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小說故事的精彩元素(7)—豐富的語言和心理活動
在《鹿鼎記》中存在非常精彩的、豐富的語言和心理活動,可以說《鹿鼎記》中所表達的語言和心理活動,可以稱為所有娛樂性小說的教材與典範,其特點在於,覆蓋範圍廣,語言常經表達精彩準確,這些語言和心理活動包括如下的類型:「挑逗」、「擺譜」、「拍馬」、「關心」、「威嚇與恐嚇」、「編瞎話」、「譏諷」、「解圍」、「試探」、「挑刺」、「找藉口」、「強詞奪理」、「鬥嘴」、「抬槓」、「虛情假意」、「解釋辯解」、「嘮嘮叨叨」、「比喻」、「鬆口氣」、「營造氛圍」、「委屈」、「語言聯想」、「埋怨」、「吃醋」、「委屈」、「罵人」、「自比喻」、「鬆口氣」、「自謙」、「自責」、「分析與討論」、「誇張故作姿態」、「恭維」、「斷情斷義」、「暗示」、「挑明」、「談情說愛」、「口頭禪」、「江湖暗語」、「江湖人稱俚語」、「無厘頭話」、「戲弄噁心對方」、「表忠心」、「和稀泥」、「用詞不當」等等實在有點太多了。可以說,這些語言和心理活動遍布於整個《鹿鼎記》的小說故事重,我們把裡面具有鮮明特色的內容提煉出來,供讀者們參考與體會其中的精華與技巧。
我們先看看韋小寶對康熙的談話,這裡包括「阿諛奉承」、「表忠心」、「表決心」、「套近乎」等等。
韋小寶:「奴才以前不知道皇上的身份,所以才咬皇上的龍爪,踩皇上的龍腳,襲擊皇上的龍胸,捏皇上的龍鼻。」;(自責)
韋小寶:「那個鰲拜穿著龍袍拿著一把刀,分明是想造反,屎可忍尿也不可忍,總之鰲拜那個大奸狗,擺明了就是想造反。」;(罵皇上的敵人)
韋小寶:「只可惜我們空有一身好武功,還未能進展所長,鋤奸扶弱,就像鰲拜那樣,我真的想揍他一頓了。」(替皇上出氣)
韋小寶:「光有蠻力,哪有我們有武功根基這麼靈活呢,我就不相信我跟你合力打不死鰲拜,我們就上陣不離親兄弟,鰲拜你也作威作福很久了。」(與皇上套近乎)
韋小寶:「小玄子,不如你收我為徒,小玄子你武功這麼好,那我就可以和那些漢字比試,就像你親手一樣了,你要教我幾招絕學才行,以免將來我遇到危險,也能施展神威,殺出重圍,不能夠給師傅丟臉。」(套近乎,表決心)
韋小寶:「我們齊心合力,使用渾身解數,乾脆來一招大小擒拿手、千葉八卦掌,打得他落花流水,管他什麼滿州第一奇男。」(表決心)
韋小寶:「公主和奴才在途中遇上鰲拜的黨羽襲擊,他不止要殺奴才,還要劫持公主來威脅皇上你,奴才為了公主的千金之體,只要拼死以單薄的身體和姦黨廝殺,無奈雙拳難敵四手,奴才所能做的就是冒死殺出重圍,奴才無能,未能為皇上捉拿反賊,替皇上剷除奸黨,懇請皇上降罪。」(故作姿態,表忠心)
韋小寶:「全賴皇上平日教導有方,奴才才能手刃刺客,平安大吉。否則的化,皇上要撫恤一千兩文銀給奴才了。」(拍馬,表忠心)
韋小寶:「皇上英明,當然什麼都知道了。要不是皇上英明,恐怕他們父子倆,不死也差不多了。」(拍馬,替皇上出氣)
韋小寶:「他們還說,天下間的百姓,都說皇上是個明君,聖明無比的好皇上,他們說鰲拜是個大奸臣,殘害百姓,皇上你一親政呢,就將鰲拜正法,還大誇皇上你,說皇上是……鳥生魚湯。」(拍馬)
韋小寶:「小玄子,你這皇帝,這麼明白事理,明察秋毫,也真是前無來者,後有追兵。」(拍馬)
韋小寶:「奴才看皇上哭得這麼傷心,又想起老皇上對自己這麼好,還夸奴才有勇護駕,所以一時忍不住了,奴才要不是及時回來稟告皇上,奴才真想一輩子留在五台山服侍老皇上。」(表忠心)
韋小寶:「這全是皇上的神機妙算,早就有此一招,奴才何來的功勞呢。若說有點小功也是託了皇上的鴻福。只要為皇上效忠,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拍馬)
韋小寶:「我當不當官沒關係,皇上,最重要的是一輩子能在皇上身邊服侍你。」(表忠心)
韋小寶:「再加上神武大炮,真是如龍天腳啊。」(給皇上打氣)
韋小寶:「奴才現在是羅剎國管理東方韃袒的伯爵,不過皇上可以放心,如果皇上不喜歡,奴才明天寫信給他們,說辭官不做了。」(表忠心)
韋小寶:「全是皇上生威震天,羅剎鬼不做虧本的生意。」(拍馬)
韋小寶:「其實天下間最好的地方,就是留在皇上身邊服侍皇上。我只要每天聽見皇上的聲音,還有著皇上一眼,我就渾身是勁,那種感覺從心裡邊滲出來時多麼舒服。」(拍馬,表忠心)
韋小寶:「皇上對下臣的體貼,簡直是無微不至。」(拍馬)
韋小寶:「對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做奴才的本份。」(表忠心)
韋小寶:「這些都是托皇上和太后的鴻福,如果真的要論功行賞,皇上的功勞才算最大。」(拍馬)
韋小寶:「皇上不是三分,是十分,一百分才對,我對皇上是百分之百的忠心。」(表忠心)
韋小寶:「最多……我以後不反清復明,專門反明復清,大清江山千秋萬代,皇上以後叫我反什麼我就反什麼,叫我復什麼我就復什麼。」(表忠心)
韋小寶:「奴才太久沒見皇上,一見到皇上太開心了,皇上雄才大略,自然各方面都是勝過奴才的。」(拍馬)
韋小寶:「奴才只對皇上一個人忠心,而且往往奴才想什麼,皇上都知道,叫奴才又驚又怕,奴才就好比孫悟空,永遠都逃不出佛祖的手掌心。」(拍馬,表忠心)
下面我們再看看韋小寶對沐劍屏的對話,他們的對話主要發生在韋小寶的房間之中。
韋小寶:「我看你也不是什麼沉魚落雁,應該在你的左臉畫堆牛屎,右邊臉畫只烏龜,我先在你的臉上畫個圖樣,然後再用刀子刻,刻完之後就像人家印圖章一樣。」
韋小寶:「刻完以後,我就送你去長安大街替人印烏龜,三文錢印一隻,五文錢印一個,你總要給人家打一個折扣嘛。」
韋小寶:「什麼,你說我不是好人,早知道我就別費唇舌和精神,把那個臭婆娘趕走,讓他把你變成燒豬。只要你叫我三聲好哥哥,我就把你臉上的烏龜挖走,一點疤都沒有。」
韋小寶:「我擔心你一個人在這裡,所以拼命跑回來,誰知道摔了一跤,翻了一個大跟頭,我摔在地上,胸口撞了一塊大石頭,疼得我大叫救命,我這個傷勢很難好的,而且越來越痛,你還點了我的穴道,又不替我解穴,這口氣上不來,我死啦。因為你點了我的死穴,血氣上涌,血氣在我的體內到處亂竄,總之走火入魔。」
韋小寶:「總之你也不用自殺,與人無關,如果下到地獄,閻羅王問起我,我就說是自己不小心,亂點點錯了死穴。」
韋小寶:「我死了變成了鬼魂,一定會跟著你,在你身邊保護你,你也不用怕,我不會害你的,我鬼魂白天可以替你趕蒼蠅,晚上可以替你捉蚊子,你悶的話,我又可以說故事給你聽。」
韋小寶:「如果你叫我三聲好哥哥,起碼我死也死得瞑目,將來我的鬼魂一定纏著你,不停的叫好妹妹。」
韋小寶:「可憐啊,餓壞我的好妹妹和大老婆了。」
韋小寶:「你要是有心上人的話,我也救出來,那你不就可以做我的小老婆了,不知道你師傅師叔有什麼老婆或是情人之類的人呢,如果有呢,我就問問他們肯不肯做我的老婆嘛。」
我們先看看韋小寶與女人之間用到過的語言,這裡包括「挑逗」、「恐嚇」、「編瞎話」、「鬥嘴」、「抬槓」、「拍馬」等等。
下面是韋小寶與方怡的對白,這些對白也發生在韋小寶的房間之內。
韋小寶:「你個臭婆娘,嘴還是那麼硬,我巴不得你被侍衛抓走,脫了你的衣褲,要你做老婆你就完了。我為什麼要殺你,我也想把你的衣褲脫了,要你當我老婆。」
韋小寶:「武功低,還不自量力,還跑皇宮獻醜,我看她啊,熬不了三個時辰,我是臭猴子,你就是臭母猴啦,她又陰謀的,她來這裡是想別人娶她當老婆。」
韋小寶:「美人好,我專門找美人當老婆的,你也別那麼急,還沒過門怎麼當夫妻呢,這裡又不是麗春院。」
韋小寶:「真是的,你自己的衣服布料差,一扯就破,這樣吧,等你康復,我買十件八件還給你。」
韋小寶:「又不是讓你叫,你叫我我還不理你哪,除非她叫我好老公,親老公,帥老公,我還勉強應她一聲,我的尊姓是吳,人人都叫我吳老公。男人叫我桂公公,女人叫我吳老公,你趕快給她敷藥吧,我不想我老婆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韋小寶:「你叫我三聲老公的話,我就儘管幫你查查,如果讓我碰見那個劉一舟啊,我一定狠狠的揍他一頓,然後問問他,為什麼偷走我大老婆的心。然後我切了他,我就給他淨身,讓他試著做太監的滋味,儘管看你的劉師兄怎麼做太監吧,除非你求我。」
韋小寶:「我喜歡人家求我了,叫我好老公,親老公,老公,你叫的越精神呢,我辦起事來就越起勁,她是我老婆,我娶定她了,我管他什麼劉一舟,劉定邦,流口水,流鼻涕。」
韋小寶:「以後你別想再見到你的劉師兄了,因為,連我都想娶你當老婆,那皇上看見你還不得給你封妃嗎?」
韋小寶:「我救不了你的劉師兄呢,就只要一輩子跟著你做牛做馬,可是我要救出劉師兄,你要答應嫁給我,一輩子做我老婆。」
從以上韋小寶與沐劍屏和方怡的對白中可以看到,韋小寶在戲弄沐劍屏時,他了解到沐劍屏是個單純的傻丫頭,其戲弄的方法主要是裝鬼嚇唬,嘲笑她,要在她的臉上刻烏龜,還自己賣慘博得同情,以及讓她叫好哥哥這樣甜膩的方法。
而韋小寶對待方怡,因為他看出方怡的性格比較潑辣,除了挑逗之外,還要加上嘲笑和挖苦,嘲笑她武功低微,嘲笑她名字不好聽,嘲笑她的衣服質料差,挑逗她要她叫自己好老公親老公,挑逗她讓她做老婆,威脅她扒掉她的衣褲,威脅她要把她的情郎變成太監,狠狠的揍他一頓。此外這裡的語言中還包括脅迫,為了以救出劉一舟作為交換,韋小寶還脅迫方怡做他的老婆。
當然,韋小寶在面對阿珂時,對待方怡的語言,對待阿珂也都使用過,除此之外,韋小寶的語言中還包括對阿珂的讚美和討好,而這些語言對方怡卻沒有,因為韋小寶喜歡阿珂,遠遠的勝於方怡。
接下來我們看看韋小寶對待教主夫人—蘇荃的語言。
韋小寶:「教主和夫人仙福永享,壽與天齊。教主要有夫人相伴,仙福永享才會有趣味嘛,否則過了一兩百年之後,夫人你歸了天,教主豈不是很孤單。」
韋小寶:「我說真的,就說剛才大家都中了毒,可是一轉眼,教主和夫人已經紅光滿面。」
韋小寶:「仙福永享,連同夫人,文武仁聖。」
下面我們再看看韋小寶與吳三桂、吳應熊父子的對話,他們之間的對話充滿了吹捧、狡詐、虛偽,應該說其中使用的語言也非常的精彩,在康親王府的宴會中,韋小寶與吳應熊第一次相遇。
吳應熊:「桂公公,在下在雲南早就已經聽聞桂公公的大名了,家父說當今聖上固然是英明神武,可是他身邊的桂公公年紀輕輕就立此大功,他日封侯拜相,前途無可限量,為表示我對公公的敬意,我特意帶了份厚禮送給你。」
韋小寶:「我們這些做奴才的,只是奉皇上的旨意辦事,一不怕死,而不怕苦。」
當韋小寶拿著帶有大明總兵府字樣的兵器去平西王府問責時,雙方呈現如下對話。
吳應熊:「在下不知桂公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希望桂公公千萬不要見怪。」
韋小寶:「你不要客氣,你不用這麼客氣嘛,真是的,這個人好面熟,真是像極了,怎麼這麼面熟啊,啊我想起來了,他像服侍過我的老僕人福伯啊,不過可惜,他去年已經死了,不然的話,我帶你去看看,保管你們說像啊。老伯,不知道你有沒有一位失散的兄弟呢?」
吳三桂:「回桂公公,小的是家中獨子,並無兄弟。」
韋小寶:「世子,皇上叫我拿點東西給你看,不知道你敢看不敢看呢?」
吳應熊:「桂公公,在下一向膽量不大,受不起驚嚇。」
韋小寶:「你受不起驚嚇啊,可是你辦起事來可膽大包天了,皇上叫我來問你,昨天你一共派了多少刺客入宮行刺皇上。」
吳應熊:「桂公公,皇上對我們大恩大德,我們做牛做馬都報答不完,又怎麼會有異心呢?」
韋小寶:「那這些,怎麼解釋啊?」
吳應熊:「桂公公,並無此事,這一定是仇家陷害我們,我們沒幹過這種事,桂公公,你一定要向皇上嚴明。」
韋小寶:「這全是昨天晚上刺客留下來的,至於內衣褲也是從死了的刺客身上剝下來的,全是貴府的寶號。」
吳應熊:「桂公公,我們父子仇家甚多,這一定是仇家所設的圈套。」
韋小寶:「你這麼說也未嘗不是沒道理,但是我相信了,皇上未必相信。」
吳應熊:「桂公公,只要你向皇上言明,皇上明察秋毫,他一定會聽桂公公所言的,在下父子身家姓名就是桂公公所賜。」
韋小寶:「世子,真的不是你做的?」
吳應熊:「絕對不是,皇上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又怎麼會做這種十惡不赦的事?」
韋小寶:「好,我信你,我結交你這個朋友,不過……此事非同小可,萬一查出來真是你做的,你不只滿門抄斬,就連我這個……」
吳應熊:「桂公公,清你放心,我對天發誓,在下……」
韋小寶:「那你認為是什麼人做的?世子?」
吳應熊:「在下父子仇家甚多,一時之間我真的想不起是哪路人馬所為。」
韋小寶:「你又要我在皇上面前替你表白,可是你又說不出刺客是什麼人,那我很難令皇上相信。」
時空轉換,當韋小寶作為賜婚使前往雲南,與吳應熊和吳三桂開展另外一場對話,在迎接韋小寶時,有如下的對話。
韋小寶:「恭喜吳世子,不對,要不了多久就要改叫駙馬爺了,以後請多多關照,哈哈。」
吳應熊:「韋爵爺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以後我們王府還要韋爵爺多多提攜。」
韋小寶:「我一直當世子是好兄弟,你今天這麼客氣,實在是太見外了,哈哈……」
吳應熊:「韋爵爺說得對,如果韋爵爺不嫌棄,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韋小寶:「說得好,說得好……閉門一家親嘛。」
吳三桂:「臣平西王吳三桂參見建寧公主殿下。」
韋小寶:「平西王免禮。」
吳三桂:「這一定是勇擒鰲拜,名揚天下的少年英雄韋爵爺了。」
韋小寶:「你認識我?你見過我嗎?怪不得我也覺得王爺有些面熟了。」
吳三桂:「韋爵爺真是風趣,本王居住在雲南,韋爵爺住在京城,本王怎麼會有幸認識爵爺呢。」
韋小寶:「是嗎?我還以為在京城見過一面呢,相逢恨晚呢。我想起來了。」
吳三桂:「韋爵爺,是不是有什麼招待不周之處?」
韋小寶:「簡直一摸一樣,你不覺得嗎?你在京城那個老親兵,你不說,我還以為他是老親兵,不過仔細看也不像,王爺你氣度不凡,那個老親兵只是形似神不是似,那個老親兵簡直威脅不堪,你說是不是,世子,你知道從京城到這裡路途遙遠,我騎馬騎得腰酸背痛,要是能夠找他捶捶背,一定全身暢快,上次他替我捶背,不知道有多舒服。」
在宴會之中,韋小寶在平西王府與吳三桂和吳應熊也有精彩的對話。
韋小寶:「王爺,我在京城的時候經常聽別人說,王爺想造反,可是我今天看到王爺之後,才知道那些人說的都是謊言。」
吳三桂:「韋爵爺明鑑,其實都是卑鄙無恥的小人嫉妒陷害,這種話絕不可信。」
韋小寶:「可不是嘛,王爺想造反,無非是想做皇帝吧。但是依我愚見,皇宮還比不上平西王府華麗,就算皇上穿的服飾也沒有王爺的貴重,皇上吃的食物,更面沒有平西王府如此講究,你做平西王比做皇帝還神奇,又何必做皇帝呢。王爺不用怕,我回到京城一定跟皇上說,平西王做王爺做得很快活,就算你把皇帝讓給他做,他也沒興趣,所以絕對,不會造反。」
吳三桂:「皇上英明仁厚,勵精圖治,就算是古聖賢也有所不及,本王一項敬仰皇上節儉的美德,從來不去浪費,不過這回皇恩浩蕩,公主歸來,本王要盡地主之誼,款待公主和韋爵爺,本王保證,公主大婚之後,一定要大大的節儉。」
韋小寶:「王爺,你這麼說就不對了,依我說,應該花差花差,有錢可以亂花一通,這才痛快,你堂堂一個王爺,有錢不花,錢太多了花不完的話,不要緊,我會儘量幫你花一點。」
安阜園失火後,吳應熊前來救火,韋小寶與吳應熊有一段對話。
吳應熊:「韋爵爺,本來今晚我要到姐夫夏國項府去做客的,走得時候正好經過安阜園,看到這裡冒煙,我看到安阜園著火了,想進來問候公主殿下,我已經派了家將幫忙救火了。」
韋小寶:「是嗎?看不出,還真看不出,原來世子能知過去未來,未卜先知,神機妙算,簡直是曠古什麼金什麼銀,世間少有。世子要不是未卜先知,怎麼會去飲宴也帶著一對救火隊,水龍車也有十幾部,在莊園外面準備,一看到著火,就四面八方衝過來救火。」
吳應熊:「天乾物燥,帶著救火隊有備無患。」
韋小寶:「下次世子出門,最後也帶上水泥工匠,那就萬無一失了。世子得救火隊只知道拿著水管朝天空噴水,那麼房子燒掉了,泥水工匠馬上蓋新的。」
在吳三桂的書房,韋小寶與吳三桂的對話極盡挑釁。
韋小寶:「王爺,這張白老虎皮好貴重,我在皇宮那麼久也沒見過,今天真是大開眼界了。」
吳三桂:「這隻白老虎皮,是本王當年鎮守三海關,在寧遠附近打獵打回來的。」
韋小寶:「王爺每天坐在這張白老虎皮上,自然是升官發財,財源滾滾來,這兩幅屏風也是你的寶物吧,我聽人家說,凡是這種寶物,最後得到它的主人一定會走運,還說這個,就是所謂的玄機。」
吳三桂:「不知道這兩幅屏風又有什麼玄機呢?」
韋小寶:「這隻小黃鶯高高在上,只會在枝頭上吱吱喳喳,沒什麼用,可是你看這隻老虎就不同啦,虎虎生風,這隻大老虎自然就是王爺啦。」
吳三桂:「不知道枝頭上那隻小黃鶯又代表什麼呢,本王不知道,請韋爵爺指教。」
韋小寶:「哈哈,哇,王爺,這裡有山有水,自然就是萬里江山了,好兆頭,好兆頭……王爺當年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這些兵器,一定是你當年用過的對不對?」
吳三桂:「不錯,本王一生大小數百戰,每一件兵器都有來歷。」
韋小寶:「照這麼說,當年王爺鎮守山海關,用的不知道是哪件兵器,立的是什麼功勞,聽說明朝永曆皇帝,也是王爺從雲南追到緬甸終於抓到,被你用強弓給勒死的,難道就是這把?」
吳三桂:「韋爵爺,你今天多次出言譏諷,到底是什麼意思?」
韋小寶:「王爺對我這麼客氣,我怎麼會諷刺王爺這麼不識抬舉呢,只是常聽到人家說,王爺對大清很忠心,連明朝皇帝也是被王爺勒死的,我想知道其中的驚險過程。」
吳三桂:「本王對皇上忠心耿耿,所得的報酬就是今天的顯貴,韋爵爺要是想升官發財,可得好好學這份鞠躬盡瘁。」
韋小寶:「是啊,鞠躬盡『罪』,死後變張椅子嘛,要學……只可惜明朝的皇帝已經全都被王爺殺光了。」
吳三桂:「韋爵爺要是想升官發財,何愁沒有機會。」
韋小寶:「如果現在有反賊就好了,可以向王爺學習如何抓反賊,立個大功,說不定,也像王爺這樣,裂土封王。」
吳三桂:「韋爵爺,這種話怎麼可以亂講。」
韋小寶:「好了,好了,王爺只是聽到我的戲言,已經給氣的臉色發青了,所以我可以肯定王爺對皇上一片『舟心』,絕對不會造反,王爺剛才真是得罪了,其實皇上有道密旨,要我查清楚你是不是反賊,我現在可以肯定王爺是忠的,所以,我可以宣旨了。」
這裡,筆者要對他們的對話做一下說明,在韋小寶與吳三桂和吳應熊的語言對戰中,從他們之間顯性的關係來說,一個是欽差大臣—賜婚史,一個是地方諸侯,在地位上韋小寶代表皇帝,要比吳三桂和吳應熊高很多;而從隱形的關係來說,康熙始終認為吳氏父子氏是皇權的最大威脅,而且韋小寶身為天地會香主,天地會對吳三桂的賣國求榮也是恨之入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韋小寶與吳氏父子之間是敵對關係。在這兩種關係的背景下,一方面雙方表面和和氣氣,互相恭維,互相稱兄道弟;但是另一方面,雙方卻又暗藏殺機,尤其是韋小寶,仗著自己是欽差大臣,皇帝寵信,就顯得地位高高在上,無時無刻,毫無顧忌的揭吳氏父子的傷疤,打擊他們的痛點,這裡就包括揭示吳三桂就是那個在京城給自己揉肩的老僕人。當眾揭穿吳三桂要造反,揭示吳應熊故意在安阜園防火,譏諷吳三桂賣國求榮,在語言中極盡挖苦嘲笑之能事,顯示了金庸先生所用語言與人物身份和外在環境之貼切,使用語言之巧妙,對表現劇情張力,塑造人物個性有著非常強的幫助。這也是筆者為什麼將他們的對白放置於此的重要原因,請讀者們細細體會。
我們先看看韋小寶對康熙的談話,這裡包括「阿諛奉承」、「表忠心」、「表決心」、「套近乎」等等。
韋小寶:「奴才以前不知道皇上的身份,所以才咬皇上的龍爪,踩皇上的龍腳,襲擊皇上的龍胸,捏皇上的龍鼻。」;(自責)
韋小寶:「那個鰲拜穿著龍袍拿著一把刀,分明是想造反,屎可忍尿也不可忍,總之鰲拜那個大奸狗,擺明了就是想造反。」;(罵皇上的敵人)
韋小寶:「只可惜我們空有一身好武功,還未能進展所長,鋤奸扶弱,就像鰲拜那樣,我真的想揍他一頓了。」(替皇上出氣)
韋小寶:「光有蠻力,哪有我們有武功根基這麼靈活呢,我就不相信我跟你合力打不死鰲拜,我們就上陣不離親兄弟,鰲拜你也作威作福很久了。」(與皇上套近乎)
韋小寶:「小玄子,不如你收我為徒,小玄子你武功這麼好,那我就可以和那些漢字比試,就像你親手一樣了,你要教我幾招絕學才行,以免將來我遇到危險,也能施展神威,殺出重圍,不能夠給師傅丟臉。」(套近乎,表決心)
韋小寶:「我們齊心合力,使用渾身解數,乾脆來一招大小擒拿手、千葉八卦掌,打得他落花流水,管他什麼滿州第一奇男。」(表決心)
韋小寶:「公主和奴才在途中遇上鰲拜的黨羽襲擊,他不止要殺奴才,還要劫持公主來威脅皇上你,奴才為了公主的千金之體,只要拼死以單薄的身體和姦黨廝殺,無奈雙拳難敵四手,奴才所能做的就是冒死殺出重圍,奴才無能,未能為皇上捉拿反賊,替皇上剷除奸黨,懇請皇上降罪。」(故作姿態,表忠心)
韋小寶:「全賴皇上平日教導有方,奴才才能手刃刺客,平安大吉。否則的化,皇上要撫恤一千兩文銀給奴才了。」(拍馬,表忠心)
韋小寶:「皇上英明,當然什麼都知道了。要不是皇上英明,恐怕他們父子倆,不死也差不多了。」(拍馬,替皇上出氣)
韋小寶:「他們還說,天下間的百姓,都說皇上是個明君,聖明無比的好皇上,他們說鰲拜是個大奸臣,殘害百姓,皇上你一親政呢,就將鰲拜正法,還大誇皇上你,說皇上是……鳥生魚湯。」(拍馬)
韋小寶:「小玄子,你這皇帝,這麼明白事理,明察秋毫,也真是前無來者,後有追兵。」(拍馬)
韋小寶:「奴才看皇上哭得這麼傷心,又想起老皇上對自己這麼好,還夸奴才有勇護駕,所以一時忍不住了,奴才要不是及時回來稟告皇上,奴才真想一輩子留在五台山服侍老皇上。」(表忠心)
韋小寶:「這全是皇上的神機妙算,早就有此一招,奴才何來的功勞呢。若說有點小功也是託了皇上的鴻福。只要為皇上效忠,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拍馬)
韋小寶:「我當不當官沒關係,皇上,最重要的是一輩子能在皇上身邊服侍你。」(表忠心)
韋小寶:「再加上神武大炮,真是如龍天腳啊。」(給皇上打氣)
韋小寶:「奴才現在是羅剎國管理東方韃袒的伯爵,不過皇上可以放心,如果皇上不喜歡,奴才明天寫信給他們,說辭官不做了。」(表忠心)
韋小寶:「全是皇上生威震天,羅剎鬼不做虧本的生意。」(拍馬)
韋小寶:「其實天下間最好的地方,就是留在皇上身邊服侍皇上。我只要每天聽見皇上的聲音,還有著皇上一眼,我就渾身是勁,那種感覺從心裡邊滲出來時多麼舒服。」(拍馬,表忠心)
韋小寶:「皇上對下臣的體貼,簡直是無微不至。」(拍馬)
韋小寶:「對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做奴才的本份。」(表忠心)
韋小寶:「這些都是托皇上和太后的鴻福,如果真的要論功行賞,皇上的功勞才算最大。」(拍馬)
韋小寶:「皇上不是三分,是十分,一百分才對,我對皇上是百分之百的忠心。」(表忠心)
韋小寶:「最多……我以後不反清復明,專門反明復清,大清江山千秋萬代,皇上以後叫我反什麼我就反什麼,叫我復什麼我就復什麼。」(表忠心)
韋小寶:「奴才太久沒見皇上,一見到皇上太開心了,皇上雄才大略,自然各方面都是勝過奴才的。」(拍馬)
韋小寶:「奴才只對皇上一個人忠心,而且往往奴才想什麼,皇上都知道,叫奴才又驚又怕,奴才就好比孫悟空,永遠都逃不出佛祖的手掌心。」(拍馬,表忠心)
下面我們再看看韋小寶對沐劍屏的對話,他們的對話主要發生在韋小寶的房間之中。
韋小寶:「我看你也不是什麼沉魚落雁,應該在你的左臉畫堆牛屎,右邊臉畫只烏龜,我先在你的臉上畫個圖樣,然後再用刀子刻,刻完之後就像人家印圖章一樣。」
韋小寶:「刻完以後,我就送你去長安大街替人印烏龜,三文錢印一隻,五文錢印一個,你總要給人家打一個折扣嘛。」
韋小寶:「什麼,你說我不是好人,早知道我就別費唇舌和精神,把那個臭婆娘趕走,讓他把你變成燒豬。只要你叫我三聲好哥哥,我就把你臉上的烏龜挖走,一點疤都沒有。」
韋小寶:「我擔心你一個人在這裡,所以拼命跑回來,誰知道摔了一跤,翻了一個大跟頭,我摔在地上,胸口撞了一塊大石頭,疼得我大叫救命,我這個傷勢很難好的,而且越來越痛,你還點了我的穴道,又不替我解穴,這口氣上不來,我死啦。因為你點了我的死穴,血氣上涌,血氣在我的體內到處亂竄,總之走火入魔。」
韋小寶:「總之你也不用自殺,與人無關,如果下到地獄,閻羅王問起我,我就說是自己不小心,亂點點錯了死穴。」
韋小寶:「我死了變成了鬼魂,一定會跟著你,在你身邊保護你,你也不用怕,我不會害你的,我鬼魂白天可以替你趕蒼蠅,晚上可以替你捉蚊子,你悶的話,我又可以說故事給你聽。」
韋小寶:「如果你叫我三聲好哥哥,起碼我死也死得瞑目,將來我的鬼魂一定纏著你,不停的叫好妹妹。」
韋小寶:「可憐啊,餓壞我的好妹妹和大老婆了。」
韋小寶:「你要是有心上人的話,我也救出來,那你不就可以做我的小老婆了,不知道你師傅師叔有什麼老婆或是情人之類的人呢,如果有呢,我就問問他們肯不肯做我的老婆嘛。」
我們先看看韋小寶與女人之間用到過的語言,這裡包括「挑逗」、「恐嚇」、「編瞎話」、「鬥嘴」、「抬槓」、「拍馬」等等。
下面是韋小寶與方怡的對白,這些對白也發生在韋小寶的房間之內。
韋小寶:「你個臭婆娘,嘴還是那麼硬,我巴不得你被侍衛抓走,脫了你的衣褲,要你做老婆你就完了。我為什麼要殺你,我也想把你的衣褲脫了,要你當我老婆。」
韋小寶:「武功低,還不自量力,還跑皇宮獻醜,我看她啊,熬不了三個時辰,我是臭猴子,你就是臭母猴啦,她又陰謀的,她來這裡是想別人娶她當老婆。」
韋小寶:「美人好,我專門找美人當老婆的,你也別那麼急,還沒過門怎麼當夫妻呢,這裡又不是麗春院。」
韋小寶:「真是的,你自己的衣服布料差,一扯就破,這樣吧,等你康復,我買十件八件還給你。」
韋小寶:「又不是讓你叫,你叫我我還不理你哪,除非她叫我好老公,親老公,帥老公,我還勉強應她一聲,我的尊姓是吳,人人都叫我吳老公。男人叫我桂公公,女人叫我吳老公,你趕快給她敷藥吧,我不想我老婆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韋小寶:「你叫我三聲老公的話,我就儘管幫你查查,如果讓我碰見那個劉一舟啊,我一定狠狠的揍他一頓,然後問問他,為什麼偷走我大老婆的心。然後我切了他,我就給他淨身,讓他試著做太監的滋味,儘管看你的劉師兄怎麼做太監吧,除非你求我。」
韋小寶:「我喜歡人家求我了,叫我好老公,親老公,老公,你叫的越精神呢,我辦起事來就越起勁,她是我老婆,我娶定她了,我管他什麼劉一舟,劉定邦,流口水,流鼻涕。」
韋小寶:「以後你別想再見到你的劉師兄了,因為,連我都想娶你當老婆,那皇上看見你還不得給你封妃嗎?」
韋小寶:「我救不了你的劉師兄呢,就只要一輩子跟著你做牛做馬,可是我要救出劉師兄,你要答應嫁給我,一輩子做我老婆。」
從以上韋小寶與沐劍屏和方怡的對白中可以看到,韋小寶在戲弄沐劍屏時,他了解到沐劍屏是個單純的傻丫頭,其戲弄的方法主要是裝鬼嚇唬,嘲笑她,要在她的臉上刻烏龜,還自己賣慘博得同情,以及讓她叫好哥哥這樣甜膩的方法。
而韋小寶對待方怡,因為他看出方怡的性格比較潑辣,除了挑逗之外,還要加上嘲笑和挖苦,嘲笑她武功低微,嘲笑她名字不好聽,嘲笑她的衣服質料差,挑逗她要她叫自己好老公親老公,挑逗她讓她做老婆,威脅她扒掉她的衣褲,威脅她要把她的情郎變成太監,狠狠的揍他一頓。此外這裡的語言中還包括脅迫,為了以救出劉一舟作為交換,韋小寶還脅迫方怡做他的老婆。
當然,韋小寶在面對阿珂時,對待方怡的語言,對待阿珂也都使用過,除此之外,韋小寶的語言中還包括對阿珂的讚美和討好,而這些語言對方怡卻沒有,因為韋小寶喜歡阿珂,遠遠的勝於方怡。
接下來我們看看韋小寶對待教主夫人—蘇荃的語言。
韋小寶:「教主和夫人仙福永享,壽與天齊。教主要有夫人相伴,仙福永享才會有趣味嘛,否則過了一兩百年之後,夫人你歸了天,教主豈不是很孤單。」
韋小寶:「我說真的,就說剛才大家都中了毒,可是一轉眼,教主和夫人已經紅光滿面。」
韋小寶:「仙福永享,連同夫人,文武仁聖。」
下面我們再看看韋小寶與吳三桂、吳應熊父子的對話,他們之間的對話充滿了吹捧、狡詐、虛偽,應該說其中使用的語言也非常的精彩,在康親王府的宴會中,韋小寶與吳應熊第一次相遇。
吳應熊:「桂公公,在下在雲南早就已經聽聞桂公公的大名了,家父說當今聖上固然是英明神武,可是他身邊的桂公公年紀輕輕就立此大功,他日封侯拜相,前途無可限量,為表示我對公公的敬意,我特意帶了份厚禮送給你。」
韋小寶:「我們這些做奴才的,只是奉皇上的旨意辦事,一不怕死,而不怕苦。」
當韋小寶拿著帶有大明總兵府字樣的兵器去平西王府問責時,雙方呈現如下對話。
吳應熊:「在下不知桂公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希望桂公公千萬不要見怪。」
韋小寶:「你不要客氣,你不用這麼客氣嘛,真是的,這個人好面熟,真是像極了,怎麼這麼面熟啊,啊我想起來了,他像服侍過我的老僕人福伯啊,不過可惜,他去年已經死了,不然的話,我帶你去看看,保管你們說像啊。老伯,不知道你有沒有一位失散的兄弟呢?」
吳三桂:「回桂公公,小的是家中獨子,並無兄弟。」
韋小寶:「世子,皇上叫我拿點東西給你看,不知道你敢看不敢看呢?」
吳應熊:「桂公公,在下一向膽量不大,受不起驚嚇。」
韋小寶:「你受不起驚嚇啊,可是你辦起事來可膽大包天了,皇上叫我來問你,昨天你一共派了多少刺客入宮行刺皇上。」
吳應熊:「桂公公,皇上對我們大恩大德,我們做牛做馬都報答不完,又怎麼會有異心呢?」
韋小寶:「那這些,怎麼解釋啊?」
吳應熊:「桂公公,並無此事,這一定是仇家陷害我們,我們沒幹過這種事,桂公公,你一定要向皇上嚴明。」
韋小寶:「這全是昨天晚上刺客留下來的,至於內衣褲也是從死了的刺客身上剝下來的,全是貴府的寶號。」
吳應熊:「桂公公,我們父子仇家甚多,這一定是仇家所設的圈套。」
韋小寶:「你這麼說也未嘗不是沒道理,但是我相信了,皇上未必相信。」
吳應熊:「桂公公,只要你向皇上言明,皇上明察秋毫,他一定會聽桂公公所言的,在下父子身家姓名就是桂公公所賜。」
韋小寶:「世子,真的不是你做的?」
吳應熊:「絕對不是,皇上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又怎麼會做這種十惡不赦的事?」
韋小寶:「好,我信你,我結交你這個朋友,不過……此事非同小可,萬一查出來真是你做的,你不只滿門抄斬,就連我這個……」
吳應熊:「桂公公,清你放心,我對天發誓,在下……」
韋小寶:「那你認為是什麼人做的?世子?」
吳應熊:「在下父子仇家甚多,一時之間我真的想不起是哪路人馬所為。」
韋小寶:「你又要我在皇上面前替你表白,可是你又說不出刺客是什麼人,那我很難令皇上相信。」
時空轉換,當韋小寶作為賜婚使前往雲南,與吳應熊和吳三桂開展另外一場對話,在迎接韋小寶時,有如下的對話。
韋小寶:「恭喜吳世子,不對,要不了多久就要改叫駙馬爺了,以後請多多關照,哈哈。」
吳應熊:「韋爵爺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以後我們王府還要韋爵爺多多提攜。」
韋小寶:「我一直當世子是好兄弟,你今天這麼客氣,實在是太見外了,哈哈……」
吳應熊:「韋爵爺說得對,如果韋爵爺不嫌棄,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韋小寶:「說得好,說得好……閉門一家親嘛。」
吳三桂:「臣平西王吳三桂參見建寧公主殿下。」
韋小寶:「平西王免禮。」
吳三桂:「這一定是勇擒鰲拜,名揚天下的少年英雄韋爵爺了。」
韋小寶:「你認識我?你見過我嗎?怪不得我也覺得王爺有些面熟了。」
吳三桂:「韋爵爺真是風趣,本王居住在雲南,韋爵爺住在京城,本王怎麼會有幸認識爵爺呢。」
韋小寶:「是嗎?我還以為在京城見過一面呢,相逢恨晚呢。我想起來了。」
吳三桂:「韋爵爺,是不是有什麼招待不周之處?」
韋小寶:「簡直一摸一樣,你不覺得嗎?你在京城那個老親兵,你不說,我還以為他是老親兵,不過仔細看也不像,王爺你氣度不凡,那個老親兵只是形似神不是似,那個老親兵簡直威脅不堪,你說是不是,世子,你知道從京城到這裡路途遙遠,我騎馬騎得腰酸背痛,要是能夠找他捶捶背,一定全身暢快,上次他替我捶背,不知道有多舒服。」
在宴會之中,韋小寶在平西王府與吳三桂和吳應熊也有精彩的對話。
韋小寶:「王爺,我在京城的時候經常聽別人說,王爺想造反,可是我今天看到王爺之後,才知道那些人說的都是謊言。」
吳三桂:「韋爵爺明鑑,其實都是卑鄙無恥的小人嫉妒陷害,這種話絕不可信。」
韋小寶:「可不是嘛,王爺想造反,無非是想做皇帝吧。但是依我愚見,皇宮還比不上平西王府華麗,就算皇上穿的服飾也沒有王爺的貴重,皇上吃的食物,更面沒有平西王府如此講究,你做平西王比做皇帝還神奇,又何必做皇帝呢。王爺不用怕,我回到京城一定跟皇上說,平西王做王爺做得很快活,就算你把皇帝讓給他做,他也沒興趣,所以絕對,不會造反。」
吳三桂:「皇上英明仁厚,勵精圖治,就算是古聖賢也有所不及,本王一項敬仰皇上節儉的美德,從來不去浪費,不過這回皇恩浩蕩,公主歸來,本王要盡地主之誼,款待公主和韋爵爺,本王保證,公主大婚之後,一定要大大的節儉。」
韋小寶:「王爺,你這麼說就不對了,依我說,應該花差花差,有錢可以亂花一通,這才痛快,你堂堂一個王爺,有錢不花,錢太多了花不完的話,不要緊,我會儘量幫你花一點。」
安阜園失火後,吳應熊前來救火,韋小寶與吳應熊有一段對話。
吳應熊:「韋爵爺,本來今晚我要到姐夫夏國項府去做客的,走得時候正好經過安阜園,看到這裡冒煙,我看到安阜園著火了,想進來問候公主殿下,我已經派了家將幫忙救火了。」
韋小寶:「是嗎?看不出,還真看不出,原來世子能知過去未來,未卜先知,神機妙算,簡直是曠古什麼金什麼銀,世間少有。世子要不是未卜先知,怎麼會去飲宴也帶著一對救火隊,水龍車也有十幾部,在莊園外面準備,一看到著火,就四面八方衝過來救火。」
吳應熊:「天乾物燥,帶著救火隊有備無患。」
韋小寶:「下次世子出門,最後也帶上水泥工匠,那就萬無一失了。世子得救火隊只知道拿著水管朝天空噴水,那麼房子燒掉了,泥水工匠馬上蓋新的。」
在吳三桂的書房,韋小寶與吳三桂的對話極盡挑釁。
韋小寶:「王爺,這張白老虎皮好貴重,我在皇宮那麼久也沒見過,今天真是大開眼界了。」
吳三桂:「這隻白老虎皮,是本王當年鎮守三海關,在寧遠附近打獵打回來的。」
韋小寶:「王爺每天坐在這張白老虎皮上,自然是升官發財,財源滾滾來,這兩幅屏風也是你的寶物吧,我聽人家說,凡是這種寶物,最後得到它的主人一定會走運,還說這個,就是所謂的玄機。」
吳三桂:「不知道這兩幅屏風又有什麼玄機呢?」
韋小寶:「這隻小黃鶯高高在上,只會在枝頭上吱吱喳喳,沒什麼用,可是你看這隻老虎就不同啦,虎虎生風,這隻大老虎自然就是王爺啦。」
吳三桂:「不知道枝頭上那隻小黃鶯又代表什麼呢,本王不知道,請韋爵爺指教。」
韋小寶:「哈哈,哇,王爺,這裡有山有水,自然就是萬里江山了,好兆頭,好兆頭……王爺當年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這些兵器,一定是你當年用過的對不對?」
吳三桂:「不錯,本王一生大小數百戰,每一件兵器都有來歷。」
韋小寶:「照這麼說,當年王爺鎮守山海關,用的不知道是哪件兵器,立的是什麼功勞,聽說明朝永曆皇帝,也是王爺從雲南追到緬甸終於抓到,被你用強弓給勒死的,難道就是這把?」
吳三桂:「韋爵爺,你今天多次出言譏諷,到底是什麼意思?」
韋小寶:「王爺對我這麼客氣,我怎麼會諷刺王爺這麼不識抬舉呢,只是常聽到人家說,王爺對大清很忠心,連明朝皇帝也是被王爺勒死的,我想知道其中的驚險過程。」
吳三桂:「本王對皇上忠心耿耿,所得的報酬就是今天的顯貴,韋爵爺要是想升官發財,可得好好學這份鞠躬盡瘁。」
韋小寶:「是啊,鞠躬盡『罪』,死後變張椅子嘛,要學……只可惜明朝的皇帝已經全都被王爺殺光了。」
吳三桂:「韋爵爺要是想升官發財,何愁沒有機會。」
韋小寶:「如果現在有反賊就好了,可以向王爺學習如何抓反賊,立個大功,說不定,也像王爺這樣,裂土封王。」
吳三桂:「韋爵爺,這種話怎麼可以亂講。」
韋小寶:「好了,好了,王爺只是聽到我的戲言,已經給氣的臉色發青了,所以我可以肯定王爺對皇上一片『舟心』,絕對不會造反,王爺剛才真是得罪了,其實皇上有道密旨,要我查清楚你是不是反賊,我現在可以肯定王爺是忠的,所以,我可以宣旨了。」
這裡,筆者要對他們的對話做一下說明,在韋小寶與吳三桂和吳應熊的語言對戰中,從他們之間顯性的關係來說,一個是欽差大臣—賜婚史,一個是地方諸侯,在地位上韋小寶代表皇帝,要比吳三桂和吳應熊高很多;而從隱形的關係來說,康熙始終認為吳氏父子氏是皇權的最大威脅,而且韋小寶身為天地會香主,天地會對吳三桂的賣國求榮也是恨之入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韋小寶與吳氏父子之間是敵對關係。在這兩種關係的背景下,一方面雙方表面和和氣氣,互相恭維,互相稱兄道弟;但是另一方面,雙方卻又暗藏殺機,尤其是韋小寶,仗著自己是欽差大臣,皇帝寵信,就顯得地位高高在上,無時無刻,毫無顧忌的揭吳氏父子的傷疤,打擊他們的痛點,這裡就包括揭示吳三桂就是那個在京城給自己揉肩的老僕人。當眾揭穿吳三桂要造反,揭示吳應熊故意在安阜園防火,譏諷吳三桂賣國求榮,在語言中極盡挖苦嘲笑之能事,顯示了金庸先生所用語言與人物身份和外在環境之貼切,使用語言之巧妙,對表現劇情張力,塑造人物個性有著非常強的幫助。這也是筆者為什麼將他們的對白放置於此的重要原因,請讀者們細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