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狙裹周公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松的靈光一閃最終由錢謙益拍定,瓜州來的軍將們喜出望外不說,事實上第二日鄭鴻逵也改了態度,表示自己願意帶本鎮兵馬一起前往。

  畢竟鄭鴻逵又不是傻子,一來逢迎皇上,二來還能混點軍功。所謂鎮江和江北一氣連枝,江北人心安危所在,他鄭鴻逵又如何不管呢?

  旋即就命令軍士們開始清點戰船,整備糧食,甚至上還打算將江防上的部分大炮,也架設到戰船上去。

  至於中間有許多官兵仗著要打大仗的名義,讓各鄉社簞食壺漿以供王師這種『傳統』,也不是朱松馬上就能改變的了的,只是再三告誡鄭鴻逵沒必要去徵收糧食,以減免對老百姓的迫害罷了。

  對水戰盲目自信的鄭家官兵且不談,總有被嚇到魂飛魄散的軍爺。而鎮江府內,哪怕是再再不理事的老爺家裡總還有那麼零星一兩個愛管閒事的奴僕,一來二去,鎮江府的許多老爺就算是中著風,都被驚動了。

  鎮江的總兵居然要擅離職守,那鎮江的防務不就是形同虛設了?

  而鎮江要是丟了,那老爺們在這忠心為國苦守州府,不就成了笑話了?

  一反常態,鎮江府的老爺們都出來理了事,不過主要還是寫公文強硬叱責鄭鴻逵妄起刀兵,還罕見地派出了心腹去調查這位腦子抽風的鄭總兵是在唱哪出大戲。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居然是當朝禮部尚書錢謙益和南京御營提督朱成功帶著兵到了鎮江!

  甚至上按鄭鴻逵的說辭,這位大宗伯老爺居然還有督師的印信!

  鎮江又稱京口,太平時節,到南京也不過二百里的距離,那各路流傳的小道消息,鎮江府的老爺們立刻搜集了一籮筐,自然是讓人浮想聯翩。

  朱松也不是沒想過暴露自己身份,卻被錢謙益勸阻下來,在眼下公開御駕親征,反而不一定有利,因此朱松就按著章程,給錢謙益捏了一個督師的蘿蔔章來起著號令的作用。

  於是乎鎮江府的老爺們一時間口氣婉轉開來,表示著大宗伯老爺既然要北伐,那鎮江府上下自然鼎力支持,不過搜刮百姓...哦不是,讓百姓簞食壺漿這種事情,必須由鎮江府的老爺們親力親為。

  可是鎮江江防總不能不管吧?

  錢謙益自然也表示不會抽調鄭鴻逵北上,以寬鎮江老爺們之心。

  不過錢謙益還表示糧餉暫不成問題,務須煩勞鎮江府的良苦用心,等收復江北卸任督師之後,就會在南直隸一帶巡查吏治問題,。

  說得如此明白,鎮江要是還有哪個老爺不長眼非要往槍口上撞,那就真是自尋死路了。

  而常州、蘇州、松江三府聞言朝廷欲收拾江北甚是振奮,紛紛有書信投送到朱成功處,都願意提供戰船和相應兵馬援助。

  如吳淞總兵吳志葵已經著令麾下金山衛帶領船隻相機支援,待錢謙益大軍北上的時候一起出發了。

  行軍本也是一個大問題,好賴朱成功和錢謙益二人的應對,居然真就在江南沿岸湊出三四千艘能作戰的戰船來。

  至於糧食一塊,御營本身出發之時就攜帶的充足,鄭鴻逵雖然眼下不能前往,但是也表示等鄭芝龍的籌糧船一到,必然親自押送糧草前往。

  眼下形式倒算是好了起來,不過五月二十二日,從瓜州一帶已經收到了寶應、興化等縣失落,滁州也在危急之中。

  雖然在四月的時候,朝廷也在江浦稍微布置了三千御營(就是被黃得功趕回來那批),眼下滁州若失,那江浦就甚是危難了。

  而江浦和南京本就是隔江相望,若是如此,那鎮江的防禦意義就更顯雞肋了,時局相迫,朱松等人只是籌備稍當,便匆匆忙忙進發了。

  這一天,囤於武昌外圍的左良玉,正匆忙喚盧鼎來商量事情。

  「大帥急喚我前來,是有什麼要事嗎?」盧鼎甫一進帳就開口問道。

  左良玉手上揮舞著兩份書信笑臉相迎:「盧鼎來了,確是有要事。這裡有兩份公文,你且看看。」

  盧鼎恭敬接了過來,拆信的同時不忘打量左良玉的神色,這一年對於左良玉可謂是喜事不斷,原本略顯慘白的那張紅臉,都更加紅了回來。

  盧鼎看著公文之餘,左良玉還難得站在一旁指手畫腳:「這一份是自漢中處堵督師送來的,那一份是自內閣首輔馬相國處送來的,」

  盧鼎快速讀完,旋即一臉不可置信看著左良玉,左良玉則稍稍點頭,臉上的笑意都藏不住了。


  堵胤錫的一份公文上大致寫著要讓左良玉尊奉督師堵胤錫之命,即刻由襄陽發重兵,匯合孫守法自商州攻西安。還強調了若不奉命,有王命和尚方劍在,將依軍法處置;

  馬士英的公文上則大致寫著:東虜南下,南京已成累卵之勢,希望左良玉儘快前往和州、太平府一帶,把守住長江上游的河道。若是江浦無虞,可酌情囤重兵於江浦,以寬京師之人心。

  盧鼎小聲問道:「這兩份公文,總不能都是真的吧?」

  左良玉爽朗地大笑了起來,只是指著盧鼎,沒過多言語,盧鼎便拘謹躬身在側,等著左良玉的吩咐。

  左良玉笑聲漸歇,才說起話來:「這兩份公文自是有虛有實,可王命加尚方劍好生厲害,卻不能違令不出。」

  盧鼎連著點頭,左良玉看著不遠處泥鑄的關老爺像,緩緩說道:「匯合孫守法一事,可以督促白旺、孟長庚這群人自襄陽北上,也不許我出一兵一卒,又不違令。」

  盧鼎點頭唱『喏』,左良玉又接著說道:「我自還是坐鎮武昌,就讓馬進忠做個交割,讓我兒夢庚去荊州接手荊州。」

  言罷,臉上都展現出了平時不曾有過的精神勁:「調馬進忠、金聲桓、惠登相、毛顯文、李國英等點齊十萬兵馬,刻日南下拱衛京師。」

  左良玉眼中發著精光:「若是能占著江浦,那便占著江浦!翌日我想要為周公,不是唾手可得了麼?」

  ...

  五月二十日,堵胤錫所督的忠貞營前部圍攻了七天郿縣,終於在這一天落了城。喜出望外之下,堵胤錫也自漢中前往郿縣勞軍。

  可是等著堵胤錫在五月二十二日後腳剛到郿縣的時候,卻收到了一個不稱意的消息。

  郿縣城外,日頭高照,堵胤錫看著衣裳破爛的百姓,皺著眉說道:「你說,我的軍營里,有人居然敢搶掠男婦!還敢牽牛打糧?!」

  ---分割線---

  ps:最近狀態不是很好,過段時間應該可以多寫點,真的非常對不住讀者老爺們了。

  (題外說一嘴,在剛開始寫的時候,看到評論區有人覺得左良玉所部沒有能打的部眾,其實左良玉手下能戰的兵力是非常多的。

  隨便以其中幾部人馬舉例:

  如張應祥部:奉英王令旨分領寧南官兵除解散外,見在官兵一萬二千七百餘員名;

  譬如張應祥郝效忠徐勇余世忠四部:共兵馬四萬內解散一萬實在三萬;

  如惠登相殘部:有總兵惠登相七月病故,其賈三省報過英王兵馬三萬,職至武昌查得實兵九千四百二十名,賈三省帶往承天七千,解散為民者一千,留在武昌者一千四百二十員名。

  而這些人只是左良玉南下時候的冰山一角而已。)

  感謝悲明曱的打賞。

  感謝書友20180302005126714投的月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