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
這一日,眾人卻又在酒樓吃飲。
因的幾日聚飲,眾人相互熟稔了,卻以各自性情喜好,分作幾撥落座,相互或談說武藝。或閒聊湊趣。
這其中尤以陳通和李孝忠最為投機,兩人從武藝說到兵法,從兵法說到地理,從地理說到治政,家國,可謂天南海北無一不談。
只卻苦了別個,卻都遠遠躲開他二人,自去找知趣人。
便是魯達這個引頭人,一開始卻還與兩人合桌,也應付兩句,只很快便腦枯思竭,坐在這兩個「多聞狂魔」面前似朽木呆雞聽天書一般,如坐針氈,只三天就落荒而逃,去得別桌躲了。
若論兩宋之交的將帥之才,當以岳飛、李彥仙二人天賦最高,其他如韓世忠、劉琦、吳氏兄弟等卻都稍遜一籌。
李彥仙就是李孝忠。
只論將兵打仗的天賦,李孝忠甚至比岳飛都強出一線。
岳飛打仗厲害,靠的是自練的精兵——岳家軍。
有精兵強將作盾,作為主帥的岳飛也夠水準,自然怎麼打怎麼有。
但是在岳家軍成軍前,岳飛帶領些烏合之眾時,碰上金軍照樣要大敗虧輸。
而李彥仙就很恐怖了。
靖康年間他自募兵三千入援京師,後因彈劾當時的宰相李綱(主戰派領袖,第一次京師保衛戰的主導者)不知兵,被朝廷降罪追捕,故被迫出逃,改孝忠名為彥仙。
只能說當時的李孝忠太年輕,就算李綱大佬確實軍事水平拉胯,那也是你能瞎說甚麼大實話的嗎?!
隨後李彥仙又在大宋的官僚體系中碰了幾次壁後,卻終於決定暴走。
時金兵攻陝,陝州自經制使王燮(這廝就是個軍痞垃圾,比劉光世還不如)為首的官吏軍兵不戰潰逃。
此時李彥仙卻毅然逆流而上,招募敗兵潰卒、地方青壯、流寇山匪等,以烏合之眾抗擊金兵,卻能攻城拔寨,三戰三捷,擊敗金兵光復陝州。
順便說一句,這個時候的金兵正是鋒威最盛之時,且李彥仙擊敗的對手中,亦包括號稱「金將驍勇第一」的完顏婁室等。
而後來也是婁室抓住了李彥仙被宋朝官僚體系孤立的缺點,用消耗戰一點點磨死了困守孤城要地的李彥仙。婁室也因此戰損傷了根底,戰後一直疾病纏身,於李彥仙死後第二年便病逝軍中(富平之戰時)。
似李彥仙這般,上一個能用一副爛牌打出王炸效果的猛人,卻還是隋末唐初的李藥師(平滅蜀中、安撫嶺南之戰),好勾引別家歌姬的那一個。
再上一個類似的猛人喚作陳慶之,賊拉喜歡穿一身白。
李彥仙與岳飛的區別還在於,岳飛的成長可以說是被環境和時局逼迫著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靖康之變,岳飛很可能就在相州做個武藝高強的農民、獵戶啥的。
而李孝忠卻是少有大志,一貫習練騎射,結交豪傑,更喜觀山川形勢,查知地理,且還去西夏遊獵「實踐」戰術戰法。
可以說,他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李孝忠與魯達相交,並非兩人真有多少共同話語。
而是魯達敬佩李孝忠作得好大事(去西夏打草谷),而李孝忠則欣賞魯達的勇猛和品性,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猛將之才,故而結交之。
而李孝忠與陳通的碰面,卻恰似金風玉露一相逢,又好似乾柴碰上了烈火,寡婦撞了痴漢,阿呆遇上了阿瓜···
嗯!更確切的說是伯牙遇上了子期。
李孝忠心懷大志,又知天文地理,兵法韜略堪稱絕頂,他雖常結交豪傑,但其內心卻是孤獨的。
因為沒有人能理解他的志向,更理解不了他所見之高度。
而陳通恰是那個能理解李孝忠所思所想,可以與他縱論時事未來的知己之人。
李孝忠談天文,陳通更能聯通地理,分際時歲。
李孝忠說兵法,陳通對軍機,辯智略,評利害。
李孝忠講武藝,陳通論武家築基之理,侃搏殺之妙,更說得萬眾強身健體之源。
······
凡此種種,直讓李孝忠大呼:「唯恨晩逢陳通賢弟二十載,以至常嘆世無知音耶!」
實際上此時的李孝忠年只二十四歲,僅比陳通年長三歲而已。
雖然陳通見識更甚於李孝忠,但卻對他同樣佩服之至。
畢竟陳通自幼便有名師高賢教導,且司命府資源之廣博,乃世間僅有。
只能算是溫室里定向培養出來的花朵,相比李孝忠這種野地里野蠻生長出來的雪蓮花,卻少幾分霜骨。
陳通很確信,孝忠哥哥絕對是他成就未來事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就好比武侯之於昭烈,得之,既如魚得水矣。
兩人自相識以來,但得談說興起處,自不舍晝夜,通宵長談,或引亢高吟,或彈劍而歌,或槍飛劍舞擊長空,或杯酒邀月成對影。
待得興盡而乏,亦同塌而臥,抵足而眠。
其他人眾,卻被他等常作視而不見,見而不聞,聞而不覺,只路人焉。
此番眾人再於酒樓飲醉,魯達、呂圓登等人卻坐在一邊桌上,甚是吃味的看著兩個「大佬」在那裡旁若無人的高談闊論。
這時酒樓下邊門口卻傳來些吵鬧聲,魯達早心中不耐,正好趁機發作,便將些碗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
酒保聽得,慌忙上來看時,見魯達等氣憤憤的,卻連忙抄手(雙手籠在袖內)躬身行禮道:「官人要甚東西,但只吩咐,不敢怠慢。」
魯達道:「洒家要甚麼!洒家兄弟等在你家酒樓連吃了幾日酒席,也算是熟客,更不曾少你些酒錢。卻恁地教甚麼人在樓下吵鬧,攪俺弟兄們吃酒!」
酒保道:「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吵鬧,打攪官人等吃酒。只門外來了一個腌臢小乞丐,吵鬧著要進來見甚大使。主人家著夥計驅趕,那乞兒卻不講究,動起手來打小人等三兩個跌兒,受他些氣哩!」
魯達怒道:「洒家自就任本城督府提轄以來,城中一片安泰,哪來的野廝,卻敢在此攪鬧!走!洒家去會他一會!」
眾人卻都跟著魯達下樓去,走在最後面的陳通與李孝忠卻不約而同的相視一笑,露出些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噁心嘴臉。
那酒保說得乞兒來找甚大使,魯達早先職差不就是五路廉訪使麼,這怕是熟人上門了吧。
因的幾日聚飲,眾人相互熟稔了,卻以各自性情喜好,分作幾撥落座,相互或談說武藝。或閒聊湊趣。
這其中尤以陳通和李孝忠最為投機,兩人從武藝說到兵法,從兵法說到地理,從地理說到治政,家國,可謂天南海北無一不談。
只卻苦了別個,卻都遠遠躲開他二人,自去找知趣人。
便是魯達這個引頭人,一開始卻還與兩人合桌,也應付兩句,只很快便腦枯思竭,坐在這兩個「多聞狂魔」面前似朽木呆雞聽天書一般,如坐針氈,只三天就落荒而逃,去得別桌躲了。
若論兩宋之交的將帥之才,當以岳飛、李彥仙二人天賦最高,其他如韓世忠、劉琦、吳氏兄弟等卻都稍遜一籌。
李彥仙就是李孝忠。
只論將兵打仗的天賦,李孝忠甚至比岳飛都強出一線。
岳飛打仗厲害,靠的是自練的精兵——岳家軍。
有精兵強將作盾,作為主帥的岳飛也夠水準,自然怎麼打怎麼有。
但是在岳家軍成軍前,岳飛帶領些烏合之眾時,碰上金軍照樣要大敗虧輸。
而李彥仙就很恐怖了。
靖康年間他自募兵三千入援京師,後因彈劾當時的宰相李綱(主戰派領袖,第一次京師保衛戰的主導者)不知兵,被朝廷降罪追捕,故被迫出逃,改孝忠名為彥仙。
只能說當時的李孝忠太年輕,就算李綱大佬確實軍事水平拉胯,那也是你能瞎說甚麼大實話的嗎?!
隨後李彥仙又在大宋的官僚體系中碰了幾次壁後,卻終於決定暴走。
時金兵攻陝,陝州自經制使王燮(這廝就是個軍痞垃圾,比劉光世還不如)為首的官吏軍兵不戰潰逃。
此時李彥仙卻毅然逆流而上,招募敗兵潰卒、地方青壯、流寇山匪等,以烏合之眾抗擊金兵,卻能攻城拔寨,三戰三捷,擊敗金兵光復陝州。
順便說一句,這個時候的金兵正是鋒威最盛之時,且李彥仙擊敗的對手中,亦包括號稱「金將驍勇第一」的完顏婁室等。
而後來也是婁室抓住了李彥仙被宋朝官僚體系孤立的缺點,用消耗戰一點點磨死了困守孤城要地的李彥仙。婁室也因此戰損傷了根底,戰後一直疾病纏身,於李彥仙死後第二年便病逝軍中(富平之戰時)。
似李彥仙這般,上一個能用一副爛牌打出王炸效果的猛人,卻還是隋末唐初的李藥師(平滅蜀中、安撫嶺南之戰),好勾引別家歌姬的那一個。
再上一個類似的猛人喚作陳慶之,賊拉喜歡穿一身白。
李彥仙與岳飛的區別還在於,岳飛的成長可以說是被環境和時局逼迫著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靖康之變,岳飛很可能就在相州做個武藝高強的農民、獵戶啥的。
而李孝忠卻是少有大志,一貫習練騎射,結交豪傑,更喜觀山川形勢,查知地理,且還去西夏遊獵「實踐」戰術戰法。
可以說,他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李孝忠與魯達相交,並非兩人真有多少共同話語。
而是魯達敬佩李孝忠作得好大事(去西夏打草谷),而李孝忠則欣賞魯達的勇猛和品性,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猛將之才,故而結交之。
而李孝忠與陳通的碰面,卻恰似金風玉露一相逢,又好似乾柴碰上了烈火,寡婦撞了痴漢,阿呆遇上了阿瓜···
嗯!更確切的說是伯牙遇上了子期。
李孝忠心懷大志,又知天文地理,兵法韜略堪稱絕頂,他雖常結交豪傑,但其內心卻是孤獨的。
因為沒有人能理解他的志向,更理解不了他所見之高度。
而陳通恰是那個能理解李孝忠所思所想,可以與他縱論時事未來的知己之人。
李孝忠談天文,陳通更能聯通地理,分際時歲。
李孝忠說兵法,陳通對軍機,辯智略,評利害。
李孝忠講武藝,陳通論武家築基之理,侃搏殺之妙,更說得萬眾強身健體之源。
······
凡此種種,直讓李孝忠大呼:「唯恨晩逢陳通賢弟二十載,以至常嘆世無知音耶!」
實際上此時的李孝忠年只二十四歲,僅比陳通年長三歲而已。
雖然陳通見識更甚於李孝忠,但卻對他同樣佩服之至。
畢竟陳通自幼便有名師高賢教導,且司命府資源之廣博,乃世間僅有。
只能算是溫室里定向培養出來的花朵,相比李孝忠這種野地里野蠻生長出來的雪蓮花,卻少幾分霜骨。
陳通很確信,孝忠哥哥絕對是他成就未來事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就好比武侯之於昭烈,得之,既如魚得水矣。
兩人自相識以來,但得談說興起處,自不舍晝夜,通宵長談,或引亢高吟,或彈劍而歌,或槍飛劍舞擊長空,或杯酒邀月成對影。
待得興盡而乏,亦同塌而臥,抵足而眠。
其他人眾,卻被他等常作視而不見,見而不聞,聞而不覺,只路人焉。
此番眾人再於酒樓飲醉,魯達、呂圓登等人卻坐在一邊桌上,甚是吃味的看著兩個「大佬」在那裡旁若無人的高談闊論。
這時酒樓下邊門口卻傳來些吵鬧聲,魯達早心中不耐,正好趁機發作,便將些碗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
酒保聽得,慌忙上來看時,見魯達等氣憤憤的,卻連忙抄手(雙手籠在袖內)躬身行禮道:「官人要甚東西,但只吩咐,不敢怠慢。」
魯達道:「洒家要甚麼!洒家兄弟等在你家酒樓連吃了幾日酒席,也算是熟客,更不曾少你些酒錢。卻恁地教甚麼人在樓下吵鬧,攪俺弟兄們吃酒!」
酒保道:「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吵鬧,打攪官人等吃酒。只門外來了一個腌臢小乞丐,吵鬧著要進來見甚大使。主人家著夥計驅趕,那乞兒卻不講究,動起手來打小人等三兩個跌兒,受他些氣哩!」
魯達怒道:「洒家自就任本城督府提轄以來,城中一片安泰,哪來的野廝,卻敢在此攪鬧!走!洒家去會他一會!」
眾人卻都跟著魯達下樓去,走在最後面的陳通與李孝忠卻不約而同的相視一笑,露出些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噁心嘴臉。
那酒保說得乞兒來找甚大使,魯達早先職差不就是五路廉訪使麼,這怕是熟人上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