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孩子的朋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海是個開放的城市,也是個封閉的城市,對孩子們來說,也可能是個牢籠,這個特殊的地方,摻雜著本地人,新本地人,世界人各種各樣的人群,孩子想交朋友,周末跟玩伴出去運動,玩耍,如果父母不主動尋找,基本是很難辦到的,只有家跟補習班兩個選擇。

  二年級的孩子,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課,晚上寫作業,基本是上海讀書孩子的常態,也是其他地方的常態,如果加上補習班,興趣班,上海很奇怪的地方,基本上畫畫班,游泳班是每個孩子必報的班,學習上嘛,英語跟寫字也是必報的班,學習的節奏和負重已經不小了,如果周末還繼續呆在家裡或者補習班,大人可以自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是何種狀態!

  周末出去走走,運動一下,如果是一個小孩,興趣度應該不高,沒有玩伴,這個年紀的孩子,如果有同齡的孩子一起,不光效率還有參與度都會高很多,舉個例子,上周末,我帶孩子去騎行,大概20公里左右,我已經帶過一次了,上次是我們單獨騎行的,目的地是到了,騎到後面基本是靠我連哄帶騙才完成,其實體驗感不是非常好;這次是跟小夥伴一起騎行的,到終點還意猶未盡,體驗感非常棒,到終點後還可以繼續騎行,這就是玩伴的力量。

  我們其實有意識的幫孩子培養幾個小夥伴,大概2歲多開始吧,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志同道合的,對孩子非常好,大一點後,閒暇之餘可以一起登山,騎行,跑步,一方面鍛鍊孩子的身體,一方面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如何跟人相處,一舉兩得的事情。

  但對於很多上海的孩子來說,我們不是普遍的案例,很多孩子基本沒有玩伴,大多數時間呆在家裡,學校,補習班,一方面父母很忙,另一方面父母沒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大多數沉迷於遊戲,電視,手機上,當然也有很多自律的孩子,沉迷於學習上,這個是少數,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我愛人說過一句話,父母不去幫孩子找朋友,孩子基本上就沒有朋友,很孤獨的。

  當然這些東西都沒有對與錯,都是個人的選擇,家長選擇賺錢,選擇生活無可厚非的,我只是在陳述一種社會現象,是好是不好,都需要時間去驗證,都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但是我覺得沒有低年齡的孩子不喜歡出去玩或者跟小夥伴一起玩耍的,至少我沒有見過,我也見過很多很學習很好,很優秀的孩子,他們也需要放鬆,也要釋放天性的。

  在幫孩子選擇朋友的過程中,兜兜轉轉,我們經歷過挫敗,也反思很多,成長不少,在這個事情,大人其實是占主導地位的,幫著孩子挑選,也會犯錯誤,看錯很多人,很多事,最後能在一起玩的孩子,真的是緣分,沒有緣分真的走不到一起,這個緣分包括大人跟孩子一起的,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共同的緣分,大人跟小孩都需要很搭,這個很難,也需要試錯,也需要磨合,最重要的還是三觀要合。

  以前我寫過文章,我們從二歲多開始認識的幾個小夥伴,算是孩子最初的朋友,很多珍貴的記憶,迪斯尼的世界,小外灘的角角落落,小區的悠閒時光,還有幾年時光走遍上海的各個博物館,景點,馬路,都留下孩子的身影和笑聲,這些記憶不光是孩子的,也是大人共同的,現在已經分道揚鑣了,可能是我們錯了,也可能不是,現在我們選擇了新的路徑,認識了新的朋友,這就是生活的過程和代價,我愛人很長時間都沒有走出來,她跟我一樣,相信人不如故的箴言,相信最初的才是最好的,但世事無常,命運的天平就是會傾斜,我們選擇掉下去的那一方。

  當然孩子們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大人,我們認為錯的,不一定是錯,我們認為對的不一定是對,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大人的認知水平,選擇玩伴是大人的獨斷專行,孩子以後應該能理解,父母的用意,我們的認知水平能到什麼水平,就能幫他選擇什麼樣的玩伴。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現在基本還需要大人在一起陪伴,如果大人三觀都不合,其實是很難在一起相處的,這個不光是大人的事情,也是大家一起的事情,少一點比較,少一點計較,少一點功利,少一點世俗,多一點真誠,是我們選擇的路徑,也是我們內心希望孩子找到的好夥伴。

  好的夥伴,好的玩伴,對雙方都是正反饋的,非常積極,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能溝通,適當的刺激,能最大體驗孩子的生命進程和幸福感,滿足感,在繁重的學業過程中做調劑,做補充。

  遠去的朋友就是遠去了,遺憾每天都會發生,不是嗎?

  不光孩子,我們夫妻也一樣,遠去的美好時光都慢慢沉澱在心裡,讓他慢慢過去,遠去的步伐,遠去的朋友,遠去的哀傷,遠去的快樂,都會隨風飄散,散落在時光的長河中,對我們是一種鞭策,提醒,也是一種成長,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需要更合理,更包容,更有分寸感,但是我們的底線不能丟,就是人一定要有是非觀。

  人生沒有回頭路,緣分也一樣,該去的留不了,該來的擋不住。

  我跟我愛人一樣,一直相信人不如故的箴言,也跟我愛人一樣,為孩子玩伴的事情而苦惱過,都是異鄉人在上海,能找到朋友很難,我覺得可能是我們大人錯了,是我們阻擋了孩子的緣分,慢慢我才知道,犯錯是人生的常態,調整是人生的必需品,不光是我們大人,孩子也一樣,僅僅是個過程,體驗人生的過程就是酸甜苦辣,有痛苦,有快樂,有回憶,為孩子丟失的友情,為大人簡陋的認知,為社會不良的是非觀,都是體驗,都是生活,很真實,有時候又很殘忍,人就是會比較,人就是會攀比,人就是會勢利,人就是會小心眼,所以才要不停的往前走,找找更合適一點,少一點這些東西的。

  長大不是孩子的特權,大人也需要長大,不是嗎?

  回憶跟煩惱都是因為用心過,都希望一個好的結果,但事實上,努力跟結果並不成正比,否者這個世界就亂套了,每個人都拼命努力,都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嗎?這僅僅是GG。

  世界很大,大到無邊無際,不能忘記的事情,就選擇埋在心底吧,事情總有終曲,我跟我愛人說,她聽進去了,慢慢釋懷了,融入新的朋友,我很開心;我跟我孩子說,他也聽進去了,融入新的玩伴,也很開心。

  浦江碎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