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小說故事的精彩元素(6)—豐富的做事方法與手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提到小說故事中的做事手段,同時包含了下一章我們所要講到的小說故事的精彩元素—豐富的語言和心理活動,《鹿鼎記》可以說時絕對的集大成者。這兩方面的高水平也是《鹿鼎記》能夠區別於金庸先生的另外一部經典著作《天龍八部》的鮮明特徵。《鹿鼎記》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做事手段,這些做事手段包括「推諉」、「設伏設陷阱」,「誘騙」、「試探」、「栽贓陷害」、「陰謀」、「工具陰招」、「脅迫」、「威脅」、「收買利用」、「苦肉計」、「挑撥離間」、「敲竹槓」、「拉墊背」、「見風使舵牆頭草」等等。讀者可以看到,筆者可以一口氣能夠列舉這麼多項,雖然筆者對《鹿鼎記》的劇情還算比較熟悉,一下子能夠列舉很多,但是《鹿鼎記》的故事體系還是過於龐大,筆者自己也很難有自信說會列舉的比較全面,如果讀者們在故事中還發現了其他故事橋段中有上述沒有列舉到的做事方法,請各位讀者能夠及時告知,筆者也會進一步完善對《鹿鼎記》這部小說的拆解和分析。

  筆者列舉了這麼多做事方法,竟然一時無法知道該從何說起比較恰當,筆者還是先從「栽贓陷害」說起。

  栽贓陷害:應該說栽贓陷害在小說故事中的應用可謂非常的廣泛,尤其體現在歷史、武俠、諜戰、抗日、商戰等鬥爭衝突比較激烈的劇目之中。而在愛情劇和家庭劇中,為了爭奪家庭的話語權,這類方法應用也比較廣泛,但在愛情劇和家庭劇中,它的目的一定不是要致人於死地,而是要通過這種做事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即可。那麼我們看看《鹿鼎記》的情節橋段中,都包含了哪些「栽贓陷害」這類做事手法的。

  第一個我們能夠想到的例子是沐王府對吳三桂的栽贓陷害。沐王府穿著平西王府的衣服,佩帶著有「三海關大明總兵府」字樣的兵器進宮刺殺皇帝,當事情敗露被抓之後,皇帝自然不會認為刺殺皇帝的主謀就是吳三桂,而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要借皇帝之手幹掉吳三桂,這種方法俗稱為借刀殺人。第二個例子時康熙以不用再反天地會的名義將韋小寶從通吃島騙回京城,並假傳聖旨說韋小寶斬殺陳近南和風際中等人有功,授予韋小寶一等鹿鼎公,以讓天地會對韋小寶恨之入骨,從而切斷韋小寶於天地會之間的聯繫,讓韋小寶從此不再腳踏兩隻船。第三個例子的受害者是吳應熊,當建寧公主色誘吳應熊,並將吳應熊的「寶貝」切下,事發之後韋小寶和公主栽贓吳應熊,說是吳應熊率先冒犯公主,才令公主下此黑手。第四個例子的受害者是劉一舟,當劉一舟向吳三桂告密時,其實我們讀者都相信劉一舟為了幹掉韋小寶而是真心投誠,但是韋小寶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栽贓劉一舟是為了搜集平西王爺的造反證據而假意歸順王爺,因此成功的離間了二人的信任。第五個例子的主體是鄭克爽。九難師太、韋小寶、阿珂、鄭克爽為了避免XZ喇嘛桑傑的追殺,他們四個躲入柴房之中,韋小寶將一個喇嘛的斷手捂住嘴,一邊用另外一隻手去摸阿珂,,而且栽贓摸阿珂的人是鄭克爽。第六個例子是吳之榮與莊家,莊家老爺送給吳之榮湖州三寶,吳之榮在明史輯略中發現其子引用南明年號,他本人便藉機栽贓誣陷莊家謀反,以便獲得進身之路,其結果就是莊家全家被抓緊京城,莊家幾十口人慘遭殺害。

  第七個例子是阿珂刺殺吳三桂失敗,韋小寶要求夏總兵帶他去牢房提審阿珂,沒想到夏總兵帶著韋小寶見到的卻是沐劍屏,夏總兵栽贓沐劍屏是行刺平西王爺的兇手。韋小寶詢問沐劍屏是受何人指使行刺王爺,同時向沐劍屏暗指夏總兵,在韋小寶的誘導之下,沐劍屏反過來栽贓是夏總兵所指使,夏總兵被二人搞得百口莫辯,只能將沐劍屏乖乖得交給韋小寶。

  在《天龍八部》之中,這種栽贓的例子其實也是更為經典,首先是馬夫人將馬大元之死栽贓給喬峰,她本人也出示了兩點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一是馬大元本人掌握喬峰真實契丹人身份的證據,這一證據足以將喬峰拉下幫主之位,所以有了喬峰對馬達雲痛下殺手的動機;另外一項證據是在馬大元房間內發現喬峰的一把摺扇,試圖證明喬峰曾經進過馬大元的房間尋找什麼東西,在這兩樣證據之下,即使是人設超高的喬峰也是百詞莫辨。在喬峰父母、玄苦大師、徐長老、智光大師、鐵面判官單正、譚公譚婆、趙錢孫被殺之後,以全冠清為首的人將所有的命案都嫁禍給了喬峰,使喬峰在中原武林中的地位漸漸崩塌。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誘騙和陷阱。

  誘騙和陷阱:所謂誘騙,就是給對方下套,給對方設下陷阱,使對方掉進自己的埋伏圈內,或者讓對方聽從自己的指揮。第一個例子就是方怡誘騙韋小寶,當方怡和沐劍屏被神龍教抓走以後,韋小寶對營救兩個老婆工作不利,自己又和雙兒闖蕩江湖比翼雙飛,方怡隨後懷恨在心,第一次是將韋小寶誘騙至神龍島,第二次將韋小寶誘騙至教主所在的船上。第二個例子是韋小寶誘騙建寧公主,當韋小寶的身份被揭穿之後,康熙皇帝將韋小寶囚禁在宮中,韋小寶為了脫身誘騙建寧公主說皇帝已經知道二人的姦情,要殺掉韋小寶,韋小寶以這個謊言成功誘騙建寧公主幫助自己逃到宮外,並解救被困於伯爵府的天地會成員和自己除雙兒之外的其他老婆。第三個例子說起來有些殘酷,就是九難師太在阿珂還小的時候強行抱走年幼的阿珂,在阿珂長大之後騙他無父無母,教她武功讓她長大之後去殺掉九難師太的仇人吳三桂。第四個例子就是韋小寶和天地會等人在平西王府抓到蒙古使者罕貼摩,他們誘騙罕貼摩說自己是平西王吳三桂的人,他們懷疑罕貼摩是否能說實話,要求罕貼摩將與平西王所說的話原原本本、一字不差的再講一遍,否則就會像楊溢之一樣手腳盡斷,通過這種誘騙的方法,韋小寶成功的探聽到了吳三桂本人要造反的詳細計劃。第五個例子也非常經典,天地會綁架了韋小寶的幾個老婆,要求韋小寶帶他們去搗毀大清龍脈,韋小寶將天地會的人誘騙至假寶藏,最後假寶藏崩塌,天地會的人高高興興的以為大清龍脈已毀,滿懷欣喜的等待大明復國。第六個例子,華山派神拳無敵歸心樹將韋小寶等人劫持,韋小寶聽出這一家人與吳三桂有著莫大的關聯,他騙這幾個人說自己就是吳之榮,還說自己是吳三桂的外甥,當韋小寶將他們誘騙至客棧之後,隨後用蒙汗藥將華山派的歸家一家人全部迷倒。關於誘騙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韋小寶騙康熙皇帝還有建寧公主說自己從小無父無母,以搏得他們兄妹的同情;韋小寶騙鰲拜說自己的家人被漢人殺死,是滿人對自己關心有加,以爭奪鰲拜的好感;韋小寶騙已經眼瞎的海大富(其實騙的不只是海大富)自己就是小桂子,以圖在皇宮之中能夠安身立命;韋小寶騙假太后說瑞棟沒有死,而是去了五台山,而當瑞棟得知韋小寶如果被太后殺死,一定會將假太后的惡行全盤托出。《鹿鼎記》中關於誘騙所使用的手法我們就先說這麼多。下面我們來講講威脅與脅迫。

  威脅與脅迫:想要使用威脅與脅迫的手段,一般情況下要握住對方難以啟齒的把柄,或將對方親人、朋友、戰友挾持為人質,以此來對對方進行要挾,從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第一個例子是天地會成員綁架了韋小寶的一家老小,迫使韋小寶帶著他們去挖掘大清龍脈所在;第二個例子就是神龍教挾持方怡和沐劍屏,以此來要挾韋小寶幫助自己找到八部四十二章經;第三個例子是,當韋小寶成為神龍教白龍使之後,教主與教主夫人逼迫韋小寶服用豹胎易筋丸,進一步脅迫韋小寶找到經書;第四個例子是,韋小寶攜手7個老婆和三個孩子軟禁在皇宮之中,逼迫韋小寶親自監斬茅十八,韋小寶被迫採用色情手絹救下茅十八,從而在康熙皇帝面前矇混過關;第五個例子是吳三桂,韋小寶借九難師太控制吳三桂的機會,成功使得賜婚團安全離開雲南,並且在離開雲南之前,將吳應熊作為人質押往京城,而使得吳三桂在未來的叛亂中投鼠忌器,不得施展手腳。脅迫與威脅我們就舉這幾個例子,下面我們再來談談收買利用。

  收買利用:所謂收買利用,其實就是通過送錢,送財寶,送女人等方式讓對方歡心,讓對方來替自己辦事,以達到自身的某種目的。這裡,我們來舉幾個例子,一是明珠帶著韋小寶去抄鰲拜的家,明珠知道在擒拿鰲拜的事情上立下大功,韋小寶能言善辯機智非常,明珠料定韋小寶未來必成為皇帝的頂尖紅人,因此在借著查抄鰲拜府的機會上借花獻佛,讓韋小寶在這項公務上賺取了大筆的不義之財;二是吳應熊,吳應熊每年花費大筆財富送與朝中重臣,以求朝中重臣在朝堂之上能為吳三桂多多美言,吳三桂也能夠從中獲取大量好處,當然這些朝廷重臣之中也包括韋小寶;三是鰲拜收買韋小寶,當韋小寶被鰲拜抓住以後,韋小寶自願表達自己只是願做鰲拜的內應,而鰲拜立即賞賜元寶以示收買;四是神龍教教主與夫人教韋小寶幾項武功招式,當然他們並非真心收韋小寶為徒,他們的真實目的只是收買韋小寶,希望韋小寶能夠在追查四十二章經的事情上多費心力;五是施琅,他送給韋小寶一個帶有「精忠報國」字樣的金碗,希望韋小寶能在皇帝面前多多推薦,以使他能夠被委以重任攻打台灣,從而殺死鄭氏一家,為自己的家人報仇雪恨;六是趙良棟,趙良棟本人並不屑於對韋小寶的阿諛奉承,但是韋小寶想要攻打王屋山時急需人才,他用非凡手段找到了趙良棟,並以好言撫慰,一口一個趙大哥,對趙良棟打起了親情感情牌,以此方式來獲得趙良棟的忠心輔佐;七是韋小寶收買馬夫,讓馬夫幫其在吳應熊的雲南馬中下了巴豆,本意是打算贏得賽馬比賽,但是卻出乎意料的把正在逃跑的吳應熊抓了一個現行。下面我們再談談挑撥離間。

  挑撥離間:挑撥離間其實是韋小寶的拿手好戲,當然應用得最多的還是在阿珂和鄭克爽的身上。第一是韋小寶召集了張康年、趙其賢等人假扮農婦,誣陷鄭克爽對其進行勾引,要求與鄭克爽拜堂成親,通過打擊鄭克爽的人設來降低阿珂對鄭克爽的好感。韋小寶還通過誣陷鄭克爽勾三搭四來挑撥鄭克爽與阿珂之間的關係;第二是九難師太與鄭克爽,鄭克爽想要滅掉滿清之後自立為帝,韋小寶知道九難師太為大明公主,他在鄭克爽面前極力維護大明江山,但是鄭克爽卻極力貶低大明治國無方和氣數已盡,這些話被九難師太極度厭惡,韋小寶的挑撥離間成功的使阿珂暫時擺脫了鄭克爽的糾纏。下面我們再說說牆頭草與見風使舵。

  牆頭草與見風使舵:在見風使舵這項做事方法中,其中包含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本身沒有立場,完全是憑利益關係來決定自己站在哪一方,這裡面主要的群體就是朝中大臣,尤其是以康親王、索爾圖、明珠為代表,當鰲拜勢力強大與康熙皇帝對峙時,他們左右搖擺,哪邊勢強便倒向哪邊;當吳三桂勢力大時,他們又收了吳三桂的好處,在撤藩與否的議題上,在不違背上意的前提之下儘量去維護吳三桂;第二種見風使舵是本人的立場和價值觀已然是堅定的,但是在危機時刻,假意順從與歸順,以求當時可以自保,這裡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韋小寶。可以說他本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無論是面對敵人還是面對朋友,他都能夠隨機應變,見風使舵,最終逢凶化吉。但是他本人心中的立場卻是一直都沒有什麼變化,就是他對朋友的忠誠,對師傅深厚的情感,具體的情節橋段,各位讀者可以自行去參考一下《鹿鼎記》的小說或是影視劇。下面再來說說推諉。

  推諉:什麼樣的人樂於推諉,沒錯,見風使舵的人樂於推諉,這裡主要是指康親王、索爾圖和明珠幾人。鰲拜被擒拿之後,被關於康親王府的地牢之中,而被擒拿的鰲拜整日口出狂言,大呼小叫,搞得康親王整日苦不堪言,他欲將關押鰲拜的任務推給索爾圖,卻想都不用想被索爾圖一口拒絕。在韋小寶被九難師太抓走之際,韋小寶變得杳無音信,而此時的康熙皇帝心急如焚,他責令明珠限時將兇手找到,如超越限期必將予以重罰,明珠此時亞歷山大,欲將此任務推諉給康親王或索爾圖,結果自然沒能如願。下面說說敲竹槓。

  敲竹槓:敲竹槓主要還是體現在韋小寶與吳三桂之間的故事中,當沐王府入宮刺殺皇帝,皇帝發現他們佩帶的兵器均來自於吳三桂,康熙皇帝明知此事另有其人,對吳三桂栽贓嫁禍,但是還是派韋小寶前去吳三桂府邸興師問罪,希望韋小寶可以狠狠的敲吳三桂一筆。而在天賜良機之下,韋小寶果然不負眾望,滿載而歸。在平西王府,韋小寶諷刺吳三桂府邸修建得比皇宮還要漂亮,吃穿用度簡直比皇宮還要奢華,還說到如果王爺錢多得花不完,可以幫助王爺一起花花,以此來對吳三桂表示暗示。不出所料,吳應熊當晚便奉上大筆金銀。當然,鄭克爽也是韋小寶敲竹槓的有力對象,當他偷襲暗殺陳近南之後,韋小寶按照師傅的遺囑無法殺掉鄭克爽為師傅報仇,所以他儘可能敲詐鄭克爽將近四百萬兩的白銀。下面簡單說說試探和拉墊背。

  試探與拉墊背:康熙皇帝招三藩入京,以國庫空虛,百姓遭遇災害疾苦為藉口來徵詢三藩的意見,以試探三藩對待親政皇帝的態度。而三藩假意請求撤藩,來試探康熙皇帝是否真的敢於撤藩,雙方各自採用試探的方法來探測對方的底線。那麼墊背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當韋小寶敲詐鄭克爽錢財時,他要求鄭克爽出示憑證,鄭克爽便允諾以阿珂作為抵押,鄭克爽將阿珂作為墊背。

  苦肉計:基本上屬於以自殘的方式來討好對方。阿珂向九難師太告發韋小寶曾經對自己非禮,欲圖謀不軌之時,韋小寶用自己扇自己耳光和發誓的方式來表示懺悔,以獲得九難師太的同情和原諒。下章我們來介紹小說故事精彩元素的最後一個部分—豐富的語言和心理活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