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單行本發行的兩周(二)
第143章 單行本發行的兩周(二)
下午,燕京本地更多人知道了餘切小說《大撒把》單行本已經發行的消息。
這些人主要是高校圈的學子,他們尤其關注餘切版本的「留學生」文學,他們最有需要,也最有時間。
燕京師範大學的校內書店,店內正播放前線火熱的歌曲《十五的月亮》:
「啊/豐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學生們聚集在書店門口來買書,從後往前看已經排成長隊。自恢復高考以後,國內對原先未能出版的書籍進行了大規模的再版,書店成為年輕人扎堆的地方,這種時候每天都能見到。
營業員小徐並不覺得奇怪。
書店每天九點鐘開門,七點鐘開始排隊。
有時候學生排隊一天,只為了買一本托爾斯泰的《復活》,因為到了下午,一批剛剛到貨的外國名著往往已經賣的脫銷。
「同志,買什麼書?」
「《許國璋英語》,咱這有磁帶嗎?」
教輔類書籍,確實是很火熱的種類。
「磁帶賣完了,《許國璋英語》還有一本。」
「行,我要了。」
營業員開出銷售小票,學生拿到收款台交錢,然後憑小票回到櫃檯取書。「下一個。」
新的學生來了:「有《大撒把》嗎?」
「還真有,中午剛進了十本書,我尋思這名字挺特別,就記住了。」
學生說:「買一本。」
「這書挺貴,兩塊零五分,和柏拉圖的《理想國》差不多……不對,《理想國》還便宜些,那個一塊八毛。」
學生開了個玩笑:「我買這本書,就是因為聽說它不是『理想國』!」
下一個學生來了,要買的書還是《大撒把》。
再下一個學生,還是《大撒把》。
誒?
營業員覺得有意思了,很少見到一本書在大學生中這麼受歡迎啊。
這往往是外國名家大作出來的時候,才能引發的現象。比如一套《戰爭與和平》全四冊,收藏版價格六十塊錢,學生能為了這六十塊錢存半年,然後打聽到消息,蹲在書店門口等著。
接著,沒有出現連續買《大撒把》的情況了。但每隔三四個人,總有一個點名要買這本書。
等到了這本書賣得還剩下三本的時候,營業員按照規矩報數:「今天到的《大撒把》還剩下三本~~」
正站在前面的人立刻宣布要把三本全買了。後邊兒有人耳朵尖聽到了,大怒:「你特麼敢?你憑什麼買光了?」
一時間群情激奮。只見到長長的隊伍中,竟然分出來了約四分之一出來,得有十來個人,找前邊兒的人算帳。
誰敢獨吞這本書呢?
於是剩下的三本《大撒把》單行本,只能根據先後順序,一人一本這麼賣出去。
隨後,學生們開始聚集在書店門口換書看,比如拿一本《普希金文集》,去換一本雨果的《九三年》。當場換,當場看,天黑了就拿著各自的書離開,約定好下一次來看書的時間。
營業員小徐觀察到,在今天,《大撒把》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名家著作,表現出奇貨可居的狀態,有人寧可拿一套書換這一本書來看,做這種明顯不划算的買賣。
他覺得師大書店雖然沒有這本書,但新華書店還是有的,就建議學生去隔壁的五道口新華書店看看。這些學生立刻組成了自行車大軍,長跑大軍,一齊往五道口新華書店過去。
這個地方和師大只有一點五公里,一般來說新書的到貨量也更多,但沒有想到,五道口新華書店的門口排隊的年輕人寥寥無幾,更多的卻是和他們一樣,在換書看。
「你們才來啊?中午就沒啦!來,換書看。」
原來早已經沒有《大撒把》的單行本了。
《大撒把》依舊是那裡最受歡迎的單行本。而且這裡的學生看得更早,許多人已經看完了這一本書,有的人發出哀嚎:「美國怎麼會是書裡面這個樣子呢?USA,USA,她充滿機會,對每一個外鄉人都是夢之國!」
還有的人漲紅了臉大喊道:「我悟了!美國不是原先講的那麼一回事!」
兩三天內,因為無法買到《大撒把》的單行本,連載有《大撒把》的相關文學期刊被翻出來,也加入到了換書的隊列當中。
燕京師大,燕京外國語,外經貿……一些留外名額多的學校,因為這一本書的單行本稀缺,在學生市場中,竟然形成了短暫的暑期「賣方市場」。84年是所謂的「下海年」,許多學生在這一年嘗試做生意。
校園場地和學生宿舍成了「貿易中心」,留校的學生在這裡擺攤設點,出售服裝、書刊、飲料等各種商品。
販賣書刊的學生敲鑼打鼓:「誰要餘切的新書?我這有一本,不賣只換,看完後得還我。」
隔壁學生是賣冰棍的:「你要換什麼?」
「換什麼都行,我看完了,我跟你說,單行本上的內容和連載本不一樣,這上面增加了一些『注釋』,跟你說清楚了為什麼美國人難以接納我們……據說這是餘切在燕大的一個演講,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我看了之後都動搖了。」
「我用一根冰棍跟你換!」
「一根可不夠啊,知識是無價的。」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那兩根冰棍呢?」
「給,你拿去。」
正好,因為洛杉磯奧運會和中英談判的緣故,港地來了一批《南華早報》的記者住在燕京各大學附近。他們觀察到了這種現象,就去採訪那些攤子擺到了學校外面的學生商人。
「你們為什麼要做生意呢?難道是學業成績不好? 」
「我們成績很好,只是念完大學也才七八十塊錢工資,不如早點出來掙錢,還有機會當一個萬元戶。」
「你們現在最熱門的生意是什麼?」
一個佩戴大學校徽,身著女裝的青年出來說:「原先最熱門的生意是女裝生意,我這裡胸圍到夏裝通通都拿來賣,但是這兩天最熱門的生意不是我這個……而是一個餘切的作家寫的小說。」
「我聽說有個姓劉的書攤販子,買了上百本書,五塊錢一本賣去給大使館門口辦簽證的學生——賺了幾百塊錢呢。」
小說居然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
這種事情港地人也經歷過。寫武俠小說的查良庸就在他們港地嘛,小說一發出來了堪稱萬人空巷,一時間洛陽紙貴。
難道大陸也出了個武俠小說家?
學生卻說:「餘切可不是寫武俠小說的,他的書看了有用!他這本書是寫留學的。」
啊?
大陸人還懂得留學呢!
六年前,大陸才重新啟動留學計劃,整個大陸當前的留學人數估計都不如港地這個漁港,裡面有巨大的信息鴻溝。
這些記者被吸引到了,滿城到處找《大撒把》這一本書。
最後,憑藉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他們很快借到了這一本書。看了一晚上,對於其中的情侶分分合合,港地記者並不奇怪,在商業高度發達的港地,早已經是馬太效應——有錢的能公然有幾個太太,而沒錢的,只能寄望於娶港地之外的女性。
但這其中,對於「顧顏」這個忠厚、老實和幸運的人物,大家卻都覺得喜歡。
有人從中看出了「上帝」的影子,上帝替所有人收拾了爛攤子,也得到了所有東西。
有人認為,這就是最傳統的中國男性——這種男性形象,也出現在了六七十年代,港地經濟騰飛時,他們的父輩身上。
「這確實是一部好小說啊!想不到竟然是大陸人來寫的!」
他們沒有把這件事情寫在自己的報導當中。因為他們的報導主要偏向於經濟和政治上的大事件,《南華早報》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英文刊物。
但這種趣事還是流傳到了港地的報刊界,《文匯報》和《大公報》先後以不同角度報導了這件事情。
(本章完)
下午,燕京本地更多人知道了餘切小說《大撒把》單行本已經發行的消息。
這些人主要是高校圈的學子,他們尤其關注餘切版本的「留學生」文學,他們最有需要,也最有時間。
燕京師範大學的校內書店,店內正播放前線火熱的歌曲《十五的月亮》:
「啊/豐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學生們聚集在書店門口來買書,從後往前看已經排成長隊。自恢復高考以後,國內對原先未能出版的書籍進行了大規模的再版,書店成為年輕人扎堆的地方,這種時候每天都能見到。
營業員小徐並不覺得奇怪。
書店每天九點鐘開門,七點鐘開始排隊。
有時候學生排隊一天,只為了買一本托爾斯泰的《復活》,因為到了下午,一批剛剛到貨的外國名著往往已經賣的脫銷。
「同志,買什麼書?」
「《許國璋英語》,咱這有磁帶嗎?」
教輔類書籍,確實是很火熱的種類。
「磁帶賣完了,《許國璋英語》還有一本。」
「行,我要了。」
營業員開出銷售小票,學生拿到收款台交錢,然後憑小票回到櫃檯取書。「下一個。」
新的學生來了:「有《大撒把》嗎?」
「還真有,中午剛進了十本書,我尋思這名字挺特別,就記住了。」
學生說:「買一本。」
「這書挺貴,兩塊零五分,和柏拉圖的《理想國》差不多……不對,《理想國》還便宜些,那個一塊八毛。」
學生開了個玩笑:「我買這本書,就是因為聽說它不是『理想國』!」
下一個學生來了,要買的書還是《大撒把》。
再下一個學生,還是《大撒把》。
誒?
營業員覺得有意思了,很少見到一本書在大學生中這麼受歡迎啊。
這往往是外國名家大作出來的時候,才能引發的現象。比如一套《戰爭與和平》全四冊,收藏版價格六十塊錢,學生能為了這六十塊錢存半年,然後打聽到消息,蹲在書店門口等著。
接著,沒有出現連續買《大撒把》的情況了。但每隔三四個人,總有一個點名要買這本書。
等到了這本書賣得還剩下三本的時候,營業員按照規矩報數:「今天到的《大撒把》還剩下三本~~」
正站在前面的人立刻宣布要把三本全買了。後邊兒有人耳朵尖聽到了,大怒:「你特麼敢?你憑什麼買光了?」
一時間群情激奮。只見到長長的隊伍中,竟然分出來了約四分之一出來,得有十來個人,找前邊兒的人算帳。
誰敢獨吞這本書呢?
於是剩下的三本《大撒把》單行本,只能根據先後順序,一人一本這麼賣出去。
隨後,學生們開始聚集在書店門口換書看,比如拿一本《普希金文集》,去換一本雨果的《九三年》。當場換,當場看,天黑了就拿著各自的書離開,約定好下一次來看書的時間。
營業員小徐觀察到,在今天,《大撒把》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名家著作,表現出奇貨可居的狀態,有人寧可拿一套書換這一本書來看,做這種明顯不划算的買賣。
他覺得師大書店雖然沒有這本書,但新華書店還是有的,就建議學生去隔壁的五道口新華書店看看。這些學生立刻組成了自行車大軍,長跑大軍,一齊往五道口新華書店過去。
這個地方和師大只有一點五公里,一般來說新書的到貨量也更多,但沒有想到,五道口新華書店的門口排隊的年輕人寥寥無幾,更多的卻是和他們一樣,在換書看。
「你們才來啊?中午就沒啦!來,換書看。」
原來早已經沒有《大撒把》的單行本了。
《大撒把》依舊是那裡最受歡迎的單行本。而且這裡的學生看得更早,許多人已經看完了這一本書,有的人發出哀嚎:「美國怎麼會是書裡面這個樣子呢?USA,USA,她充滿機會,對每一個外鄉人都是夢之國!」
還有的人漲紅了臉大喊道:「我悟了!美國不是原先講的那麼一回事!」
兩三天內,因為無法買到《大撒把》的單行本,連載有《大撒把》的相關文學期刊被翻出來,也加入到了換書的隊列當中。
燕京師大,燕京外國語,外經貿……一些留外名額多的學校,因為這一本書的單行本稀缺,在學生市場中,竟然形成了短暫的暑期「賣方市場」。84年是所謂的「下海年」,許多學生在這一年嘗試做生意。
校園場地和學生宿舍成了「貿易中心」,留校的學生在這裡擺攤設點,出售服裝、書刊、飲料等各種商品。
販賣書刊的學生敲鑼打鼓:「誰要餘切的新書?我這有一本,不賣只換,看完後得還我。」
隔壁學生是賣冰棍的:「你要換什麼?」
「換什麼都行,我看完了,我跟你說,單行本上的內容和連載本不一樣,這上面增加了一些『注釋』,跟你說清楚了為什麼美國人難以接納我們……據說這是餘切在燕大的一個演講,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我看了之後都動搖了。」
「我用一根冰棍跟你換!」
「一根可不夠啊,知識是無價的。」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那兩根冰棍呢?」
「給,你拿去。」
正好,因為洛杉磯奧運會和中英談判的緣故,港地來了一批《南華早報》的記者住在燕京各大學附近。他們觀察到了這種現象,就去採訪那些攤子擺到了學校外面的學生商人。
「你們為什麼要做生意呢?難道是學業成績不好? 」
「我們成績很好,只是念完大學也才七八十塊錢工資,不如早點出來掙錢,還有機會當一個萬元戶。」
「你們現在最熱門的生意是什麼?」
一個佩戴大學校徽,身著女裝的青年出來說:「原先最熱門的生意是女裝生意,我這裡胸圍到夏裝通通都拿來賣,但是這兩天最熱門的生意不是我這個……而是一個餘切的作家寫的小說。」
「我聽說有個姓劉的書攤販子,買了上百本書,五塊錢一本賣去給大使館門口辦簽證的學生——賺了幾百塊錢呢。」
小說居然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
這種事情港地人也經歷過。寫武俠小說的查良庸就在他們港地嘛,小說一發出來了堪稱萬人空巷,一時間洛陽紙貴。
難道大陸也出了個武俠小說家?
學生卻說:「餘切可不是寫武俠小說的,他的書看了有用!他這本書是寫留學的。」
啊?
大陸人還懂得留學呢!
六年前,大陸才重新啟動留學計劃,整個大陸當前的留學人數估計都不如港地這個漁港,裡面有巨大的信息鴻溝。
這些記者被吸引到了,滿城到處找《大撒把》這一本書。
最後,憑藉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他們很快借到了這一本書。看了一晚上,對於其中的情侶分分合合,港地記者並不奇怪,在商業高度發達的港地,早已經是馬太效應——有錢的能公然有幾個太太,而沒錢的,只能寄望於娶港地之外的女性。
但這其中,對於「顧顏」這個忠厚、老實和幸運的人物,大家卻都覺得喜歡。
有人從中看出了「上帝」的影子,上帝替所有人收拾了爛攤子,也得到了所有東西。
有人認為,這就是最傳統的中國男性——這種男性形象,也出現在了六七十年代,港地經濟騰飛時,他們的父輩身上。
「這確實是一部好小說啊!想不到竟然是大陸人來寫的!」
他們沒有把這件事情寫在自己的報導當中。因為他們的報導主要偏向於經濟和政治上的大事件,《南華早報》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英文刊物。
但這種趣事還是流傳到了港地的報刊界,《文匯報》和《大公報》先後以不同角度報導了這件事情。
(本章完)