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大仇得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徹來到於東陽府上,報了姓名。

  門房見是韓徹前來,不敢怠慢,急忙進去通傳。

  不多時,於東陽親自迎了出來。

  「原來是賢侄來訪,快裡邊請。」

  韓徹拱手行禮道:「於大人客氣了,晚輩韓徹冒昧來訪,還望大人勿怪。」

  於東陽哈哈一笑,引著韓徹進入府內。

  大廳內,兩人分兵主之位坐定。

  韓徹主動寒暄道:「於大人,晚輩此次能夠官復原職多虧了您,,一直沒來拜訪,請勿怪。」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伯安沒少在我面前誇你,我和伯安乃生死之交,和你救他乃至整個赤焰軍相比,我不過是動了動嘴皮子。」

  赤焰軍主帥袁淮,字伯安。

  兩人再次寒暄了幾句後,於東陽看著韓徹。

  微笑著問道:「賢侄今日前來,想必不只是為了道謝吧?有何事但說無妨。」

  韓徹微微一笑,隨即也不再隱瞞。

  「韓徹此次前來,確有兩件要事。其一,晚輩即將出征南境,大軍出發之後,還望大人在朝中多多周旋,鼎力相助。」

  「賢侄此次出征乃是為國為民,功在社稷,於公於私我定當鼎力相助。」

  韓徹心中想的卻是,你幾次三番向自己示好,現在勛黨那群人恐怕早已把我當成你們陣營的人了。

  你的那些政敵一定會想方設法攻擊自己,自己等於是受了池魚之殃,你自然難辭其咎。

  韓徹接著道:「其二,晚輩欲狀告刑部尚書之子,此人仗勢欺人,作惡多端,實乃百姓之害。晚輩此次出征前,定要為百姓討回公道。只是晚輩擔心刑部尚書在朝中勢力龐大,會對晚輩此舉進行阻撓,故希望大人能夠出力制衡刑部尚書。」

  於東陽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原來如此,賢侄放心吧,刑部尚書乃是蔡林甫的左膀右臂,我正愁無法對付他,這一次賢侄若是首告,我可保證絕對能將豐德翼繩之以法。」

  「他刑部尚書若是聰明就不會插手,若是敢插手,我剛好可以將他一起收拾掉。」

  韓徹聞言,連忙起身道謝:「多謝大人相助,如此晚輩就放心了。」

  有了於東陽的保證,再加上常氏兄妹的罪證,這一次豐德翼在劫難逃。

  ......

  次日,李三必帶著幾位受害者的家屬,毅然決然地越過京兆府和刑部,直接來到大理寺告狀。

  大理寺前,李三必等人的出現引起了一陣騷動。

  為了營造聲勢,李三必再次展現出了他的宣傳能力。

  直接將自己的遭遇以及其餘幾位受害者的事跡當著京城百姓的面公之於眾。

  而韓徹也沒有閒著,派出徐達開等人整日在京城各大酒樓、妓館人流量多的地方,將豐德翼的罪行四處散播。

  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社會,能夠制衡專權的唯有輿論。

  第一場輿論之戰,就此開打。

  不到一天的時間,豐德翼的罪行便傳至京城的大街小巷,以至於民怨沸騰。

  大理寺的官員們聽聞此事,也深感事態嚴重,更何況此事涉及到朝廷二品大員,絲毫馬虎不得。

  大理寺卿不敢獨斷,但又不敢不辦,百感交集之下立即進宮將這件事呈報當今身上。

  御史言官們瘋狂上奏,要求嚴懲刑部尚書之子豐德翼。

  甚至有御史言官建議徹查刑部尚書豐雲貪贓枉法,徇私舞弊。

  這些御史言官主要的任務便是風聞奏事,平日裡沒有事都要整出點么蛾子。

  此時城內如此大的輿論自然是給了他們發揮的空間,一時間朝堂上口沫橫飛。

  事後,京城內有傳言,朝堂之上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當天下午,豐德翼便被押入了大理寺監牢,連夜審訊。

  在證據確鑿下,且無人干預的情況之下,案情很快便水落石出,豐德翼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更是供認不諱。

  豐德翼被關押在大理寺監牢,消息迅速傳遍京城。

  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期待著大理寺對這個惡少的公正處罰。


  幾日之後,大理寺的判決正式下達。

  鑑於豐德翼作惡多端,嚴重危害百姓,大理寺決定將其發配北境充軍。

  當判決公布的那一刻,京城再次沸騰,人們為正義的到來而歡呼,也為大理寺的公正嚴明而讚嘆。

  豐德翼在得知自己的命運後,面如死灰。

  判決公布的這一日,李三必身著素衣,手中提著精心準備的祭奠禮品和飯菜,腳步沉重地朝著亡妻的墳地走去。

  一路上,李三必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妻子曾經的點點滴滴。

  過往的歡笑、溫情逐一浮現在眼前。

  李三必眼眶微微泛紅,緊咬著嘴唇,努力克制著內心洶湧的情緒。

  來到妻子的墳前,李三必緩緩放下手中的祭品,輕輕地撫摸著墓碑上妻子的名字。

  他的手微微顫抖著,仿佛在觸摸著妻子那曾經溫柔的臉龐。

  「娘子,那惡賊豐德翼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被發配北境充軍了。」李三必的聲音沙啞而顫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這麼久了,為夫終於為你討回了公道。」

  李三必跪在墳前,看著面前的祭品,一時間悲從中來。

  自己好不容考取功名,本以為可以讓愛妻過上好生活,結果這一切都被豐德翼無情地摧毀。

  「娘子,你在那邊還好嗎?我好想你。」李三必低聲呢喃著,聲音中充滿了思念與哀傷。

  夜幕漸漸降臨,月光灑在墳地上,顯得格外淒涼。

  李三必依然跪在那裡,一動不動。

  心中既有對妻子的思念和痛心,又有一絲欣慰。

  欣慰的是,正義終於得到了伸張,妻子的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

  李三必就那樣靜靜坐在妻子墳前,靠著墓碑喃喃低語。

  不遠處。

  陳景芝看著韓徹:「看來李兄也是個多情之人。」

  「卿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希望他能夠儘快振作起來吧。」

  陳景芝靜靜地站在那裡,看著韓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震驚。

  「卿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句詩如同重錘一般敲在他的心上。

  他從未想過,在這樣的情境下,韓徹竟能吟出如此深情且富有意境的詩句。

  這一句詩,將李三必對亡妻的思念以及韓徹對人生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

  不由感慨道:「公子,你這兩句詩怕是只有那個許七安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能夠媲美了。」

  韓徹聞言側目:「你剛才說許七安?」

  「是啊,就是那個寫出千古名作《贈瀟湘》的才子許七安。」

  韓徹微微一怔,隨即瞭然,這個瀟湘還真是個行銷高手。

  自己的題目明明是《無題》,竟被她硬生生的改成了《贈瀟湘》。

  以如今大武詩詞的沒落,一首佳作足以令瀟湘身價倍增。

  甚至讓其一躍成為整個教坊司的花魁,而不僅僅只是瀟湘別院的花魁。

  「走,咱們去教坊司!」

  瀟湘占了自己這麼大一個便宜,必須去收點利息。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