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土木之變,背後謎團!
這場談話,朱見深知道了很多隱秘。
從最初的正統元年開始,文臣縉紳就在內閣三楊的領導之下,開始僭越神器,攫取帝王的一切權柄,包括官員任免、軍衛糧食、財政大權等等!
而朱祁鎮隨著年齡增長,隨著三楊逐漸致仕病逝,他也展開了一系列犀利的反擊。
最終,年輕的正統皇帝,與文臣集團,二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從整頓吏治巡查軍衛,到查處何地何地失火,再從重開銀課、重啟下西洋,東海沿海直接爆發民變亂成一鍋粥……雙方早就成了水火不容的態勢!
這種局勢之下,誰退一步,誰就會死!
那麼,接下來這場改變大明國運、改變正統天子命運的土木之變,文臣縉紳到底在裡面做了些什麼勾當呢?
朱見深原本以為,跟世人預料的那般,朱祁鎮就是個蠢貨天子,聽信權閹王振讒言,所以御駕親征,釀成土木之禍,葬送了大明野戰軍精銳,自此大明由盛轉衰。
可是今日聽了這麼久,見識到了這麼多的文臣縉紳陰險手段,傻子都猜得到,接下來的這場土木之變,定然與文臣集團脫不了干係!
而且朱祁鎮也不是盲目地御駕親征,在此之前他做足了準備,該調兵的調兵,甚至直接發錢探清邊防虛實。
那麼,為什麼還是敗了呢?
朱見深看向朱祁鎮,後者眼中閃過了一抹憤怒與怨毒。
「正統十四年七月初,兵部奏報虜入寇,也先寇大同至世兒莊。右參將吳浩戰死;脫脫不花寇遼東,知院阿刺寇宣府,圍赤城……」
「大同宣府形勢驟變,這是關乎京師安危的邊防重鎮,於是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朕下詔命郕王朱祁鈺駐守北京,駙馬都尉焦敬之輔佐,一干文臣武將隨從朕御駕親征,兩日後由京師出發。」
話聽到這兒,朱見深點了點頭。
宣府大同防線,這確實是大明的命脈。
隨便找張地圖就可以看出,宣大這兩地緊緊保護著山西、河北的北邊,由於此兩地戰略位置重要,而且又是蒙古軍隊經常出沒的地方,所以自大明中期以後,它被立為一個獨立的軍區——宣大。
宣大兩地設有重兵把守,進可攻,退可守,由於宣大重鎮的存在,使大明朝疆域跨越了長城,延伸至蒙古高原北端,有效地控制了蒙古全境,將蒙古納入了大明朝版圖。
宣府鎮駐地在宣府衛(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宣化也有「京西第一府」之譽,為北京城的西北門戶,離北京也僅有一百七十公里,向來是蒙古部落進京朝貢的入關通道。
若宣府鎮一失,蒙古部落的騎兵將可以直接南下華北平原。
大同鎮駐地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大同鎮的防線東起冀,晉兩省交界,西至今大同市的西北一帶,內長城雁門關以北,大同為晉北重鎮,北魏曾在此建都,五代時,兒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其中的「雲」即是指雲州,也就是現在的大同,為京師之西北屏障。
這兩個地方都是不折不扣的戰略要地,也是蒙古鐵騎南下入中原的通道。
當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城,將都城設立在距離邊防不遠的地方,也是真真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鑑於宣大防線的重要性,朱祁鎮選擇御駕親征,雖然顯得頗為莽撞衝動,但出發點確實是好的。
「其實,打仗這些事情,朕雖然一直仰慕太宗皇帝,但是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所以御駕親征的本意除了抵禦外侮,更多的是想整飭邊防!」
朱祁鎮幽幽開口,道出御駕親征的深意。
「因為文臣縉紳的從中作梗,邊防廢弛軍衛糜爛,朕也沒有機會親自接見邊軍將士,看看他們過的生活,所以在王振提議之下,朕才答應了御駕親征,其一可激烈三軍士氣,其二亦可整飭邊防,其三抵禦外侮亦可提升朕的個人威望。」
天子御駕親征抵禦外侮,一旦成功了,那天下百姓都會心生愛戴。
可惜,朱祁鎮失敗了,還被蒙古蠻夷給俘虜了!
那就不是給大明長臉,而是把大明臉都丟光了!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然,朕也一直防著暗中使壞的文臣縉紳,所以帶上了大批南臣。」
話說到這兒,朱祁鎮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朱見深心中一動,他這是帶上了「人質」啊!
太師英國公張輔、太保成國公朱勇、鎮遠侯顧興祖、泰寧侯陳瀛、恭順侯吳克忠這一干武勛將佐不用多說,他們自然是去打仗的。
但是除了他們外,還有大批的文臣縉紳,甚至基本上都是朝堂重臣。
兵部尚書鄺埜(湖廣人)、戶部尚書王佐(山東人)、文淵閣大學士張益(南京人)、刑部侍郎丁鉉(江西人)、工部右侍郎王永和(江蘇人)、右副都御史鄧柴(江西人)、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浙江人)、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浙江人)、吏科給事中包良佐(浙江人)、給事中姚銑(福建人)、監察御史魏貞(江西人)、兵部車駕司郎中齊汪(浙江人)……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幾乎各部寺監的坐堂官都被他給帶上了。
傻子都知道,御駕親征那肯定帶的是武勛將佐,比如永樂皇帝五次御駕親征,只帶了金幼孜、胡廣、楊榮等少數文官扈從北征,那也是讓他們去當記錄員的,畢竟這個時候的內閣僅僅只是皇帝的顧問機構,這些人就得充當好顧問職責。
朱祁鎮倒好,直接帶著大批文臣縉紳出去打仗,甚至還有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這等朝堂大員,這不是「人質」是什麼?
難不成帶著他們去看看大漠風光的嗎?
說句不好聽的,估摸著朱祁鎮心裏面當時也在犯嘀咕,害怕自己離開京師去了邊疆,這些與他水火不容的文臣縉紳會趁機搞事情,所以大手一揮帶上這批「人質」隨行。
結果,人質沒用,直接團滅了。
這些人大部分死在了亂軍之中,連屍骨都找不到。
「哈哈……」朱祁鎮突然慘笑了一聲,「只是朕沒有想到,這些賊子會做的這麼狠,這麼絕!」
從最初的正統元年開始,文臣縉紳就在內閣三楊的領導之下,開始僭越神器,攫取帝王的一切權柄,包括官員任免、軍衛糧食、財政大權等等!
而朱祁鎮隨著年齡增長,隨著三楊逐漸致仕病逝,他也展開了一系列犀利的反擊。
最終,年輕的正統皇帝,與文臣集團,二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從整頓吏治巡查軍衛,到查處何地何地失火,再從重開銀課、重啟下西洋,東海沿海直接爆發民變亂成一鍋粥……雙方早就成了水火不容的態勢!
這種局勢之下,誰退一步,誰就會死!
那麼,接下來這場改變大明國運、改變正統天子命運的土木之變,文臣縉紳到底在裡面做了些什麼勾當呢?
朱見深原本以為,跟世人預料的那般,朱祁鎮就是個蠢貨天子,聽信權閹王振讒言,所以御駕親征,釀成土木之禍,葬送了大明野戰軍精銳,自此大明由盛轉衰。
可是今日聽了這麼久,見識到了這麼多的文臣縉紳陰險手段,傻子都猜得到,接下來的這場土木之變,定然與文臣集團脫不了干係!
而且朱祁鎮也不是盲目地御駕親征,在此之前他做足了準備,該調兵的調兵,甚至直接發錢探清邊防虛實。
那麼,為什麼還是敗了呢?
朱見深看向朱祁鎮,後者眼中閃過了一抹憤怒與怨毒。
「正統十四年七月初,兵部奏報虜入寇,也先寇大同至世兒莊。右參將吳浩戰死;脫脫不花寇遼東,知院阿刺寇宣府,圍赤城……」
「大同宣府形勢驟變,這是關乎京師安危的邊防重鎮,於是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朕下詔命郕王朱祁鈺駐守北京,駙馬都尉焦敬之輔佐,一干文臣武將隨從朕御駕親征,兩日後由京師出發。」
話聽到這兒,朱見深點了點頭。
宣府大同防線,這確實是大明的命脈。
隨便找張地圖就可以看出,宣大這兩地緊緊保護著山西、河北的北邊,由於此兩地戰略位置重要,而且又是蒙古軍隊經常出沒的地方,所以自大明中期以後,它被立為一個獨立的軍區——宣大。
宣大兩地設有重兵把守,進可攻,退可守,由於宣大重鎮的存在,使大明朝疆域跨越了長城,延伸至蒙古高原北端,有效地控制了蒙古全境,將蒙古納入了大明朝版圖。
宣府鎮駐地在宣府衛(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宣化也有「京西第一府」之譽,為北京城的西北門戶,離北京也僅有一百七十公里,向來是蒙古部落進京朝貢的入關通道。
若宣府鎮一失,蒙古部落的騎兵將可以直接南下華北平原。
大同鎮駐地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大同鎮的防線東起冀,晉兩省交界,西至今大同市的西北一帶,內長城雁門關以北,大同為晉北重鎮,北魏曾在此建都,五代時,兒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其中的「雲」即是指雲州,也就是現在的大同,為京師之西北屏障。
這兩個地方都是不折不扣的戰略要地,也是蒙古鐵騎南下入中原的通道。
當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城,將都城設立在距離邊防不遠的地方,也是真真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鑑於宣大防線的重要性,朱祁鎮選擇御駕親征,雖然顯得頗為莽撞衝動,但出發點確實是好的。
「其實,打仗這些事情,朕雖然一直仰慕太宗皇帝,但是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所以御駕親征的本意除了抵禦外侮,更多的是想整飭邊防!」
朱祁鎮幽幽開口,道出御駕親征的深意。
「因為文臣縉紳的從中作梗,邊防廢弛軍衛糜爛,朕也沒有機會親自接見邊軍將士,看看他們過的生活,所以在王振提議之下,朕才答應了御駕親征,其一可激烈三軍士氣,其二亦可整飭邊防,其三抵禦外侮亦可提升朕的個人威望。」
天子御駕親征抵禦外侮,一旦成功了,那天下百姓都會心生愛戴。
可惜,朱祁鎮失敗了,還被蒙古蠻夷給俘虜了!
那就不是給大明長臉,而是把大明臉都丟光了!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然,朕也一直防著暗中使壞的文臣縉紳,所以帶上了大批南臣。」
話說到這兒,朱祁鎮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朱見深心中一動,他這是帶上了「人質」啊!
太師英國公張輔、太保成國公朱勇、鎮遠侯顧興祖、泰寧侯陳瀛、恭順侯吳克忠這一干武勛將佐不用多說,他們自然是去打仗的。
但是除了他們外,還有大批的文臣縉紳,甚至基本上都是朝堂重臣。
兵部尚書鄺埜(湖廣人)、戶部尚書王佐(山東人)、文淵閣大學士張益(南京人)、刑部侍郎丁鉉(江西人)、工部右侍郎王永和(江蘇人)、右副都御史鄧柴(江西人)、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浙江人)、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浙江人)、吏科給事中包良佐(浙江人)、給事中姚銑(福建人)、監察御史魏貞(江西人)、兵部車駕司郎中齊汪(浙江人)……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幾乎各部寺監的坐堂官都被他給帶上了。
傻子都知道,御駕親征那肯定帶的是武勛將佐,比如永樂皇帝五次御駕親征,只帶了金幼孜、胡廣、楊榮等少數文官扈從北征,那也是讓他們去當記錄員的,畢竟這個時候的內閣僅僅只是皇帝的顧問機構,這些人就得充當好顧問職責。
朱祁鎮倒好,直接帶著大批文臣縉紳出去打仗,甚至還有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這等朝堂大員,這不是「人質」是什麼?
難不成帶著他們去看看大漠風光的嗎?
說句不好聽的,估摸著朱祁鎮心裏面當時也在犯嘀咕,害怕自己離開京師去了邊疆,這些與他水火不容的文臣縉紳會趁機搞事情,所以大手一揮帶上這批「人質」隨行。
結果,人質沒用,直接團滅了。
這些人大部分死在了亂軍之中,連屍骨都找不到。
「哈哈……」朱祁鎮突然慘笑了一聲,「只是朕沒有想到,這些賊子會做的這麼狠,這麼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