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終南山上傳妙法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竹林掩映間,成道宮斗拱飛檐,夕陽中,幾個小道童正仔細地打掃落葉,時不時會彼此細聲耳語一番。
遠處寒潭,有幾個中年道士正在垂釣,看似漫不經心,但會時不時望向那內空空如也的魚簍。
此時的後山,鳥鳴花香,一派盎然春意。
成道宮內青銅大殿,一大一小兩名道士正相對而坐。
這邊,燕奔說到最近的武學感悟,以及參悟不透的關隘。王重陽聽得不住點頭稱許,時而細細提點。
待到午後,陪著師父吃過齋飯,道長讓道童奉上兩盞香茶。
燕奔見那茶毫多葉翠,不由道:「師父,這是什麼茶?」
王重陽大是得意,笑道:「徒兒,老道寶貝不少。成道宮後的幾顆茶樹仍是老道我壓箱子底的寶貝,得名『葉蟬茶』。」
「十幾年前,南宗陳泥丸、白玉蟾,酒和尚那禿驢,上清宗的徐守經常常賴我這裡不走,便是瞅上了老道這妙茶!」
燕奔嗯了一聲,也笑道:「真好喝!」說著,捧著茶杯,吸溜吸溜的嘬著。
道長笑罵道:「你這是牛嚼牡丹,豬八戒吃人參果!」邊說邊一臉的嫌棄。
隨後又道「奔兒,我觀你氣功有成,綿如雲霞,蓄勁極韌,卻又堂皇弘大。與大通自悟的法門極為相似,若是得閒,你二人倒是可以互通有無,彼此增益。」
燕奔心下佩服,祖師爺只是一觀氣機,就知道自己改弦易轍,修行起了紫霞神功,就這份眼力見識,真當得天下第一人。
「師父,聽您說過,學武之人,第一流比拼的是胸襟氣度,此話何解呢?」
王重陽捧著茶杯,美滋滋的品著:「徒兒,你可知天下武學紛繁複雜,習武之人如過江之鯽,為何居於絕頂者寥寥幾人矣?」
燕奔好奇道:「是這些人乃天縱之才?家學驚天動地?所得非人奇遇?」
「哈哈哈,非也非也!」王重陽哈哈大笑道:「若說奇遇者,千百年來有數不盡的好運之人!然則成就者寥寥。而好運之輩有大成就者,非大理宣仁帝和其義兄天山虛竹子莫屬!」
燕奔心裡一動:果然,天龍的兩大主角,最終都成為了江湖神話。
王重陽接著道:「然則,這兩位前輩武功固然絕世,卻非我心中絕頂。」
燕奔正拎起茶壺,重新為道長添茶。聽聞此言,不由得驚訝道:「師父,這是何故?此兩人可是數得著的大高手啊。」
王重陽接過茶杯,嘬了一口,慢慢道:「徒兒,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天下武學的門類了。」
「武學之道,自古以來便是千頭萬緒,繁複深奧。拳掌腿腳各有千秋,兵器弓弩遠程克敵,氣功外功內外兼修,暗器毒藥無聲制勝,陣勢精神之法更是奇異詭譎,可謂是百花齊放,卻也亂花迷人眼。故而儒釋道三家宗師苦心孤詣,終得歸納天下武學入五路樊籠,既是照看自身,也為天下武人亮了前路。」
燕奔忙問道:「師父,是哪五路樊籠?」
王重陽手指蘸著茶水,在桌子上一一寫下,道:「心、體、氣、術、勢!」只見道長所寫之字,圓融端麗,卻又點折撇捺處如大槍大戟森然若鋒,茶水緩緩滲透桌面,神奇的是這五個字仍然留形,原來竟是以手點水刻在了桌子上!
燕奔看著祖師爺如此功夫,心中暗暗佩服,心知自己若是以笑傲時期的功力,桌上刻字並不難。
但卻根本做不到以水為媒介,把字滲入桌面。這份剛柔變化的功夫,就是積年累月積蓄下來的道行,走不得捷徑。
王重陽接著說道:「武學首重為『體』,打熬氣力,超脫極限。涵蓋迅疾、大力、剛柔和長恆等多個方面,旨在將體魄錘鍊至極致,利刃無傷,無往不利。此路功夫江湖最多最廣,體系也最為完善。影響最廣者,當屬少林《易筋經》、《金剛不壞功》、《金鐘罩》,密宗紅教的《龍象波若功》,五代猛將李存孝的《十三太保橫練》。最近三十年巔峰者則是那酒和尚!」說著,王重陽輕輕的撇了一眼燕奔。
燕奔好奇心起,問道:「師父,這酒和尚究竟是何方神聖?修煉何等功夫?」
王重陽嘿嘿一笑:「這禿驢可算是老道我生平大敵!三十年來我與他賭鬥近百場,無論拳腳器械、詩詞歌賦、天文地理,甚至搏戲雙陸,我倆皆不分伯仲,敕書閣設立之初就是為了應對此人!」
「這和尚出身不明,只知道是和老道我一樣走儒釋道三家合一的路子,此人悟得一門『大威德明王根本印』的神奇功夫,練成後外具降魔大力,內斂一口明王真氣,軀殼金剛不壞宛若一顆砸不爛的銅豌豆,具備種種不可思議之能。這和尚便是仰仗此功,在『弈秋谷』中,從老道手裡贏了《九陰真經》,卻也翻看了一番,就丟還給我,說是要創出來一套不讓前人專美的功夫來。」說著,直氣得他吹鬍子瞪眼。
燕奔心下一陣恍惚,只覺得這「大威德明王根本印」、「弈秋谷「」這些名字好生熟悉,仔細一回想,原來弈秋谷是他八歲時所遇王重陽的地方,而如今他實際卻年近而立,原來那次相遇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王重陽接著道:「『氣』,即內氣修為,乃是經年月累,天下武學根基。練氣法無非是靜功與動功,需調身守意。故而,第二流的學武之人就是勝在內功真氣,誰的內功深厚,自然一拳一掌威力無儔,登萍渡水如履平地,甚至能夠施展更多威力驚人的絕技。」
燕奔笑嘻嘻的添茶道:「師父,天下間最強的練氣法門又是什麼呢?」
王重陽美滋滋的淺呷一口:「天下練氣法門無出儒道樊籠!孔家和程、朱二家的《浩然正氣》至剛至大;道家的丹法靜功,至純至博,傳聞中有一門《神照功》有入神坐照,起死回生之能,可謂神奇之至。」
「那師傅威震寰宇的《先天功》呢」
王重陽捋須道:「老道的《先天功》,乃是摶氣至性的妙法,修煉至極處可返後天為先天,奪天地之精華聚先天三寶精華於一身,無窮無盡,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能,只可惜此功最重機緣,機緣不足者,強練有傷天和。」
道長表情複雜,卻又沒有多說什麼,他繼續道:「若說博雜,黃先生的《九陰真經》可稱得上天下第一了,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集大成者。無論甚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經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等,無所不包。」
燕奔不由得贊同道:「《九陰真經》久聞大名,若得其中一些武學思路,徒兒我也就歡喜非常了。」
「哦?難道你就不覬覦裡面的神功妙法?不怨恨為師這麼多年不教你上乘武學,讓你一直面對那些詰屈聱牙的道藏佛經?」道長一臉戲謔的問道。
「嘿嘿,師父,我還真沒那個心思。再說啊,徒兒我這幾年在閣內讀書悟道,修出的這三式燕雲掌,天下間又有幾人能抵擋?」
「哼,人小鬼大!你那掌法固然巧妙,卻太過剛猛霸道,失之剛柔變化!天下間自有洪七的『降龍十八掌』,鐵掌幫的『鐵掌』,上清宗『五雷掌』具可以壓你一頭!更何況,你用一雙肉掌也稱量不了天下,百年以降,江湖劍術宗師很是出了幾個,足可稱得上劍耀千古,這江湖的水深著呢!」
燕奔沉思道:「那些人比之師父的『東方一劍』又如何呢?」
王重陽驕傲一笑:「嘿嘿,這個得比過才行!」
道長又繼續道:「說到這,就不得不說武學第三路,也就是『術』之一門了。意指招式計算和策略,雖然大部分第三流武者比的就是招式,卻也是堂皇大道,練至絕巔,足可以一劍破萬法!『術』的修煉涵蓋了避亢、搗墟、闡發和謀略等多個方面,修為越高,算計越強,爭鬥中自然更從容不迫應對各種複雜局面。」
「若以『術』而言,絕巔者有二,一為百年前泰山派祖師東靈道長,另一位則是五十年前的天下第一劍,『劍魔』獨孤求敗!
「東靈道長昔年一手持黑鐵短劍,另一隻手屈指計算,所擊者無有不中,這一式『岱宗如何』可謂是驚才絕艷!另一位獨孤求敗,則是劍氣縱橫三千里,一劍光寒十九洲!」
「老道少年時,記得他帶著一柄青霜寶劍縱橫河朔,以劍術精妙繁複著稱;待到老道我長大些,這劍客卻是換了一柄玄鐵大劍,招式變得古拙直接,卻是天下間幾乎無人能接下他的一擊;等老道從活死人墓出關時,『劍魔』幾乎已經沒了訊息,只是偶爾有人在襄陽一帶,見得一個華發老人帶著只巨碩醜陋的大雕倏忽閃沒;老道我再入江湖時,『劍魔』前輩已再聲息了,連那隻大雕也再沒人見過。」
說著,王重陽不勝唏噓,將杯中茶一飲而盡。
「『勢』,則是最需天賦的一路,醫卜星相、琴棋書畫、奇門遁甲、詩詞歌賦,無不精通,方可入門。周身萬物皆在算度,日光明暗,道路凹凸,甚至身旁一根樹木枝葉,腳下一粒石子,都成為決勝關鍵。這便是以勢壓人,洞察入微的道理。」
王重陽定定地看著燕奔:「奔兒,若論『勢』之絕巔,無人出文王、臥龍左右!然則二位先輩絕學散失殆盡,可惜之至!故而近代百年來,獨有二人稱雄天下。」
「一位便是獨創《皇極經世經》的邵雍大師,此功訣也是封存皇宮之內,當年黃裳前輩編修道藏也未曾見過,謂為遺憾。」
「另一位,就是『東邪』黃藥師!此人功夫承繼東海蓬萊,以陣法易理自成一家,最擅批亢搗虛,在你沒有悟出來第四式燕雲掌,曉悟剛極即柔道理之前,遇到黃藥師,你能跑就跑吧,他就是你最大的克星!」
燕奔皺了皺眉,不由的悶聲道:「師父,怎地?我就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王重陽笑著敲了敲他的頭:「猴頭!以你現在的功力,若是碰到『南帝』段智興,足可以支撐百招,只因其人性格慈悲優柔,且與老道有一段香火情,你自然可以占占便宜。」
「若是遇到『北丐』洪七,你拼到五十招就會敗下陣來,只因其降龍掌已成就剛柔變化,你的燕雲掌前三十招內或許能占據上風,但是後二十招,等他熟悉了你的勁力變化,你便只能和他拼內力修為了,到時候自然撐不住!但是此人豪氣干雲,乃是一等一的俠士,你倆反而可以不打不相識!」
「至於那西邊的毒蛇歐陽鋒,此人繼承青海派祖師『五毒真人』姜太虛的道統。一身『蛤蟆功』無堅不摧,下毒驅蛇之術更是獨步天下,單以攻伐而論,是他們四人中最凌厲的!」
「師父,歐陽鋒武功凌厲,心狠手黑。還不要麵皮,喜歡下毒驅蛇,怎麼看他才是我的大克星啊!」燕奔撓頭苦笑道。
他心知肚明,此次穿越回來,要度過的第一次天地人劫,就是對上那西毒歐陽鋒了!
至於如何得知這兩次人劫,卻是他自奕秋谷醒來之後,他醒來後便銘記於心,片刻不曾忘記。
王重陽捋須笑道:「嘿嘿,徒兒莫怕,記住了,那歐陽鋒所修的『蛤蟆功』,乃是姜太虛自『水天需』卦演化而出。」
「易象曰:『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燕奔接口道,他經年精研道藏,自然了解此卦含義。
「沒錯,此功就如『水天需』卦所寓,水居天上,剛柔並濟,其要旨在於以靜制動,全身蓄勁涵勢,與降龍掌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遇上你的燕雲掌,卻是十分威力只能發揮九分!」
「只因蛤蟆功強調以靜制動,靜似早有準備蓄滿勁的弓箭一般,有如以一個吹滿氣的氣球,而你的燕雲掌迅疾如火,不給他積蓄之機,讓他只能以不全之功與你相鬥,自然先天就難以發揮全功!甚至在他防備疏忽之時,你可以使『火雷噬嗑』這一套劍指功夫給他一記狠的,再用你那『乘雲步』遁走,歐陽鋒的『瞬息千里』固然疾速如風,然則其不通九宮八卦,自然短時間難以輕易捉住你,你便足可周旋遁走。」
王重陽嘆了口氣道:「至於這黃藥師,此人乃天下第一陣法大宗師,一手『彈指神通』更是銳不可當,最是克制你的『乘雲步』,其內力,輕功,修為,對敵經驗,九宮八卦認識都比你高,老話說『武功高一線,猶如高過天』,你遇到他,真就是束手束腳,任人宰割!除非你能突破樊籠,以為第四式燕雲掌應對,方可能扭轉局面。」
「奔兒,記住了,千萬莫要自傲!江湖水深,老道只是說了中原西域的武學高手。」
「在東海,雪區,南疆,甚至天竺都有不可想像的大高手!雖然你根基無比牢靠,燕雲掌法也的確威力大的嚇人!但是你現在,尚未臻至圓融無缺之境,缺陷也是致命的。面對如黃藥師這般形如鬼魅,還能迅速洞察你氣機破綻的對手時,你的生死小命就全在敵手了。」
燕奔聽的冷汗直流,他自從醒轉以來,可謂是順風順水,一路坦途。
在笑傲江湖的世界,自覺除了東方不敗,風清揚等寥寥數人,他可以橫行天下無人可制!
哪知重新回到這個世界後,才發現水竟然如此之深!
祖師爺的一番話,才是真正的打開了他的認知,原來他還有著如此致命的短板。
「師父!那我應該如何去做!徒兒心卻是亂了。」
王重陽品著茶,瞧了他一眼,道:「莫急,莫急。人這一輩子,最難的就是知道弱點,改正弱點,就不知道你是否能有更大膽識和大毅力。」
燕奔挺身道:「有,我什麼苦都能吃得!」
王重陽懶懶道:「是麼,我倒沒瞧出來!」右掌拍了他肩膀三下,隨後揮指一點,一道細細的勁氣射出,桌上那蠟燭登時滅了。
燕奔暗自叫了一聲「好功夫」。
正要再說,黑暗中卻聽王重陽長長打個哈欠,走入裡屋,翻身睡倒。過不多時,屋中便響起他香甜的鼾聲。
燕奔躺在外屋床上,卻如何睡得著。
耳聽窗外山風陣陣,竹葉瀟瀟,他心中的思緒就如終南山山道上見到的連綿飄忽的雲霧,紛亂起伏,翻飛不定,胡思亂想到了半夜,才覺眼皮發沉。
朦朦朧朧地剛入夢鄉,忽覺丹田被拍了兩下。
他迷迷糊糊地哼了一聲,卻懶得睜開眼來。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竹林掩映間,成道宮斗拱飛檐,夕陽中,幾個小道童正仔細地打掃落葉,時不時會彼此細聲耳語一番。
遠處寒潭,有幾個中年道士正在垂釣,看似漫不經心,但會時不時望向那內空空如也的魚簍。
此時的後山,鳥鳴花香,一派盎然春意。
成道宮內青銅大殿,一大一小兩名道士正相對而坐。
這邊,燕奔說到最近的武學感悟,以及參悟不透的關隘。王重陽聽得不住點頭稱許,時而細細提點。
待到午後,陪著師父吃過齋飯,道長讓道童奉上兩盞香茶。
燕奔見那茶毫多葉翠,不由道:「師父,這是什麼茶?」
王重陽大是得意,笑道:「徒兒,老道寶貝不少。成道宮後的幾顆茶樹仍是老道我壓箱子底的寶貝,得名『葉蟬茶』。」
「十幾年前,南宗陳泥丸、白玉蟾,酒和尚那禿驢,上清宗的徐守經常常賴我這裡不走,便是瞅上了老道這妙茶!」
燕奔嗯了一聲,也笑道:「真好喝!」說著,捧著茶杯,吸溜吸溜的嘬著。
道長笑罵道:「你這是牛嚼牡丹,豬八戒吃人參果!」邊說邊一臉的嫌棄。
隨後又道「奔兒,我觀你氣功有成,綿如雲霞,蓄勁極韌,卻又堂皇弘大。與大通自悟的法門極為相似,若是得閒,你二人倒是可以互通有無,彼此增益。」
燕奔心下佩服,祖師爺只是一觀氣機,就知道自己改弦易轍,修行起了紫霞神功,就這份眼力見識,真當得天下第一人。
「師父,聽您說過,學武之人,第一流比拼的是胸襟氣度,此話何解呢?」
王重陽捧著茶杯,美滋滋的品著:「徒兒,你可知天下武學紛繁複雜,習武之人如過江之鯽,為何居於絕頂者寥寥幾人矣?」
燕奔好奇道:「是這些人乃天縱之才?家學驚天動地?所得非人奇遇?」
「哈哈哈,非也非也!」王重陽哈哈大笑道:「若說奇遇者,千百年來有數不盡的好運之人!然則成就者寥寥。而好運之輩有大成就者,非大理宣仁帝和其義兄天山虛竹子莫屬!」
燕奔心裡一動:果然,天龍的兩大主角,最終都成為了江湖神話。
王重陽接著道:「然則,這兩位前輩武功固然絕世,卻非我心中絕頂。」
燕奔正拎起茶壺,重新為道長添茶。聽聞此言,不由得驚訝道:「師父,這是何故?此兩人可是數得著的大高手啊。」
王重陽接過茶杯,嘬了一口,慢慢道:「徒兒,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天下武學的門類了。」
「武學之道,自古以來便是千頭萬緒,繁複深奧。拳掌腿腳各有千秋,兵器弓弩遠程克敵,氣功外功內外兼修,暗器毒藥無聲制勝,陣勢精神之法更是奇異詭譎,可謂是百花齊放,卻也亂花迷人眼。故而儒釋道三家宗師苦心孤詣,終得歸納天下武學入五路樊籠,既是照看自身,也為天下武人亮了前路。」
燕奔忙問道:「師父,是哪五路樊籠?」
王重陽手指蘸著茶水,在桌子上一一寫下,道:「心、體、氣、術、勢!」只見道長所寫之字,圓融端麗,卻又點折撇捺處如大槍大戟森然若鋒,茶水緩緩滲透桌面,神奇的是這五個字仍然留形,原來竟是以手點水刻在了桌子上!
燕奔看著祖師爺如此功夫,心中暗暗佩服,心知自己若是以笑傲時期的功力,桌上刻字並不難。
但卻根本做不到以水為媒介,把字滲入桌面。這份剛柔變化的功夫,就是積年累月積蓄下來的道行,走不得捷徑。
王重陽接著說道:「武學首重為『體』,打熬氣力,超脫極限。涵蓋迅疾、大力、剛柔和長恆等多個方面,旨在將體魄錘鍊至極致,利刃無傷,無往不利。此路功夫江湖最多最廣,體系也最為完善。影響最廣者,當屬少林《易筋經》、《金剛不壞功》、《金鐘罩》,密宗紅教的《龍象波若功》,五代猛將李存孝的《十三太保橫練》。最近三十年巔峰者則是那酒和尚!」說著,王重陽輕輕的撇了一眼燕奔。
燕奔好奇心起,問道:「師父,這酒和尚究竟是何方神聖?修煉何等功夫?」
王重陽嘿嘿一笑:「這禿驢可算是老道我生平大敵!三十年來我與他賭鬥近百場,無論拳腳器械、詩詞歌賦、天文地理,甚至搏戲雙陸,我倆皆不分伯仲,敕書閣設立之初就是為了應對此人!」
「這和尚出身不明,只知道是和老道我一樣走儒釋道三家合一的路子,此人悟得一門『大威德明王根本印』的神奇功夫,練成後外具降魔大力,內斂一口明王真氣,軀殼金剛不壞宛若一顆砸不爛的銅豌豆,具備種種不可思議之能。這和尚便是仰仗此功,在『弈秋谷』中,從老道手裡贏了《九陰真經》,卻也翻看了一番,就丟還給我,說是要創出來一套不讓前人專美的功夫來。」說著,直氣得他吹鬍子瞪眼。
燕奔心下一陣恍惚,只覺得這「大威德明王根本印」、「弈秋谷「」這些名字好生熟悉,仔細一回想,原來弈秋谷是他八歲時所遇王重陽的地方,而如今他實際卻年近而立,原來那次相遇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王重陽接著道:「『氣』,即內氣修為,乃是經年月累,天下武學根基。練氣法無非是靜功與動功,需調身守意。故而,第二流的學武之人就是勝在內功真氣,誰的內功深厚,自然一拳一掌威力無儔,登萍渡水如履平地,甚至能夠施展更多威力驚人的絕技。」
燕奔笑嘻嘻的添茶道:「師父,天下間最強的練氣法門又是什麼呢?」
王重陽美滋滋的淺呷一口:「天下練氣法門無出儒道樊籠!孔家和程、朱二家的《浩然正氣》至剛至大;道家的丹法靜功,至純至博,傳聞中有一門《神照功》有入神坐照,起死回生之能,可謂神奇之至。」
「那師傅威震寰宇的《先天功》呢」
王重陽捋須道:「老道的《先天功》,乃是摶氣至性的妙法,修煉至極處可返後天為先天,奪天地之精華聚先天三寶精華於一身,無窮無盡,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能,只可惜此功最重機緣,機緣不足者,強練有傷天和。」
道長表情複雜,卻又沒有多說什麼,他繼續道:「若說博雜,黃先生的《九陰真經》可稱得上天下第一了,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集大成者。無論甚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經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等,無所不包。」
燕奔不由得贊同道:「《九陰真經》久聞大名,若得其中一些武學思路,徒兒我也就歡喜非常了。」
「哦?難道你就不覬覦裡面的神功妙法?不怨恨為師這麼多年不教你上乘武學,讓你一直面對那些詰屈聱牙的道藏佛經?」道長一臉戲謔的問道。
「嘿嘿,師父,我還真沒那個心思。再說啊,徒兒我這幾年在閣內讀書悟道,修出的這三式燕雲掌,天下間又有幾人能抵擋?」
「哼,人小鬼大!你那掌法固然巧妙,卻太過剛猛霸道,失之剛柔變化!天下間自有洪七的『降龍十八掌』,鐵掌幫的『鐵掌』,上清宗『五雷掌』具可以壓你一頭!更何況,你用一雙肉掌也稱量不了天下,百年以降,江湖劍術宗師很是出了幾個,足可稱得上劍耀千古,這江湖的水深著呢!」
燕奔沉思道:「那些人比之師父的『東方一劍』又如何呢?」
王重陽驕傲一笑:「嘿嘿,這個得比過才行!」
道長又繼續道:「說到這,就不得不說武學第三路,也就是『術』之一門了。意指招式計算和策略,雖然大部分第三流武者比的就是招式,卻也是堂皇大道,練至絕巔,足可以一劍破萬法!『術』的修煉涵蓋了避亢、搗墟、闡發和謀略等多個方面,修為越高,算計越強,爭鬥中自然更從容不迫應對各種複雜局面。」
「若以『術』而言,絕巔者有二,一為百年前泰山派祖師東靈道長,另一位則是五十年前的天下第一劍,『劍魔』獨孤求敗!
「東靈道長昔年一手持黑鐵短劍,另一隻手屈指計算,所擊者無有不中,這一式『岱宗如何』可謂是驚才絕艷!另一位獨孤求敗,則是劍氣縱橫三千里,一劍光寒十九洲!」
「老道少年時,記得他帶著一柄青霜寶劍縱橫河朔,以劍術精妙繁複著稱;待到老道我長大些,這劍客卻是換了一柄玄鐵大劍,招式變得古拙直接,卻是天下間幾乎無人能接下他的一擊;等老道從活死人墓出關時,『劍魔』幾乎已經沒了訊息,只是偶爾有人在襄陽一帶,見得一個華發老人帶著只巨碩醜陋的大雕倏忽閃沒;老道我再入江湖時,『劍魔』前輩已再聲息了,連那隻大雕也再沒人見過。」
說著,王重陽不勝唏噓,將杯中茶一飲而盡。
「『勢』,則是最需天賦的一路,醫卜星相、琴棋書畫、奇門遁甲、詩詞歌賦,無不精通,方可入門。周身萬物皆在算度,日光明暗,道路凹凸,甚至身旁一根樹木枝葉,腳下一粒石子,都成為決勝關鍵。這便是以勢壓人,洞察入微的道理。」
王重陽定定地看著燕奔:「奔兒,若論『勢』之絕巔,無人出文王、臥龍左右!然則二位先輩絕學散失殆盡,可惜之至!故而近代百年來,獨有二人稱雄天下。」
「一位便是獨創《皇極經世經》的邵雍大師,此功訣也是封存皇宮之內,當年黃裳前輩編修道藏也未曾見過,謂為遺憾。」
「另一位,就是『東邪』黃藥師!此人功夫承繼東海蓬萊,以陣法易理自成一家,最擅批亢搗虛,在你沒有悟出來第四式燕雲掌,曉悟剛極即柔道理之前,遇到黃藥師,你能跑就跑吧,他就是你最大的克星!」
燕奔皺了皺眉,不由的悶聲道:「師父,怎地?我就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王重陽笑著敲了敲他的頭:「猴頭!以你現在的功力,若是碰到『南帝』段智興,足可以支撐百招,只因其人性格慈悲優柔,且與老道有一段香火情,你自然可以占占便宜。」
「若是遇到『北丐』洪七,你拼到五十招就會敗下陣來,只因其降龍掌已成就剛柔變化,你的燕雲掌前三十招內或許能占據上風,但是後二十招,等他熟悉了你的勁力變化,你便只能和他拼內力修為了,到時候自然撐不住!但是此人豪氣干雲,乃是一等一的俠士,你倆反而可以不打不相識!」
「至於那西邊的毒蛇歐陽鋒,此人繼承青海派祖師『五毒真人』姜太虛的道統。一身『蛤蟆功』無堅不摧,下毒驅蛇之術更是獨步天下,單以攻伐而論,是他們四人中最凌厲的!」
「師父,歐陽鋒武功凌厲,心狠手黑。還不要麵皮,喜歡下毒驅蛇,怎麼看他才是我的大克星啊!」燕奔撓頭苦笑道。
他心知肚明,此次穿越回來,要度過的第一次天地人劫,就是對上那西毒歐陽鋒了!
至於如何得知這兩次人劫,卻是他自奕秋谷醒來之後,他醒來後便銘記於心,片刻不曾忘記。
王重陽捋須笑道:「嘿嘿,徒兒莫怕,記住了,那歐陽鋒所修的『蛤蟆功』,乃是姜太虛自『水天需』卦演化而出。」
「易象曰:『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燕奔接口道,他經年精研道藏,自然了解此卦含義。
「沒錯,此功就如『水天需』卦所寓,水居天上,剛柔並濟,其要旨在於以靜制動,全身蓄勁涵勢,與降龍掌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遇上你的燕雲掌,卻是十分威力只能發揮九分!」
「只因蛤蟆功強調以靜制動,靜似早有準備蓄滿勁的弓箭一般,有如以一個吹滿氣的氣球,而你的燕雲掌迅疾如火,不給他積蓄之機,讓他只能以不全之功與你相鬥,自然先天就難以發揮全功!甚至在他防備疏忽之時,你可以使『火雷噬嗑』這一套劍指功夫給他一記狠的,再用你那『乘雲步』遁走,歐陽鋒的『瞬息千里』固然疾速如風,然則其不通九宮八卦,自然短時間難以輕易捉住你,你便足可周旋遁走。」
王重陽嘆了口氣道:「至於這黃藥師,此人乃天下第一陣法大宗師,一手『彈指神通』更是銳不可當,最是克制你的『乘雲步』,其內力,輕功,修為,對敵經驗,九宮八卦認識都比你高,老話說『武功高一線,猶如高過天』,你遇到他,真就是束手束腳,任人宰割!除非你能突破樊籠,以為第四式燕雲掌應對,方可能扭轉局面。」
「奔兒,記住了,千萬莫要自傲!江湖水深,老道只是說了中原西域的武學高手。」
「在東海,雪區,南疆,甚至天竺都有不可想像的大高手!雖然你根基無比牢靠,燕雲掌法也的確威力大的嚇人!但是你現在,尚未臻至圓融無缺之境,缺陷也是致命的。面對如黃藥師這般形如鬼魅,還能迅速洞察你氣機破綻的對手時,你的生死小命就全在敵手了。」
燕奔聽的冷汗直流,他自從醒轉以來,可謂是順風順水,一路坦途。
在笑傲江湖的世界,自覺除了東方不敗,風清揚等寥寥數人,他可以橫行天下無人可制!
哪知重新回到這個世界後,才發現水竟然如此之深!
祖師爺的一番話,才是真正的打開了他的認知,原來他還有著如此致命的短板。
「師父!那我應該如何去做!徒兒心卻是亂了。」
王重陽品著茶,瞧了他一眼,道:「莫急,莫急。人這一輩子,最難的就是知道弱點,改正弱點,就不知道你是否能有更大膽識和大毅力。」
燕奔挺身道:「有,我什麼苦都能吃得!」
王重陽懶懶道:「是麼,我倒沒瞧出來!」右掌拍了他肩膀三下,隨後揮指一點,一道細細的勁氣射出,桌上那蠟燭登時滅了。
燕奔暗自叫了一聲「好功夫」。
正要再說,黑暗中卻聽王重陽長長打個哈欠,走入裡屋,翻身睡倒。過不多時,屋中便響起他香甜的鼾聲。
燕奔躺在外屋床上,卻如何睡得著。
耳聽窗外山風陣陣,竹葉瀟瀟,他心中的思緒就如終南山山道上見到的連綿飄忽的雲霧,紛亂起伏,翻飛不定,胡思亂想到了半夜,才覺眼皮發沉。
朦朦朧朧地剛入夢鄉,忽覺丹田被拍了兩下。
他迷迷糊糊地哼了一聲,卻懶得睜開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