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底年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的年會已經過了,大家本可隨時回家了,但是大家卻都捨不得提前走,一則各個公司的年會才剛剛開始,這時候是我們認識那些平時都見不著的物業大老闆的最好時機,二則過年將近生意也越發紅火,許多老闆都忙著在年前把年後的工作安排好,所以提前找到適合自己的車間自然是重中之重,兩個月的工作量也就堆積在這這年前的一個月了,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在一個月干兩個月的活,好在付出和收入成正比,越忙反而越高興。

  我們除了要積極的面對忙碌的工作,還要一邊火急火燎的去參加各個物業公司的年會,物業公司的年會是必須要參加的,因為他們即是我們的房東,也是我們的大客戶,這時候可以認識他們真正的大老闆,而這些大老闆平時是很難見到的,也可以認識他們各地方的負責人,可以帶他們拿項目,只有理清楚他們內部的分工和組織結構,才能更好的成單,總之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財神爺,我師傅和老蔡每年的業績有多半都是從他們那裡賺取的。

  我剛入這個行業不久,第一次經歷這種年會,自然是沒什意識的,好在陳經理在年會開始前一個月就給大家做了普及和針對性的培訓,並特意強調了其中的意義,並且做出重要指示,所有人即使客戶不帶也要花時間去參加年會,並且要逢人就發名片加微信,特別強調新人未來兩到三年能不能做包租單,就看年會參與的程度和深度了,最好大家能夠排列一兩個節目,一定要組團參加,誰都不允許掉鏈子。

  物業的年會很豐富,除了會在大飯店請吃飯外,往往還會給我們準備小禮品和請一些民間藝術團過來表演,自己的員工也會準備節目,老闆除了做總結和展望有些還會獻唱或則表演相聲等,而高潮也是最受歡迎的儀式莫過於搶紅包和抽獎環節了,誰都盼著能夠成為最幸運的人,總之即娛樂又可以好吃好喝好玩,所以算的上十分愜意,更對於我們這種農村孩子也算一種見世面,而今年大部分公司送的小禮品主要是充電寶和藍牙耳機,這兩樣東西在這時還是非常時髦的,都是本土生產,基本上都是物業從自己租客那裡買來的,這時的龍華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工廠在生產這兩樣東西,主要看大家都用得著,實用才是硬道理,中介們人手好幾個,那樣再也不用什麼萬能充了,多出來的還可以拿回家送親戚朋友。

  除了物業的年會就是公司自己的年會了,每個分公司都會組織自己的年會,而年會除了約附近分行的經理外,自然少不了約合作過的同事和物業,雖然我們的年會跟物業的比起來也簡單了許多,就是吃個飯,唱唱歌,鬧一鬧,不過對此也是意義非凡,畢竟人熟才是賺錢的前提,比起工廠的死氣沉沉,這裡可以說是非常的充實,吃喝玩樂不在話下,洗腳按摩也是家常便飯,這對於一個從工廠跳出的人而言,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自此我再也不想回到工廠,我也從原來的130斤長到了140斤,從小年輕變得有些發福。

  除了口腹之樂,更多的是一種成長,我從剛入行的羞羞澀澀,到現在的逢人笑臉相待,公司培訓開始老師就不斷強調人脈就是錢脈,但並不是那麼那時候並沒那麼透徹,直到現在參加完年會,看到我師傅和那些老業務員,人人都熟,人人都能喊得出稱呼,我才慢慢明白自己的差距,也才明白自己下一步該補努力的方向。

  年會過後忙完手上的業務,已到臘月二十八了,出來這麼多年我還沒有哪年這麼晚回去過,不過看著那些有年假的老員工依然堅持到最後,我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到了家,看到老婆和一歲的兒子,除了開心更多的是一種久違的陌生,一年時間原本不長,但是卻需要幾天的時間適應才能找回熟悉的感覺,看著兒子滿地爬了摔倒,摔倒了再爬的幹勁,感覺人生其實在於的還是心態,大人往往還比不過小孩有毅力能吃苦。跟兒子才剛剛熟悉一點就又得匆匆的趕往深圳了,公司放假初六就得上班,最遲不能超過初七,所以初五就得出發,一個是因為距離較遠,一個是路上免不了因為堵車耽擱時間。

  這次我是和老婆一起來的,小孩已經給他斷了奶,把小孩放在家裡是打工人的宿命,這種宿命在老家人看來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再正常不過了,老人們且以帶孫子孫女為榮,還主動鼓勵年輕人外出打工,他們也並沒有什麼錯,只是想著讓年輕人多掙點錢,可以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條件,他們的想法也僅限於此了,而年輕人肯定想要的顯然不只是這些,可能沒有哪個打工人不想改變這種宿命,即使是做做夢也好,雖然能夠改變宿命的人寥寥無幾,但大家依然有所憧憬,可能也就只有這點憧憬能夠讓打工人過得安心一些,開心一些,而我顯然也是這其中的一員,雖然我去年掙的比工廠多不少,但是也就只賺了八萬多,離改變命運還相差很遠,而今年的目標就是突破十萬收入。

  我們到了深圳,依舊住在牛地鋪的出租屋裡,去年掙的錢花了一大半,所剩的錢並不多,而老婆的工作還沒有著落,所以兩個人只能擠在單間裡,想著等她工作穩定了就換個一房一廳的住住,畢竟能夠舒適一點,也方便做飯。

  一到深圳我就忙著帶客戶,又忙著跟著經理四處去物業拜年領紅包,幾乎大點的物業公司都會給五十或則兩百不等的紅包,幾天跑下來,我算了一下有一千七八的紅包,而老人因為熟悉的物業多,又有成交,所以往往一個紅包就更多,我看到我師傅有個紅包就有五百元,所以把我們幾個新人羨慕的不行,三點公司在這裡的口碑和知名度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多少有幾分薄面,而這份薄面帶給我的除了自豪還有更多了幾分堅定。

  我老婆原本想著還是進富士康,或則找一家近的工廠,看我領了這麼多紅包也是有些吃驚,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最終她在我的努力說服下,還是決定放棄去工廠打工,也想著來我們公司試試,可我清楚這行的辛苦勞累,光夏天的太陽這關就是一個越不過去的坎,我不想她過那種非人的生活,所以雖然我同意她做銷售,但是不同意她做我們這行,最終她去了天虹賣衣服鞋子,工資雖然低點,但是好在風吹不到,陽光曬不到,還不用上夜班。

  過完年的這兩月又是旺季,我個人業績這兩月就突破了十萬,也就是純收入達到了兩萬多,而分行業績也是每月都再創新高,分行又加了五個新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進進出出都是及其正常的事情,這時分行的老人就剩下我和我師傅還有小吳阿娟四個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