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君子慎所履
郿縣的縣衙在光復的次日就被收拾乾淨,以作為督師堵胤錫暫時的行轅使用。
這位督師性情極其古怪,若是站在縣城外相迎,反而還要被數落沒有君子之風。
因此二十二日清晨時分,李赤心和高必正還有不少親隨就立侍在縣衙門前等候了,而如劉體純、袁宗第這樣的大帥,也在用過飯後站在衙門門口對這位督師翹首以盼。
可是左等右等,等到日頭都落了山了,還不見堵胤錫的蹤跡,幾人倒是犯了嘀咕,總不能這督師老爺還被人抓走了吧?
等到了夜幕垂下,終於看到有行伍高舉著督師等排場過來,眾人連忙在臉上擠兌出笑容,笑臉將堵胤錫迎下,引入衙門裡。
可是這位督師臉上表情卻是格外的生氣,眾人心下犯了嘀咕,也不好造次。
等到堵胤錫落到了正座上,眾人也不敢落座,還是李過先開口笑道:「末將恭祝督師旗開得勝,收復郿縣,西安近在咫尺,想必休整之後,不日便可攻取了。」
堵胤錫卻甩起了臉色:「有什麼可喜的!不過小小郿縣而已,居然要打了足足七日才能攻下,長此以往,西北三邊,何時才能收復?!」
這話一出,身先士卒的袁宗第背過臉去,還是高必正解圍:「督師容稟,郿縣城池堅固,弟兄們也是將渾身解數用盡了才好不容易打了下來。」
堵胤錫將袖子一揮:「能用盡什麼?堆土山、搞夜襲、挖地道、拿炮轟、本督師隨便就能說出十幾種手段,難道都用過了不成?」
袁宗第將臉轉了回來,一臉認真地說著:「督師想得到的尋常手段,職下們都用過了。」
堵胤錫為之一滯,還是執拗說道:「那就是你們心不誠!我們乘著大義討蠻夷,本就應勢如破竹!攻城不利,便是你們生了邪心所致!」
袁宗第繼續一臉認真:「敢問督師,什麼是生了邪心?」
堵胤錫站起來鼓掌:「問的好啊,我到郿縣外才知道,你們居然在圍著郿縣之前,就找著鄉社城外的百姓牽牛打糧、破了城以後更是在城內擄掠百姓!還有多少軍士現在搶住進老百姓家中的?」
縣衙燈燭輝煌,眾人並不作聲,堵胤錫繼續教訓道:「你們這些人,隨了老爺我已經快半年了,日日沐浴君子之風,如何還能做出此等卑劣行徑?」
說罷,堵胤錫尤不足,踱了數步再次教訓道:「在我的軍中弄出這般畜生行徑,難道不知軍法無情嗎?!」
縣衙不再像是縣衙,倒像是私塾。眾人似乎像是在私塾中念書的孩童,犯了錯等著被先生用戒尺敲打,只是將頭垂下不敢言語。過了小一會,劉體純才解釋道:「督師息怒,實在是情非得已。」
堵胤錫眉頭一挑:「什麼叫情非得已,還請劉將軍給本督師解釋解釋。」
劉體純說道:「弟兄們的日子,也過得太苦了些,總得解決吃住吧?」
堵胤錫將驚堂木一拍:「胡鬧!我何時不曾供給過你們吃食?」
隨後又將袖子舒展起來:「老爺我也是兩袖清風,哪裡會貪你們的錢?」
袁宗第見狀,倒是替劉體純開解:「督師誤會了,我等不是這般意思。督師或許不知,如糠麩,在軍營中都算遮羞佳肴了,大部分軍士只是道邊尋著些蟲蟻充飢而已...」
堵胤錫又說道:「休得做此無狀言語!老爺我自崇禎十年出仕以來,歷任已九年了!在湖廣一帶就有足達七年不發糧餉的兵馬,似他們也不敢擄掠百姓。你們既聞君子之言,便應勉力做個君子,如何忍不得?」
眾人只好答話:「老爺教訓的是。」
堵胤錫這才將語氣一松:「朝廷艱難,便是我的標營也在欠餉。這樣好了,等著這次北伐將西安攻伐下來,我自然會派餉與你們眾人便是。」
總算換得堵胤錫服軟,袁宗第連忙繼續辯道:「士卒們未必能理會老爺的良苦用心,萬一鬧將起來,如何是好?」
堵胤錫聞言又氣著說道:「胡鬧!我的標營怎麼就從不鬧事?你們諸位大帥,難道約束紀律都做不到嗎?再這般言語,小心我請王命出來!」
隨後堵胤錫朝著李赤心點名:「李赤心,你來和本督師說說,眼下這些事情,該當如何處理。」
「自然是下不為例,職下這就將軍中擄掠男婦的情形嚴查下去,還百姓一個公道。」
堵胤錫伸手讚譽:「孺子可教,你這般說了,本督師就不和你計較這許多。擄掠來的男婦盡數放回,還有打糧牽牛的情形也一併了解來,要還百姓一個公道。」
眾人稱是,堵胤錫又開始朝著眾人說著許多話,諸如什麼『王道之師』、『所向披靡』、『得人心』等等言語,最後還說著:「夫子有言:君子無所。我只今夜在此下榻,日後也不得如此浪費時日,更不要改換什麼門匾牌坊了,且等光復了西安,再建幕府便是。」
眾人稱是,還真沒多少怨聲載道,離開縣衙散去前還說了幾句閒話,都對堵胤錫頗為欽佩,督師老爺說的話也確實極對。
又吐槽了幾句夫子孟子怎寫出如此多和君子相關的話來,倒是弄得人頭暈目眩,最後則是對這次犯事的人一陣惋惜了。
沒錯,類似這種事情,大家心裡都和明鏡似的,哪裡會不知道誰做了多少?
在這次擄掠男婦中最賣力的,是一個叫郝搖旗的小將,只有千餘人,居然抓了五六百男婦回來。
見得眾人散去,堵胤錫這才收拾起衙門後面的行房,而白日散出去打探消息的幕僚也都回來了,就在行房內相見。
堵胤錫開口問道:「如何?」
幕僚等作答:「似也有不合實情之處,李赤心諸部倒是恪守了軍紀,多是下面的營將私下做的。」
堵胤錫滿意點頭:「說明老爺平日裡的訓誡,總算是有點用。」
幕僚繼續說著:「最為甚者,則是一個叫郝搖旗的小將,牽牛打糧搶劫擄掠男婦無惡不做,偏離奇的是這次攻打郿縣反而是此人親冒矢石出力最多。」
堵胤錫略一思考:「這個叫郝搖旗的,眼下有多少部眾?」
幕僚答道:「似乎只是個不起眼的軍官,只統率不到千人。」
堵胤錫將雙手一拍:「妙啊,那本督師就順水推舟了。」
幕僚點頭,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老公祖的意思是,殺了?」
堵胤錫擺手:「如何能殺了?此人雖是無惡不作,但是仍有進取之心。且將他打五十軍棍,讓他領會我的厲害後,便能好好收服了!」
---分割線---
郝搖旗者,未有名,李自成別部之偏校也。
初為大旗手,臨陣梟悍,軍中望其搖旗則奮,曰郝搖旗,所向披靡,因以為名。——《後明史列傳第十一》
這位督師性情極其古怪,若是站在縣城外相迎,反而還要被數落沒有君子之風。
因此二十二日清晨時分,李赤心和高必正還有不少親隨就立侍在縣衙門前等候了,而如劉體純、袁宗第這樣的大帥,也在用過飯後站在衙門門口對這位督師翹首以盼。
可是左等右等,等到日頭都落了山了,還不見堵胤錫的蹤跡,幾人倒是犯了嘀咕,總不能這督師老爺還被人抓走了吧?
等到了夜幕垂下,終於看到有行伍高舉著督師等排場過來,眾人連忙在臉上擠兌出笑容,笑臉將堵胤錫迎下,引入衙門裡。
可是這位督師臉上表情卻是格外的生氣,眾人心下犯了嘀咕,也不好造次。
等到堵胤錫落到了正座上,眾人也不敢落座,還是李過先開口笑道:「末將恭祝督師旗開得勝,收復郿縣,西安近在咫尺,想必休整之後,不日便可攻取了。」
堵胤錫卻甩起了臉色:「有什麼可喜的!不過小小郿縣而已,居然要打了足足七日才能攻下,長此以往,西北三邊,何時才能收復?!」
這話一出,身先士卒的袁宗第背過臉去,還是高必正解圍:「督師容稟,郿縣城池堅固,弟兄們也是將渾身解數用盡了才好不容易打了下來。」
堵胤錫將袖子一揮:「能用盡什麼?堆土山、搞夜襲、挖地道、拿炮轟、本督師隨便就能說出十幾種手段,難道都用過了不成?」
袁宗第將臉轉了回來,一臉認真地說著:「督師想得到的尋常手段,職下們都用過了。」
堵胤錫為之一滯,還是執拗說道:「那就是你們心不誠!我們乘著大義討蠻夷,本就應勢如破竹!攻城不利,便是你們生了邪心所致!」
袁宗第繼續一臉認真:「敢問督師,什麼是生了邪心?」
堵胤錫站起來鼓掌:「問的好啊,我到郿縣外才知道,你們居然在圍著郿縣之前,就找著鄉社城外的百姓牽牛打糧、破了城以後更是在城內擄掠百姓!還有多少軍士現在搶住進老百姓家中的?」
縣衙燈燭輝煌,眾人並不作聲,堵胤錫繼續教訓道:「你們這些人,隨了老爺我已經快半年了,日日沐浴君子之風,如何還能做出此等卑劣行徑?」
說罷,堵胤錫尤不足,踱了數步再次教訓道:「在我的軍中弄出這般畜生行徑,難道不知軍法無情嗎?!」
縣衙不再像是縣衙,倒像是私塾。眾人似乎像是在私塾中念書的孩童,犯了錯等著被先生用戒尺敲打,只是將頭垂下不敢言語。過了小一會,劉體純才解釋道:「督師息怒,實在是情非得已。」
堵胤錫眉頭一挑:「什麼叫情非得已,還請劉將軍給本督師解釋解釋。」
劉體純說道:「弟兄們的日子,也過得太苦了些,總得解決吃住吧?」
堵胤錫將驚堂木一拍:「胡鬧!我何時不曾供給過你們吃食?」
隨後又將袖子舒展起來:「老爺我也是兩袖清風,哪裡會貪你們的錢?」
袁宗第見狀,倒是替劉體純開解:「督師誤會了,我等不是這般意思。督師或許不知,如糠麩,在軍營中都算遮羞佳肴了,大部分軍士只是道邊尋著些蟲蟻充飢而已...」
堵胤錫又說道:「休得做此無狀言語!老爺我自崇禎十年出仕以來,歷任已九年了!在湖廣一帶就有足達七年不發糧餉的兵馬,似他們也不敢擄掠百姓。你們既聞君子之言,便應勉力做個君子,如何忍不得?」
眾人只好答話:「老爺教訓的是。」
堵胤錫這才將語氣一松:「朝廷艱難,便是我的標營也在欠餉。這樣好了,等著這次北伐將西安攻伐下來,我自然會派餉與你們眾人便是。」
總算換得堵胤錫服軟,袁宗第連忙繼續辯道:「士卒們未必能理會老爺的良苦用心,萬一鬧將起來,如何是好?」
堵胤錫聞言又氣著說道:「胡鬧!我的標營怎麼就從不鬧事?你們諸位大帥,難道約束紀律都做不到嗎?再這般言語,小心我請王命出來!」
隨後堵胤錫朝著李赤心點名:「李赤心,你來和本督師說說,眼下這些事情,該當如何處理。」
「自然是下不為例,職下這就將軍中擄掠男婦的情形嚴查下去,還百姓一個公道。」
堵胤錫伸手讚譽:「孺子可教,你這般說了,本督師就不和你計較這許多。擄掠來的男婦盡數放回,還有打糧牽牛的情形也一併了解來,要還百姓一個公道。」
眾人稱是,堵胤錫又開始朝著眾人說著許多話,諸如什麼『王道之師』、『所向披靡』、『得人心』等等言語,最後還說著:「夫子有言:君子無所。我只今夜在此下榻,日後也不得如此浪費時日,更不要改換什麼門匾牌坊了,且等光復了西安,再建幕府便是。」
眾人稱是,還真沒多少怨聲載道,離開縣衙散去前還說了幾句閒話,都對堵胤錫頗為欽佩,督師老爺說的話也確實極對。
又吐槽了幾句夫子孟子怎寫出如此多和君子相關的話來,倒是弄得人頭暈目眩,最後則是對這次犯事的人一陣惋惜了。
沒錯,類似這種事情,大家心裡都和明鏡似的,哪裡會不知道誰做了多少?
在這次擄掠男婦中最賣力的,是一個叫郝搖旗的小將,只有千餘人,居然抓了五六百男婦回來。
見得眾人散去,堵胤錫這才收拾起衙門後面的行房,而白日散出去打探消息的幕僚也都回來了,就在行房內相見。
堵胤錫開口問道:「如何?」
幕僚等作答:「似也有不合實情之處,李赤心諸部倒是恪守了軍紀,多是下面的營將私下做的。」
堵胤錫滿意點頭:「說明老爺平日裡的訓誡,總算是有點用。」
幕僚繼續說著:「最為甚者,則是一個叫郝搖旗的小將,牽牛打糧搶劫擄掠男婦無惡不做,偏離奇的是這次攻打郿縣反而是此人親冒矢石出力最多。」
堵胤錫略一思考:「這個叫郝搖旗的,眼下有多少部眾?」
幕僚答道:「似乎只是個不起眼的軍官,只統率不到千人。」
堵胤錫將雙手一拍:「妙啊,那本督師就順水推舟了。」
幕僚點頭,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老公祖的意思是,殺了?」
堵胤錫擺手:「如何能殺了?此人雖是無惡不作,但是仍有進取之心。且將他打五十軍棍,讓他領會我的厲害後,便能好好收服了!」
---分割線---
郝搖旗者,未有名,李自成別部之偏校也。
初為大旗手,臨陣梟悍,軍中望其搖旗則奮,曰郝搖旗,所向披靡,因以為名。——《後明史列傳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