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梁國和楚國和睦相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熊渠十年,熊渠去世。此時,熊毋康已早逝,次子熊摯紅繼位。不久,熊執疵發動政變,弒兄代立為君,史稱熊延。楚熊渠有三個兒子。在周夷王的時候,周王室衰落,有的諸侯不肯朝覲天子,諸侯間互相攻伐。熊渠很得長江、漢水一帶民眾的擁戴,就出兵攻打庸、楊粵,一直打到鄂地。

  熊渠說:「我在蠻夷地區,不必和中原各國的名稱諡號一樣。」於是他就封自己的長子熊康作句亶王,二兒子熊紅作鄂王,小兒子熊執疵做越章王,都在長江沿岸楚蠻地區。

  周厲王時,由於厲王暴躁狂虐,熊渠擔心他來攻打楚國,也就去掉了自己的王號。熊渠的繼承者是長子熊毋康,毋康早死。熊渠逝世後,次子熊摯紅即位。摯紅死,他的弟弟殺了他即位,這就是熊延。

  熊延生下了熊勇。楚熊摯,原名熊摯紅,是楚熊渠的次子。熊繹之來孫,季連的第36世孫。熊渠有三子:長子熊康(熊毋康)、次子熊紅(熊摯紅)、少子執疵。楚熊渠分封長子熊康(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其封地大約在江漢一代的蠻人聚居區,鎮守長江中游的3個要地。至周厲王即位,對諸侯國採取強硬的粗暴態度。熊渠怕厲王派兵來征伐,就悄悄去了王號,不敢再聲張,但卻已點燃最小的兒子執疵權欲之火。

  楚熊渠死,此時,他的長子熊毋康早逝,按西周王朝的制度立次子熊摯紅繼承楚君之位,但少子熊執疵卻發動政變,弒兄代立為君,改名楚熊延。楚國的第八任君王。公元前875年——公元前847年在位。楚熊勇(前841),楚國的第九任君王。楚熊勇於十年(前837),逝世,弟弟熊嚴繼承王位,楚國第十任國君,公元前837-公元前828年在位。楚熊嚴於十年(前828)逝世。長子伯霜即位,這是楚熊霜,西周楚國第十一代君主。楚熊霜元年(前827年),周宣王初立。楚熊霜六年(前822年)去世,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避難於濮,少弟(四弟)季徇立,是為楚熊徇。楚國的第十二任君王。楚熊咢(?—前791年),羋姓,熊氏,熊徇之子,楚國的第十三任君王。周宣王三十七年(前791年),楚熊咢去世,楚若敖繼位,為楚國的第十四任君王。楚若敖二十年(前771),周都向東遷移,秦襄公開始成為諸侯。

  公元前764年,楚若敖去世,其子熊坎繼位,是為楚霄敖,為楚國第十五任君王。在位六年後逝世,兒子熊眴即位,是為楚厲王。

  楚厲王在位時期,開疆拓土,征服陘隰,使楚國實力增強。楚厲王為政殘暴,故得「楚厲王」諡號,但其在位時期亦開疆拓土,征服陘隰,進一步增強楚國實力。楚厲王與其祖父楚若敖都曾以乘柴車、穿破衣開闢山林,而受到讚揚。

  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捧著進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匠(治玉的匠人)鑑定,玉匠說:「這是塊石頭。」楚厲王認為卞和欺騙自己,於是砍掉了他的左腳。

  楚厲王曾與楚國民眾約定,如果遇到軍情警報,就立起軍鼓作為號召,通知民眾一起防守。有一天,楚厲王喝酒喝醉後,錯誤地敲響軍鼓。民眾們聽到鼓聲,都非常驚慌地跑過來。楚厲王連忙派人制止說:「我是醉酒後和近侍開玩笑,才錯誤地擊鼓。」於是民眾都鬆懈下來。

  幾個月後,又遇到軍情警報,楚厲王趕緊擊鼓發出警報,但民眾以為楚厲王還是在跟大家鬧著玩兒,因而沒有一個前來守城。楚厲王只好更改原來的命令,重新申明報警的信號,這樣民眾才信從。

  春秋時代下,梁國只是一個小諸侯國,但地理位置很重要,不僅是強秦的鄰國,也是泱泱大楚的鄰國。在楚國和梁國的邊境城池的郊外,楚國、梁國分別在臨界線安排了崗哨,專門負責守衛國家的疆土。在兩國的邊境地區,兩國的駐紮士兵們經常會發生摩擦。

  楚國和梁國的邊境地區的氣候比較乾燥,並不怎麼適合種植瓜果。

  兩國的士兵在各自的軍營附近都開墾了土地,沒事的時候大家就會來土裡栽種些瓜果。

  梁國的士兵們似乎很喜歡種植瓜果,每天都很勤快地給瓜果進行澆水,他們還定期對園子進行鋤草、施肥,好讓瓜果的幼苗生長得更加茁壯。

  在士兵們的精心栽培下,梁國菜園子裡的瓜藤長勢很旺盛,葉子青綠,結的瓜也特別大,吃起來特別香甜。

  楚國的士兵們雖然也栽種了瓜果,和梁國士兵們種的是同一個品種,但楚國菜園子裡的瓜藤長得卻稀稀拉拉的,瓜也結得又小又少,吃起來不甜不脆不爽口。

  楚國士兵們不敢相信這是同一種瓜,一樣的田地,竟然結不出一樣的瓜果。白天都是眼睜睜地望著對方,仿佛梁國並沒有做什麼手腳,怎麼回事?莫非問題出在晚上?


  「看看梁國在晚上究竟高了什麼鬼?」有的士兵提出要在晚上看個究竟。

  一些士兵晚上的時候就睡得很晚,天天跑去梁國的瓜田附近暗中觀察,想要弄清楚為什麼梁國的瓜結得那麼好。

  夜晚,楚國的士兵發現梁國菜園裡每天都有人鋤草,野草長得很快。除了鋤草,梁國士兵們還給瓜苗澆水、施肥。

  楚國士兵們回來以後,不以為意。

  有人說:「梁國士兵們晚上不睡覺,原來是在菜園裡幹活啊。」

  有人說:「我們才不會像他們那樣做呢。還是睡覺吧。」

  瓜苗栽種下去,那生下的問題就是它自己長了,到時候自會開花結果的。」

  到了瓜熟的季節,眼看著梁國瓜田大豐收,梁國士兵們吃得高興又香甜的模樣。

  楚國士兵們卻傻眼了,楚國的瓜田收成就梁國的一半都不到,而且結的瓜還是不好吃。

  到了晚上,再去梁國瓜園邊偷偷觀望,地里竟然沒有了人。

  夜深人靜的時候,梁國值夜的哨兵發現有好幾個楚國士兵鬼鬼祟祟的身影,直奔梁國的瓜田。

  楚國的士兵到了梁國的瓜田中,摘了好多梁國的瓜,還把瓜藤給扭斷,然後又悄悄地回到楚營去了。

  到了白天,梁國士兵們發現他們的瓜田出現了問題,他們覺得瓜好像少了很多,還有很多瓜藤迅速枯萎。

  「肯定是楚軍乾的,他們嫉妒我們的瓜田種得好,偷吃瓜不說,還竟然如此糟蹋我們的瓜田。「

  「我們也乾脆去把楚營的瓜田毀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軍營中雖然有好多人都附和這個聲音,但也有人說:「咱們梁國一直是強調大仁大義,不計較小的得失。而且,梁伯一直要求我們要和鄰國之間處好關係,這瓜田雖然是大家的心血,但不能為了這點小事,製造兩國之間的矛盾吧?」

  有人又道:「出現了問題,我們不能睜一眼閉一眼,要向上邊匯報才是。至於怎麼處理,聽上邊的好了。」

  這件事傳到了梁國邊境的縣令耳邊,他來到軍營,對士兵們說:「追究也無意義。不如你們按照我說的去做,晚上悄悄地給楚軍的瓜地施肥、澆水和鋤草,記住不要讓楚軍知道這件事。」

  到了晚上,梁國士兵出現在了自家的瓜田吃瓜,並不幹什麼。

  楚國的士兵見瓜田裡有人,便不敢再去梁國瓜田去偷瓜了,只好到了夜晚就睡覺。

  梁國的士兵趁著楚軍熟睡時,就三五成群地到楚軍的瓜地施肥、澆水和鋤草。

  十幾天過後,楚營中就有人發現,他們的瓜田變好了,瓜苗好像恢復了生機,長得茂盛,結了很多大的瓜。

  「怪了,難道咱們的瓜偏偏比梁國的熟得晚?」

  為了查明這件事,晚上的時候他們特意安排了暗哨,結果發現了梁國士兵們晚上偷偷來給他們照顧瓜苗的行為。

  楚軍覺得很羞愧,往後再沒有人到梁國瓜田裡作亂。

  楚國邊境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就跑去告知楚王。

  楚王覺得羞愧,派人送禮物給梁國道歉。

  梁伯輈欣然接受,還給楚國回贈了禮物。

  梁國和楚國的關係開始變得緩和起來,鄰國之間比較和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