹禍事,故賠送了好些豬羊糧草。
當時我氣不過,便追著與他等放對,不想那賊寇首領極是厲害,只一合便擒了我。阿爹恐賊人害我,便多送金銀,又以身替了我,被拿入賊窩。那賊人極蔑視我,且還放話來,但有人能勝得他手中槍,便把阿爹奉還。
我自咐斗他不過,又不識得些強手,便央嬤嬤寫了信,卻來搬請師父往救阿爹!」
說完,史進卻掏出王老夫人的書信,鄭重遞予王進。
王進接了書信,顧自展開細看。
只讀罷,卻面色抑鬱的嘆了口氣,道:「賢弟,你等遠道而來,怕是疲憊在身,且先歇息一夜,有事明日再言語些。」
隨後王進收了信箋入懷,轉身行得幾步,卻仰面望空道:「自此世上再無王進,只王稟爾!」
言罷竟悵然而去。
魯達、史進、陳通三人眼睜睜的看著王進去了,卻都不知該如何言語。
良久,史進有些絕望的自語道:「師父,若無你,我怎救得阿爹耶?!」
魯達怒罵道:「好賊廝!枉洒家以為他是義氣男兒,不想竟是個忘恩負義的主兒!活該洒家瞎了眼!」
陳通卻搖頭道:「我觀王教頭非是無義之人,恐他是有些難言之隱,又不好明言吧。」
史進聞言,恰似撈的救命稻草一般,連連道:「賢弟說得極是!恩師絕非無情無義之人,他定是有些苦衷的。」
魯達氣憤難平,卻道:「他都做得些醜事!你等卻還與他說話!哼!沒了張屠戶,不吃混毛豬!便缺他個,洒家請些好手來,照樣去少華山救史太公出來!」
史進卻忍不住垂淚,道:「哥哥,小弟幾無活路矣!」
陳通道:「哥哥所言極是。既然請不得王教頭,便須多請些好手,便是拼卻性命不要,但得救史太公歸來!」
當下三人又吃了些酒,尤其魯達更喝得酩酊大醉,期間卻還忍不住破口大罵王進無義。
第二日,陳通往見王進,或者應該稱之為王稟,與他說些話,卻見王稟心中鬱郁,又探問不得,只好告辭去了。
隨後陳通便與魯達。史進重新返回了渭州城中,等待魯達邀請的豪傑到來。
期間陳通自尋鎮魔人的探報系統詢問些少華山的變化,卻得知了王老夫人上山替換史太公的義舉。
陳通思此變故,結合王進讀了老夫人書信後的轉變,略思量些,便猜到了內中的大致情由。
對此,陳通忍不住暗嘆:王老夫人真女中丈夫也。
只可惜了王進,若就此了卻,他必憂鬱在懷,再難開釋。
陳通當然不會允許就這般失卻王進。
當下他便暗發密信,請得一人來渭州行些謀事。
不幾日,幾個鞏州來的好漢卻入得渭州城,直尋得魯達處。
魯達、陳通、史進出而迎之。
遠遠魯達就高聲喊道:「孝忠兄弟,洒家等你多時也!」
那幾人當先一個,卻是個身長八尺有餘的漢子,長得猿臂蜂腰,目如流星,面帶威儀,其身後背著一面鐵胎硬弓,但人見之,便自明了這必是一個挽弓好手。
這背弓漢子卻也大笑道:「忠但接得魯達哥哥傳信,一刻亦不敢耽擱,只召集了幾個要好弟兄,卻來助哥哥一臂之力!」
兩人近前相互致了禮,魯達引那漢子與陳通、史進二人道:「兩位賢弟,洒家為你等介紹一位大豪傑。此乃鞏州好漢李孝忠,字少嚴,極善騎射之術,更具膽略。自少年時,他便常引三五人,輒往西夏境內遊走,伏殺党項游騎,掠獲馬匹兵甲再返回宋境。如是數年,這廝竟以此發家,積了好大家業。」
陳通、史進聞言,卻都佩服不已,同拜道:「李公豪勇,真世間奇男子也!」
李孝忠聽魯達宣揚自己壯舉,自是心中歡暢,又見二人來拜,卻喜得眉開眼笑,連連謙讓。
魯達又將陳通、史進介紹了與李孝忠。
李孝忠亦將身後同伴介紹了,卻分別是呂圓登、宋炎、賈何、閻平、趙成,皆是武藝高強,頗有手段的好漢子。
眾人相互見禮,卻去城中最有名的潘家酒樓,擺下聯排長宴(幾張桌子拼成長桌)。
不拘些物,但牛羊雞鴨河魚,菜蔬果品,一發上來,又置了好酒,九條猛虎般的好漢便依年歲分座,開懷暢飲痛吃。
席間說起請他等好漢來助拳的因由,卻是有江湖大豪撐腰的山賊擾莊,史進搬請恩師助拳所起。
李孝忠本無些興趣,卻也不曾推拒,只道:「小弟近年來入西夏,卻無些收穫,正好隨哥哥去別處作耍解悶!」
末了,李孝忠卻道:「哥哥,既我等已至,何不早去華州斗那賊寇?」
魯達笑道:「這個卻不忙。洒家卻還發信請了吳晉卿,等他來了,一發便走。」
只眾人每日吃酒啖宴,五六日來卻不見吳晉卿到來,便魯達都等得有些焦躁了。
一種是三國劉關張式的結拜,那是真正的生死不離,恩托永世,而且這種結拜大都十分慎重,非知心同德的同路人不拜。
再一種就是江湖中人多慣常使得大結拜,不管各自性情來歷如何,只要興頭上來了,再有些氛圍,便都一髮結拜為兄弟,典型例子就是隋唐時期的賈柳樓結義,本位面接下來的梁山好漢大聚義也是這般。
前一種結拜,卻是可以托妻獻子,禍福與共的崇高之交。
而後一種結拜,則只能做得「兄弟本是同行鳥,大難臨頭互捅刀」的狐朋狗友。
王進欲與陳通拜金蘭,卻是為了替故友報恩酬義,可算得第一類結拜。
對此不但王進上心,陳通亦樂見其成。
畢竟這能讓陳通提前一步把王進這等絕巔高手收入囊中。
只是魯達橫插一嗓子,卻攪了兩人的「好事」。
魯達嚷道:「你等有情誼,洒家亦有義氣,若要拜金蘭,須得算我一個!否則定然不依!」
陳通倒也不拘於魯達的加入,但王進卻不作此想。
他道:「魯兄弟,愚因惡了高太尉,身處嫌隙,不敢累及他人,如何能害你!結拜之說休提!」
接著王進又與史進道:「賢弟,兄聞家慈(母親)有書信至,心中愈急,可是家中生得甚事?」
史進卻忽的大哭,垂淚道:
「師父聽稟;半年多前,我家南面二十里的少華山上忽多了一窩匪寇,攔路劫掠十分跋扈。上月那賊卻來史家莊打糧,我阿爹恐惹禍事,故賠送了好些豬羊糧草。
當時我氣不過,便追著與他等放對,不想那賊寇首領極是厲害,只一合便擒了我。阿爹恐賊人害我,便多送金銀,又以身替了我,被拿入賊窩。那賊人極蔑視我,且還放話來,但有人能勝得他手中槍,便把阿爹奉還。
我自咐斗他不過,又不識得些強手,便央嬤嬤寫了信,卻來搬請師父往救阿爹!」
說完,史進卻掏出王老夫人的書信,鄭重遞予王進。
王進接了書信,顧自展開細看。
只讀罷,卻面色抑鬱的嘆了口氣,道:「賢弟,你等遠道而來,怕是疲憊在身,且先歇息一夜,有事明日再言語些。」
隨後王進收了信箋入懷,轉身行得幾步,卻仰面望空道:「自此世上再無王進,只王稟爾!」
言罷竟悵然而去。
魯達、史進、陳通三人眼睜睜的看著王進去了,卻都不知該如何言語。
良久,史進有些絕望的自語道:「師父,若無你,我怎救得阿爹耶?!」
魯達怒罵道:「好賊廝!枉洒家以為他是義氣男兒,不想竟是個忘恩負義的主兒!活該洒家瞎了眼!」
陳通卻搖頭道:「我觀王教頭非是無義之人,恐他是有些難言之隱,又不好明言吧。」
史進聞言,恰似撈的救命稻草一般,連連道:「賢弟說得極是!恩師絕非無情無義之人,他定是有些苦衷的。」
魯達氣憤難平,卻道:「他都做得些醜事!你等卻還與他說話!哼!沒了張屠戶,不吃混毛豬!便缺他個,洒家請些好手來,照樣去少華山救史太公出來!」
史進卻忍不住垂淚,道:「哥哥,小弟幾無活路矣!」
陳通道:「哥哥所言極是。既然請不得王教頭,便須多請些好手,便是拼卻性命不要,但得救史太公歸來!」
當下三人又吃了些酒,尤其魯達更喝得酩酊大醉,期間卻還忍不住破口大罵王進無義。
第二日,陳通往見王進,或者應該稱之為王稟,與他說些話,卻見王稟心中鬱郁,又探問不得,只好告辭去了。
隨後陳通便與魯達。史進重新返回了渭州城中,等待魯達邀請的豪傑到來。
期間陳通自尋鎮魔人的探報系統詢問些少華山的變化,卻得知了王老夫人上山替換史太公的義舉。
陳通思此變故,結合王進讀了老夫人書信後的轉變,略思量些,便猜到了內中的大致情由。
對此,陳通忍不住暗嘆:王老夫人真女中丈夫也。
只可惜了王進,若就此了卻,他必憂鬱在懷,再難開釋。
陳通當然不會允許就這般失卻王進。
當下他便暗發密信,請得一人來渭州行些謀事。
不幾日,幾個鞏州來的好漢卻入得渭州城,直尋得魯達處。
魯達、陳通、史進出而迎之。
遠遠魯達就高聲喊道:「孝忠兄弟,洒家等你多時也!」
那幾人當先一個,卻是個身長八尺有餘的漢子,長得猿臂蜂腰,目如流星,面帶威儀,其身後背著一面鐵胎硬弓,但人見之,便自明了這必是一個挽弓好手。
這背弓漢子卻也大笑道:「忠但接得魯達哥哥傳信,一刻亦不敢耽擱,只召集了幾個要好弟兄,卻來助哥哥一臂之力!」
兩人近前相互致了禮,魯達引那漢子與陳通、史進二人道:「兩位賢弟,洒家為你等介紹一位大豪傑。此乃鞏州好漢李孝忠,字少嚴,極善騎射之術,更具膽略。自少年時,他便常引三五人,輒往西夏境內遊走,伏殺党項游騎,掠獲馬匹兵甲再返回宋境。如是數年,這廝竟以此發家,積了好大家業。」
陳通、史進聞言,卻都佩服不已,同拜道:「李公豪勇,真世間奇男子也!」
李孝忠聽魯達宣揚自己壯舉,自是心中歡暢,又見二人來拜,卻喜得眉開眼笑,連連謙讓。
魯達又將陳通、史進介紹了與李孝忠。
李孝忠亦將身後同伴介紹了,卻分別是呂圓登、宋炎、賈何、閻平、趙成,皆是武藝高強,頗有手段的好漢子。
眾人相互見禮,卻去城中最有名的潘家酒樓,擺下聯排長宴(幾張桌子拼成長桌)。
不拘些物,但牛羊雞鴨河魚,菜蔬果品,一發上來,又置了好酒,九條猛虎般的好漢便依年歲分座,開懷暢飲痛吃。
席間說起請他等好漢來助拳的因由,卻是有江湖大豪撐腰的山賊擾莊,史進搬請恩師助拳所起。
李孝忠本無些興趣,卻也不曾推拒,只道:「小弟近年來入西夏,卻無些收穫,正好隨哥哥去別處作耍解悶!」
末了,李孝忠卻道:「哥哥,既我等已至,何不早去華州斗那賊寇?」
魯達笑道:「這個卻不忙。洒家卻還發信請了吳晉卿,等他來了,一發便走。」
只眾人每日吃酒啖宴,五六日來卻不見吳晉卿到來,便魯達都等得有些焦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