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電話連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9章 電話連線

  薩馬蘭奇一直是對華友好人士,後來一直為中國的申奧奔走,拿到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稱號。

  央台的體育部副主任岑傳主持這一次的報導,他也是《人人日報》那篇新聞的撰稿人。他得知餘切有空,還輾轉請來了餘切本人。餘切幾次都被徐海峰提起,本人也會英語,實在是很適合上這種國際節目。

  餘切因此和自己這位大了幾歲的書迷通過電話連線。

  岑傳本人就在洛杉磯,他客串薩馬蘭奇的中文翻譯。

  「薩馬蘭奇先生,您認為這一枚金牌,對於中國的奧運事業將有什麼樣幫助,具備什麼樣的地位?」

  薩馬蘭奇灰色的眼睛中滲出笑意,他緩緩道:

  「中國有十億人,占據全世界人口的四五分之一,也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輝煌的國度……如果中國不能獲得某幾項體育賽事的金牌,我想也是對我們工作的否定,因為這首先不是中國的過錯,而是我們這個二戰之後,自詡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奧委會的過錯!」

  岑傳隨即介紹道:「觀眾朋友,1978年,薩馬蘭奇先生即奔赴燕京探討中國參與奧運會的可能,他在燕京一共呆了六天,沒有熱衷於遊覽古都燕京的名勝,取而代之的是取而代之的是緊鑼密鼓的會議討論緊、傾聽。在他回到奧委會之後,努力說服了其他奧委會成員,解決了一些歷史問題——中國得以名正言順的重新加入奧運大家庭。」

  薩馬蘭奇道:「這是我的榮幸,這也是我的職責。」

  「徐海峰?」「徐海峰?」岑傳問道,「你已經成為祖國的英雄,這一刻你有什麼想要告訴國內的?他們正等待著你的話。」

  徐海峰激動道:「我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希望中國隊在之後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希望祖國能更加昌盛!」

  「那二十分鐘你停頓了,舉著空槍模擬練習,你心底里想到了些什麼?」

  「我其實沒想什麼,我只是在看靶子,當我把這些事情做完之後,才明白幹了件大事!我以為大家不會關注到我!」

  「餘切老師肯定有不同的想法,他接受過許多採訪,但因為讀者拿了金牌受到採訪邀請,恐怕還是第一次……」

  餘切哈哈大笑:「我希望這樣的時候更多一點,以後我可以給我的讀者們著書立傳!作家的使命是改造這個世界,這個任務往往要依靠自己的讀者來幫忙了,因為我只有一個人,分身無術啊。」

  岑傳問薩馬蘭奇:「國外是否也有餘切那樣的人?其實您不知道,餘切是我們國家很有名氣的青年作家,他特別喜歡鍛鍊身體,他正是那句『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現實人物。」

  薩馬蘭奇略作思考後,給出了好幾個人:「智慧和體育本來就不相矛盾,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是顧拜旦先生,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有一位芬蘭的女作家阿萊·廷尼,她拿到了芬蘭的國家文學獎,同時也拿到了奧運會的藝術項目冠軍,奧運會也有帕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將會平等的擁抱每一個人。」

  「餘切老師,你怎麼認為這句話?我們文壇中,有沒有除了你之外的其他人(也熱愛運動)?」

  餘切確實認識一些人,但是都沒辦法拿到檯面上說。

  他老師馬識途好打養生拳,朋友查海生喜歡練氣功,當代文壇goat巴老是個不運動的宅男。

  哦,還有一個燕京文壇很出名的人物,石鐵生啊。

  餘切道:「石鐵生很喜歡運動,他寫過《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年輕的時候他是一個運動健將,雖然現在不方便運動了,他仍然關注活躍的體育明星,我聽說他是這一屆奧運會田徑明星卡爾劉易斯的體育迷!」

  「卡爾劉易斯?那是田徑大明星啊,在兩百米跑,百米跑,跳遠等項目上都具備世界頂尖水平!」岑傳相當驚訝,石鐵生對他來說鼎鼎大名,完全沒想到竟然是個這樣的人。

  中國殘疾作家的偶像是美國黑人飛毛腿。

  有點地獄笑話,又有點令人感動。

  84年對體育屆確實也是個偉大的年份,田徑之王卡爾劉易斯在這一屆奧運會當中拿到四枚金牌,並且在一年他還參加了NBA的選秀,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球隊選中,和一個NBA探花郎差點組成了NBA雙槍。

  這個球隊是公牛隊,這個探花郎是喬丹。

  最後,岑傳問徐海峰怎麼對待自己拿到的這一枚史上首金。這一枚金牌不僅僅是中國的首金,也是洛杉磯奧運會的首金。


  徐海峰說:「我會效仿餘切那樣,他從老山回來把竹帘子捐獻給了軍事博物館,我要把金牌捐給體育博物館……」

  餘切出言道:「等等,竹帘子不是我的,我只是負責幫一個小戰士背下來。」

  徐海峰眨了眨眼睛,笑道:「金牌也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幫十萬萬人來保管。」

  這情商,怪不得後來做教練也很成功啊!

  眾人哈哈大笑。

  因為本屆奧運會租用的紐西蘭的衛星,直播資源緊張,因此這一場連線只有錄播,等回國之後,再把有視頻的帶子拿來播放。

  節目已經進行到尾聲。岑傳和薩馬蘭奇共同結束電話的連線。

  岑傳熱情洋溢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無論是體育還是您的文化追求,都不影響您對強健體魄的熱愛,當您埋頭工作和學習的時候,請不時抬頭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它很大,也很美。」

  薩馬蘭奇這個西班牙人,則用儘可能簡單的英文詞彙道:「讓我們再把奧林匹克精神重述一遍,更高、更快、更強,中國的朋友們,再見!」

  ——————

  徐海峰的奪冠,在美國本地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此時正處於中國和西方陣營的密切期,在美國的新聞界並不介意報導中國人真善美的一面。

  儘管這種新聞報導有時候仍然顯得高人一等的傲慢。

  《時代周刊》是美國主流三大報刊之一,尤其在嚴肅性新聞和時事性上為人稱道。其報導立足美國,放眼世界,他們孜孜不倦的對一些國際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將一些版圖與俄勒岡或蒙大拿一樣大小的小國或是地區介紹給美國讀者,並且使用圖表、拼音等方法,努力讓美國讀者能明白他們要表達的結論。

  有時候,僅僅是一個封面也具備新聞的深意。

  在當年度四月份的時候,因該國領導訪華,《時代周刊》當期封面為:

  「中國的新面貌——里根將看到什麼?」大標題下,一個穿著軍大衣的中國年輕人站在長城上,手裡拿著瓶可口可樂,正對著鏡頭燦爛的笑。

  這封面的意思太多了。

  八月份,《時代周刊》報導了洛杉磯奧運會舉辦以來,頭幾天發生的趣事。其中首次參加奧運會的中國人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驚訝了許多人。

  於是在這一期《時代周刊》上,同樣有對中國的評論文章,封面則是徐海峰接受薩馬蘭奇金牌的樣子,因為徐海峰所站的獎台較高,薩馬蘭奇本人又比較矮,這個封面顯示出來的效果變成了:

  一個瘦弱蒼老的美國白人,正在墊著腳,把金牌拿給年輕健壯的黃種人運動員。

  「金牌,又是金牌!龍象之爭在奧運已經落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