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給新人培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新年新氣象,分行一口氣招了五個新人,加上年前的那兩個新人,一時間有了七個新人,而老人只剩下了我們四個,平攤下去我們每個老人得帶兩個徒弟,而所謂的老人,除了我師傅,吳小姐其他人還只能算半新不舊,自己都還沒有怎麼會就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了。

  這日早會陳經理一一給我們做了具體的安排,我也有幸分得一個徒弟,雖然自覺還沒有能力帶徒弟,但是心中還是有些竊喜,畢竟當師傅也是一份榮譽,何況這種境況下也不好說什麼,說了也沒用,人就這些人,不做也得做,陳經理雖然有些拔苗助長的意味,但是還是給我們安排了老師傅先帶路,晚上先是安排我師傅和老蔡先培訓,而我和小吳幾個人就去學著培訓。

  三點公司與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有系統的培訓,所以不管是物業公司還是其他同行都喜歡把新入行的親戚朋友安排進來三點,成長到可以勝任了就辦理離職手續,這也是三點公司一直離職率很高的原因,從根源上就一直存在弊端,而留下來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毫無背景和資源的人,比如我和我師傅。

  晚上不到五點,新人們就齊刷刷的來到了龍華辦公室,很多人都是初次見面,所以都忙著加微信加QQ,而我和老吳陪著助理去樓下買了一些水果冰棍回來,深圳的天氣已經有些熱了,大家忙活了一天,不補充一下肯定是不行的,像這類培訓一般都是三個小時起,培訓內容和流程每次的著重點都不一樣,而這一次只是最基本的培訓,因為參加培訓的人都還沒有帶過客戶,都是剛入職熟悉完地形的人,三點公司針對不同階段的業務員有不同的培訓內容,針對性是非常的強,而且是反覆的培訓,所以只要業務員本身勤奮,培訓加實踐大家自然也就成長的更快,所以往往一年以上的業務員就能稱得上老業務員了。

  今晚我師傅負責培訓挖客,老蔡負責培訓帶客,我和吳天負責學習培訓,其他人負責學習基本知識,中介這行事情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找客,帶客,成交,收錢幾個簡簡單單的流程,但是做起來其實也並不容易,這時候因為底薪少,提成點低,平均只有不到20%的提點,所以要想月收入超過一萬,每月至少得完成五萬元業績,這個難度大部分人都是完不成的,而新人能夠做到月入五六千才有可能留的下來,不然肯定不如工廠呆的舒服,所以深圳公司的新人存活率只有不到10%,大部分人是很難堅持過一年的,一年是道坎,堅持住了日子也就好過許多了,收入也能明顯的提高。

  我師傅作為主講師,他先是讓大家做了一遍自我介紹,還在白板上寫明了介紹要點,大家都在介紹要點框架下做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完後,安排培訓挖客方式,這些培訓和我們在東莞總部的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老調重彈,就是一遍遍的重複原有的東西,最多為了調節氣氛講一些自己的經歷而已,而帶客才是重點,陳經理讓老人給新人培訓,無非也是為了鍛鍊老人帶團隊。

  老蔡的做事風格是圓滑型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管什麼樣的客戶什麼樣的狀態下,他都是一副笑臉,並且嘴巴甜的讓人受不了,幾乎所有的客戶都是哥呀姐的叫,客戶說什麼都說好,我一定做好,每一個房東都能被他夸出花來,而實際可能房東的面都沒有見過。

  老蔡滔滔不絕的講著自己的光榮事跡,講著一些如何忽悠客戶,如何挖同行牆角的事情,還如何如何嚇唬客戶,總之一句話,沒有他搞不定的事情,我師傅見他有些教偏,但是又不好明著打斷,只能在一邊補充著重點去分散大家的注意點,在這一行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雖然公司制度也好,領導經理也好,都沒有人會說什麼,都是讓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去工作,甚至會刻意安排老蔡去對付一些難搞的客戶,畢竟再難搞也要搞,再難做也要做,只有珍惜每一個客戶,才能不容易錯失每一筆成交,也才能穩住每一個月的業績,如果公司培訓是培養正能量,那麼分行培訓就是千奇百怪花樣百出,講的基本上都是非常規的東西,總結無非一條靈活多變。

  等他們二人培訓完,時間差不多來到了八點,我師傅去到辦公室告知了陳經理,陳經理來到會議室:「大家辛苦了,現在就和龍華一的同事們一起去到樓下吃個便飯,飯菜已經預定好了,再三囑咐我師傅好好招待大家。」

  三點公司的另一優良傳統就是無論去哪裡互動或則培訓,幾乎都有當地的同事負責招待,而且這種招待是非常熱情的,非常真摯的,不分新老同事的,所以新人到了這裡都會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吃的不一定多好,但是氛圍一定是很好的,都是年輕人,有說有笑,一邊吃一邊聊客戶聊房子聊同事,聊著各個分行的開單業績情況,當然偶爾也聊一些同事的八卦,不過這時的大家幾乎都是男孩子為主,同事的關係也十分的純潔,很少有花邊新聞,而且大家的全部精力都在賺錢上,這時的大家幾乎是滿腦子都是工作上的事情。

  等大家吃飽喝足聊夠已經是十點後了,大家這才紛紛騎著電動車回去了。培訓不一定多精彩,有多少吸收,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熟絡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公司的企業文化里就有一條時常被陳經理掂出來——要做事先做人,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熟悉,人脈才是這行的命脈,不管是同事還是客戶還是業主,都是這樣一點點見面喝茶聊天積累起來的,我也慢慢適應並接受了這樣一些互動和培訓,所以每次基本上都是積極參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