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南征天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兒想請鎮東將軍助一臂之力。」

  「子龍?」

  聞得諸葛壽想要趙云為副將,諸葛亮當即眉頭簇起,隨之微微搖頭。

  「不可,子龍鎮守江州,乃四方接應,拱衛成都之屏障,豈可隨意調度?」

  諸葛壽卻不肯罷休:「兒以為,今漢吳修好,曹丕意在伐吳,東部暫無憂患,有左將軍坐鎮宜都料無差池。反觀子龍將軍本就中護軍,職在統領禁軍。父親若不放心,可留趙將軍副將,征西將軍陳到坐鎮江州,孩兒只需子龍將軍一人助力即可。」

  聽聞此建議,諸葛亮表情明顯鬆動,隨即又異樣的看向諸葛壽。

  「卿為何獨求子龍為副將,須知子龍位居鎮東將軍,位猶在卿之上......」

  顯然諸葛亮的意思是,趙雲是什麼資歷?你小子當子龍的副將還差不多,也敢叫子龍當你副將?

  可不等父親說完,諸葛壽卻露出了笑容。

  「孩兒自是省得,子龍將軍隨先帝戎馬半生,當年更於長坂救得陛下母子,爾後定西川、戰漢中,膽略超群,功勳卓著,實大將風範也!孩兒每每思之實是傾佩。前次東征只嘆未能與子龍將軍並肩殺敵,此深以為憾,還望父親成全孩兒一片用心。」

  他之所以請調趙云為副將,其實是個人情懷使然。

  在後世趙雲雖然被稱作五虎大將,但除了中護軍外,一生最高將軍號也就做到鎮東將軍,爵位更只是一亭侯。

  難道趙雲真的沒有統兵之能,非大將之才嗎?

  顯然不是。

  須知在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聽從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決意進攻漢中,曹魏漢中守將夏侯淵便是在此役之中被先鋒黃忠所斬。

  三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並運送大量軍糧到達北山下,糧草有數千萬袋。

  當時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曹軍糧草,趙雲於是授予黃忠兵力去取北山。前次黃忠雖斬殺曹魏西部統帥夏侯淵,立下大功,但依舊需趙雲授予兵馬,可見趙雲乃主,黃忠為輔。

  而黃忠在約定的時間後仍未歸還,趙雲知曉有變,於是只帶數十騎出營寨,查探黃忠情況。恰巧撞見曹操所派出之大軍,聲勢逼人。可趙雲不僅不怵,還帶著數十騎兵反覆突擊曹軍陣列,且戰且退。

  數十騎就敢衝擊大軍,恐怕古往今來也無幾人,曹軍又哪見過這等陣仗?一時間被趙雲這數十騎來回突擊,散而複合,合而復散!趙雲見曹軍人多勢眾,便理智的選擇突圍而出,並退入漢軍營寨中。

  此時部將張著受傷被曹軍包圍,趙雲再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成功救出張著,安全帶回營寨內!

  彼時曹軍追至漢軍營寨前,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要閉門拒守。趙雲進入大營之後,卻反其道而行下令大開營門,同時令漢軍偃旗息鼓。

  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

  趙雲知己方若就此自安,則恐曹軍察覺營內空虛,不久復至,則營寨難保!於是當機立斷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擊曹軍,曹軍驚駭,以為有埋伏,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

  而那句膾炙人口的「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便是當時劉備讚嘆之言,軍中更是稱呼趙云為「虎威將軍」。

  如此可見趙雲不僅勇武,且膽略非凡,深諳兵道虛實之妙用。

  而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曾宣稱將由斜谷道出兵,並以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聞聽是趙雲領兵犯境,極為重視,並急忙率領大軍前來阻擋。

  從這便可看出,曹真對趙雲的重視。

  之後趙雲、鄧芝雖然由於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但因為趙雲及時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所以沒有造成大的損失。在部隊撤退時,於絕對劣勢下,趙雲還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如此便可見趙雲統兵治軍,以及應變之能,絕不弱於其他『五虎將』。

  只是趙雲生性處事沉穩冷靜,且深受劉備信重,常以後方家室重任託付,故而少有機會如斬殺夏侯淵這等戰區司令的機會,故而官爵並不突顯。

  這就好比選張飛、趙雲來守家,張飛丟徐州,趙雲卻在全面潰敗的情況下救回甘夫人和阿斗,恐怕任誰都會選趙雲守家。

  一個字,穩!兩個字,放心。


  歷史上也是如此,在劉備入川作戰時,趙雲便是鎮守公安,以外姓部曲身份執掌劉備家事,而這非親信不可當之。

  顯然,此刻的諸葛亮也聽出了諸葛壽的弦外音,那便是給趙雲單獨領兵、建功的機會。

  諸葛亮本與趙雲私交甚篤,自然樂見其成,於是在思量片刻後,便微微頷首。

  「吾兒有心了,此事為父自會善加考慮。」

  ...

  翌日朝會,在一番朝議之後。

  劉禪頒下聖旨,決定令軍師將軍諸葛壽領兵馬兩萬,於三日後九月初一揮師南下,平定南中叛亂。並追封諸葛壽於東征之役中救駕之功,升軍師上將軍,督南中諸軍事。

  同時,令鎮南將軍尚書令李嚴接替江州都督職,陳到副之,並調鎮東將軍趙云為南征副將,李恢等一應聽後調遣。

  諸葛壽是哭笑不得,劉禪竟給他來了個『軍師上將軍』!

  這劉阿斗怎和他爹一樣喜歡自創將軍號呢?

  須知能被稱之為上將軍的如魏延、趙雲、張飛等,最少也得四鎮級別將領,顯然他過去的軍師將軍並沒有這資格,如今劉禪倒好,直接在名稱上下手,來了個『軍師上將軍』。

  過去劉備創出『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如今子承父業,又在這基礎之上,加了個軍師上將軍。

  劉禪更是於朝堂之上明言,軍師上將軍非智勇兼備之上將不可冠之,雖無四鎮之銜,然名堪比肩,為名號將軍之下冠首。

  也就是說,軍師上將軍是軍師將軍的升級版,位高於所有雜號將軍,雖官銜亞於名號將軍,但榮譽地位極高。

  可見劉備父子二人,已將『軍師』這一名號玩的明明白白。

  而蜀漢眾臣對於君主自創將軍名號的行為,早已麻木,自然不可能反對。

  其實諸葛壽也知道劉禪是一片好意,想著趙雲、李恢官職都高過他,且資歷也老,所以臨時加個上將軍,至少在名義上說得過去。

  至於為什麼沒有給假節、假節鉞等權利,試問他諸葛壽需要嗎?有天子劍在手,還要這些依仗禮器作甚?

  最終,南征人員議定,軍師上將軍諸葛壽為三軍統帥,而隨行將官分別為鎮東將軍趙雲,庲降都督李恢,奮武將軍傅肜,征虜將軍丁奉,虎賁中郎將糜威,游擊將軍、兼丞相府左司馬張慕,丞相府門下左督馬忠,丞相府參軍馬謖、廖化、張裔、關興,東曹掾蔣琬、倉曹掾楊儀等隨同平南。

  當然,還有新被調來成都的牙門將張嶷,以及按制大軍出征,天子派遣隨行負責監軍與記錄的費禕、霍弋。

  如此陣容用來征討南中,已是豪華天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