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僰道點兵
僰道縣府之內,諸葛壽安坐主位,望眾將官雲集。
趙雲、李恢分列左右首位,眾人依官職大小列於二人之後,唯有費禕、霍弋坐在他這主帥的左右輔位。
因為二人代表的是天子,費禕為書記官,也就是行軍主簿,負責記錄南征經過等事宜,以便將來呈報於天子閱覽。
而霍弋則是監軍,負責監察文武,所以亦位列眾人之上。
待士卒將一副南中四郡輿圖掛於眾人之前,諸葛壽便收了摺扇,指向輿圖開始根據探來的情報,分析起當下局勢。
「今德昂公廣派斥候探查,得悉三郡叛軍,分別為牂牁郡朱褒,約有近萬賊眾;建寧郡雍闓、孟獲,賊眾當在一萬五千數左右,且還在不斷增加;而盤踞在越巂郡之夷王高定,糾集賊兵最重,已達兩萬餘。」
此言一出,眾人心中頗為驚訝,叛軍總兵力竟然多達五萬!
見眾人多有蹙眉者,他不以為意一笑:「叛軍人數雖倍於我軍,然多為裹挾之烏合,且多夷人蠻兵,不足慮也。故今番我軍若能一股而下,滅此三處賊首,則南中之事功半矣。」
說著,他看向眾人:「我意分兵三路南下,剿滅叛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趙雲、李恢等當即齊齊起身行軍禮。
「請軍師下令!」
「善!」
諸葛壽遂取下天子劍,交予一旁有些錯愕的霍弋。
「自今日始,霍監軍為我南征大軍之軍法官,執掌三軍軍紀,自我始、下至士卒,但有敢違抗軍令、觸犯軍紀者,斬!」
眾人見諸葛壽祭出了天子劍,紛紛心神一緊,肅穆以對。
霍弋反應過來,連忙躬身雙手接過天子劍,只覺沉甸甸的,遂鏗鏘而喝。
「仆接令!」
說罷,他便托劍立於一側,面上儘是威嚴。
諸葛壽目光一一掃過眾將官,最終落在楊儀、蔣琬與坐在末位的順理身上。
「兵法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軍糧輜重乃我軍之命脈,不可謂不重!蔣琬、楊儀、順理聽令!」
三人聞言立時面有激動的出列行禮。
「在!」
需知負責後勤補給調度,雖看似後方,然只要獲勝,這功勞絕對不小。
諸葛壽抽出一支令箭,懸於腹前,沉聲含威看向楊儀與順理:「令威公(楊儀表字)為三軍糧草都督,成章副之,坐鎮僰道,負責我大軍後勤補給調度,不得有誤!」
說罷,他同時喝令:「命公琰(蔣琬字)為三軍功曹,總攬功過造冊等事宜。」
「唯!」三人立時應諾領命。
趙雲見諸葛壽沒有急著先下令如何部署分兵,而是先定下軍紀、糧草等任命事宜,遂暗自頷首,露出淡淡微笑。
此時,諸葛壽又抽出另一支令箭,看向了趙雲。
「趙雲、馬忠、張裔、糜威、趙廣聽令。」
剎那間,五人出列抱拳。
「在!」
「令趙將軍為東路偏師主將,張裔為參軍,馬忠與糜威、趙廣為副將,率精兵七千掃滅牂牁郡叛軍,安定地方。」
趙雲應諾後,正要接令,諸葛壽卻收回令箭,於幾人不解的目光下露出一抹笑容。
「我料上將軍定能高奏凱歌,屆時可留德信行牂牁郡太守之職,坐鎮郡中,德信有才,必能體恤治理,安撫救濟百姓。」
趙雲見諸葛壽如此推崇馬忠,遂另眼相看,微微頷首接了令箭。
馬忠則感激涕零,向著諸葛壽深深一禮。
「仆定不辱使命!」
太守可是兩千石大官,乃一方之主,幾個月前他還不過是巴西郡中佐官,被軍師薦拔做了相府門下督,如今卻一躍成為太守,他又如何不感激涕零?
此時,諸葛壽已看向李恢,心中一時陷入遲疑。
因為在歷史上南征之役中,漢軍三路並進,意在快速平定叛亂。
諸葛亮率主力攻打越巂郡的高定,馬忠率軍攻打牂牁郡的朱褒,李恢則攻打老家建寧郡的雍闓。
但家門口作戰,李恢竟然被雍闓的手下叛軍圍困在了谷昌縣,也就是後世的昆明附近。李恢乃是臨縣俞元縣人,家門口都打成這樣,可謂臉都不要了。
若這次李恢也如歷史上一般......
一時間諸葛壽有些遲疑不決,可若是棄李恢不用,對方難免心中不滿。
想到李恢之子李遺當初送來了重禮,摸索著手中象牙雕琢的摺扇,當望見李恢不解的眼神時,他隨之露出笑容,既然李恢打仗不行,那便送些強力幫手。
「李恢、關興、馬謖、廖化、丁奉聽令。」
五人早已等候多時,立時出列。
諸葛壽則將令箭交予李恢之手,語氣叮嚀極為敬重:「德昂公於建寧威望素著,又鎮守南中多年,熟悉地理風土,理當為中路主將。」
說著,他指向馬謖等人,介紹起來:「往日幼常常侍家父身旁出謀劃策,足智多謀,吾視之如兄,可為公之智囊。安國雲長公之虎子,武略絕倫,實大將之才也。廖元儉文武兼備,果烈忠信,亦將才也。丁承淵勇冠三軍,有膽有謀,實先鋒驍將也,皆可為公之臂膀。今壽令幼常為公之參軍,安國、元儉、承淵為副將,領三千精銳助公一臂之力,望公馬道功成。」
馬謖、關興、廖化、丁奉一聽諸葛壽如此稱讚他們,紛紛挺直了腰杆,露出了笑容。
廖化李恢早就認識,至於丁奉他亦有耳聞,雖原是吳軍降將,但也曾隨諸葛壽率軍渡江,於千槍萬刃之中,冒死救駕,的確是一員先鋒驍將。
而關家本就與李家有姻親關係,關興、李恢自然皆大歡喜。
李恢見諸葛壽給他如此多的猛將謀士,還當是諸葛壽『投桃報李』,正愁麾下良將匱乏、兵力薄寡的他,頓時大喜。可他又哪知道,某人是擔心中路受挫。
「多謝軍師鼎立相助,恢必靖平建寧以報之。」
諸葛壽見李恢領會好意,心下稍定,微笑頷首。
「我意德昂公可再分兵兩路,彼此約定時間夾擊建寧叛軍。如此可留下一二熟悉建寧地形之嚮導予安國,勞德昂公領幼常、承淵先行返回平夷,率本部兵馬自東進,安國則與元儉領三千軍自北向南,會師於朱提郡。屆時再合兵南下,一路牽制雍闓主力,一路可伺機切斷賊軍增援高定之路線。」
說罷,他扇指輿圖:「而我自率主力為西路軍,直撲越巂郡,此役務必一股而定三郡!」
眾人聞戰略部署紛紛頷首,得悉明日卯時一到便要出征,遂各自領命離去準備。
趙雲、李恢分列左右首位,眾人依官職大小列於二人之後,唯有費禕、霍弋坐在他這主帥的左右輔位。
因為二人代表的是天子,費禕為書記官,也就是行軍主簿,負責記錄南征經過等事宜,以便將來呈報於天子閱覽。
而霍弋則是監軍,負責監察文武,所以亦位列眾人之上。
待士卒將一副南中四郡輿圖掛於眾人之前,諸葛壽便收了摺扇,指向輿圖開始根據探來的情報,分析起當下局勢。
「今德昂公廣派斥候探查,得悉三郡叛軍,分別為牂牁郡朱褒,約有近萬賊眾;建寧郡雍闓、孟獲,賊眾當在一萬五千數左右,且還在不斷增加;而盤踞在越巂郡之夷王高定,糾集賊兵最重,已達兩萬餘。」
此言一出,眾人心中頗為驚訝,叛軍總兵力竟然多達五萬!
見眾人多有蹙眉者,他不以為意一笑:「叛軍人數雖倍於我軍,然多為裹挾之烏合,且多夷人蠻兵,不足慮也。故今番我軍若能一股而下,滅此三處賊首,則南中之事功半矣。」
說著,他看向眾人:「我意分兵三路南下,剿滅叛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趙雲、李恢等當即齊齊起身行軍禮。
「請軍師下令!」
「善!」
諸葛壽遂取下天子劍,交予一旁有些錯愕的霍弋。
「自今日始,霍監軍為我南征大軍之軍法官,執掌三軍軍紀,自我始、下至士卒,但有敢違抗軍令、觸犯軍紀者,斬!」
眾人見諸葛壽祭出了天子劍,紛紛心神一緊,肅穆以對。
霍弋反應過來,連忙躬身雙手接過天子劍,只覺沉甸甸的,遂鏗鏘而喝。
「仆接令!」
說罷,他便托劍立於一側,面上儘是威嚴。
諸葛壽目光一一掃過眾將官,最終落在楊儀、蔣琬與坐在末位的順理身上。
「兵法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軍糧輜重乃我軍之命脈,不可謂不重!蔣琬、楊儀、順理聽令!」
三人聞言立時面有激動的出列行禮。
「在!」
需知負責後勤補給調度,雖看似後方,然只要獲勝,這功勞絕對不小。
諸葛壽抽出一支令箭,懸於腹前,沉聲含威看向楊儀與順理:「令威公(楊儀表字)為三軍糧草都督,成章副之,坐鎮僰道,負責我大軍後勤補給調度,不得有誤!」
說罷,他同時喝令:「命公琰(蔣琬字)為三軍功曹,總攬功過造冊等事宜。」
「唯!」三人立時應諾領命。
趙雲見諸葛壽沒有急著先下令如何部署分兵,而是先定下軍紀、糧草等任命事宜,遂暗自頷首,露出淡淡微笑。
此時,諸葛壽又抽出另一支令箭,看向了趙雲。
「趙雲、馬忠、張裔、糜威、趙廣聽令。」
剎那間,五人出列抱拳。
「在!」
「令趙將軍為東路偏師主將,張裔為參軍,馬忠與糜威、趙廣為副將,率精兵七千掃滅牂牁郡叛軍,安定地方。」
趙雲應諾後,正要接令,諸葛壽卻收回令箭,於幾人不解的目光下露出一抹笑容。
「我料上將軍定能高奏凱歌,屆時可留德信行牂牁郡太守之職,坐鎮郡中,德信有才,必能體恤治理,安撫救濟百姓。」
趙雲見諸葛壽如此推崇馬忠,遂另眼相看,微微頷首接了令箭。
馬忠則感激涕零,向著諸葛壽深深一禮。
「仆定不辱使命!」
太守可是兩千石大官,乃一方之主,幾個月前他還不過是巴西郡中佐官,被軍師薦拔做了相府門下督,如今卻一躍成為太守,他又如何不感激涕零?
此時,諸葛壽已看向李恢,心中一時陷入遲疑。
因為在歷史上南征之役中,漢軍三路並進,意在快速平定叛亂。
諸葛亮率主力攻打越巂郡的高定,馬忠率軍攻打牂牁郡的朱褒,李恢則攻打老家建寧郡的雍闓。
但家門口作戰,李恢竟然被雍闓的手下叛軍圍困在了谷昌縣,也就是後世的昆明附近。李恢乃是臨縣俞元縣人,家門口都打成這樣,可謂臉都不要了。
若這次李恢也如歷史上一般......
一時間諸葛壽有些遲疑不決,可若是棄李恢不用,對方難免心中不滿。
想到李恢之子李遺當初送來了重禮,摸索著手中象牙雕琢的摺扇,當望見李恢不解的眼神時,他隨之露出笑容,既然李恢打仗不行,那便送些強力幫手。
「李恢、關興、馬謖、廖化、丁奉聽令。」
五人早已等候多時,立時出列。
諸葛壽則將令箭交予李恢之手,語氣叮嚀極為敬重:「德昂公於建寧威望素著,又鎮守南中多年,熟悉地理風土,理當為中路主將。」
說著,他指向馬謖等人,介紹起來:「往日幼常常侍家父身旁出謀劃策,足智多謀,吾視之如兄,可為公之智囊。安國雲長公之虎子,武略絕倫,實大將之才也。廖元儉文武兼備,果烈忠信,亦將才也。丁承淵勇冠三軍,有膽有謀,實先鋒驍將也,皆可為公之臂膀。今壽令幼常為公之參軍,安國、元儉、承淵為副將,領三千精銳助公一臂之力,望公馬道功成。」
馬謖、關興、廖化、丁奉一聽諸葛壽如此稱讚他們,紛紛挺直了腰杆,露出了笑容。
廖化李恢早就認識,至於丁奉他亦有耳聞,雖原是吳軍降將,但也曾隨諸葛壽率軍渡江,於千槍萬刃之中,冒死救駕,的確是一員先鋒驍將。
而關家本就與李家有姻親關係,關興、李恢自然皆大歡喜。
李恢見諸葛壽給他如此多的猛將謀士,還當是諸葛壽『投桃報李』,正愁麾下良將匱乏、兵力薄寡的他,頓時大喜。可他又哪知道,某人是擔心中路受挫。
「多謝軍師鼎立相助,恢必靖平建寧以報之。」
諸葛壽見李恢領會好意,心下稍定,微笑頷首。
「我意德昂公可再分兵兩路,彼此約定時間夾擊建寧叛軍。如此可留下一二熟悉建寧地形之嚮導予安國,勞德昂公領幼常、承淵先行返回平夷,率本部兵馬自東進,安國則與元儉領三千軍自北向南,會師於朱提郡。屆時再合兵南下,一路牽制雍闓主力,一路可伺機切斷賊軍增援高定之路線。」
說罷,他扇指輿圖:「而我自率主力為西路軍,直撲越巂郡,此役務必一股而定三郡!」
眾人聞戰略部署紛紛頷首,得悉明日卯時一到便要出征,遂各自領命離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