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雁翎甲
「不成,絕對不成,我七個兒子死了六個,五個孫子死了四個,現在就連最後這一個小孫孫也要上戰場,我要進宮找陛下收回成命。」
「我韓家為大武朝已經鞠躬盡瘁,犯了點小錯就發配邊疆,現在又想讓我孫子去賣命,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侯府內,佘老太君怒容滿面,拄著龍頭拐杖就要出門往皇宮去。
韓徹的親娘和七叔以及幾位嬸娘急忙上前阻攔。
「娘,您先別衝動。」韓徹親娘滿臉焦急。
「陛下既然下了旨意,定有他的考量,您這般貿然進宮,若是惹惱了陛下,恐對咱們韓家不利啊。」
七叔叔也連忙勸道:「太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韓徹被封為征南將軍,雖有危險,但也是陛下對他的信任,說不定韓徹能立下大功,為韓家再添榮耀呢。」
然而,佘老太君哪裡聽得進去。
「榮耀?我韓家如今就剩這一根獨苗了,還要什麼榮耀,我不管,我定要去讓陛下收回成命。」
眾人死死勸解佘老太君,場面一時混亂不堪。
韓徹站在一旁,心中滿是無奈與感動。
他上前一步,主動走到佘老太君面前。
「奶奶,您莫要生氣,陛下旨意已下,此時抗旨恐為家族帶來大禍,孫兒定當小心行事,定會平安歸來。」
佘老太君看著韓徹,眼中淚光閃爍。
「孫兒啊,你可知戰場兇險,韓家還指著你傳宗接代呢,奶奶怎能放心讓你去。」
韓徹堅定地說道:「奶奶放心,孫兒在北境邊關歷經諸多戰事,已有經驗,此次南征,孫兒定會謹慎應對。」
「更何況奶奶也說了爺爺和幾位伯伯,皆為哥哥都曾是戰場的英雄,我韓家滿門忠烈,如今陛下已經下旨,孫兒若是不奉旨應詔,豈不是為爺爺以及諸位伯父抹黑嗎?」
眾人見韓徹一番話似乎讓佘老太君有所觸動,便趁熱打鐵繼續勸道。
紀佩文溫柔地握住佘老太君的手,輕聲說道:「娘,徹兒說得對,咱們韓家滿門忠烈,絕不能因為徹兒而遭受非議。」
七叔叔也點頭附和:「娘,徹兒在北境都能立下赫赫戰,此次也定能一戰功成。」
佘老太君聽著眾人的勸說,又看著韓徹堅定的眼神,心中雖仍有擔憂,但也明白此時已無他法。
她長嘆一口氣,緩緩說道:「罷了,罷了,你爺爺若看到你有這份擔當肯定很欣慰,奶奶也不能拖後腿,徹兒,你一定要記住,戰場上務必小心。」
韓徹重重地點頭:「奶奶放心,孫兒定不辱使命。」
安撫好老太太后,紀佩文便將韓徹叫到了自己的房間。
紀佩文隨後轉身走向臥房。
紀佩文走到一個角落裡,那裡擺放著一個箱子。
紀佩文緩緩蹲下身子,雙手微微顫抖著打開箱子。
隨著箱蓋的開啟,裡面靜靜躺著一套白色鎧甲。
鎧甲上的紋路依然清晰可見,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息。
紀佩文小心地將鎧甲取出,抱著它回到韓徹所在的房間。
紀佩文溫柔地看著韓徹,緩緩說道:「徹兒,這是你父親當年的鎧甲,名曰雁翎甲。你父親曾穿著它馳騁沙場,立下無數戰功。如今,你要出征南境,希望它能護你周全。」
韓徹恭敬的接過鎧甲,感受著上面的溫度和力量。
紀佩文親自為韓徹穿上鎧甲,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慈愛和期盼。
換上鎧甲,韓徹整個人的氣質為之一變。
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英勇無畏的氣息。
「徹兒,你要記住,你不僅是為了家族的榮耀而戰,更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戰,一定要平安歸來。」
紀佩文的聲音有些哽咽,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堅定。
看著眼前的兒子,就像是看到和丈夫第一次相見的場景一樣。
那一日他凱旋而歸,身上穿的就是這套戰甲。
韓徹身著雁翎甲,身姿挺拔如松,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堅毅與果敢的氣質。
母親紀佩文看著身披鎧甲的兒子,眼中滿是不舍與驕傲。
她輕輕為韓徹整理著鎧甲的邊角,仿佛想要將所有的牽掛與祝福都融入這細微的動作之中。
韓徹感受到母親的深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離開紀佩文房間,韓延嗣便派人將韓徹請到了自己的住所。
當七嬸薛晴看到身穿雁翎甲的韓徹登時落下淚來,就連韓延嗣也紅了眼眶。
「這...這孩子太像六哥了。」
韓延嗣強忍著心中的悲痛。
「徹兒,此去南征,一定要謹慎行事,數萬大軍的命運繫於你一人之手,切不可魯莽。」
韓徹點頭應道:「七叔放心,徹兒明白。」
隨著出征的日子臨近,韓徹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各項事宜。
......
六如居內。
韓徹終於等到收集罪證的嘗試兄妹返回。
常靈率先開口道:「那豐德翼仗著自己的權勢,在地方上橫行霸道,欺男霸女,不知害了多少無辜百姓。」
常萱緊咬嘴唇,眼中滿是憤怒:「沒錯,豐德翼強買民田,強暴良家女子,至少有三名女子因不堪受辱,而選擇上吊自盡。」
常靈拿起一疊紙,上面詳細記錄著豐德翼的種種惡行。
「我們必須儘快將這些罪證呈交上去,不能讓豐德翼再逍遙法外。否則,不知還會有多少百姓遭受他的迫害。」
常萱點頭道:「大哥說得對,我們一定要為那些受害者討回公道,也要為李兄報仇。」
韓徹略微思考了一番,開口道:「這些事我不信官府不知道,之所以豐德翼現在還作威作福,一般的訴訟肯定是扳不倒他。」
「這樣你們先去找那些受害者的父母,將他們接到城裡安頓下來,一來是為了保護他們,二來則是說服他們主動上告。」
轉頭又看向李三必:「接下來就該你出場了。」
李三必點頭道:「明白了,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這一天,我會做這個首告之人。」
韓徹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他相信李三必是個聰明人,知道如何取捨。
人無信不立,自己既然答應了李三必要幫他報仇雪恨,那麼這件事就必須在出征之前解決,以免夜長夢多。
出了六如居,韓徹便直奔於東陽府上。
這個浙黨首腦,朝廷次輔幾次三番向自己示好,於情於理也該去拜會拜會了。
......
「我韓家為大武朝已經鞠躬盡瘁,犯了點小錯就發配邊疆,現在又想讓我孫子去賣命,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侯府內,佘老太君怒容滿面,拄著龍頭拐杖就要出門往皇宮去。
韓徹的親娘和七叔以及幾位嬸娘急忙上前阻攔。
「娘,您先別衝動。」韓徹親娘滿臉焦急。
「陛下既然下了旨意,定有他的考量,您這般貿然進宮,若是惹惱了陛下,恐對咱們韓家不利啊。」
七叔叔也連忙勸道:「太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韓徹被封為征南將軍,雖有危險,但也是陛下對他的信任,說不定韓徹能立下大功,為韓家再添榮耀呢。」
然而,佘老太君哪裡聽得進去。
「榮耀?我韓家如今就剩這一根獨苗了,還要什麼榮耀,我不管,我定要去讓陛下收回成命。」
眾人死死勸解佘老太君,場面一時混亂不堪。
韓徹站在一旁,心中滿是無奈與感動。
他上前一步,主動走到佘老太君面前。
「奶奶,您莫要生氣,陛下旨意已下,此時抗旨恐為家族帶來大禍,孫兒定當小心行事,定會平安歸來。」
佘老太君看著韓徹,眼中淚光閃爍。
「孫兒啊,你可知戰場兇險,韓家還指著你傳宗接代呢,奶奶怎能放心讓你去。」
韓徹堅定地說道:「奶奶放心,孫兒在北境邊關歷經諸多戰事,已有經驗,此次南征,孫兒定會謹慎應對。」
「更何況奶奶也說了爺爺和幾位伯伯,皆為哥哥都曾是戰場的英雄,我韓家滿門忠烈,如今陛下已經下旨,孫兒若是不奉旨應詔,豈不是為爺爺以及諸位伯父抹黑嗎?」
眾人見韓徹一番話似乎讓佘老太君有所觸動,便趁熱打鐵繼續勸道。
紀佩文溫柔地握住佘老太君的手,輕聲說道:「娘,徹兒說得對,咱們韓家滿門忠烈,絕不能因為徹兒而遭受非議。」
七叔叔也點頭附和:「娘,徹兒在北境都能立下赫赫戰,此次也定能一戰功成。」
佘老太君聽著眾人的勸說,又看著韓徹堅定的眼神,心中雖仍有擔憂,但也明白此時已無他法。
她長嘆一口氣,緩緩說道:「罷了,罷了,你爺爺若看到你有這份擔當肯定很欣慰,奶奶也不能拖後腿,徹兒,你一定要記住,戰場上務必小心。」
韓徹重重地點頭:「奶奶放心,孫兒定不辱使命。」
安撫好老太太后,紀佩文便將韓徹叫到了自己的房間。
紀佩文隨後轉身走向臥房。
紀佩文走到一個角落裡,那裡擺放著一個箱子。
紀佩文緩緩蹲下身子,雙手微微顫抖著打開箱子。
隨著箱蓋的開啟,裡面靜靜躺著一套白色鎧甲。
鎧甲上的紋路依然清晰可見,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息。
紀佩文小心地將鎧甲取出,抱著它回到韓徹所在的房間。
紀佩文溫柔地看著韓徹,緩緩說道:「徹兒,這是你父親當年的鎧甲,名曰雁翎甲。你父親曾穿著它馳騁沙場,立下無數戰功。如今,你要出征南境,希望它能護你周全。」
韓徹恭敬的接過鎧甲,感受著上面的溫度和力量。
紀佩文親自為韓徹穿上鎧甲,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慈愛和期盼。
換上鎧甲,韓徹整個人的氣質為之一變。
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英勇無畏的氣息。
「徹兒,你要記住,你不僅是為了家族的榮耀而戰,更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戰,一定要平安歸來。」
紀佩文的聲音有些哽咽,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堅定。
看著眼前的兒子,就像是看到和丈夫第一次相見的場景一樣。
那一日他凱旋而歸,身上穿的就是這套戰甲。
韓徹身著雁翎甲,身姿挺拔如松,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堅毅與果敢的氣質。
母親紀佩文看著身披鎧甲的兒子,眼中滿是不舍與驕傲。
她輕輕為韓徹整理著鎧甲的邊角,仿佛想要將所有的牽掛與祝福都融入這細微的動作之中。
韓徹感受到母親的深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離開紀佩文房間,韓延嗣便派人將韓徹請到了自己的住所。
當七嬸薛晴看到身穿雁翎甲的韓徹登時落下淚來,就連韓延嗣也紅了眼眶。
「這...這孩子太像六哥了。」
韓延嗣強忍著心中的悲痛。
「徹兒,此去南征,一定要謹慎行事,數萬大軍的命運繫於你一人之手,切不可魯莽。」
韓徹點頭應道:「七叔放心,徹兒明白。」
隨著出征的日子臨近,韓徹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各項事宜。
......
六如居內。
韓徹終於等到收集罪證的嘗試兄妹返回。
常靈率先開口道:「那豐德翼仗著自己的權勢,在地方上橫行霸道,欺男霸女,不知害了多少無辜百姓。」
常萱緊咬嘴唇,眼中滿是憤怒:「沒錯,豐德翼強買民田,強暴良家女子,至少有三名女子因不堪受辱,而選擇上吊自盡。」
常靈拿起一疊紙,上面詳細記錄著豐德翼的種種惡行。
「我們必須儘快將這些罪證呈交上去,不能讓豐德翼再逍遙法外。否則,不知還會有多少百姓遭受他的迫害。」
常萱點頭道:「大哥說得對,我們一定要為那些受害者討回公道,也要為李兄報仇。」
韓徹略微思考了一番,開口道:「這些事我不信官府不知道,之所以豐德翼現在還作威作福,一般的訴訟肯定是扳不倒他。」
「這樣你們先去找那些受害者的父母,將他們接到城裡安頓下來,一來是為了保護他們,二來則是說服他們主動上告。」
轉頭又看向李三必:「接下來就該你出場了。」
李三必點頭道:「明白了,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這一天,我會做這個首告之人。」
韓徹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他相信李三必是個聰明人,知道如何取捨。
人無信不立,自己既然答應了李三必要幫他報仇雪恨,那麼這件事就必須在出征之前解決,以免夜長夢多。
出了六如居,韓徹便直奔於東陽府上。
這個浙黨首腦,朝廷次輔幾次三番向自己示好,於情於理也該去拜會拜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