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秦鍾私會
且說周瑞尋著平兒,將事情一一道來。平兒聽畢,心中有了主意,說道:「叫他們進來,先在這兒坐著便是了。」
周瑞家的領命,出去引著劉姥姥與板兒進了院子。
上得正房台磯,小丫頭打起猩紅氈簾,方入堂屋,只覺一陣香撲面而來,那香氣馥郁濃烈,竟叫人一時辨不出是何種氣味,劉姥姥只覺身子仿若飄在雲端里一般,頭暈目眩。
再看屋中諸般物件,皆是耀眼爭光,直晃得人眼花繚亂。劉姥姥此時唯有不住點頭咂嘴,口中念佛不停。
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鋪著大紅氈條。
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上頭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還擺著雕漆痰盒。
那鳳姐兒家常戴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身著桃紅撒花襖,外披石青刻絲灰鼠披風,下著大紅洋縐銀鼠皮裙。
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中拿著小銅火箸兒,輕輕撥弄手爐內的灰。
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顧撥弄手爐灰,緩緩問道:「怎麼還不請進來?」
一面說著,一面抬身要茶,卻見周瑞家的已帶著兩人在地下站著了。
這才忙要起身,尚未起身之時,已是滿面春風地問好,又嗔怪著周瑞家的怎不早說。
劉姥姥在地下已拜了數拜,問姑奶奶安。鳳姐忙道:「周姐姐,快攙起來,別拜了,請坐。」
「我年輕,不大認得,也不知是什麼輩數,不敢隨意稱呼。」
周瑞家的忙回道:「這便是我剛回的那姥姥了。」
鳳姐點頭。劉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
板兒卻躲在背後,任劉姥姥百般哄他出來作揖,他只是死也不肯。
鳳姐兒笑道:「親戚們許久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呢,會說你們嫌棄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那些小人,還只當我們眼裡沒人似的。」
劉姥姥忙念佛道:「我們家道艱難,實在走不起,來了這兒,沒的給姑奶奶丟臉,就是管家爺們瞧著也不像樣。」
鳳姐兒笑道:「這話可別叫人聽了難受。不過是借了祖父的虛名,做了這窮官兒,誰家又有多少家底,不過是個舊日的空架子罷了。」
「俗語說,『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呢,何況你我。」
說著,又問周瑞家的回了太太沒有。
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鳳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便罷,得閒兒呢就回,看太太怎麼說。」
周瑞家的答應著去了。這裡鳳姐叫人抓些果子與板兒吃,只見周瑞家的回來。
向鳳姐道:「太太說了,今日不得閒,二奶奶陪著便是一樣。多謝費心想著。白來逛逛呢便罷,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都是一樣。」
劉姥姥道:「也沒甚說的,不過是來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親戚們的情分。」
周瑞家的道:「沒甚說的便罷,若有話,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樣的。」
一面說,一面遞眼色與劉姥姥。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了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
只得忍恥說道:「論理今兒初次見姑奶奶,卻不該說,只是大遠的奔了你老這裡來,也少不得說了。」
劉姥姥定了定神,又道:「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著落,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
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麼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甚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鳳姐早已明白,聽他不會說話,因笑止道:「且請坐下,聽我告訴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
「但如今家內雜事太煩,太太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
「況是我近來接著管些事,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二則外頭看著雖是烈烈轟轟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
「今兒你既老遠的來了,又是頭一次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我還沒動呢,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
那劉姥姥先聽見告艱難,只當是沒有,心裡便突突直跳,後來聽見給她二十兩,喜得渾身都好似發癢起來。
說道:「噯,我也是知道艱難的。但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周瑞家的見他說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鳳姐看見,笑而不睬,只命平兒把昨兒那包銀子拿來,再拿一吊錢來,都送到劉姥姥的跟前。
鳳姐乃道:「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給這孩子做件冬衣罷。若不拿著,就真是怪我了。這錢僱車坐罷。改日無事,只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
「天也晚了,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裡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一面說,一面就站了起來。
劉姥姥只管千恩萬謝的,拿了銀子錢,離了賈府。
早有林升在等著了,劉姥姥牽著板兒,摸著兜里的銀錢,已是心滿意足。
此刻又聽聞那俊少爺說,他家府上在京城有宅子鋪面正好缺人手,問她家裡可有人想謀份差事的?
這讓劉姥姥又驚又喜,心中尋思,若能得個好差事自然是好,只是自己與那俊少爺無親無故,如今這般相幫,實在心下難安,卻又不捨得就這麼回絕。
正在猶豫間,就聽林升又說:「也不需現在就回復,可以回去和家裡人好好商量商量,如果想明白了,就去青西巷林府」
「告訴門房說,一個叫林升的,讓你們來找林管家的,那門房和林管家自會明了,他們就會好好安置你們。」
劉姥姥聽聞更是大喜,連忙拜謝,又讓一旁的板兒趕緊給林升磕個頭,被林升連忙阻止了。
且說秦鍾,心急如焚地快馬加鞭來到水月庵。他將馬栓在庵外隱蔽處,悄悄潛入庵內。
此時天色漸暗,水月庵中靜謐得有些陰森,只有幾盞昏黃的燈火搖曳,映出斑駁的光影。
智能兒早在一處偏僻的禪房內等候,她的心緊張得怦怦直跳,聽到外面輕微的腳步聲,忙輕輕打開門,將秦鍾拉了進來。
禪房內,瀰漫著淡淡的香燭氣息,智能兒的臉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嬌艷,卻又透著幾分羞澀與不安。
秦鍾看著智能兒,眼中滿是柔情蜜意,輕聲道:「可讓我好找。」
智能兒嗔怪道:「你也不怕被人瞧見。」
秦鍾笑道:「為了見你,我顧不得了。」
說罷,伸手輕輕握住智能兒的手,智能兒微微一掙,卻又沒有掙脫,只低低道:「你莫要如此。」
秦鍾卻將她拉得更近,兩人的身影在燭光下交疊。
誰知秦鍾在水月庵的一舉一動,早被賈珍派的小廝瞧得一清二楚。
那小廝不僅看得真切,還花了銀錢在水月庵細細打聽了一番,便匆匆回去報給賈珍了。
寧府內,賈珍聽完小廝的詳細描述,心中暢快不已,恨恨道:「你以為只有你秦家會設局陷害,我賈珍就不會了嗎?秦業你個老匹夫,你等著瞧!」
言罷,他又想起秦可卿的曼妙身姿與婀娜神情來,常言道,越是得不到的,越叫人慾罷不能。
如今秦可卿離了賈府,反倒讓賈珍心癢難耐起來。
當下便盤算起如何給秦鍾設局,他在房中來回踱步,眼神中透著狡黠與狠厲,嘴角漸漸浮起一抹冷笑,似是已胸有成竹,只待時機到來,便要讓秦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周瑞家的領命,出去引著劉姥姥與板兒進了院子。
上得正房台磯,小丫頭打起猩紅氈簾,方入堂屋,只覺一陣香撲面而來,那香氣馥郁濃烈,竟叫人一時辨不出是何種氣味,劉姥姥只覺身子仿若飄在雲端里一般,頭暈目眩。
再看屋中諸般物件,皆是耀眼爭光,直晃得人眼花繚亂。劉姥姥此時唯有不住點頭咂嘴,口中念佛不停。
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鋪著大紅氈條。
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上頭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還擺著雕漆痰盒。
那鳳姐兒家常戴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身著桃紅撒花襖,外披石青刻絲灰鼠披風,下著大紅洋縐銀鼠皮裙。
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中拿著小銅火箸兒,輕輕撥弄手爐內的灰。
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顧撥弄手爐灰,緩緩問道:「怎麼還不請進來?」
一面說著,一面抬身要茶,卻見周瑞家的已帶著兩人在地下站著了。
這才忙要起身,尚未起身之時,已是滿面春風地問好,又嗔怪著周瑞家的怎不早說。
劉姥姥在地下已拜了數拜,問姑奶奶安。鳳姐忙道:「周姐姐,快攙起來,別拜了,請坐。」
「我年輕,不大認得,也不知是什麼輩數,不敢隨意稱呼。」
周瑞家的忙回道:「這便是我剛回的那姥姥了。」
鳳姐點頭。劉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
板兒卻躲在背後,任劉姥姥百般哄他出來作揖,他只是死也不肯。
鳳姐兒笑道:「親戚們許久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呢,會說你們嫌棄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那些小人,還只當我們眼裡沒人似的。」
劉姥姥忙念佛道:「我們家道艱難,實在走不起,來了這兒,沒的給姑奶奶丟臉,就是管家爺們瞧著也不像樣。」
鳳姐兒笑道:「這話可別叫人聽了難受。不過是借了祖父的虛名,做了這窮官兒,誰家又有多少家底,不過是個舊日的空架子罷了。」
「俗語說,『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呢,何況你我。」
說著,又問周瑞家的回了太太沒有。
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鳳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便罷,得閒兒呢就回,看太太怎麼說。」
周瑞家的答應著去了。這裡鳳姐叫人抓些果子與板兒吃,只見周瑞家的回來。
向鳳姐道:「太太說了,今日不得閒,二奶奶陪著便是一樣。多謝費心想著。白來逛逛呢便罷,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都是一樣。」
劉姥姥道:「也沒甚說的,不過是來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親戚們的情分。」
周瑞家的道:「沒甚說的便罷,若有話,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樣的。」
一面說,一面遞眼色與劉姥姥。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了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
只得忍恥說道:「論理今兒初次見姑奶奶,卻不該說,只是大遠的奔了你老這裡來,也少不得說了。」
劉姥姥定了定神,又道:「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著落,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
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麼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甚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鳳姐早已明白,聽他不會說話,因笑止道:「且請坐下,聽我告訴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
「但如今家內雜事太煩,太太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
「況是我近來接著管些事,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二則外頭看著雖是烈烈轟轟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
「今兒你既老遠的來了,又是頭一次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我還沒動呢,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
那劉姥姥先聽見告艱難,只當是沒有,心裡便突突直跳,後來聽見給她二十兩,喜得渾身都好似發癢起來。
說道:「噯,我也是知道艱難的。但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周瑞家的見他說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鳳姐看見,笑而不睬,只命平兒把昨兒那包銀子拿來,再拿一吊錢來,都送到劉姥姥的跟前。
鳳姐乃道:「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給這孩子做件冬衣罷。若不拿著,就真是怪我了。這錢僱車坐罷。改日無事,只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
「天也晚了,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裡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一面說,一面就站了起來。
劉姥姥只管千恩萬謝的,拿了銀子錢,離了賈府。
早有林升在等著了,劉姥姥牽著板兒,摸著兜里的銀錢,已是心滿意足。
此刻又聽聞那俊少爺說,他家府上在京城有宅子鋪面正好缺人手,問她家裡可有人想謀份差事的?
這讓劉姥姥又驚又喜,心中尋思,若能得個好差事自然是好,只是自己與那俊少爺無親無故,如今這般相幫,實在心下難安,卻又不捨得就這麼回絕。
正在猶豫間,就聽林升又說:「也不需現在就回復,可以回去和家裡人好好商量商量,如果想明白了,就去青西巷林府」
「告訴門房說,一個叫林升的,讓你們來找林管家的,那門房和林管家自會明了,他們就會好好安置你們。」
劉姥姥聽聞更是大喜,連忙拜謝,又讓一旁的板兒趕緊給林升磕個頭,被林升連忙阻止了。
且說秦鍾,心急如焚地快馬加鞭來到水月庵。他將馬栓在庵外隱蔽處,悄悄潛入庵內。
此時天色漸暗,水月庵中靜謐得有些陰森,只有幾盞昏黃的燈火搖曳,映出斑駁的光影。
智能兒早在一處偏僻的禪房內等候,她的心緊張得怦怦直跳,聽到外面輕微的腳步聲,忙輕輕打開門,將秦鍾拉了進來。
禪房內,瀰漫著淡淡的香燭氣息,智能兒的臉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嬌艷,卻又透著幾分羞澀與不安。
秦鍾看著智能兒,眼中滿是柔情蜜意,輕聲道:「可讓我好找。」
智能兒嗔怪道:「你也不怕被人瞧見。」
秦鍾笑道:「為了見你,我顧不得了。」
說罷,伸手輕輕握住智能兒的手,智能兒微微一掙,卻又沒有掙脫,只低低道:「你莫要如此。」
秦鍾卻將她拉得更近,兩人的身影在燭光下交疊。
誰知秦鍾在水月庵的一舉一動,早被賈珍派的小廝瞧得一清二楚。
那小廝不僅看得真切,還花了銀錢在水月庵細細打聽了一番,便匆匆回去報給賈珍了。
寧府內,賈珍聽完小廝的詳細描述,心中暢快不已,恨恨道:「你以為只有你秦家會設局陷害,我賈珍就不會了嗎?秦業你個老匹夫,你等著瞧!」
言罷,他又想起秦可卿的曼妙身姿與婀娜神情來,常言道,越是得不到的,越叫人慾罷不能。
如今秦可卿離了賈府,反倒讓賈珍心癢難耐起來。
當下便盤算起如何給秦鍾設局,他在房中來回踱步,眼神中透著狡黠與狠厲,嘴角漸漸浮起一抹冷笑,似是已胸有成竹,只待時機到來,便要讓秦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