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自慚怯懦承庥庇
「這麼說來,淮安城還抵抗過了?」御營將士猛喝了一碗酒,看著眼前大快朵頤的守軍。
守軍將手搖擺起來,口裡含糊不清:「實在是韃子太兇殘咧!聽說劉爵爺和馬總爺在桃源廝殺一陣,敵不過後,又在又在淮安城前廝殺一陣,實在是不敵,才丟了淮安。」
雖說已經住在了百姓家裡,但是終究還是在軍中做了飯,而被招呼來的三十幾個守軍也被請來蹭食。
一來總算是不用受風吹浪打,二來也算鼓舞士氣,總算有酒有肉。
雖說一斤豬肉在尋常時節也不算特別遮羞,只是在二十文上下。可要落得嘴裡卻不花分文,那守軍就樂得開懷了,乘著酒興就在人群中吹起江北那些沒傳到江南的故事。
御營的將士半年前大半都是尋常人出身,還沒那麼講究尊卑,一邊聽一邊問,也倒是其樂融融。
朱松也就坐在一旁聽了起來,從這三十幾個守軍的嬉笑中也知道了和塘報中的稍許區別。
譬如說,淮安府失陷之前,劉澤清確實打了兩場惡戰,倒是錯怪他了;
譬如說,徐州還有蕭縣,甚至是五月十日以後才失陷的;
譬如說,泗州音信斷絕,但是確實是還在堅守,甚至上,只有五座高牆的鳳陽,都似乎沒有丟。
而且這些守軍確實會些打炮的伎倆,好賴也沒見敵就逃。
這幾十年下來,聽到東虜的名字被嚇壞的習慣,又哪裡是一朝一夕可以輕易克服的?
守軍咽下肉,又開口說道:「這年頭,能和韃子動手還能逃得性命的,就已經是難得的好漢咧。」
說罷,眾人都笑。
守軍又說著:「我又聽得官長們講過,要是能和韃子斗哥有來有回嘚,那就得是天上下凡的老爺咧!在遼東那塊有個金總兵,就是這般的硬漢,幾萬韃子圍攻三千人,硬是沒占著便宜。」
「細緻說說。」眾人催促,畢竟大敵當前,能學點經驗都是好的。
守軍嘆了一口氣:「記不得許多咧。就記得官長說了,這般的老爺對著韃子也撐不住幾個年頭,就不要說我們這樣的,當個兵只是為了吃口飽飯的...」
眾人默然,七情都寫在臉上,守軍看得情況,又趕忙說道:「我是說我們這些人只能混吃等死而已,你們最差的,都是個頂個的好漢。」
說罷,一個御營官兵好心給他添了一碗酒,烈酒下肚,守軍又開始胡言亂語起來:「可是要我看,真要收拾韃子,那也得是岳爺爺轉了世還有關老爺下凡才行...」
聽著聽著就乏了味,朱松也離開了人群,往下榻處去了。
朱松下榻的是個難得的宅院,想來原主也是個才俊人物,住得還是三進院落,除了朱松,朱成功的一干將官還有錢謙益都在此處下榻。
朱松進了庭院,倒是沒往自己的房間去,而是推開了錢謙益的房門:「我自認為見過了民間苦難,卻不知道實則是井底觀天。史卿曾說我不見全豹,倒是說得極對。」
錢謙益笑著寬慰道:「可是天下間也無人能說將苦難見了遍,就算見了,也未必能有心想救黎庶,將軍又何必自責呢?」
朱松悵然:「只是沒想到民心失散,東虜南下,就害得千萬百姓流離失所了。一思此處,便笑不出來。」
錢謙益卻認真說道:「百姓遭此大厄,實是東虜殘虐,也是臣等之過。」
朱松擺手:「你倒少說了一人,我又豈能逃得掉?收拾人心,便是刻不容緩。只是我又擔心起咱們會不會也是只紙老虎,要是撞上了東虜,會不會也是個頭破血流?」
一時之間,錢謙益也不知道說什麼,二人倒是無奈對望。
少頃,庭院內響起了腳步聲,朱成功也匆匆闖入,看著兩人,總算是帶了個好消息:「將軍、恩師,掛征虜將軍印、總兵官黃蜚來了。」
三人旋即轉去了正廳,入了座,朱成功再吩咐親信將黃蜚從偏廳請過來。
很快,黃蜚匆匆而入,見了三人就行起了禮,一時間連聲說著請罪。
錢謙益示意免禮,卻先說著:「你的幾員部將沒有和你說過,本督師要帶著御營來廟灣嗎?」
黃蜚這才把頭抬起來,也不敢直視,就盯著椅子解釋:「卑職確有聽過傳聞,只因局勢危殆,雖是肯信,但實不敢奢求。現今看得大兵天降,喜不自勝,才知道朝廷一言九鼎,非是卑職這般人可以忖度。」
錢謙益略一點頭:「字句用得謙卑,想來是幕僚早在路上就教過你了。你也無須說如此多的客套話,我們也知道你廟灣城內已是全力在救濟百姓,更無意去廟灣城內駐紮。本督師這有幾個問題,你且老實回話。」
黃蜚繼續應當:「但有所問,卑職不敢不言。」
當先第一個問題當然是此次南下的規模了:「此次東虜南下,大概有多少人馬?」
黃蜚立刻作答:「回稟督師,韃子此番南下,依卑職愚見,恐怕在五萬人之間。好叫督師知曉,在淮安失陷之前,東虜圍困淮北各州縣都須人馬。若真是有十萬之眾,卑職這廟灣也早就保不住了。」
錢謙益點頭,又繼續問道:「那淮安是如何失陷的?」
黃蜚連思考的間隙都沒有,直接回答:「督師明鑑,淮安本不應輕易失陷,一切罪由皆在東平伯劉澤清。」
這真是…出乎朱松的意料之外了。朱松不禁問道:「不是說劉澤清廝殺了兩陣,力所不逮,才丟了淮安府嗎?」
黃蜚搖了搖頭,只敢繼續盯著椅子:「非是劉澤清,是其部副總兵馬化豹自恃勇略出戰,結果一戰就丟了清河,隨後又在淮安城外被打得潰散,現在逃入洪澤湖內做著頑抗。而劉爵早就在月前攜帶淮安大小官吏出海去了。」
朱松聞言,腦子中天旋地轉,氣得將拳頭握緊開來。
錢謙益看著朱松不出聲,就之前朱松關心的問題繼續問著:「淮上形勢如何?」
黃蜚:「好叫督師知曉,史閣部在江北畫牆駐防,雖不說金剛鐵壁,但是總歸是能守一守的。哪怕時到如今,淮北尚有宿遷、邳州不曾失陷。」
錢謙益繼續問道:「那你所部有多少人馬?」
黃蜚卻糾結了一會,居然磕頭勸道:「督師有問,卑職不敢不答,但是卑職有一事相陳,萬望督師採納。」
錢謙益不禁好奇:「你且說來。」
從正廳中間只傳來這麼一句話:「無論卑職兵馬是多是寡,眼下絕不可將兵馬匯聚一塊和東虜擺開決戰的態勢。」
錢謙益便不做聲,轉頭看著朱松,朱松面無表情答道:「我們知道,不是為了打決戰來的。」
黃蜚喘了一口氣,剛想說自己部曲有兩三萬人的時候,又從上首聽到傳來的聲音:「黃總兵我聽說,這周遭只有千餘東虜,還散在各處擄掠百姓,可是真的?」
黃蜚便將頭垂低:「確是真的。」
朱松忽然站了起來:「決戰姑且不論,將這千餘東虜做個掃蕩,難道黃總兵都不肯嗎?那我們冒著風浪來到此處,就是替著黃總兵看著個港口嗎?生靈塗炭就在眼前,總兵就甘心無動於衷?便是做個樣子,咬上他一口,都不敢麼?」
黃蜚心下糾結萬分,終於是將幕僚一早交代的話術拋到一邊:「卑職亦是時常氣惱不過,若是圍淮安城,卑職自恐力有不逮,可便是五六百韃子,卑職卻也無可奈何。」
朱松面無表情,錢謙益又驚又怒,朱成功不發一言。
黃蜚才緩緩解釋起來:「卑職的標下早就寒了膽,能堅守城池已是窮盡心智了...」
朱松打斷道:「自不需你的人馬來打!明日一早你且帶路,咱們自會將盤旋周遭的東虜滅了!」
---分割線---
黃蜚,字文麓,南昌人。
本姓塗,少隨舅總兵黃龍鎮遼東,龍無子,蜚襲蔭。
遂冒母姓,自守備累遷都督同知、援剿東北水師總兵、提督關遼通津淮海江鎮水師便宜行事。
崇禎十五年,調守寧遠。十六年議復皮島,命掛征虜將軍印開鎮其地。
十七年二月,清攻寧遠潰回登萊。——《後明史列傳第十一》
感謝慶雲考彭、山色有無中的打賞!
感謝國子先投的月票!
ps:吃瓜在黑神話最前線,不過對二郎前面弄得那麼可惡,後面又給他洗白的劇情已經有點ptsd了...
守軍將手搖擺起來,口裡含糊不清:「實在是韃子太兇殘咧!聽說劉爵爺和馬總爺在桃源廝殺一陣,敵不過後,又在又在淮安城前廝殺一陣,實在是不敵,才丟了淮安。」
雖說已經住在了百姓家裡,但是終究還是在軍中做了飯,而被招呼來的三十幾個守軍也被請來蹭食。
一來總算是不用受風吹浪打,二來也算鼓舞士氣,總算有酒有肉。
雖說一斤豬肉在尋常時節也不算特別遮羞,只是在二十文上下。可要落得嘴裡卻不花分文,那守軍就樂得開懷了,乘著酒興就在人群中吹起江北那些沒傳到江南的故事。
御營的將士半年前大半都是尋常人出身,還沒那麼講究尊卑,一邊聽一邊問,也倒是其樂融融。
朱松也就坐在一旁聽了起來,從這三十幾個守軍的嬉笑中也知道了和塘報中的稍許區別。
譬如說,淮安府失陷之前,劉澤清確實打了兩場惡戰,倒是錯怪他了;
譬如說,徐州還有蕭縣,甚至是五月十日以後才失陷的;
譬如說,泗州音信斷絕,但是確實是還在堅守,甚至上,只有五座高牆的鳳陽,都似乎沒有丟。
而且這些守軍確實會些打炮的伎倆,好賴也沒見敵就逃。
這幾十年下來,聽到東虜的名字被嚇壞的習慣,又哪裡是一朝一夕可以輕易克服的?
守軍咽下肉,又開口說道:「這年頭,能和韃子動手還能逃得性命的,就已經是難得的好漢咧。」
說罷,眾人都笑。
守軍又說著:「我又聽得官長們講過,要是能和韃子斗哥有來有回嘚,那就得是天上下凡的老爺咧!在遼東那塊有個金總兵,就是這般的硬漢,幾萬韃子圍攻三千人,硬是沒占著便宜。」
「細緻說說。」眾人催促,畢竟大敵當前,能學點經驗都是好的。
守軍嘆了一口氣:「記不得許多咧。就記得官長說了,這般的老爺對著韃子也撐不住幾個年頭,就不要說我們這樣的,當個兵只是為了吃口飽飯的...」
眾人默然,七情都寫在臉上,守軍看得情況,又趕忙說道:「我是說我們這些人只能混吃等死而已,你們最差的,都是個頂個的好漢。」
說罷,一個御營官兵好心給他添了一碗酒,烈酒下肚,守軍又開始胡言亂語起來:「可是要我看,真要收拾韃子,那也得是岳爺爺轉了世還有關老爺下凡才行...」
聽著聽著就乏了味,朱松也離開了人群,往下榻處去了。
朱松下榻的是個難得的宅院,想來原主也是個才俊人物,住得還是三進院落,除了朱松,朱成功的一干將官還有錢謙益都在此處下榻。
朱松進了庭院,倒是沒往自己的房間去,而是推開了錢謙益的房門:「我自認為見過了民間苦難,卻不知道實則是井底觀天。史卿曾說我不見全豹,倒是說得極對。」
錢謙益笑著寬慰道:「可是天下間也無人能說將苦難見了遍,就算見了,也未必能有心想救黎庶,將軍又何必自責呢?」
朱松悵然:「只是沒想到民心失散,東虜南下,就害得千萬百姓流離失所了。一思此處,便笑不出來。」
錢謙益卻認真說道:「百姓遭此大厄,實是東虜殘虐,也是臣等之過。」
朱松擺手:「你倒少說了一人,我又豈能逃得掉?收拾人心,便是刻不容緩。只是我又擔心起咱們會不會也是只紙老虎,要是撞上了東虜,會不會也是個頭破血流?」
一時之間,錢謙益也不知道說什麼,二人倒是無奈對望。
少頃,庭院內響起了腳步聲,朱成功也匆匆闖入,看著兩人,總算是帶了個好消息:「將軍、恩師,掛征虜將軍印、總兵官黃蜚來了。」
三人旋即轉去了正廳,入了座,朱成功再吩咐親信將黃蜚從偏廳請過來。
很快,黃蜚匆匆而入,見了三人就行起了禮,一時間連聲說著請罪。
錢謙益示意免禮,卻先說著:「你的幾員部將沒有和你說過,本督師要帶著御營來廟灣嗎?」
黃蜚這才把頭抬起來,也不敢直視,就盯著椅子解釋:「卑職確有聽過傳聞,只因局勢危殆,雖是肯信,但實不敢奢求。現今看得大兵天降,喜不自勝,才知道朝廷一言九鼎,非是卑職這般人可以忖度。」
錢謙益略一點頭:「字句用得謙卑,想來是幕僚早在路上就教過你了。你也無須說如此多的客套話,我們也知道你廟灣城內已是全力在救濟百姓,更無意去廟灣城內駐紮。本督師這有幾個問題,你且老實回話。」
黃蜚繼續應當:「但有所問,卑職不敢不言。」
當先第一個問題當然是此次南下的規模了:「此次東虜南下,大概有多少人馬?」
黃蜚立刻作答:「回稟督師,韃子此番南下,依卑職愚見,恐怕在五萬人之間。好叫督師知曉,在淮安失陷之前,東虜圍困淮北各州縣都須人馬。若真是有十萬之眾,卑職這廟灣也早就保不住了。」
錢謙益點頭,又繼續問道:「那淮安是如何失陷的?」
黃蜚連思考的間隙都沒有,直接回答:「督師明鑑,淮安本不應輕易失陷,一切罪由皆在東平伯劉澤清。」
這真是…出乎朱松的意料之外了。朱松不禁問道:「不是說劉澤清廝殺了兩陣,力所不逮,才丟了淮安府嗎?」
黃蜚搖了搖頭,只敢繼續盯著椅子:「非是劉澤清,是其部副總兵馬化豹自恃勇略出戰,結果一戰就丟了清河,隨後又在淮安城外被打得潰散,現在逃入洪澤湖內做著頑抗。而劉爵早就在月前攜帶淮安大小官吏出海去了。」
朱松聞言,腦子中天旋地轉,氣得將拳頭握緊開來。
錢謙益看著朱松不出聲,就之前朱松關心的問題繼續問著:「淮上形勢如何?」
黃蜚:「好叫督師知曉,史閣部在江北畫牆駐防,雖不說金剛鐵壁,但是總歸是能守一守的。哪怕時到如今,淮北尚有宿遷、邳州不曾失陷。」
錢謙益繼續問道:「那你所部有多少人馬?」
黃蜚卻糾結了一會,居然磕頭勸道:「督師有問,卑職不敢不答,但是卑職有一事相陳,萬望督師採納。」
錢謙益不禁好奇:「你且說來。」
從正廳中間只傳來這麼一句話:「無論卑職兵馬是多是寡,眼下絕不可將兵馬匯聚一塊和東虜擺開決戰的態勢。」
錢謙益便不做聲,轉頭看著朱松,朱松面無表情答道:「我們知道,不是為了打決戰來的。」
黃蜚喘了一口氣,剛想說自己部曲有兩三萬人的時候,又從上首聽到傳來的聲音:「黃總兵我聽說,這周遭只有千餘東虜,還散在各處擄掠百姓,可是真的?」
黃蜚便將頭垂低:「確是真的。」
朱松忽然站了起來:「決戰姑且不論,將這千餘東虜做個掃蕩,難道黃總兵都不肯嗎?那我們冒著風浪來到此處,就是替著黃總兵看著個港口嗎?生靈塗炭就在眼前,總兵就甘心無動於衷?便是做個樣子,咬上他一口,都不敢麼?」
黃蜚心下糾結萬分,終於是將幕僚一早交代的話術拋到一邊:「卑職亦是時常氣惱不過,若是圍淮安城,卑職自恐力有不逮,可便是五六百韃子,卑職卻也無可奈何。」
朱松面無表情,錢謙益又驚又怒,朱成功不發一言。
黃蜚才緩緩解釋起來:「卑職的標下早就寒了膽,能堅守城池已是窮盡心智了...」
朱松打斷道:「自不需你的人馬來打!明日一早你且帶路,咱們自會將盤旋周遭的東虜滅了!」
---分割線---
黃蜚,字文麓,南昌人。
本姓塗,少隨舅總兵黃龍鎮遼東,龍無子,蜚襲蔭。
遂冒母姓,自守備累遷都督同知、援剿東北水師總兵、提督關遼通津淮海江鎮水師便宜行事。
崇禎十五年,調守寧遠。十六年議復皮島,命掛征虜將軍印開鎮其地。
十七年二月,清攻寧遠潰回登萊。——《後明史列傳第十一》
感謝慶雲考彭、山色有無中的打賞!
感謝國子先投的月票!
ps:吃瓜在黑神話最前線,不過對二郎前面弄得那麼可惡,後面又給他洗白的劇情已經有點pts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