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重啟遠洋,突發民變!
朱見深陷入了沉思。
正統元年,王佐上奏,內閣三楊順勢將糧食大權從軍衛手中轉移到兵部、戶部之下。
結果到了正統十三年,朱祁鎮親政後開始整頓朝治,調查軍衛糧倉情況,然後查到哪兒哪兒就失火。
不得不承認,文臣縉紳的膽子確實太大了些。
暗中貪腐受賄,轉移糧食謀利,現在皇帝開始追查了,他們竟然鋌而走險,直接燒毀衛所糧倉。
既直接焚毀了罪證,又變相告誡了皇帝,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兵部與戶部,盡皆在文臣縉紳的手中。
正統元年至正統九年,兵部尚書是楊士奇(江西吉安人),兵部右侍郎是鄺埜(湖廣宜章人)。
正統十年至正統十四年,兵部尚書是鄺埜。
正統十三年,兵部左侍郎是于謙(浙江杭州人)。
楊士奇是江西吉安人、鄺埜是湖廣宜章人、于謙是浙江杭州人,兵部從正統元年開始都一直掌握在文官集團手中。
那麼,只有文官集團貪腐受賄導致軍衛糧倉虧空,所以才敢如此行事,唯恐發生跟當年「郭桓案」一樣的驚天大案。
至於如何虧空?
無外乎收支不平衡。
在沒有天災、巨大兵禍之時,如何虧空軍衛糧倉,無非就是監守自盜、中飽私囊等等。
內閣三楊領導的文臣集團,其實就跟當年郭桓等人的貪腐團體,沒什麼兩樣了。
只是唯一的區別在於,郭桓等人面對的是大明太祖朱元璋,一位殺伐果斷的鐵血帝王,而內閣三楊等人面對的,卻是朱祁鎮這個毛頭小子。
縱觀歷朝歷代,後世帝王能與開國帝王比肩者,可以說寥寥無幾,更別提那時候的朱祁鎮才剛剛親政了,根本沒什麼帝王威望,也不可能如太祖朱元璋那般,直接就大開殺戒。
而事實也正如朱見深預料的這般,查到最後朱祁鎮不得不放棄了。
「朕明白,這是文臣縉紳給朕的警告,所以朕最後只能再次選擇隱忍。」
沒辦法,一個無權無勢的帝王,面對執掌大權的文官集團,確實爭鬥不過,而且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文臣參與其中,一旦嚴肅追查下去,恐怕將會再次上演一場郭桓案!
「其實在這之前,朕就隱隱有些察覺了。」
朱祁鎮看向朱見深,再次道出了一個隱秘。
「正統八年,朕發起了重啟西洋貿易的舉措,命令工部侍郎焦宏為八府提督督,造下西洋的海船一百二十隻,造完海船,八府軍民拜謝者數以萬計。」
「太子你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拜謝朕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
朱見深整理了下措辭,然後回答道:「西洋貿易的商品多為絲綢、瓷器、茶葉,大都產自南方,重開海上貿易會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為民眾帶來收益.所以在海船造好後,才會有八府民眾前來拜謝。」
「昔年太宗文皇帝將鄭和下西洋定為國策,永樂新政就是要從國策的根本入手,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而開海解禁就是太宗文皇帝選定的盛世基石,更是推動永樂新政的主要國策。」
「永樂開元,舉國上下掀起了一波轟轟烈烈的大造海船的熱潮,而此後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性壯舉,大明也因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鄭和出海帶走的商品,包括瓷器、茶葉、絲綢等等,那都是可以給地方百姓提供生計的,百姓因此而從中獲利,自然就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說的直白一些,這就好比特斯拉工廠落地上海、富士康落地鄭州,大產業鏈會給當地經濟帶來發展,為民眾帶來收益。
朱祁鎮聽後含笑點頭,眼中滿是對朱見深的欣賞。
「你說的不錯,百姓因為獲得收益,所以對朕感恩戴德。」
「但緊接著,就出現了亂象,延平賊寇二萬餘人就發動叛亂,堵塞河道。」
「太子!」朱祁鎮再次拋出了問題,「你覺得這是巧合嗎?」
巧合?
當然不是!
這場所謂的「民變」,朱見深也是了解過的。
得益於他平日裡時常閱讀歷代奏章,所以對政務的了解程度遠超他人想像。
正統七年十二月,麗水人陳善恭(一作王能)和慶元人葉宗留,糾集了一堆海盜,偷盜福建的寶峰銀礦。
不管是什麼朝代,偷盜金銀礦藏,確實是可以稱之為「賊寇」。
雖然朱見深並沒有找到葉宗留到過延平的記錄,但是其後在福建搞事的鄧茂七等人確實是洗劫過沙縣和延平(府)。
這延平就是主戰場之一!
而歷史上對鄧茂七的記載,卻與此刻朱祁鎮所說大相逕庭。
鄧茂七佃農出身,於正統十二年被編為甲長,趁機領導佃農抗租,拒交冬牲雞鴨等額外剝削,次年二月,知縣派巡檢逮捕鄧茂七,鄧茂七乃殺弓兵,聚眾起義。
起義軍殺巡檢和知縣,遠近響應,在沙縣陳山寨建立政權,自稱「剷平王」,後設官屬,殺富民,締置里圖甲役,並與活動於閩浙贛邊界的葉宗留領導的礦徒起義軍取得聯繫,彼此聲援,共同作戰,而後順利占領沙縣,並向延平府進軍。
鄧茂七又於延平城外大敗明軍,殺都指揮范真、指揮彭堡,此後起義軍乘都御使張楷被葉宗留起義軍堵截於浙江之機,連破數縣,「控制八閩」,三省震動,朝廷於正統十四年正月,派遣寧陽侯陳懋為征南將軍,率京營及江浙諸路大軍前往鎮壓,張楷此時亦由浙入閩,招降起義軍首領羅汝先、張繇孫及黃琴等,同年二月,鄧茂七為羅汝先誘攻延平,遭明軍重兵合擊,中箭犧牲。
可見這字裡行間一直都沒有提及過重啟下西洋一事。
但問題在於,真的就這麼巧嗎?
朱祁鎮已經造好了船,正準備重新下西洋,福建那邊就鬧出了「民變」,葉宗留、鄧茂七等人接連叛亂,而且地方官員還鎮壓不了,直到人家控制八閩越鬧越大,這才出兵將其平定!
可隨之而來的,卻不是朝廷重啟下西洋,而是是那場改變大明國運的土木堡之變!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朱見深給出了回答,整個人都有些茫然。
如果一切都是文臣縉紳從中作梗,那這場土木之變,他們又在其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正統元年,王佐上奏,內閣三楊順勢將糧食大權從軍衛手中轉移到兵部、戶部之下。
結果到了正統十三年,朱祁鎮親政後開始整頓朝治,調查軍衛糧倉情況,然後查到哪兒哪兒就失火。
不得不承認,文臣縉紳的膽子確實太大了些。
暗中貪腐受賄,轉移糧食謀利,現在皇帝開始追查了,他們竟然鋌而走險,直接燒毀衛所糧倉。
既直接焚毀了罪證,又變相告誡了皇帝,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兵部與戶部,盡皆在文臣縉紳的手中。
正統元年至正統九年,兵部尚書是楊士奇(江西吉安人),兵部右侍郎是鄺埜(湖廣宜章人)。
正統十年至正統十四年,兵部尚書是鄺埜。
正統十三年,兵部左侍郎是于謙(浙江杭州人)。
楊士奇是江西吉安人、鄺埜是湖廣宜章人、于謙是浙江杭州人,兵部從正統元年開始都一直掌握在文官集團手中。
那麼,只有文官集團貪腐受賄導致軍衛糧倉虧空,所以才敢如此行事,唯恐發生跟當年「郭桓案」一樣的驚天大案。
至於如何虧空?
無外乎收支不平衡。
在沒有天災、巨大兵禍之時,如何虧空軍衛糧倉,無非就是監守自盜、中飽私囊等等。
內閣三楊領導的文臣集團,其實就跟當年郭桓等人的貪腐團體,沒什麼兩樣了。
只是唯一的區別在於,郭桓等人面對的是大明太祖朱元璋,一位殺伐果斷的鐵血帝王,而內閣三楊等人面對的,卻是朱祁鎮這個毛頭小子。
縱觀歷朝歷代,後世帝王能與開國帝王比肩者,可以說寥寥無幾,更別提那時候的朱祁鎮才剛剛親政了,根本沒什麼帝王威望,也不可能如太祖朱元璋那般,直接就大開殺戒。
而事實也正如朱見深預料的這般,查到最後朱祁鎮不得不放棄了。
「朕明白,這是文臣縉紳給朕的警告,所以朕最後只能再次選擇隱忍。」
沒辦法,一個無權無勢的帝王,面對執掌大權的文官集團,確實爭鬥不過,而且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文臣參與其中,一旦嚴肅追查下去,恐怕將會再次上演一場郭桓案!
「其實在這之前,朕就隱隱有些察覺了。」
朱祁鎮看向朱見深,再次道出了一個隱秘。
「正統八年,朕發起了重啟西洋貿易的舉措,命令工部侍郎焦宏為八府提督督,造下西洋的海船一百二十隻,造完海船,八府軍民拜謝者數以萬計。」
「太子你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拜謝朕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
朱見深整理了下措辭,然後回答道:「西洋貿易的商品多為絲綢、瓷器、茶葉,大都產自南方,重開海上貿易會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為民眾帶來收益.所以在海船造好後,才會有八府民眾前來拜謝。」
「昔年太宗文皇帝將鄭和下西洋定為國策,永樂新政就是要從國策的根本入手,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而開海解禁就是太宗文皇帝選定的盛世基石,更是推動永樂新政的主要國策。」
「永樂開元,舉國上下掀起了一波轟轟烈烈的大造海船的熱潮,而此後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性壯舉,大明也因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鄭和出海帶走的商品,包括瓷器、茶葉、絲綢等等,那都是可以給地方百姓提供生計的,百姓因此而從中獲利,自然就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說的直白一些,這就好比特斯拉工廠落地上海、富士康落地鄭州,大產業鏈會給當地經濟帶來發展,為民眾帶來收益。
朱祁鎮聽後含笑點頭,眼中滿是對朱見深的欣賞。
「你說的不錯,百姓因為獲得收益,所以對朕感恩戴德。」
「但緊接著,就出現了亂象,延平賊寇二萬餘人就發動叛亂,堵塞河道。」
「太子!」朱祁鎮再次拋出了問題,「你覺得這是巧合嗎?」
巧合?
當然不是!
這場所謂的「民變」,朱見深也是了解過的。
得益於他平日裡時常閱讀歷代奏章,所以對政務的了解程度遠超他人想像。
正統七年十二月,麗水人陳善恭(一作王能)和慶元人葉宗留,糾集了一堆海盜,偷盜福建的寶峰銀礦。
不管是什麼朝代,偷盜金銀礦藏,確實是可以稱之為「賊寇」。
雖然朱見深並沒有找到葉宗留到過延平的記錄,但是其後在福建搞事的鄧茂七等人確實是洗劫過沙縣和延平(府)。
這延平就是主戰場之一!
而歷史上對鄧茂七的記載,卻與此刻朱祁鎮所說大相逕庭。
鄧茂七佃農出身,於正統十二年被編為甲長,趁機領導佃農抗租,拒交冬牲雞鴨等額外剝削,次年二月,知縣派巡檢逮捕鄧茂七,鄧茂七乃殺弓兵,聚眾起義。
起義軍殺巡檢和知縣,遠近響應,在沙縣陳山寨建立政權,自稱「剷平王」,後設官屬,殺富民,締置里圖甲役,並與活動於閩浙贛邊界的葉宗留領導的礦徒起義軍取得聯繫,彼此聲援,共同作戰,而後順利占領沙縣,並向延平府進軍。
鄧茂七又於延平城外大敗明軍,殺都指揮范真、指揮彭堡,此後起義軍乘都御使張楷被葉宗留起義軍堵截於浙江之機,連破數縣,「控制八閩」,三省震動,朝廷於正統十四年正月,派遣寧陽侯陳懋為征南將軍,率京營及江浙諸路大軍前往鎮壓,張楷此時亦由浙入閩,招降起義軍首領羅汝先、張繇孫及黃琴等,同年二月,鄧茂七為羅汝先誘攻延平,遭明軍重兵合擊,中箭犧牲。
可見這字裡行間一直都沒有提及過重啟下西洋一事。
但問題在於,真的就這麼巧嗎?
朱祁鎮已經造好了船,正準備重新下西洋,福建那邊就鬧出了「民變」,葉宗留、鄧茂七等人接連叛亂,而且地方官員還鎮壓不了,直到人家控制八閩越鬧越大,這才出兵將其平定!
可隨之而來的,卻不是朝廷重啟下西洋,而是是那場改變大明國運的土木堡之變!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朱見深給出了回答,整個人都有些茫然。
如果一切都是文臣縉紳從中作梗,那這場土木之變,他們又在其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